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不说收藏价值,这个太虚无了,很多东西的收藏价值,尤其是sacd,和“限量”二字脱不开干系,就跟二嫂那套卡拉扬的升频柴交被炒来炒去一样。
只从销量说(当然贡献销量和“玩sacd的人”基本没啥重合度),欧系厂商其实是碾压态势,尤其是challenge, channel这种native dsd recording挺有趣的(当然同步发行dsf)。pentatone这种越录越糊的也有点让人震惊。dacapo录音太少太窄可以忽略,aliavox背靠约第沙瓦尔倒是风生水起来着。bis就是经典的升频处理而已。
日系企划感觉这几年,除了esoteric,shm,tower和ss这几个联合企划,基本也都沉寂了。二嫂重制的效果说实话并不完全尽如人意,16-44.1升频的录音也不少,再加上很多迷惑的选曲品味让人摸不到头脑;shm品质、品味都不错,只是曲库有点小(貌似就是环球华纳加部分日本哥伦比亚曲库);ss品质不错,曲库也不大的样子;tower曲库最宽,甚至涵盖了和berlin classics以及和altus的联合企划,品味也很特别,但是摊子铺的开有些重制做的挺呵呵的(点名日本哥伦比亚做的某些supraphon录音,甚至不如原版cd,反观隔壁shm)。日本环球、日本华纳/东芝emi、索尼、日本哥伦比亚/天龙、tokyo fm感觉很久没有独立发行过sacd了,现世流通都是老库存为主。exton受制于旗下演奏人员,这几年也是各种另辟蹊径(比如Nott和东响那一系列就相当值得,久石让那一票就懂得都懂),然后靠吸食一下以前canyon的骨髓升升频出出再版(然而不少人更心水canyon的cd原版2333)。altus自己的sacd线(整合了altus, profil haenssler, tahra等目前在king records旗下的厂牌),说实话韭菜味挺重的,选的很随意不说,打包时候还时不时把原本cd出过的好东西砍掉一些,嘿我有的是好东西我就是不出我就是玩儿。总之比起21世纪初欧洲日本各大厂争先恐后sacd化旗下各种录音的年代,sacd市场实在是有些活力不足了,现在很多玩家还在啃那时候的老本。可能还是被窄这个字制约了(毕竟sacd系统的普及度在那里)。
有关重制的事,其实欧洲厂商的重制规模并不算大,相当一大部分录音,都能通过正常渠道买到和首版相同的转制。一些大规模的重制,比如环球那一票the originals(以及使用了the originals技术但并未归入该系列的一些)毁誉参半,不过一些新的重制倒也还算漂亮(比如谢林的环球录音,当然也发行了文件)。emi那一票art系列我怀疑有不少经典还没毁完emi就噶了,华纳接盘以后这些年的一些历史录音重制,包括但不限于内芙、巴比罗利、富特文格勒(这个有法协协力)、季雪金等等,似乎隐隐约约超过了原版(当然这些也都发行了文件)。索尼近几年重制的瓦尔特、奥曼迪、米特罗普洛斯等录音,似乎比起原版也不落下风。总之我倒是觉得事情在向有意思的方向发展。
最后我有个大胆猜测,cd终将被文件和复兴的lp蚕食殆尽,剩下的一点骨灰大概就是还在坚持的日系sacd联合企划和altus这类拒绝文件/流媒体的顽固日系厂商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