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im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音乐精选有很多,但听上去风格多彩不一

[复制链接]
1621
 楼主| 发表于 2022-7-20 19: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7-20 19:53 编辑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7-20 18:43
我2007年暑假在美国读博一,那个时候没有赶上网络大分享时代的红利,买了2000多美金的CD和DVD(根据企鹅 ...

那还行。入门即高端吓趴绿坛烧友,大投入大收获。网络音乐时代后期的2014-17年这几年正是网络音乐最热的年代。但认识绿檀晚了点。

本人主要是因为触屏手机时代开始换机,才开始从注意耳塞开始关注耳机这个领域。过了一两年汇率好的时候入了拜亚990。没有高清晰的耳机,听几十年各种媒介的古典音乐也很难有升级感触。现在想想主要是声音细节的提升,决定了认识高度的再关注。

同时有网络信息极大丰富,才能及时查到需要关注的背景信息。社区也有帮助同时也有困惑,主要是各种意见信息太庞杂,还是直接问了一些熟悉的玩家,才相对唯一确定耳机选型问题。入门确实难。经历了这个阶段,才更加认识到要素剖析分析和定位的重要。减少到唯一性才有选择参考。但当时选耳机也都是大概齐排他方式选的990,别的要素有负面问题,没得选那就只有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2
发表于 2022-7-20 19: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两位大神见解令人收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3
 楼主| 发表于 2022-7-20 20: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7-20 12:35
是的,我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越来越不相信所谓的人类大同美好愿景(所以贝九的精神境界不及马二强调的 ...

贝九的理想是社会进步共荣富裕,相信以后比当下还要好还是可以的。但只是一种普遍意义大概齐。马二的境界是思想的领先者稀有世尊那种社会脊梁,在绝对意义上面对发展差距的一种无力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4
发表于 2022-7-20 20: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本帖最后由 Bruckner8 于 2022-7-20 20:20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2-7-20 19:05
那还行。入门即高端吓趴绿坛烧友,大投入大收获。网络音乐时代后期的2014-17年这几年正是网络音乐最热的 ...

我在美国待得太久了,错过了国内的许多顺风车热潮(包括网络分享电影音乐资源、移动支付、嘀嘀打车、美团上找好的美食和足疗,其实这些便利生活的以分布式为核心思维的方式途径,国内全都领先美国!),即便回国之后也是在很晚的时候大概2017年国庆才知道了B站这个资源库(为了2017年10月底刷保利剧院梵志登指挥《女武神》现场提前做功课了解瓦格纳乐剧),看完女武神之后领略了瓦格纳把宏大历史哲学思考与歌剧结合的魅力之后(过去以为歌剧无非莫扎特威尔第那些东西),又自学了近两年德语(个人当时预判不懂德语根本无法真正欣赏瓦格纳甚至马二里面的人声部分,而且纯听音乐太廉价,还不如趁着这股热情彻底搞定一门极具逻辑美感而且语法里面带变格的外语),2018-19几乎是每天八小时德语,注意力根本不在古典音乐上面,疫情之后才重新回归贝多芬(2020正好也是乐圣年)听古典,2020年5月认识了绿坛,为了享受搜索功能7月注册了这个账号。听了几个月音乐觉得不懂乐理不会一门简单乐器无法提高欣赏水平(会有瓶颈),于是乎又买了竖笛(巴洛克木笛的塑料版)自学吹着玩玩搞了一年。去年7月发现俄网磁力链接资源库和115网盘秒存功能之后(之前仅限于百度网盘资源),才又疯狂补课收集资源。我做事情永远比网络潮流慢一大拍,总有好几年的相位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5
 楼主| 发表于 2022-7-20 20: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瓦格纳是后浪漫主义时期,开拓未来的伟人音乐家。运气也好,有超级粉丝巴伐利亚国王的赞助,能建设建造自己设计的专用歌剧院拜罗伊特歌剧院。

但是大众欣赏也需要服务精神,这没必要像尼采那样绝对。尼采自己追求的东西就不是大众普及,而是他自己觉得合适的东西。当时也存在大量守旧的音乐欣赏群体,拼命反对瓦格纳和后来同一脉络的作曲家布鲁克纳。

叔本华比较靠谱。

https://me.mbd.baidu.com/r/JFh8iNv0I0?f=cp&u=bd05c8ada0b64c2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6
发表于 2022-7-20 20: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本帖最后由 Bruckner8 于 2022-7-20 22:46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2-7-20 20:28
瓦格纳是后浪漫主义时期,开拓未来的伟人音乐家。运气也好,有超级粉丝巴伐利亚国王的赞助,能建设建造自 ...

我觉得尼采后期陷入道德洁癖和自怜自闭,与他的健康恶化有很大关联(许多网络文章甚至学术著作都忽略了这一点):一个人身体不好总是生病,容易陷入妄想症和逃避社交;一个人身体垮了,才会拼命突出强力意志和超人救赎。尼采误解了瓦格纳:瓦格纳艺术的层次很高也很多维多样,类似一个分形结构,适合不同受众群体从不同层级尺度作“重整化”(理论物理renormalization和scaling语境下类比)欣赏各取所需,不是尼采说的庸俗艺术附庸风雅机会主义者,而是我见过的古往今来第一艺术全才集大成者:瓦格纳集音乐、政治、历史、文学、哲学、宗教甚至舞台造型艺术为一体,几乎就是贝多芬+歌德+顶尖视觉艺术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7
 楼主| 发表于 2022-7-20 20: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7-20 20:46
我觉得尼采后期陷入道德洁癖和自怜自闭,与他的健康恶化有很大关联(许多网络文章甚至学术著作都忽略了这 ...

尼采是绝对艺术家的幻想孤狼类型。当大众热衷于守旧的时代瓦格纳都算异类,这还算俗的话,那只能尼采一个人自己升天了。佛祖开悟以后也是在忙于普度众生的。其实尼采当时的认知,也是建立在工业化大集中基础上的,所以青睐超人。但现在回过头看,去中心化的现代网络社会,去掉的中心就是尼采所钟情的引发世界大战的实体工业巨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8
发表于 2022-7-20 21: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本帖最后由 Bruckner8 于 2022-7-20 21:06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2-7-20 20:58
尼采是绝对艺术家的幻想孤狼类型。当大众热衷于守旧的时代瓦格纳都算异类,这还算俗的话,那只能尼采一个 ...

是的!尼采有不健康的孤愤情结,类似后来黑塞小说里的《荒原狼》。他推崇的所谓超人,连霍布斯的利维坦或者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哈耶克的自发秩序)都不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9
发表于 2022-7-20 22: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
jimguo 发表于 2022-7-20 17:18
这么久搞十五年那也太单一了。我都是断断续续的有时间则大搞一两年,这些年有了网络大分享买了个大耳机, ...

“物质世界和时空全都是表象世界,所以金刚经说一切存在和法则在时间极大化的条件下,都属于名为实无 曾经有过。无中生有 有生有灭。珍惜 但不执着。”我又读了一遍《金刚经》,终于明白了您的意思:修行过程中需要破除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恰恰是寄生于表象世界的;对表象世界的审详并脱离其缠缚,最终目的是为了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0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6: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佛学的意思是,色空不二,相互关联。站位再高维度全面把控调节,避免单边固执掉坑出不来。中庸也有这个意思。但高维度不是世俗贪婪的多维度,而是减之又减的0维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1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6: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笔记……

欧洲交响乐范畴的歌剧,从内容看:
清唱剧和康塔塔都和交响乐本身一样,均源自教堂唱经。

- 清唱剧就是神剧,都是整部圣经故事剧。算大戏。
- 后来由清唱剧发展出来的康塔塔,基本源于清唱剧。但形式上不是整部故事,而是相当于精选折子戏。精选的内容都没直接关联,各是各的。也不限圣经和世俗内容。是面向大众的普及版宣传队形式。
以后也影响到了或者说是结合进了纯交响乐。比如带有歌唱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马勒第二交响曲等,基本是结合了大弥撒曲安魂曲的表现形式。

方式方法角度:
神剧清唱剧,典型背景要素均源自教堂神前唱经原则。
敬仰和脱俗。不能搞扮演花头。不能因此亵渎神灵,只能老老实实素装虔诚站立,忘我奉献去歌唱。
所以清唱剧就是舞台伴奏大合唱。前面的主角,作为主唱歌唱家站在前面。和现在交响乐音乐会的安排类似。

古代欧洲没什么书,也就是史诗说唱和记载犹太历史的圣经旧约,和记载耶稣的新约。欧洲上古文化传承只有这两种,没得选。文化传承只有这会。
歌剧前身的清唱剧就是神剧。内容都是圣经里的历史记载和故事。这些历史传说主要都在相当于商朝的时代,更早可上溯到公元前2000年。犹太人从两河流域苏美尔的科威特地区向巴勒斯坦迁徙。
伊利亚特故事发生约在公元前9世纪,相当于商朝。犹太圣经里的摩西是在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时代在公元前12世纪,也相当于商朝。
犹太人由大祭司撒母耳授权的最早的王扫罗的年代,相当于公元前11世纪。儿子约拿单,女婿大卫王都在同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2
发表于 2022-7-22 13: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
jimguo 发表于 2022-7-21 16:33
佛学的意思是,色空不二,相互关联。站位再高维度全面把控调节,避免单边固执掉坑出不来。中庸也有这个意思 ...

感谢您最近这段时间在绿坛的指点!受益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3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16: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古典音乐是一种超级好的艺术媒介,可以依托带给人思考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4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17: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观察过电脑网络上的蓝光视频文件,里面的音频部分其实最高全都是mp3格式。也许可以说明硬件业界,在电脑文件抓轨方面还能对音频部分加密有所管制吧。不过在电脑上是无法解码输出的,基本没有这种软件解码器和输出端口。

但一些文件信息能看到,蓝光视频古典音乐会的音频部分很多都是24bit的,比如阿巴多指挥卢塞恩节日交响的马勒音频部分全都是24bit的。6ch的5.1高码环绕声播放系统,在这个时代这应该是标配。但在古典音频范围没见到有谁传播抓出来的24bit文件。欧美肯定有大量玩家,不然那些论单只卖的环绕声音箱为什么能有很大市场。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page=2#pid346476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5
 楼主| 发表于 2022-7-23 11: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艺术普遍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创作,面向人欣赏的。
其中的情感沟通效果是最好的欣赏角度,也是艺术家可以跨越时代和生命,对后人传达情感的一种艺术载体。世界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此。

所以,单纯把艺术当做没有人的因素的单纯感官按摩器材因素使用,那就偏离意识作品的本意走向歧途了。比较极端的是绝对注意音响器材和效果,一点也不注意内容的人文情感要素,这样的发烧友属于脑残发烧方式。最多听的是乐器音效,本身是受到器材商的影响,认为凡是符合专业口吻的角度就都是好的角度,自己也不懂。监听音箱名词泛滥也是类似的问题。再高一点的就是大概齐知道欣赏人文角度,但不深度钻研,停在表面多少年也是它。一种解嘲的形容就是这样的情况最容易找到幸福感。

而直接沉浸在作品传达的情感里忘却器材的那种普遍幸福感,才是最普遍和真正的幸福感。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是脱离器材关注才会有的。或者是专注于艺术本身才能得到的。往往对比下来,一旦关注器材表现,幸福感就会被稀释。这才是问题的原因。注意力也是需要保持凝聚度的,不能分心。买东西挑选的过程不要人为扩大化。任何物品在选购的时候需要专注,但进去就出不来一直沉浸在里面那就是不正常。

在欣赏上,艺术作品也有原貌特性。
也就是原则上不随后世欣赏者而改变的创作当时的原发本质。时过境迁,欣赏者自己的理解主要是个人角度可以自由发挥,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原作自身的定位没有本源特性,可以完全随自己而改变这是误判。可以包括个人自由欣赏,但不能全方位覆盖作品本身。
就好比面对一个器材,拥有者自己再如何喜爱叠加了自己的情感,或者是斯德哥尔摩将错就错,买了就不愿意承认有问题。要不就是不太注意了就没感觉了。两个极端都是个人单方面的注意力问题。距离本源的客观性必然有各种偏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6
 楼主| 发表于 2022-7-23 17: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6位名作曲家名指挥版。听上去好像是厂制黑胶。没相关信息但音质不错。
https://pan.baidu.com
/s/1i35l2ID#list/path=%2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7
发表于 2022-7-23 17: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青岛
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8
 楼主| 发表于 2022-7-24 11: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继续个体活动原理探究:
----
将创作的道理推而广之。既然是人的活动和人群的社会,那么人的第一性原则就需要突出,需要把相互关系定位清晰化,清晰的把人的活动原理和效果挂钩。这里存在信息和媒介原生效果的文化定位问题。

比如网上交流,在很多情况下的个体信息创造,都是个人出于自然助益效果,最大的效果就是提升个人的思想兴趣和岁月留痕,记住曾经的活动,促进马太叠加效应。有一种研发性效果。本质上都是一种个人作品特色。即便是艺术家的作品,最好的作品都是创作给自己看的,对未来的发展进步而言都是一种探索和过程。

其次的活动和结果是为了谋生而去迎合受众,但这种元素被称为媚俗。对信息发出个体的思想和努力而言,是一种事倍功半境界降低的路线。降低的是互动双方的精神境界。最差的类型就是低俗刊物和小 报类型的网络标题党。衣食住行本身就是基本生存要素以获取物品为主,还有更低的的感官本能,这些定位和努力必然距离为道日减的文化生存相距很远背道而驰。如果为了满足这些生存基本要素甚至以满足感官为主,这就是典型的被称为低级趣味的低俗思想。忙了很大功夫和一辈子永远都是在这个境界之下,这就是问题的核心效果。这样不自觉的随波逐流,属于自误型的心态定位。
非文化定位是没有主动主观思想定位的,基本都是跟着感官走的潜意识行为。这样的感觉生存路线必然属于非理性,所以感觉和下意识就远离理性更接近于动物的自然本能,这是完全没有主动疏离现实的洞察和审视的自省高层级思想效果。

西游记美猴王得到了传道回到了花果山,就产生了我是谁,我从何而来向何而去的洞察自省思维。不再浑浑噩噩不自觉的沿着感官和下意识生存了。如果这样被动生存下去的话等黑白无常来临的事到临头,就会茫然失策无法用应对。美猴王其实也还是被动生存模式,只是有了得道的基底能被动应对。被动的激起主观掌握命运的能力,捣毁阎罗殿生死簿。表示有了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可见掌握自身命运是一种层级升维效果。而浑浑噩噩像动物一样靠下意识生存基本没有把人的潜能发挥出来。所以发挥潜能就是主动思考和理性思维的效果。而潜能之所以称为潜能,首先是人自身的dna带来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被人利用,但如果不加以在人生阶段开发那就不能被利用,而动物是没有这种潜能的,或者有也是极小的。因为实验表明动物的潜能就那么一点,开发也十分有限,是有范围限制的。这个问题和一代一代生物个体的演化积累到DNA里有关系。另外,如果人没有自性觉悟,那就没有利用潜能的效果,很可能连说话的能力都可以不被开发出来。人是智慧生物,但生下来是早产儿的活动能力,这就是一种物极必反效应。只有一切不被DNA定义才不会被DNA限制,才有更高维的开发潜力。但这种开发全都是被动的,需要社会成年人来协助学习,一开始是抚养环境的开发,第二位的是社会环境的模仿和社会教育辅助。

所以,人的社会性,也体现在天生的演化效果的本初内涵上。人不可能孤立成长,需要人群环境塑造;但同时人具备很大潜力,潜力的发挥一开始需要好的社会环境塑造刷机,然后才能有主观能动性出现。但人的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基本被限制在出生的社会环境塑造的宽度之下,因此人的文化能力就有很大差距效果。
如果论社会环境塑造力,最好的清醒自省的代表典范就是孟母三迁的主动选择人的塑造环境,然后是断机杼的不断学习和积累好的文化。
而如果论个体,就好比越是高端的信息设备越没有固化的软件,作为潜力的信息处理运算记忆载体的容量越大。反过来越是低等级的信息设备甚至器件,基本就靠简单的固化软件就足够单一功能用的了。比如一些音乐贺卡就是最低级的信息器件,连运算器都没有,只有发声器和发声软体。所以一些不动脑子的行为,就是这种不经大脑直接走下意识宣泄的路线。

庄子的思想,可以把养生和音乐以及现实社会的生存结合起来,必然是说这些活动好似有关联的。低等级的活动也可以达到致顶包含最大化的自然升维走向的道理。庄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做差异化现象的比较和升维的不比较效果。主要都是在观察和思考,次一级的是处理社会上的一些事,比如有人误认为庄子和自己抢夺官位就急了,反而是庄子找上门去开导这个私利至上的家伙。这种行为和思想模式就是一种典范。

在音乐领域的社会效果。人的活动就是音乐记忆时代,当时和曾经的过往,各种活动都有既往时间段的时刻提示效果,可以引发一些对记忆的联想,引发审视和洞察心。所以一些网络即时信息在专业上被定义为博客,微博客。主观效果是第一性和第一位的。客观效果,因为有了网络可以传播,被参考的范围更大、时间更及时。出现了附加的交流互动促进效果。

但时代再如何发展变化,交流效果也是一种派生效果。不能因为这些年网络爆火,就误认为网络可以反客为主的使人无成本获益。信息的本质还是在于主体、个体的思想经验积累成长。如果颠倒了交流的本质是为了个体成长的定位,就会产生单纯为了引发交流而揠苗助长的标题党行为。带来的不是交流和思维进化,而是做了广告牌,但竞争原理和成本原则之下这种行为是不能长久和难以有效的。首先就是背离个体信息成长原则,第二个对他人的作用极小甚至会有误导。另外梦幻泡影如露如电一闪而过,老的帖子连自己发的都难以找到,新的帖子没多一会儿就被淹没。一开始想象的有多大效果,事后的现象就会展示有多大没效果。刻舟求剑的效果只能是一些记忆,而不可能是有直接的东西得到获取。时间如流水,逝者如斯夫,永恒的只有表象的易动,和人的智慧的积累。思想和进步本身才是永恒的,不能使人直接进步的物质获取,只能作为思想进步的基础肥料,而不能作为主体。主体客体的定位越清晰越好。比如清晰的知道每次总结一次博客就能把原有的经验经历浓缩提纯一次,即便不能和有什么提升也是一种积累。总有以后提升的量变质变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9
 楼主| 发表于 2022-7-24 12: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7-25 13:48 编辑

交流与互动问题:

------
既然发现了个体积累思想进步才是主体,那么就更需要把交流效果和主体的关系剖析一番才能更加突出主题。

庄子的养生就是个体生存,音乐的律动性是指技艺和思维的最高境界,对比主要是能认识差别和规律。而更高的音乐形式的交响乐本身是一种思维的宏观哲学,可以承载人类高度智慧。但交响乐的作曲本质上是作曲家自己想做的,也是自己的一些思想和设计,主要和当时的音乐界的社会理解有关系,可以超越当时但也不可能过于跳脱当时的文化基础。也不可能考虑到素未谋面的人的个性化要求。所以面对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如此,作为欣赏者要有起码的自身定位意识。
网上信息有对观察者的客观影响效果,但根本上对个人还是主观成长效果。最典型的就是网络时代信息相对极大丰富,但面对各种空前的工具,如何利用、和要想做什么而不知道才是最大的问题。
网上信息还有不足的地方只是比较小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问题都在搜索之下可以解决。尽管网上信息也有时代性,对获取有帮助也有障碍。其实最好的精品并不太多。但搜索和观察结果也不是直接吃奶模式,而是要有自己的观察和挑选,并且不怕费力费时间。太直接获取的动机和结果都没有好的效果。

网上信息给人的最大价值是一种客观的启发,剩下的就都是自己动手搜索的问题。能力意识和习惯比知识更重要。知识也有物质属性,需要在个体能力和需求之下起作用。单纯的物质角度,什么都给了等于什么都没给。物质不管放在那里都是物质,没有需求分类就等于无效。比如面对一大堆没分类的数码唱片,基本没有选听的可能性。几百张单纯按顺序选择就晕了。物质就是客观的最大属性,主体本身和客观的区别,是能力和认识水平问题。而不是物质获取。
在信息时代知识知识原材料,知识就是力量早已成为过去式,也没人能垄断知识属性的信息资源。依据个体能力选择必要的知识作为原材料的需求定位和选择能力才是这个时代重要的力量来源。力量无非就是生存能力。物质时代知识这种物质可以带给人一些财富,比如学会一些专业知识个人就能生存。但在信息时代,这种情况还是要建立在个人能力之上才有更大的效果。
很多问题上都能体现主体客体,物质和道理以及个体能力的关系。主体客体都要有更好的主客体意识和自身的准确定位意识。

纸面媒介时代,也存在各种互动,但主观创造信息内容是主体。纸面媒介时代的各种交流形式,早已包括了网络时代的任何花样。报纸杂志存在了上千年,宋朝就有报纸快递外卖出租车,神行太保快脚急件。辩论模式也有报纸辩论方式,但在时间上需要根据看到的信息进行再创作,最快隔天才能印刷见报。报刊,是一种星型辐射广播模式的传播形式,无线电发明以后媒介变成了广播电视,也是最早的广告牌模式的免费观赏方式。个人互动,存在于一些杂志上的笔友和信件方式。电商模式,在以前的邮局时代,是商家寄送各种信件商品广告小册子,顾客看到以后选择了物品购买,通过邮局寄送到手。有无障碍退货退款。这些都是网络时代各种模式的的前身。餐饮外卖也类似,但只限于本地电话联系送货。
纸面媒介时代的传播,确实比没有纸面的口传时代上了一个大台阶。没有更好的记载媒介,即便历史初期有了文字也是萌芽时期,大部分的文化传播还是要靠稀有的记载物和权威专业人士进行,都呈现稀有化效果。大多数还都是口头传播模式。而造纸业的发明使文明积累和进步发生过巨大的升级效应。纸面媒介是文字发明以后的另一个巨大的文明标志。纸的发明很早比如古埃及莎草纸,但这种记载媒介成本太高难以普及,范围十分有限形同泥版的效果。造纸业的用纤维残渣大量造纸才是真正纸媒介的时代。

传播本身是一种文化行为,必然带有文化特性。文化具有高度和互动积累发展效果。具有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思想层级的活动领域效果。
但通常情况下信息的很多观者会误认为别人发信息就是为自己服务的。其实一些发者也会误认为有此效果。但本质上做一件事首先是主体决定做的,这样的主观能动性最自然。自然的东西才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性。而不自然的思想行为基本都属于揠苗助长模式,违反自然原则的东西难以长久。传播交流的最佳模式还是同等交流按劳发展同等交换,单边索取模式对能力提升有害吃相不好最好退而结网,练习过程不能怕累不能怕面对大量信息,重点在于通过辛勤耕耘,提升网络动手能力的结果。
但是单纯不具有醒悟觉醒的人往往大量保持凭感觉的天性,难以对社会基本原则明确和敏感。反而一般有一定知识启蒙程度的十几岁的学生们,都表现的十分理性和客观的一面,这就是差距。但是一些老一代的深井深挖的学者往往离开自己个体深度和基本不具备社会的关注理解基础。比如去呼吁避免社会高等教育普及,说什么社会缺乏基层劳动者社会教育程度高了就会影响向低等级劳动倾斜。个体钻研一些狭窄范畴的东西而不去理解和观察社会就没有这方面的基础,把自己和社会割裂开来观察能力就会变成零的小白。这样的学者整天焦点放大自己拿点东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具备社会性,是一种时代的畸形。他不想想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去干蓝领也不想想,那么这就是一种个体和社会脱节的割裂斯思维。
社会选择总有发展积累的不均衡性,高等教育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还不具备量变质变的绝对数量。摧残人性的低等级劳动不是缺人做而是早该淘汰了,不给这些垃圾产业来个彻底铲除人类就不能进步。人类历史不全都是不断在证明这点吗。越是出现替代原始劳动方式的智慧和物质越是能促进这个领域的发展。比如车领域,当马车被汽车淘汰之后,不到20年就出现了T型车这种生产线模式高度生产效率下、较低成本的极大普及。现在的汽车行业不如马车行业,这种想法在现代社会是没人认可的,也不会有人出来否定汽车业而鼓励马车业的克己复礼。但一些行业在面临被新技术取代的时代关头,总是会有人从小白开始发想加以反对。这是社会观察意识较差的表现。主要是,一没有行业历史常识,二没有跨领域的历史观察,三没有前面两种情况的基本认知,一耳朵消息都没见到过。
如果单边一个竹竿插到一个领域里,很容易出现割裂对社会的理解,事实证明不具备社会文化的普变性,发生误读社会认识的话那只能证明仅仅只是一个狭隘的职业认知程度。人如果随自然私心潜意识较大那就会默认拔高自己,并且容易和社会交流脱节。遇到个人感觉不好的问题就孤立自己远离社会交流。没有开悟指的是没有和缺乏社会乃至宇宙广义认知的关注和积累,在跨界的时候,简单听个消息的知道主义不行,在新的心路领域长期耕耘深耕才可能更加深入的自我发现中,自我得到更多的经验认知。现在活跃的一些老一代学者,强调自己年轻时曾经下乡务工有过非智力劳动经验,事实证明这种经历只能是一种智商角度的损害。能不能把自己融汇在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然后再加以对比判断,不能把自己没有横向推演的行业独立出来去做非本行的理解,其它领域和自己无关、并且可以在一个有实践经验的领域的认识可以随意平移,这种前提设定是基本出发点错误。横向理解力需要自身的兴趣的广泛为基础,过很多年逐渐深入才能引发时间积累效应。关键是最后的对比认知又是另一个提升角度。没有关注和时间积累就没有认知的不断深入,就不能发现新的高层面或者深层上的问题关注。只有不断向前深挖和横向对比,才可能不断提升认知。思维方式有高端和低级的差距,高端具有零维走向的减省维度特性。而越是等级不足分割和差别就越多,以至于对潜意识的习惯认识不到,就会存在在觉悟和自省提升上的短板之处。

社会水准普及具有社会进步的普遍效果,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交响乐团的演奏水准,越到现代就越呈现普遍提升。录音时代以前,没有效果再现,艺术家和演奏家难以更细致的检查自己的效果。往往听一些老唱片的表演技法和风格和一些民乐类似,不大精准,有一定的现场随意性。老的电影老的流行歌也是类似情况,都是源于还保持有非记录媒介时代的个人随意性。效果就是水平较低,距离一般人的水平比较近。但随着录音和影像记录的出现,演奏和表演效果可以通过听录音看影片加以审视和有改进的着眼点。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能够学乐器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之下平均水准越来越有提升。对此,在越是时代新的录音就越有体现,舞台表演角度也是类似。
而表达的精准,等于提升表达的效果。越是心口如一越可以有精准的传达。所以欧洲古典音乐界从70年代开始有一种表演客观性的普遍共识和认同。这种认同是建立在有信息记录媒介基础上的。客观不等于没有情感表达,情感表达不等于没有理性控制的即时发挥。越是大规模合作呈现的交响乐,越要有表演之前的各种准备和练习。对一个作品的新的理解和表达,都要在事先加以确定,并且通过排练得到表现上的通达。这里也有版本现象。不可能随时都有变动,至少在一个阶段要稳定下来,在排练过程中把这个阶段的思想版本表达呈现出来。指挥家就是一个演奏员靠对一部乐曲的思想设定决定表现总体和细节,乐团都是指挥家的乐器的一部分。这种效果和差异,通过听不同时代或者不同人的录音和对比就能分辨。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媒介记录和再现的效果,东方中国个古人就有这个意识。以前是文字记录可以再现人的行为,协助自省。秉笔直书的起居录精神掌握了文字记录的精髓。时代在发展,在新的时代工具和手段之下效果更好。文字信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和历史社会。文字载体的进步促进历史发展,比如东汉造纸术的发明有利于纸的大普及,效果远大于纸的发明的纸莎草。效果加强了文字的信息记录和阅读效果。录音录像这种新时代的信息载体,进一步丰富了文字记录的社会效果,进一步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发展。而网络时代的到来,相当于造纸术时代对文化的极大的提升和延伸效果。多媒体的因特网传播和记载都在网上呈现,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什么情况都有炫富问题,主要是对所得心的一种高调呈现。财富知识差别都是外在的一些物质积累,一般自然状态是出于生存需求才去积累和攫取并且储存,所以很自然的具有对失去的恐惧,在对比之下有对这些东西严重缩水的恐惧。一切所谓的荣誉心,都源自物质获取和恐惧丧失。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内观可以感悟到宇宙真谛。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道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本质是五蕴皆空,物质和一些人比人的层级获取也是五蕴,不过是为了个体生存需要而已。面对大自然把这些东西拔高起来作为个人壁垒,必要性不大,会阻碍个体进步机会。
中国古代文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这些人什么都经历过见过,所以才能有回归田园寄情山水的陋室渔叟粪翁的系我否定的境界,这种对自我拥有的否定之心是一种质朴,质朴源自丰富的物极必反。禅宗的修行在于艰苦奋斗以后的通达和自我否定,并不是一开始就呆在一个耳闻目染的概念上。广泛经历和去处积累的禁锢,才能达到心态站位的升级。有个体既得拥有物的患得患失就表示还有发展限制的禁锢心,包容和开放也有经历和认知的积累磨炼突破的基础。

当外在的东西不断发展、新的花样不断出现,那些不变的东西是什么才是关键。文化记载的效果,体现在对自身认知的帮助上,社会交流的效果面积大,但不如对个人个人自省对自己的直接帮助更直接。物质丰富的时代,遇到不同需求的人,效果也完全不同。随着感觉走受到潜意识控制的人,往往把任何东西都当作消费品,酒肉穿肠过什么也留不下。何种消费娱乐就是一种对时间的消磨。社会认知提高的效果也有,但个体的提高肯定保持在社会平均线以下。面对物质极大丰富信息极大丰富,如何深度认知提升自己超越社会平均水平是个问题。
表象和本质,物质和认知。不自觉的感性潜意识牵引,和自觉的明确的理性客观意识。都是一些需要深入观察的关键词。什么是外在的东西,什么才是内在。面对客观物质世界,很多终极哲学总是在说心,有些又是否定心。那么逻辑上的心,自然是一种个体自性认知的枢纽。先通过心,实现底线提升。再通过否定心,达到认知提升。保持二者的平衡,保持有我无我,主观与客观的审视。所以心是一个类似南天门的存在形式,提升底线的同时要有更高的进步发展空间。有了的东西再多也比不过道法自然,不禁锢自己的良好感觉也是一种无我精神。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北宋王安石的一种想法,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宋朝解读。但如何达到这个效果是个问题,方法也有广泛交流效果价值,把东西方最好的文明交织在一起就有更好的智慧拼图效果。
因特网可以极大的传播信息资源是一种表象的丰富。更重要的是能启发给人什么自性觉悟的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0
 楼主| 发表于 2022-7-25 00: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7-26 12:57 编辑

随笔……


很多喜爱交响曲的乐友从喜欢贝多芬开始进入交响乐世界。以后当有机会了解马勒以后,会觉得马勒青出于蓝,比贝多芬更上一层楼。
这是因为人活在世界上,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社会复杂生存需要竞争和拼搏。所以贝多芬交响曲就是古典音乐里的突出主题,尤其是贝五,向命运抗争的精神效果最吸引人。
但是了解完人生奋斗的老贝,和人生终极哲学的马勒。中间阶段还有一位老柴,有很大的同等位置。但一般从听感上可能还无从联系起来。

忧郁是法系文化的一个要素,所谓乐极生悲。法国从一个中世纪的农业大国富有至极产生的生活理解。国王当土豪,文青走忧郁。印象派绘画那种对舒适生活氛围的渲染,往往是阳光舒适的。而印象派音乐也是注意生活中的心理感受表现,但就是有点物极必反的悲色。以至于一些人听了会感觉惶恐。
近代交响乐开创者瓦格纳有过类似印象派音乐的作品,结构和技法上是否属于不大清楚,但听感效果就是法国印象派的效果。所以瓦格纳被推崇为近代交响乐的开拓人。
老柴据说有法系血统,老爸是拿破仑的一个军官,打完仗留在俄罗斯。而俄罗斯贵族一直都是当时欧洲最盛行的法语系阶层,从不用俄文。直到普希金才开始从俄文文学起步推崇俄文。柴可夫斯基比普希金晚一辈,但这种法系影响力还是持续存在的。

贝多芬交响乐里也有挫折描写,但普遍都是一种片段。整体上都有最后的辉煌,强调一种理想的丰满。但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往往截取生活的一个阶段,是在说现实里的人生往往也有骨感的问题,其实正好是贝多芬交响乐走向的一种镜像角度。
对于艺术角度而言,交响乐已经进入心理层面,那就不应存在现实里用效果直接贴标签的定位方式。因为心理学里面有宣泄法,通过把心理的问题表达描述和说出来,达到释放心理压力也是有医学上的正面效果的。所以欣赏悲剧色彩的交响乐,道理上不但不会增加忧愁,反而会释放心结。

从戏剧角度看。
悲剧为什么是至高的戏剧类型,因为喜剧是一个角度,但原则上不包括悲剧。而悲剧往往包括生活里的全部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咸,有对反映生活的信息量最大化走向。所以在悲剧里往往能看到各种要素。正剧一般看完了就完了,而悲剧看完了往往回味无穷。另外,艺术上的悲剧的层次是很高的,肯定不是恐怖片鬼故事那种低层次纯粹吓人的负面的东西,不能和这种类型划等号。所以同样一类情况,思想境界决定社会价值大小,境界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量变质变有益于社会。
所以,柴科夫斯基的交响乐,尤其是第六交响乐的地位也是很高的。从艺术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效果也是很好的,有具体的心理色彩指向。想听具体的时候可以听老柴。马勒的音乐作曲思想是把各种情绪全都搞全了,可以痛快淋漓,但在某下方面呢能不如老柴更具体。

而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和马勒交响乐一样,都带有东方心理学色彩。有一种俄罗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那种萨满跳神巫师上神那样,直接进入设想人物的精神世界的做法。相对贝多芬那种德奥远观方式的概念描写手法,东方色彩的音乐作品,更加具有使听者直接融入作品世界,走入交响曲描述内容的虚拟现实游历的那种梦幻效果。所以,心理治疗效果应该更好。

阿巴多的这个包子里,有全套柴可夫斯基交响曲。这个包子就老柴的最全。网上视频也有。
Claudio Abbado - The Complete RCA (1972-1990), Sony Recordings, 2014 -莫,柴,浪漫派 (39cd, flac,f)  9.81

柴可夫斯基的时代是浪漫主义时期,但在很多地方还在古典时期影响的末期。一切还都是焦点透视走向。因为文艺复兴是从意大利佛罗伦萨大药商国主美第奇大造建筑开始的,黑死病中世纪跌倒美第奇大药商吃饱。一些新派绘画都源自为美第奇家族设计建筑的设计图焦点透视法,以至于在绘画界产生了极大的时代影响力和形成了传统风气。到了马勒时期,法国印象派绘画开始出现,欧洲艺术思想已从油画的绘画风格上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传下来的焦点透视和具象舞台光线投影法,印象派绘画直走出剧场博物馆油画风格,直接走进大自然和阳光水面田野,拥抱东方和中国风的散点透视法。交响乐界从瓦格纳开始,打破了古典浪漫主义的各个乐章结构和长度的一致性传统,某些乐章根据需要可以加大长度。
马勒从d小调第三交响曲(1893-1896) 开始,进一步采取了内容拼接的方式用在曲目结构思想上。这种直接打破艺术作品古典主义统一整体性的做法,在绘画界基本都晚于1906年。直到1908年毕加索的立方体思想的新绘画风格绘画才出现在画展上。1906年毕加索结识了马蒂斯,他从这位野兽派泰斗那里发现了黑人雕刻,从此迷上了黑人雕刻,并吸收其艺术精华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去。1908年,在巴黎秋季沙龙的展览上,当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那些风格新奇独特的作品时,不由得惊叹道:“这不过是一些立方体呀!”
马勒曾说过:“我的时代会到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24 23: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