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1161
发表于 2024-9-21 22: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2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11: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瓦西里·佩特连科&皇家利物浦爱乐团 肖交全集之二

佩特连科的肖8自始至终扣人心弦,不仅快板乐章,慢板段落同样,很少听到其它版本肖8能有这样深入的情感、准确的节奏、清澈的背景和鲜活的动态,我以为这是肖8中最激动人心的录音之一。
第一乐章的Adagio 无与伦比,从大提、低音大提的引子一直到小提琴的弱音主题,它能始终纠着你的心,不仅仅是优秀的弦乐群,更在于它传导的精神——一个反战者面对残垣败壁时的凄凉、悲哀与痛楚的思考,听听佩特连科棒下小提琴0.58分演奏的主部主题,多么的具有柔和的人文精神——以小节的极弱音来维持凄凉情绪的传导,他对节奏与长线条的控制最令我欣赏,而长线条旋律长时间在各声部的运行又与作品传导的精神合二为一,水乳交融,再听听他如何调度转入快板之后的展开部,情绪被一步步激发,直达高潮的动态和弦释放出惊人能量,紧接着切分节奏之后的另一更大的令人震颤的高潮来临,再到哀歌般英国管的出现(17.14分),有兴趣者可认真听听这一大段,或能明白我为何赞赏这版肖8,佩特连科对这一乐章的呈示部与展开部的调度有超水平发挥。
后几乐章无须多言,尤其两个谐谑曲乐章演奏值得细细品赏,第二乐章在嘲讽与“模仿”邪恶的含义透出一股轻快中的苦涩、值得仔细玩味,佩特连科对其中两个戏弄性漫画般的主题都有“工笔”精湛的勾画(一个开声四音型A主题、一个1.37分短笛B主题),特别是短笛主题在其棒下活画出作者戏耍嘲讽中的眼泪,颇令我感慨,当今村里又何尝不如此?而第三乐章演奏,在机械的、残酷的、透骨的阴寒中逼出音乐的、群体节奏的、秩序井然的美感,棒极了。
再听听他对第四乐章巴沙加牙内省隐发而又痛彻心扉的11段变奏,只有放下一切仔细精听,才对得起这样扣人心弦、无与伦比的演出。

同样作为交响杰作的肖10,其实创作意图并不如肖8那样明确,它在一些内容的来源上有争议,但却并不影响准确诠释,道理很简单:谁都否认不了作品优秀的、高度艺术化的深刻思想和老肖特有的个性特征。
佩特连科对节奏的控制准确无误,因而他以明确的线性勾勒出第一乐章阴郁而又具有疑虑的慢引子,音乐语汇带有雾般的不明确性,或者说是带有某种悬念和期待,包括2.25分单簧管的主部主题,都蒙上一层悬而未决的色彩,这种悬念的层层加深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对比并不鲜明的第二主题迟至6.16分才由长笛奏出,但佩特连科对这两个主题的陈述相当清晰,演奏则紧张有效,旋律“做”的此起彼伏,并保证它在走向高潮的过程中、聚积起足够的紧张与能量,释放出足够的心理负担和悬疑,听听他的高潮段(第13分钟左右),虽未达十分满意,但配比我感觉足够了,你得明白,这个乐章本身“悬疑”的写作特点,使得演奏不可能义无反顾的“豁出去”,音乐始终是皱着眉头的,而这样的演绎为我所需,也符合作品意图。
真正的释放在第二乐章,作者真正有机会撕开暴君真面目,佩特连科将首乐章的悬疑一扫而空,但既使在这样暴烈的动态音响中,他的控制仍然安全有效,弦乐、管乐、打击乐,再加上强悍的节奏,却没有一个乐段、没有一个声部走向危险的“边缘”地带,我之所以看好佩特连科,很大原因在于其指挥的理性与智慧,他控制与释放的平衡能力超群,当然,Naxos 的录音也高水准。
第三乐章回旋主题和三个插部音调之清晰尤其令我满意,也得体的表现出作者忧心忡忡的模样,我唯一的疑惑来自第一插部(第1.07分)的短笛,似乎有点过于响亮,显得突兀,令缺乏准备的听者一惊,也打破了前面沉思稳健的基调,也许是考虑到这个插部是以老肖姓名的四个字母DSCH组成,应宜突出来,但实际效果并不支持,其实,第三插部后面的音响比它要激烈的多,但为啥听来没有突兀感?——很简单,听者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肖11的演奏可归于最佳版本之列,利物浦爱乐的表现再一次证明是个好乐团,动与静之间的幅度很大,整曲音响的动态差亦非常大,却听不到歇斯底里,我稍感不适的是第一乐章“冬宫”的开端声音太轻微,几乎不可闻,你得旋大音量纽,但他掌控的音响从弱到渐强的过程没啥不妥,声部之间无论是背景还是衔接都干净之极,音响的空间感觉历历在目。
动态性的第二乐章“1月9日”我尤其认可,不仅仅在动态响动,而在于他卓越的布局,他能从中注入真挚的、感化式的情感,并着力于场景氛围的营造,使情感、氛围与动态性合奏三体融合,形成震撼的、摇人心曳的音响洪流,使接下来的狂暴场景更为逼真可信、更加摧残人心。
再听听他棒下的葬礼进行曲,他把那番挽歌式的情感演绎的深入人心,又杜绝放慢速度玩拖曳,既使演奏激烈乐段,仍能感觉音乐内里的情感与人文性,真是有丰厚底蕴有卓越才华的指挥。

肖13“娘子谷”创作素材来自俄著名诗人叶甫图申科的诗《娘子谷》,全曲五乐章皆是,诗讲述二战期间发生在娘子谷的大屠杀,该曲为男低音、男声合唱团和大型管弦乐队而作,此版男低音是俄著名的亚历山大·维诺格拉多夫,合唱团动用了两个,分别是利物浦皇家爱乐合唱团和哈德斯菲尔德合唱团,我有所担心的是合唱团的俄语水平,不似肖14那样用语宽松,老肖明确了此作品必须用俄语演唱。
维诺格拉多夫的演唱足以令人满意,嗓音深沉浑厚,歌唱用情恰到好处,特别是落音很有魅力,对声音与共鸣的控制绝对大师水准,这版肖13,我最满意的就是年轻的维诺格拉多夫,歌喉和实力富富有余。
我不懂俄语,听不出合唱团的俄语是否标准,是否对作品诠释有影响,这点我没有资格评论,但就声部合唱本身说,演唱贴近老肖创作,这无须我言,听听第二乐章开声合唱的味道和其后对唱的帖切。
佩特琴科的乐队亦无须说,乐队与人声的高度融合性、合奏技术之精湛、速度与节奏之精准,都令我叹为观止,对于并不熟悉的cm,亦有很强的可听性。

肖14定名为室内声乐交响曲,也就是说乐队的规模不大(室内乐性质),看了看,由19名弦乐手和4名打击乐手组成,为女高音、男低音而作,共11乐章,需要说明,老肖创作时心目中的女高音是杰出的俄戏剧女高维什涅夫斯卡娅,创作曾受穆索尔斯基声乐套曲《死之歌舞》影响。
佩特琴科此版两位独唱:女高音 以色列年轻的盖尔·詹姆斯(Gal James),男低音:仍是杰出的亚历山大·维诺格拉多夫(Alexander Vinogradov)。
这又是佩特连科的佳作,我甚至认为他足以能和康德拉辛、巴尔沙伊杰出的版本抗衡,如第二乐章“马拉格尼亚”和第八乐章“来自深渊”,他剃刀般锋利的弦乐合奏所营造出的惊骇效果很是吻合于老肖的创作精神,他总能对作品的演绎做出强有力的回应。
维诺格拉多夫无须说,有他在,演出就稳了,他的实力和演唱技巧能给予他强有力的支持,再加上是“本家”的东西。女高盖尔·詹姆斯我第一次听,嗓音的个性并不鲜明,也许是俄语的关系,演唱的戏剧性和惊骇的细节表演不是很抢眼,但歌喉的抒情性与戏剧强度尚可。

佩特连科这套肖交全集很具实力,综合的考虑——包括理解、演绎、个性、效果,并不比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在旋律公司那套强有力的全集版逊色,在老肖这里,他具有强大的与任何版本抗衡的能力,这来自于他正确的理解和杰出的指挥调度能力,特别是稳健的节奏感和准确精当的速律分配,他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皇家利物浦爱乐团也向听众展示了强大的实力,它们以出色的合奏表明,该团能配得上任何一位杰出指挥家。


https://pan.baidu.com/s/10-FcnLfN_eJ6KeG1iT1TgQ?pwd=7a5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3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16: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wpx426 发表于 2024-9-21 10:15
还好我对Bartok是有感觉的,听得最多的是索二弟大师的2个双张套。除一些钢琴独奏,重要的差不多都有了:vi ...

链接好,尤其2张打尽钢协小协,听起来方便,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4
发表于 2024-9-22 18: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9-22 16:43
链接好,尤其2张打尽钢协小协,听起来方便,谢谢!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Chloe Chua 2024《Butterfly Lovers & Paganini - 梁祝》新加坡交响乐团 - PTC5187230 五音唱片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9qHbZoq0Hu8RaWWga-Now?pwd=98n3 提取码: 98n3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7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5
发表于 2024-9-22 18: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五音唱片:新加坡小朋友蔡珂宜的梁祝,老师可否点评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6
发表于 2024-9-22 19: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7
发表于 2024-9-22 23: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stevenxian 发表于 2024-9-19 17:00
佩服老哥的文字功底。
不过个人感觉瓦雷兹作品不算很冷门吧,欧美演的都算比较频繁了。单说Amériques, ...

希望两位老师经常在这里说相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发表于 2024-9-22 23: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dll210108 发表于 2024-9-22 18:00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Chloe Chua 2024《Butterfly Lovers & Paganini - 梁祝》新加坡交响乐团 - PTC51872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9
发表于 2024-9-23 07: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绍兴
gdyy223 发表于 2024-3-3 10:18
我对勃拉姆斯的喜爱不亚于贝多芬,同贝多芬一样,这是一位将个性与作品紧密契合的作曲家,也与贝多芬一样—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0
发表于 2024-9-23 11: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7-9 08:22
刚半斤酒下肚,看见老兄的帖,京剧帖能开,我本身就是唱老生的,对京剧传承有所了解,同时对四大名旦(梅 ...

喜欢老生,期待开京剧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1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1: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索尔蒂1965版我欣赏,他本就来自匈牙利,解读自然得心应手,演奏的干净利落、英气逼人,尤其是他警觉、锐利、不妥协的个性与巴托克冷沥、激烈、敏感的作品基调类通,伦敦交响乐团的合奏锋利如刃,对内核的深入如大头针般犀利,起落的果断与旋律激烈的流动都极具个性,第一乐章着实令我为之叫好,合奏机智尖锐,激烈的弦乐与矜持的木管很有比性,褐黑无忌的铜管尤其入耳,颇显激情,第二乐章在听过的版本里我最喜欢,不仅饶有情趣,而且细节丰盈、节奏轻盈与迅猛兼具,成对木管递次的平行分离度很清晰,特别是加弱音器小号的弱奏颇有摒息静听之妙,第五乐章更是细部的魅力喷涌而出,快速段落达到了速度的极限,却又清晰之极、发丝般的纤毫毕现,索尔蒂很有这个本事,极限中不仅层次分明,而且一尘不染,如飞马轻踏,带不起一粒尘土,玩起速度来特别有把握。
此版不足在第三乐章,情绪不够厚重,合奏密度与悲剧情绪的渲染偏薄,尽管激烈与力度足够,在声音空间的宽度上有待填充,锋利有余、清晰有余,但厚度不够,由于这乐章属情绪发展的关键乐章,它所达到的情感高潮,上承自第一乐章引子,下向第五乐章幅射,织体偏薄是个问题。
第四乐章已经颇为让我满意,效果鲜明,讽刺也辛辣,具象感佳,但若苛求,木管模仿的大笑声不够维肖维妙,效果上差一分。
唱片另有《舞蹈组曲》和《神奇的满大人》,其中《满大人》演奏极精湛,它在织体的细腻程度与层次上双向出色,伦敦交响乐团被索尔蒂提炼的纯之又纯,普列文在动态上也有特点,但他打造不出这样精细而又富于颗粒性的音色,宏观与微观层面都可圈可点,音乐表达富于画面感,对作品的说明性出色,少有的佳作。

1—5.乐队协奏曲
6—11.舞蹈组曲
12—.神奇的满大人

莱纳(1888-1963)&芝加哥交响乐团1955版物超所值,此碟拿到手n多年了,现在仍觉理想,这是迄今为止最正宗或许也是最出色的版本,演绎在涵盖上相对全面,乐队在技术层面挑不出毛病,录音时间距今已过去近70年,但声音鲜活,除了背景,音效仍然不逊色于现今的4D碟片,此SACD版,声音似乎有所改善,清晰度和温暖度似乎令人满意(没与原版比较),但我对旧版再造的SACD始终存疑,我怀疑再造后的有效性,特别是对老模拟录音。
此版自55年出版,几十年曾做为标准范本为众家推崇,演奏熟稔自如又颇显得游刃有余,没有一点刻意、强横、断点和偏颇,高屋建瓴、阐述全面,你再听听他的第三乐章,整体性的优异随音乐的发展徐徐自溢,而第四乐章的维俏维妙更为我叹服。
莱纳作为巴托克的学生,又同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接受教育,又是其作品的研究与推广者,在理解与气味上与巴托克接近,他的演绎个性并不突出,但稳健、正统,在诠释作品的情感与猛烈的激情上并不逊色,表现出的气势、幅度与充沛的激情具有艺术的说服力,与后来一些名版比较,又毫无刻板造作的弊端,在自由自发推力之下的合奏必然是更正宗的味道,如果把演奏视为“语言”,他说的就是正统的“匈牙利语”,这特别在一些细微环节上有生动的表现。
有兴趣者可仔细品味第二乐章,那份稔熟的“发音”就为其它版所不及,特别是双簧管、小号段落,妙不可言,包括第五乐章,对速度、细节处理、张与弛、动与静之间的调度,都无可挑剔。
此版同时被《企鹅》和《唱片艺术》及《T·A·S》荐为首选,据我所知,难以计数的唱片中被这三家同时相中的碟片不过几张。
另一曲《为弦乐、打击乐与钢片琴》同样被三家唱片评鉴机构列为首选,尤以音效突出,录于1958年,是当时有名的“发烧片”。

1—5.乐队协奏曲
6—9.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而作
10—14.匈牙利速描


奥曼迪(1899-1985)先后录有三版《管协乐协奏曲》,这个1975版我以为有更充分理由代表他的风格(当然他1963版也很棒),合奏又具有奥曼迪制下典型的“费城音响”特征——清晰、华丽、辉煌,富于层次,尽管小有不足,但足以能居首荐之列。
做为同样清晰透澈的管弦乐声响,他的合奏显然不似索尔蒂那么硬爽,那么警觉,那么富于节奏美感,但他管弦乐声响铺设的宽度则很为我赞赏,不仅宽缓均衡而合度,宽中又华丽辉煌,因而在诠释上就不似有的版本趋于“偏”,我个人以为他的管弦乐更“正确”,这个“正确”既指演奏本身,也指其音响性特征。
这样的版本肯定效果斐然,听感上佳,比如第一乐章,稳健、妥当,并不激烈,但却极具表现力(听听第7.02分长号小号这一段),他的魅力实实在在的就在那里吸引着你,当然我得说,这样的“魅力”,一部分来自杰出录音,而他在其中注入的情感并不占有突出份额,他的演奏是以杰出的设计布局和高超的合奏技术征服听众,但你能说其中没有情感么?能说奥曼迪不热情么?显然不能,我曾多次说过:诠释中的任何情感都不宜“过”,情感泛滥是诠释的大忌,“过”犹不及,其二、演奏技术与情感是交互作用的,情感赖技术以依托,技术唯情感以升华,所以,最难的是对“度”的拿捏,这也是我看好此版的一个因素。
再听听他第二乐章,首先给我好感的是各声部出色的均衡性,声部的“对置”如经度量衡称过,这里没有丝毫“机智”或“机敏”作祟,却闪露着几丝温馨甚至“朴拙”,奥曼迪从不抖机灵,年龄大后尤显大方家数,他的第四乐章同样淡化其中的嘲讽意味而专注于音乐自身。
并非没有弱点,我个人以为演绎想像力并不丰富,第五乐章的节奏也并不锐利,对比段落稍显拖曳。

1-5.巴托克 乐队协奏曲
8-11.科达伊 哈利 亚诺斯组曲
12.埃内斯库 罗马尼亚狂想曲


莱纳:https://pan.baidu.com/s/1XN_n3PEzDSaRJvFi1ysXLg?pwd=yuy0
奥曼迪:https://pan.baidu.com/s/1WNyBM6VDBH4BRYpx7Klcsw?pwd=w399
索尔蒂:https://pan.baidu.com/s/1pX3nn2xxv3wx2cL0nCeSHQ?pwd=962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2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1: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dll210108 发表于 2024-9-22 18:02
五音唱片:新加坡小朋友蔡珂宜的梁祝,老师可否点评一下

谢谢链接,还有几版巴托克,待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3
发表于 2024-9-24 12: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dyy223 发表于 2024-9-24 11:10
索尔蒂1965版我欣赏,他本就来自匈牙利,解读自然得心应手,演奏的干净利落、英气逼人,尤其是他警觉 ...

我是从索尔蒂入坑巴托克的,凭直觉听音乐的我很难摆脱不先入为主,还是觉得他的好,再上一个他的蓝胡子城堡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6 Bluebeard's Castle - Sass, Kováts...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_gko8JhIotXdERgU55K1cQ?pwd=xzj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4
发表于 2024-9-24 15: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5
发表于 2024-9-24 20: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名家荟萃的EMI巴托克协奏曲专辑,又见郑京和,只是少了第一钢协,倒是有满大人组曲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027+ 巴托克协奏曲专辑 EMI 5 09407 2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50e_B-BdyXoZlxRAvIh8Q?pwd=tcu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6
发表于 2024-9-25 05: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7
发表于 2024-9-25 06: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双钢琴和打击乐的奏鸣曲,1978年留声机室内乐奖,Argerich和Kovacevich的名碟,那时是两口子吧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4 Sonata for Two Pianos & Percussio...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Xyzf7gNfyjCp1grVxYRFw?pwd=j6y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8
 楼主| 发表于 2024-9-25 08: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wpx426 发表于 2024-9-25 06:28
双钢琴和打击乐的奏鸣曲,1978年留声机室内乐奖,Argerich和Kovacevich的名碟,那时是两口子吧

通过 ...

多谢链接,收藏真是丰厚,EMI那套3张多名演奏家&指挥,CD2李赫特和阿姐的2.3钢很值得细听,其它的也好,阿姐和科瓦那张能称之为珠联璧合了,不可错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9
发表于 2024-9-25 08: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dyy223 发表于 2024-9-25 08:28
多谢链接,收藏真是丰厚,EMI那套3张多名演奏家&指挥,CD2李赫特和阿姐的2.3钢很值得细听,其它的也好, ...

看楼主的文章,顺便分享一些个人的收藏给有缘人,希望没有喧宾夺主

Kocsis的全套钢琴独奏作品,其中2张曾3※带❀,好象最后全套被4※带❀了。可惜这位去年过世了,哀悼一下!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PHILIPS 475 6720 8CDs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KbmifsuuewOhDOVuLnm9w?pwd=imz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0
发表于 2024-9-25 16: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wpx426 发表于 2024-9-25 08:51
看楼主的文章,顺便分享一些个人的收藏给有缘人,希望没有喧宾夺主

Kocsis的全套钢琴独奏作品,其中 ...

這套第一次看過  感謝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4 05: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