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7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的爵士音乐产品 [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28 1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市
在网上搜索HUCD的时候,无意中在一个博克发现了这个,觉得不错,就给大家转贴过来共赏一下。

当代的爵士音乐产品 (一)[转]

当代的爵士音乐产品(一)

 
   爵士乐。作为一种比古典音乐通俗却又比一般的流行音乐雅致的音乐门类,爵士乐天生就有着一种独特的迷人魅力,而在当今文化发达的中国,爵士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以自己聆乐的经验,我觉得有必要给喜爱爵士乐迷一个建议,那就是:您可以只喜爱爵士乐,甚至您可以只喜爱爵士乐中的某一个乐派,但是您的心态一定要宽容,您的视野一定要开阔,您的“听觉”一定要开放,决不能“形而上学”,决不能孤立地推崇爵士乐而一味地排斥其它的音乐门类,正如向来反对很多人把古典音乐捧得高高在上而对其它音乐不屑一顾一样,因为不同的音乐门类生来就是平等的,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何况现代世界乐坛最大的发展趋势就是各种音乐门类的“大融合”——古典音乐与爵士乐融合,爵士乐与世界音乐(WORLD MUSIC)融合,古典音乐与摇滚乐融合,甚至中国民乐与电子音乐融合......从作品角度来说,有很多摇滚乐迷喜欢听英国“皇后”(QUEEN)乐队的名曲《波希米亚狂想曲》,其实曲中那编写精美、对位工巧的合唱段落就明显是从古典歌剧中移植过来的;美国现代作曲大师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的传世名作《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蓝色狂想曲》毫无疑问是古典管弦乐与爵士器乐完美融合的产物,而歌剧《波基与贝丝》则更是在器乐和声乐上都实现了古典音乐与爵士乐的无界限融合;前苏联作曲大师肖斯塔科维奇曾经兴致勃勃地为爵士大乐团谱写过一系列管弦乐组曲,其中的第1组曲成为很多爵士乐团的保留曲目;拉丁爵士乐派的名曲《来自伊帕尼玛的女孩》 (“THE GIRL FROM IPANEMA”),将巴西芭莎洛瓦(BOSSA NOVA)舞曲的节奏与美国西岸爵士的气质融为一体,轻灵清新;中国音乐家张维良的箫曲专辑《天幻箫音》、埙曲专辑《问天》和刘星的《一意孤行》、《无所事事》、《远去的村庄》等数张专辑,堪称是中国民族器乐与现代电子音乐巧妙融合的典范,而在刘星与弟子沈非合作演录的《孤芳自赏》中阮专辑中,有些两人合奏的创作曲就具有鲜明的赋格特点,“赋格的艺术”在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家的作品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再从音乐家角度来说,曾率纽约林肯中心爵士乐团来华演出的美国黑人小号大师温顿·马萨利斯 (WYNTON MARSALIS)是当今爵士乐坛公认的“小号第一人”,而与此同时,在古典小号领域,他也是无可争议的王者,有一届格莱美大奖的爵士器乐与古典器乐奖项竟同时颁给了他,可见“殊途同归”,在古典与爵士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兼钢琴家安德鲁·普列文 (ANDREW PREVIN)亦是影响跨越古典与爵士两大领域的代表人物,他的爵士钢琴三重奏(前不久去世的爵士低音提琴大师雷·布朗就曾是他三重奏的成员)在爵士乐坛极有口碑;前英国著名摇滚乐队“警察”(THE POLICE)的主唱兼贝司手斯汀(STING)自小就喜爱爵士乐,在因机缘巧合率领走白人雷鬼乐路线的“警察”乐队赢得世界声誉后,毅然成为“独行侠”,频频参与爵士乐演出与录音工作,在他的著名专辑《十位号召者的传说》中,他丢开摇滚乐惯用的电贝司,而熟练地操起低音提琴勾拨捻拢,为专辑更添了一股迷人的爵士气息······既然音乐本身是兼收并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我们聆乐者就应该能从狭隘的“偏好”意识中超越出来,博闻广听,举一反三,从而从音乐中求得更大的艺术收获和更大的精神愉悦。
   还有一点是很想向俗称“发烧友”的爱好者朋友们说的,那就是摆正“软”与“硬”的关系,认准“音乐”与“音响”孰为本、孰为末。其实我本人对音响质素一直是很看重的,我从来就不认为制作不够水准的唱片(哪怕其中的音乐作品本身绝对经典,艺术家也绝对优秀)通过劣质的音响重放出来会有什么了不得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听一张钢琴独奏唱片,正想用心品味演奏家妙手弹出的弱奏细节,不料那珍贵的弱奏细节竟被唱片制作时的底杂音甚至音响器材发出的如炒豆般噼呖啪啦爆响的不绝噪声完全“**”了下去,竖尖耳朵也没法听到一丝半点,那时候的我是不会有丝毫的愉悦感可言的!然而,相对来说,我觉得“发烧友”们更应该注重的是软件的“质”与“量”,因为平时在与各地“发烧友”们的接触中,我真是有了一个深切的感受,那就是有一部分 “发烧友”重“硬”轻“软”,在 “硬”(音响器材)的方面确实已经很“硬”了,而在“软”(自身音乐素养、软件的音乐性与丰富度)的方面却又实在很“软”,令人质疑他们“发烧”的意义何在。我在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接触过不少“发烧友”,他们中多有为购置“铭器”耗资巨万的,甚至整个听音室身价超百万的也不鲜见,就硬件而言,其质素几乎已经无可挑剔,但其中一些人的碟架上却稀稀拉拉乏善可陈,且不论他们自身的音乐修养如何,但看他们仅有的那些唱片,不是某某“CD圣经”推荐的老牌“发烧天碟”,就是“发烧友”们口口相传、人手一张的“试音极品”,毫无自我选择的个性特色可言,甚至连猥琐狼狈的翻版劣质CD也堂而皇之置身其中,就不由人不哑然失笑了!这种典型的“硬”硬“软”软、轻重失衡、本末倒置、为“发烧”而“发烧”的现象是令人忧心的!音乐是“本”,音响乃“末”,重播音乐是音响的目的,音响再好也不过是重播音乐的技术手段,音响发展以音乐表现为前提并且服务于音乐,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共识。每个人都能够以较小的金钱花费来成为音乐艺术很好的鉴赏者甚至有可能成为艺术家,但不需要每个人都以巨大的金钱、时间与精力投入来成为音响的技术家。音响技术的发展与完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交给业界人士去解决,作为以音响为手段来欣赏音乐的普普通通的爱乐者,在保证自己的音响器材具有相当质素(当然,这个“相当”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标准,不同的人还是有着不同的看法)的前提下,我们大可以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特别是有限的金钱更多地投入到音乐消费中去,多购买一些自己由衷喜爱的正版CD、DVD,充实自己的资料库,甚至多去听高水准的现场音乐会,去买有品味的音乐书刊和像《音响世界》这样音响音乐相融合、“软硬兼施”的专业性杂志,多多汲取“营养” ······话说回来,没有足够丰富的演录俱佳的音乐软件,没有积累起丰富的聆乐经验包括音乐会现场听感,没有关于音乐方方面面的感性或者理性的知识,我们又何以判断自己最需要什么样的音响器材来播放出最接近于本质的音乐呢?
   在中国大陆,爵士乐爱好者的数量正在飞速地增加,别的且不说,光从我自己在一家电台主持的爵士乐专栏节目听众反响越来越大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从来就鼓励我的节目听众和我的文章读者多听爵士乐的现场演出,因为讲究自由即兴的JAZZ LIVE的魅力是任何名家名版CD与DVD都无法比拟的,但中国国情和其它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大家听JAZZ LIVE的机会少而又少。我还是根据自己多年的聆乐经验,尽己所能多给读者朋友们作一些推荐吧,推荐一些优秀的爵士乐唱片厂牌,推荐一个优秀的爵士乐网站,推荐一个国际著名的爵士音乐节,更重要的是——推荐一批演录俱佳、制作精良的爵士乐靓碟!
 
爵士乐唱片厂牌

   起源于19世纪末的爵士乐至今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而随着世界唱片工业的发展,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爵士乐唱片厂牌也先后涌现,为一代代爵士乐迷们奉献了无数的精神食粮。通过掌握各唱片厂牌不同的定位与出品风格来甄选市售的爵士乐唱片以满足自己个性化的聆乐需求,是爵士乐迷们不可不做的一门“功课”。在这里,推荐一些值得关注的爵士乐唱片厂牌:
 
VERVE
   “VERVE”一词的意思即是“神韵”。这家老牌美国唱片公司公认的创办时间是1944年7月,创办人是前米高梅影业公司的电影剪辑师诺尔曼·格兰兹(NORMAN GRANZ,已于去年11月底在瑞士日内瓦去世,享年83岁),实际上在1956年之前唱片界还没有“VERVE”这个名字,但还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时候诺尔曼·格兰兹就已经邀请爵士乐手录过唱片。1944年7月2日这一天,诺尔曼·格兰兹成功地在洛杉矶策划举办了JATP也就是“爵士乐走进洛杉矶爱乐大会堂”(JAZZ AT THE PHILHARMONIC)系列音乐会,反响空前,全国性的电台转播使诺尔曼·格兰兹本人和JATP一起誉满全美,而作为当时一种极具冒险性的尝试,诺尔曼·格兰兹在系列音乐会现场录下了爵士大师们演出的实况,并在1946年开始发行这种LIVE版唱片。这种在唱片史上具有开创性的LIVE版唱片问世后很受大众欢迎,而在1956年,杰出的爵士女歌手、后来被誉为“爵士第一夫人”的艾拉·费茨杰拉德(ELLA FITZGERALD)的加盟也促成了VERVE公司的正式成立。
   经过近60年的发展变迁,如今隶属于环球音乐集团的VERVE已经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声名最卓著、签约音乐家阵容最强大、出品最丰富、附属子厂牌最多、影响最大的爵士乐唱片公司之一,艾拉·费茨杰拉德、“公爵”艾灵顿(DUKE ELLINGTON)、斯坦·盖茨(STAN GETZ)、约翰尼·霍吉斯 (JOHNNY HODGES)、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吉尔·伊文斯(GIL EVANS)、比尔·伊文斯 (BILL EVANS)、班·威伯斯特(BEN WEBSTER)、威斯·蒙哥马利(WES MONTGOMERY)、肯尼·巴瑞尔 (KENNY BURRELL)、安东尼奥·卡洛斯·乔宾(ANTONIO CARLOS JOBIM)、吉尔伯托夫妇、雪莉·霍恩 (SHIRLEY HORN)、艾比·林肯(ABBEY LINCOLN)、乔·亨德森(JOE HENDERSON)、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LOUIS ARMSTRONG)、“加农炮”艾德利(CANNONBALL ADDERLEY)、切特·贝克(CHET BAKER)、迪兹·吉尔斯皮(DIZZY GILLESPIE)、李斯特·杨(LESTER YOUNG)、阿特·波特(ART PORTER)、贝蒂·卡特 (BETTY CARTER)、奥尼特·柯尔曼(ORNETTE COLEMAN)、比莉·哈乐黛(BILLY HOLIDAY)、萨拉·沃恩 (SARAH VAUGHAN)、迪·迪·布里奇沃特(DEE DEE BRIDGEWATER)等等爵士音乐史上或健在或已故的最杰出的大师们都在 VERVE留下了经典珍贵的录音,而经过一系列的购并运作,JMT、MPS、I.E.MUSIC、ANTILLES、EMARCY、AMADEO、 IMPULSE和GRP等出品各具特色的爵士乐厂牌如今也都齐聚在VERVE音乐集团(VERVE MUSIC GROUP)旗下,鼎盛之势无与伦比。
   VERVE 唱片品牌的出品风格也经历了从单纯传统爵士乐派到现代与传统各种爵士流派相融合的风格演变过程,如今的VERVE唱片,从新奥尔良爵士、摇摆乐、波普爵士、清凉爵士、西岸爵士、自由爵士、拉丁爵士、酸性爵士到融合爵士应有尽有,而且很可能找得到您所想得到的任何爵士名家的录音专辑。而且,近年来, VERVE出版了一些CD系列,如“MASTER EDITION大师名版”系列(高级纸卡环保包装)、“VERVE成立50周年名演” 系列、 “JAZZ MASTERS爵士大师”系列、“《重拍》杂志评选五星”系列、“THE SOUL JAZZ灵魂爵士”系列、“ULTIMATE极品”系列、“SONGBOOK歌本”系列、“MINHA HISTORIA巴西风情”系列、“VEE精锐”系列、“JAZZ ’ROUND MIDNIGHT午夜爵士”系列等,精心策划,定位灵活,针对不同口味的爵士乐迷甚至初入门者推出。不管您是哪个爵士乐派、哪个爵士音乐家的拥护者,也许都能从VERVE唱片中找到您所需要的东西。

GRP在VERVE的子厂牌中,应该特别留意GRP
   全称为 “GRUSIN ROSEN PRODUCTIONS ”,意即“格鲁辛与罗森制作公司”,1982年由著名爵士钢琴家、作曲家、音乐制作人戴夫·格鲁辛 (DAVE GRUSIN)和爵士鼓手拉里·罗森(LARRY ROSEN)共同创立。GRP原隶属于美国MCA集团,“环球”与“宝丽金”两大集团合并成立环球音乐集团后,GRP被划归环球音乐集团下属的VERVE音乐集团,成为VERVE的一个子厂牌。
GRP素以制作出版现代融合爵士乐唱片而著名,走的是SMOOTH JAZZ路线,偶尔也有一些传统爵士乐(如摇摆乐)唱片问世,而戴夫·格鲁辛自己创作和演录的不少个人专辑以及电影音乐唱片都称得上是GRP出品中的上上之选。与GRP合作过的爵士音乐家除了戴夫·格鲁辛自己,还有齐克·柯里、李·里特纳(LEE RITENOUR)、拉里·卡顿(LARRY CARLTON)、汤姆·斯科特(TOM SCOTT)、迈克尔·布瑞克(MICHAEL BRECKER)、盖瑞·伯顿 (GARY BURTON)和“纽约之声”(NEW YORK VOICES)乐团、“黄夹克”(YELLOW JACKETS)乐团等。
BLUE NOTE
    “BLUE NOTE”即“蓝色音符”之意。由阿尔弗雷德·莱昂(ALFRED LION)创立于1939年的美国BLUE NOTE唱片公司无疑比 VERVE要更“年长”一些,以录制出版爵士乐唱片为主,同时也出版一些蓝调布鲁斯唱片,现在隶属于EMI国际唱片集团旗下的CAPITAL唱片公司。
1953 年,录音高手鲁迪·冯·格尔德(RUDY VAN GELDER)的加盟使BLUE NOTE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留下了大量优秀的录音,而1956年优秀封面设计师瑞德·迈尔斯(REID MILES)的加入使得BLUE NOTE的唱片在好听的同时还非常好看,几乎每一张唱片的封套都称得上是精美的艺术品。毫无疑问,在那个时代录制出版的唱片至今仍是BLUE NOTE的60多年历史上最可宝贵的财富,“公爵”艾灵顿、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加农炮” 艾德利、切特·贝克、“伯爵”贝西(COUNT BASIE)、阿特·布莱基(ART BLAKEY)、肯尼·巴瑞尔、唐纳德·伯德 (DONALD BYRD)、约翰·柯川(JOHN COLTRANE)、巴德·鲍威尔(BUD POWELL)、比尔·伊文斯、奈特·金·科尔 (NAT KING COLE)、齐克·柯里(CHICK COREA)、贝蒂·卡特、郎恩·卡特(RON CARTER)、保罗·钱伯斯 (PAUL CHAMBERS)、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埃里克·多尔菲(ERIC DORPHY)、吉姆·霍尔 (JIM HALL)、艾拉·费茨杰拉德、约翰尼·格里芬(JOHNNY GRIFFIN)、本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迪克斯特·戈登(DEXTER GORDON)、赫比·汉柯克(HERBIE HANCOCK)、米尔特·杰克逊(MILT JACKSON)、佩姬·李 (PEGGY LEE)、塞洛尼斯·孟克(THELONIOUS MONK)、查理·帕克、桑尼·罗林斯(SONNY ROLLINS)等等青史留名的爵士乐大师在BLUE NOTE留下的录音一直是爵士乐迷们孜孜以求的宝贝。现在的BLUE NOTE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出品种类繁多,但在定位上与 VERVE略有不同,对于融合爵士、酸性爵士甚至疯克爵士,它要比VERVE更重视一些。
   另外,还有一点与VERVE不同的是, BLUE NOTE拥有自己的爵士乐演出场地,那就是1981年创建、位于纽约格林威治村的BLUE NOTE爵士俱乐部。20多年来,在 BLUE NOTE俱乐部演出过的爵士乐大师不胜枚举,那儿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爵士乐胜境。如果哪位读者朋友有机会去纽约,可不要忘了去 BLUE NOTE JAZZ CLUB去坐坐!
 
FANTASY
   FANTASY也是一个历史超过半个世纪的老牌爵士乐唱片公司,1949年由威斯(WEISS)兄弟创立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柏克利。在创立之后的头十几年,虽然FANTASY也陆陆续续地推出了不少的爵士乐唱片,但是因为威斯兄弟并没有把心思都放在爵士乐上面,所以FANTASY并没有马上成为爵士乐的显赫厂牌,反而倒是培养出了一支在摇滚音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乐团——C.C.R.即“清水复兴”。到了1964年,索尔·罗恩茨(SAUL ROENTZ)从威斯兄弟手中买下FANTASY,并且从70 年代开始陆续并购了几个在爵士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唱片厂牌,从而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很大的爵士乐唱片集团。美国最权威的爵士乐杂志《重拍》 (“DOWN BEAT”)曾经给FANTASY下了一个定义,那就是“FANTASY——一个爵士乐的传奇厂牌”(“FANTASY—— A LEGENDARY LABEL OF JAZZ”),可见FANTASY的口碑实在不错!PRESTIGE5个子厂牌简介如下:
   1949 年由鲍勃·韦恩斯托克(BOB WEINSTOCK)创立于纽约,从公司成立一直到1971年被FANTASY收购为止,22年的时间里, PRESTIGE积累了数量极为惊人的爵士乐录音,堪称是爵士音乐史上的经典瑰宝。它的录音涵盖了主流爵士、清凉爵士和硬波普爵士三大乐派,完整记录了 50年代到70年代爵士乐如狂飙突进般的发展过程,当时像迈尔斯·戴维斯、约翰·柯川、塞洛尼斯·孟克、桑尼·罗林斯这样活跃在爵士乐坛的重要人物都在 PRESTIGE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典录音。
 
RIVERSIDE
   1953年由小比尔·格劳尔 (BILL GRAUER JR.)和欧林·基普纽斯(ORRIN KEEPNEWS)创立于纽约,最初是通过购买其它公司的母带翻制出版唱片,1954 年开始自行录音,是当时最重要的爵士唱片厂牌之一,塞洛尼斯·孟克、约翰尼·格里芬、比尔·伊文斯、威斯·蒙哥马利、“加农炮”艾德利和巴瑞·哈里斯 (BARRY HARRIS)都在RIVERSIDE留下过极佳的录音。RIVERSIDE于1964年倒闭,它的很多珍贵的历史录音一直到70年代中期才由FANTASY整理出版。
 
MILESTONE
   1966年由前RIVERSIDE的老板之一欧林·基普纽斯创立于纽约。李·柯尼兹(LEE KONITZ)、麦考伊·泰勒(MCCOY TYNER)和桑尼·罗林斯等人曾为它录音。
 
CONTEMPORARY
   早年是美国西海岸最活跃的爵士唱片厂牌之一,1951年由李斯特·柯尼格(LESTER KOENIG)创立,出版的爵士乐丰富多样,现代爵士是它的出版重点。
 
PABLO
   1973 年由VERVE的老板诺尔曼·格兰兹创立于洛杉矶,由西班牙画家毕加索(PABLO PICCASO)的名字而得名。PABLO的运作一直沿袭VERVE 的模式,奥斯卡·彼得森(OSCAR PETERSON)、“伯爵”贝西、乔·帕斯(JOE PASS)和艾拉·费茨杰拉德的录音占了PABLO唱片的大部分,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PABLO和它的附属厂牌PABLO LIVE、PABLO TODAY一共发行了数百张专辑,虽然大部分是全新录音,但仍有许多唱片获得了广泛好评。1987年,移居瑞士的诺尔曼·格兰兹把PABLO卖给了FANTASY。
 
COLUMBIA JAZZ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网(CBS)是20世纪美国与世界历史的见证人,而原在其旗下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所制作出版的大量唱片也是20世纪美国与世界音乐的一个缩影,即使仅就爵士乐而言,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所拥有的经典录音数量之多也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从20年代到40年代末,摇摆乐和“大乐团”的起起落落都被“哥伦比亚”忠实记录,录音之多之精无与伦比;从“公爵”艾灵顿到“伯爵”贝西,从塞洛尼斯·孟克到迈尔斯·戴维斯,许许多多爵士宗师都在“哥伦比亚”留下了宝贵的早期声音······80年代初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被日本索尼公司购并后,又以“CBS”为商标出版了包括爵士乐在内的大量唱片,而近年来更是力推“COLUMBIA JAZZ”厂牌,频频以多碟套装精选的方式出版自己拥有的爵士大师经典录音,如迈尔斯·戴维斯套装精选CD,就将迈尔斯在 “哥伦比亚”的经典录音尽收无遗,成为爵士乐迷们的收藏佳选。如果您想找上个世纪上半叶某位爵士大师的早期录音,也许还只能在 “COLUMBIA JAZZ”的唱片里找到呢!  
 
TELARC JAZZ
   是美国TELARC唱片公司的一个子厂牌。TELARC于1973年由杰克·雷纳(JACK REINER)和罗伯特·伍兹(ROBERT WOODS)创立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早年一直以录制出版古典音乐、美国现代作品和发烧音效唱片为主,后来才推出了专门的爵士乐子厂牌“TELARC JAZZ”和蓝调布鲁斯子厂牌 “TELARC BLUES”,受到广大爵士与蓝调乐迷的欢迎,而它本身最为人称道的高超录音水准以及在数字音频科技方面的前瞻性又使它出品的爵士乐唱片有着不同于VERVE、BLUE NOTE等历史比它久得多的爵士唱片老牌的鲜明特色。雷·布朗、奥斯卡·彼得森、约翰·克雷登 (JOHN CLAYTON)、蒙蒂·亚历山大(MONTY ALEXANDER)、本尼·格林(BENNY GREEN)等老、中、青3代爵士名家都在 TELARC录制过唱片。
目前TELARC JAZZ的出品中除了普通20比特CD,还有不少SACD和DVD-AUDIO这样的高格式唱片,甚至很多品种同时推出了普通CD、SACD和DVD-AUDIO这3种版本供消费者挑选。在整体录音品质上,TELARC JAZZ应该算是本文介绍的所有爵士唱片厂牌中最好的。
现在同属于TELARC旗下的爵士厂牌还有去年刚刚被TELARC购并的HEADS UP。
 
HEADS UP
    美国的HEADS UP虽然是个很小的独立唱片公司,却一直坚持着现代爵士路线,在爵士乐迷中有着很好的口碑,著名黑人爵士键盘手兼歌手乔·麦克布莱德 (JOE MCBRIDE)名噪一时的靓碟《献给明天的礼物》(“A GIFT FOR TOMORROW”,编号HUCD 3025)和《开启你心灵的钥匙》(“KEYS TO YOUR HEART”,编号HUCD 3035)即是HEADS UP录制的。目前HEADS UP的签约音乐家有乔·麦克布莱德、爵士电贝司手杰拉德·卫斯理(GERALD VEASLEY)、拉丁爵士五重奏SPYRO GYRA、古巴爵士乐团“加勒比计划” (THE CARIBBEAN JAZZ PROJECT)、南非爵士乐团SMOOTH AFRICA等,制作出版的唱片绝大部分是采取 ENHANCED CD格式,也就是说这些CD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主要部分自然就是CD通用的PCM音频信息(即乐曲录音),而次要部分则相当于一张 CD-ROM,将相关音乐家或乐团的简介、音乐录影、访谈录影、照片甚至乐谱等资料囊括其中,CD的拥有者可以借此了解音乐家和乐曲的大致情况,得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ENJA
   1971年由德国爵士乐迷马提亚斯·温克尔曼 (MATTHIAS  WINCKELMANN)和霍尔斯特·威伯(HORST  WEBER)创立于慕尼黑,是欧洲爵士唱片厂牌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31年来,ENJA既延续精致的美国爵士乐传统,又秉承国际化的音乐理念,在当代爵士新人的发掘、亚欧爵士音乐家的交流以及多种民族音乐色彩的融合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出品从传统到现代涵盖了很多爵士乐派,品味独特,眼光独到。
31年中,ENJA已出版包括吉尔·伊文斯、切特·贝克、齐克·柯里、麦考伊·泰勒、克拉克·泰瑞(CLARK TERRY)、塞瑟·泰勒(CECIL TAYLOR)、阿瑟·泰勒(ARTHUR TAYLOR)、查尔斯· 明格斯(CHARLES MINGUS)、艾比·林肯、李·柯尼兹、戴夫·荷兰(DAVE HOLLAND)、乔·亨德森、柯尔曼·霍金斯 (COLEMAN  HAWKINS)、迪兹·吉尔斯皮、汤米·弗拉纳根(TOMMY FLANAGAN)和埃里克·多尔菲等一流爵士音乐家的录音在内的近600种爵士乐唱片。ENJA早年的大部分唱片都是在德国制作,找的都是巡演到德国的美国乐队,而近年来ENJA已经把它的录音基地迁移到了美国纽约。不过,在根本意义上ENJA仍然是一个欧洲厂牌,而且是一个相当繁盛的爵士厂牌。
 
ECM
   全称为 “EDITIONS OF CONTEMPORARY MUSIC”(意即“当代音乐版”),1969年由曼弗雷德·艾瑟尔 (MANFRED EICHER)创立于德国。ECM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爵士厂牌,它以录制出版实验性较强的爵士乐为主,甚至还出版现代音乐唱片。ECM的唱片融合了世界各地的音乐元素,录音乐手都是曼弗雷德·艾瑟尔亲自走访世界各地而寻找到的。在唱片的录制环节,ECM有个做法很独特,那就是它的大部分唱片都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录制,因为曼弗雷德认为“寒冷能促进音乐的纯净澄明”。ECM不仅为北欧音乐家提供了舞台,也为美国乐手提供了在欧洲自由表达的园地。
先后与ECM签约的音乐家有凯斯·加瑞特(KEITH JARRETT)、让·加巴瑞克(JAN GARBAREK)、保罗·马田 (PAUL MOTIAN)、派特·麦西尼(PAT METHENY)、斯蒂夫·斯瓦洛(STEVE  SWALLOW)等,其中以凯斯·加瑞特在ECM 演录的唱片最多,名碟迭出,令人瞩目。
ECM的艺术品味和录音品质一直为人赞赏,目前在出版CD的同时仍用心制作推出LP黑胶碟。
 
TBM
    全称为“THREE BLIND MICE”,意即“三盲鼠”,1970年由藤井武延与神成芳彦(录音师)创立于日本,以为日本爵士音乐家录制音质优异的爵士乐唱片著称,曾为山本刚、铃木勋、细川绫子等录制过不少专辑,其出品在爵士乐迷和“发烧友”中都颇有口碑。近年来,TBM大量采用JVC开发的 XRCD系列技术,所有出品皆为XRCD制品,深受乐迷欢迎。
 
GML
   全称为 “GOLD MASTAFON LABO”,是著名的日本爵士厂牌,由日本爵士名家、铁琴手兼萨克斯手增田一郎创立,既出版日本爵士音乐家的专辑,又自行录制或者翻制再版北美爵士名家的唱片。与GML合作过的美国爵士名家有米尔特·杰克逊、雷·布朗、约翰·克雷登(JOHN CLAYTON)、安妮塔·奥黛(ANITA ’O DAY)、鲍勃·克兰肖(BOB CRANSHAW)、本尼·格林(BENNY GREEN)等人。GML是个独立小公司,每年出品量很少,早年完全以24K纯金镀膜压碟,近几年也加入XRCD阵营,出品几乎都是XRCD制品。无论从音乐价值、演绎水准还是制作质量来说,GML的出品都是相当值得重视的!
以上向乐友们推荐了一些我个人认为值得关注的爵士乐唱片厂牌,以便乐友们特别是那些刚刚开始接触爵士乐的入门者能够比较有针对性地购买相关爵士乐唱片,少走些弯路,多听些好音乐。其实,世上优秀的爵士乐厂牌还有很多,只是因为篇幅有限,我暂时只能给大家推荐以上这些。必须提醒乐友们的是:千万不要“形而上学”,以为我向您推荐的这些厂牌之外的出版公司推出的爵士乐唱片都不值得一听,世界唱片界藏龙卧虎,有的是高人靓碟,往往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更有可能做出令人大跌眼镜的稀世珍品!
推荐一个爵士乐网站
   当今INTERNET已经成为很多人第一依赖的信息来源渠道,而对于我们爱乐者来说,善用互联网似乎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JAZZ”这个关键词,我们可以找到国内外数以万计的爵士乐关联网站,其中的主办者既有唱片公司,又有爵士乐媒体(包括传统的平面媒体),但更多的则是爵士乐爱好者。从这些特色各异的爵士乐网站,乐迷们几乎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任何爵士乐演出与出版资讯、爵士音乐家资料、爵士乐曲资料和爵士历史资料,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手段“看到”和“听到”很多未正式上市的新碟或者已经绝版断市的老牌名碟。
2
 楼主| 发表于 2005-7-28 10: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当代的爵士音乐产品(二)

 
推荐这样一个网站
站名: “爵士当铺”网址: ::URL::http://www.jazzsky.cc     ::URL::http://www.jazzsky.com
    这是本人比较欣赏的一个国内爵士乐专门网站。该站设置了“爵士起源”、“爵士篇章”、“爵士在线”、“爵品速递”、“爵士巨星”、“爵士经典”、“爵士乐谱”、“爵士交友”、“爵士联盟”、“爵士留音”与“爵士论坛”等十几个栏目,涉及到爵士乐的历史、流派、音乐家、作品、在线收听、乐友交流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当然,与国外的同类网站甚至某些国内网站相比,该站还太“年轻”,还显得比较稚嫩,但可贵的是它确实团结了一大批中国爵士乐迷,在爵士乐的普及、传播、交流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
   与很多十天半月甚至数十天难得更新一次的爵士乐网站不同,“爵士当铺”网站主页的内容常有更新,而首页试听的乐曲更是每日一换,乐友们每日登录上去都会看到、听到新内容。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它的3个爵士BBS论坛,分别是“爵色魅影”(谈论爵士乐、爵士大师、爵士唱片和爵士厂牌等内容)、“爵妙生音”(谈论爵士乐演奏的风格技巧以及乐器知识等内容)、“爵色天香”(谈论内容以爵士歌手为主)。这3个论坛定位各有侧重,由网站站长CHERRY、现在英国工作的上海籍网友“初哥甲”、“天涯明月刀”等管理。“初哥甲”是个忠实的ECM迷,也是狂热的LP 拥护者,利用在英国工作的机会搜集了很多绝版爵士乐LP,连平素上班的时候也常抽空发帖子和国内的乐友交流,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而站长CHERRY说来更是特别,在国内同类网站中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她是个女孩子!现在深圳一家公司工作的CHERRY酷爱爵士乐,于2001年独力创办了“爵士当铺” 这个非商业的爵士乐网站,并且为网站的发展花费了很多心力。如今,“爵士当铺”的名气与日俱增,在国内同类网站中一枝独秀,深受众多爵士乐迷欢迎。无论您是什么“级别”的爵士乐爱好者,都应该能够在这个网站找到知音。
 
推荐一个爵士音乐节

   爵士音乐节向来是爵士音乐家们进行跨大洲、跨国度、跨民族交流的重要渠道,像瑞士蒙特雷克斯爵士音乐节、日本爵士音乐节这样的音乐盛事一直是全世界爵士人都积极参加的。随着爵士乐在古老的中国生根发芽、传播发展,北京国际爵士音乐节也就应运而生了!
北京国际爵士音乐节(正式名称应该叫做“北京国际爵士乐集萃”)于1993年由德国友人、爵士乐爱好者霍吾道(UDO HOFFMAN)先生倡议发起创办,德国歌德学会北京分会参与了大量前期工作,而北京伊人文化交流中心则一直担任每一届音乐节的全盘运作工作。北京国际爵士音乐节是一年一度的爵士乐盛事,在每年11月中旬举办,从1993年至今,除2000年度因为主办者之间产生矛盾而停办一届以外,已经总共举办了8届,可说是一届比一届成功,一届比一届影响大!音乐节以高质量、独创性、新创意、多样性与个性化为原则,参演的爵士音乐家和乐团分别来自北美、欧洲以及日本、韩国、中国内地与香港,演奏的音乐几乎囊括了爵士乐历史上所有的风格和流派。先后应邀在北京国际爵士音乐节上演出的爵士名家、名团包括保罗·马田、戴夫·荷兰(DAVE HOLLAND,低音提琴手)、尼尔斯—亨宁·奥斯蒂德·彼得森(NIELS —HENNING ORSTED PEDERSON)、贝蒂·卡特 (BETTY CARTER,女歌手)、戴安娜·瑞夫斯(DIANA REEVES,女歌手)、卡桑德拉·威尔森(CASSANDRA WILSON)、迈克尔·布瑞克与兰迪·布瑞克兄弟乐队、大卫·桑切兹(DAVID SANCHEZ,次中音萨克斯手)、小哈里·康尼克 (HARRY CONNICK JR.)、李敬子(日本女歌手)、郑健良(韩国钢琴家)、包以正(中国香港爵士吉他手)、詹姆斯·牛顿 (JAMES NEWTON)、约翰·帕赛尔(JOHN PURCELL)、桑迪·德布里亚诺(SANTI DEBRIANO)、乔治·路易斯 (GEORGE LEWIS)、霍华德·约翰逊(OWARD JOHNSON)、安东尼·柯克斯(ANTHONY COX)、大卫·弗兰德曼 (DAVID FRIENDMAN)、约翰·泰勒(JOHN TAYLOR)、约翰·瑟曼(JOHN SURMAN)、托尼·奥克斯利 (TONY OXLEY)、金哥·贝茨(DJANGO BATES)、金里奇·特洛维西(GIANLUIGI TROVESI)、皮诺·米纳弗拉 (PINO MINAFRA)、恩里克·拉瓦(ENRICO RAVA)以及乔·桑帕(JOE SAMPLE)“爵士十字军”乐团、德国北德电台大乐团 (THE NDR BIG BAND)、“新丛林”管弦乐队(THE NEW JUNGLE ORCHESTRA)、印度-瑞典“明塔”乐队、迈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的“生来自由”乐队(ORIGINAL  LIBERTY  JAZZ  BAND)、“爵士行者” (THE JAZZ PASSENGERS)乐队等。另外,音乐节每年都有几支本地乐队参演,如刘元乐队、“广角”乐队(现已解散)、“天场”乐队(现已解散),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金号角”爵士乐队。
   北京国际爵士音乐节既向中国爵士乐迷集中展示了当代世界爵士乐坛的风貌,又给中外音乐家提供了进行交流合作的机会。有一些“东西合作”的计划已经被证明是很有成效的:意大利爵士小号手恩里克·拉瓦在1996年北京国际爵士音乐节期间曾经有个“卡门计划”,是率领他的乐队与颇有创新精神的中国音乐家叶小钢的“日蚀”合奏团同台演出,结果是大获成功;立陶宛爵士鼓手弗拉基米尔·塔拉索夫 (ULADIMIR TARASOV)和北京一支打击乐组合曾多次同台演出,演出内容从创作到编配都新意盎然;中国民族吹管名家张维良(兼擅笛、箫、埙) 曾与北欧一支爵士乐团合作演奏原创作品,获得国内外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如今,只要看看北京有那么多的地方能听到爵士乐,演奏爵士乐的酒吧和俱乐部越来越多,就能证明爵士乐这种生气勃勃的艺术已经在中国找到了一个“家”。为了更好地向全中国辐射,除了以北京为中心舞台,北京国际爵士音乐节还曾移师上海、广州、深圳、大连、成都、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举办爵士音乐会,在爵士乐的普及方面做了很多富有意义的工作。一些国际著名的爵士乐媒体如《重拍》(DOWN BEAT)杂志、黑色娱乐爵士乐电视台对北京国际爵士音乐节很是关注,每逢音乐节期间都对其中的演出活动进行重点报道。依我个人估计,倘若假以时日,北京国际爵士音乐节应该能够成为亚洲最好的爵士音乐节。
   如果说国外的老牌爵士音乐节对普通的中国爵士乐迷来说遥不可及的话,那么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爵士音乐节就是摆在大家眼皮子底下的好事了!如果您平时多通过传媒留意有关信息,应该会有机会看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名家盛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7-28 1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当代的爵士音乐产品(三)

 
推荐一批爵士乐靓碟

   3年来已经朋友们推荐过很多内容丰富多彩、风格特色各异的爵士乐唱片。然而,好东西是不怕多的,自然也少不了爵士靓碟推荐这个重要部分。
    近两年来,SACD与DVD-AUDIO这两种先进的数字音频格式无疑是全世界音响业与唱片界都共同注目的焦点,采用这两种格式的音响器材与光盘软件在市场上日渐风行,说明它们所具备的极为优异的音频特性的确是很受音乐爱好者与音响“发烧友”欢迎的。SACD的取样频率高达2.8224兆赫,频率响应理论上宽达0至10万赫兹,动态范围达120DB,可将多声道环绕声音频信号、双声道立体声音频信号、图形、文本、图像等信息内容集于一体。就音频特性而言, SACD与DVD-AUDIO实在是各有千秋、不分伯仲,而且两者都可以做成多声道环绕声,只是目前市售的SACD软件以双声道立体声的居多,而DVD- AUDIO软件则以多声道见长罢了。就我个人的主观听感而言,至少在双声道立体声方面,SACD还是要强过DVD-AUDIO。考虑到乐友们家中的器材配置情况各不相同,CD机与DVD影碟机已经普及,而SACD与DVD-AUDIO器材也已经开始进入部分乐友家庭,我就把所推荐的靓碟按照SACD、 DVD-AUDIO、DVD-VIDEO、XRCD及普通CD格式分别列举并简介如下,便于乐友们各选所需,而且为节省篇幅,以前在拙文里介绍过的所有唱片此次就不再推荐了。另外,考虑到绝大部分乐友尚未购置SACD播放机,我推荐的SACD都是HYBRID双层混合结构品种,可以在普通CD机上播放其 CD层。
 
SACD
 
 
  ①《英国巡演40周年纪念音乐会》(“THE 40TH ANNIVERSARY TOUR OF THE U.K.”)编号:TELARC CD-83440-SA演奏:戴夫·布鲁贝克(DAVE BRUBECK)四重奏
   戴夫·布鲁贝克是乐迷们熟知的美国老牌白人爵士钢琴大师、清凉爵士名家,近年来与TELARC公司合作,推出了不少个人专辑以及四重奏唱片。早在 1958年的时候,戴夫·布鲁贝克曾经率自己由萨克斯手保罗·戴斯蒙(PAUL DESMOND)、低音提琴手尤金·莱特 (EUGENE WRIGHT)、鼓手乔·莫雷洛(JOE MORELLO)加盟的四重奏到英国巡演,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时隔整整40年之后也就是在 1998年11月,戴夫又率四重奏造访英伦,故地重游,先后在伦敦皇家节日音乐厅、威尔士海滨城市加的夫(CARDIFF)的圣大卫音乐厅以及北安普敦的 DERNGATE音乐厅举行了纪念音乐会。在此次的英国巡演阵容中,只有戴夫自己是40年前的“老人”,而萨克斯手、低音提琴手和鼓手都已易人。在这3场演出中,TELARC的老板之一杰克·雷纳亲自操刀在现场进行了录音,本碟就是那3场演出录音的精选合成。本碟收录乐曲9首,其中有戴夫自己的作品《我们的疯狂时刻》(“THE TIME OF OUR MADNESS”)、《你可以跑(但你不能躲)》(“OH YOU CAN RUN  (BUT YOU CAN’T HIDE)”和《别了,老朋友》(“GOODBYE OLD FRIEND”),也有《总有一天我的王子将会来到》 (“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在老旧小镇里的一间陋室中》 (“IN A SHANTY IN OLD SHANTY TOWN”)、《深紫》(“DEEP PURPLE”)、《我的一切》 (“ALL OF ME”),甚至有乔治·格什温的名作《我抓住了节奏》(“I GOT RHYTHM”),总播放时长为71分钟。TELARC的 JAZZ LIVE录音一直极具水准,这张戴夫·布鲁贝克四重奏的大碟自然也不例外,演奏精彩绝伦,录音玲珑剔透,现场感好得无以复加,再加上采用 SACD格式,本碟堪称是不折不扣的“名家靓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7-28 1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m版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5-7-28 10: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当代的爵士音乐产品(四)

 
  ②《麦考伊·泰勒与斯坦利·克拉克、艾尔·福斯特在一起》 (“MCCOY TYNER WITH STANLEY CLARKE AND AL FOSTER”)编号:TELARC CD-83488-SA演奏:麦考伊·泰勒(钢琴),斯坦利·克拉克(低音提琴与电贝司),艾尔·福斯特(鼓)
   曾经于上世纪60年代担任爵士萨克管大师约翰·柯川四重奏乐手的麦考伊·泰勒是爵士钢琴的一位大改革家,早在与约翰·柯川合作的时代,他就开创了一种大块厚重、猛烈火热的管弦化独奏风格,与50年代的波普乐风划清了界限,其后又不断地创新,个人风格似乎永远在变异当中。本碟1999年4月底录制于纽约,收入《永远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很久从前》(“ONCE UPON A TIME”)、《你还会是我的人吗》 (“WILL YOU STILL BE MINE”)、《夜有千只眼》(“THE NIGHT HAS A THOUSAND EYES”)、《回忆》 (“MEMORIES”)等11首乐曲。在本碟中,麦考伊·泰勒与斯坦利·克拉克、艾尔·福斯特这两位杰出的节奏乐手默契合作,营造出了一种厚密、有力而且表面听起来固定不变的音响“墙”,但是如果仔细聆听的话,您会在这种结构体系中体味到非常灵动的美与欢乐!
 
  ③《激励它——鲍勃·马利的音乐》(“STIR IT UP·THE MUSIC OF BOB MARLEY”) 编号:TELARC CD-83469-SA演奏:蒙蒂·亚历山大(MONTY ALEXANDER)和他的朋友们
   鲍勃·马利是名垂乐史的牙买加“雷鬼之父”,正是他,当年率领自己的“哭嚎者”(THE WAILERS)乐队“北伐东征”,把牙买加的国粹—— 雷鬼(REGGAE)音乐传到了北美、欧洲乃至于全世界。年近60的蒙蒂·亚历山大是一位旅美牙买加音乐家,在爵士钢琴上造诣极深,堪称第三世界音乐家凭个人不懈的努力在美国“扬名立万”的典型,近几年在TELARC录制了好几张个人唱片。作为牙买加人,蒙蒂对雷鬼乐和鲍勃·马利其人自然都有着特殊的情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雷鬼乐与爵士乐的融合,作为向鲍勃·马利致敬的专辑,本碟就是他这种“雷鬼爵士”融合乐风的完美结晶。一共13首乐曲,除《他抚摸天空》(“HE TOUCHED THE SKY”)是蒙蒂自己为纪念鲍勃·马利创作的以外,其它全是鲍勃·马利的传世名作,如《没有女人就没有哭泣》 (“NO WOMAN NO CRY”)、《我枪击了警长》(“I SHOT THE SHERIFF”)、《这就是爱吗?》 (“IS THIS LOVE?”)、《激励它》、《异教徒》(“THE HEATHEN”)和《你愿意被爱吗》 (“COULD YOU BE LOVED”)等。演录本碟的乐手分为两组,一组是来自牙买加本土的雷鬼乐手,编成包括键盘、吉他、电贝司、鼓和打击乐,另一组是美国爵士乐手,编成包括吉他、低音提琴、鼓以及由特邀的爵士名家斯蒂夫·图瑞(STEVE TURRE)吹奏的长号与海螺。无论在音乐风格还是编成配器上,本碟都把雷鬼乐与爵士乐的特点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既有相当的独创价值,又有着极好的可听性。
 
  ④《顶尖乐团》(“THE  VERY  TALL  BAND”)编号:TELARC CD-83443-SA演奏:奥斯卡·彼得森 (OSCAR  PETERSON,钢琴),雷·布朗(RAY BROWN,低音提琴),米尔特·杰克逊(MILT JACKSON,铁琴),凯利恩·里金斯(KARRIEM RIGGINS,鼓)
   因为3位主要演录者中的两位——米尔特·杰克逊和雷·布朗已经先后谢世,健在于人间的只有奥斯卡·彼得森一人,所以本碟就显得尤为珍贵!本碟收入的是JAZZ LIVE录音,录音时间是1998年11月24日至26日,正逢感恩节,地点在纽约著名的BLUE NOTE爵士俱乐部,由杰克·雷纳亲自操刀录音。雷·布朗和奥斯卡·彼得森、米尔特·杰克逊是多年老友,曾多次合作过。他们临时复合组成的这支乐团被称为“顶尖重聚乐团”,虽然这种复合是临时性的,但对这3位各自贵为一代宗师、各自有各自乐团的高龄老者来说也殊为不易! 《加达》(“JA-DA”)、《SKJ》、《当夏天来临的时候》 (“WHEN SUMMER COMES”)、《JR的蓝调》(“BLUES FOR JR”)、《旅行队》(“CARAVAN”)、《我记得克利福》 (“I REMEMBER CLIFFORD”)、《本色少年》(“NATURE BOY”)、《有时侯我很快乐》 (“SOMETIMES I’M HAPPY”)···9首经典乐曲配合天衣无缝,风格老到从容,直让听者意兴横生!正像奥斯卡本人所说:“说老实话,这种感觉真是很自由!这个组合不象我和我的四重奏或者老雷和他的三重奏那么固定,总的来说更有自发性。你听到的不是刻意雕琢的表演,而是很投入的即兴演奏!”
 
  ⑤《快乐围绕》(“MERRY GO ROUND”)编号:TELARC CD-83493-SA演唱:弗雷迪·科尔(FREDDY COLE)
   细细品味弗雷迪·科尔的歌声,您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惊叹:“这不就是NAT KING COLE”吗?”不错,弗雷迪·科尔就是奈特·金·科尔的胞弟,外貌上虽然与英年早逝的奈特没多少相似之处,可在歌声音色上实在是象极了曾被誉为“60年代最伟大黑人歌手”的奈特。仅此一点,已足以让人对他产生浓厚的兴趣了!而且,和兄长一样,弗雷迪·科尔也弹得一手很棒的爵士钢琴,自弹自唱的那种韵致煞是迷人!1999年9月上旬,在纽约一间录音室里,在自己的钢琴和其他乐手的低音提琴、吉他、小号、长号、次中音与中音萨克管、中音长笛的伴奏下,弗雷迪·科尔演录了《看你,看我》 (“WATCHING YOU,WATCHING ME”)、《不可能》(“IT’S IMPOSSIBLE”)、《快乐围绕》、《我记得你》 (“I REMEMBER YOU”)、《饶恕我的心》(“FORGIVE MY HEART”)、《度过漫漫长夜》 (“THROUGH A LONG AND SLEEPLESS NIGHT”)、《如果你已经离去》(“IF YOU WENT AWAY”)、《笑一下》(“TAKE A LITTLE TIME TO SMILE”)等11首歌曲,那种快乐惬意的情绪以及浪漫到了骨子里的爵士风情,能令任何人都为之陶醉!
 
  ⑥《雨中之吻》(“KISSES IN THE RAIN”)编号:TELARC CD-83491-SA演唱:约翰·皮萨瑞里(JOHN PIZZARELLI)
   在爵士乐坛,像约翰·皮萨瑞里这样弹得一手绝好爵士吉他的白人爵士男歌手可真不多见!一位优秀歌手的吉他技艺可能会为人所漠视。约翰·皮萨瑞里首先是一位歌手还是吉他手?一时之间还真难以下结论。但有一个事实是:在雷·布朗生前出版的最后一张唱片《我的好朋友中的一些人是···吉他手》 (“SOME OF MY BEST FRIENDS ARE···THE GUITARISTS”,编号TELARC CD-83499)中,约翰·皮萨瑞里名列6位特邀吉他手之列,与前辈吉他大师赫伯·艾利斯(HERB ELLIS)、肯尼·巴瑞尔(KENNY BURRELL)等平起平坐,他在爵士吉他界的影响由此当然可见一斑!本碟是1999年6月由约翰·皮萨瑞里与他的胞弟、低音提琴手马丁以及钢琴手雷·肯尼迪(RAY KENNEDY)组成的三重奏在纽约录制的,收入歌曲16首,包括《从周一开始》(“FROM MONDAY ON”)、《在我往茶里放糖的时候》 (“WHEN I TAKE MY SUGAR TO TEA”)、《我沉浸在爱意之中》(“I’M IN THE MOOD FOR LOVE”)、《我抓住了节奏》、《我想到了你》(“I THOUGHT ABOUT YOU”)、《雨中之吻》、《波尔卡符点与月光》 (“POLKA DOTS AND MOONBEAMS”)等。约翰·皮萨瑞里的歌唱有一种极为拉丁化的感性味道,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用心很深,而他在吉他上的深厚造诣使得这支三重奏的音响更加呈现出奇妙诱人的色彩——一把木吉他,一把好嗓子,还有一副英俊挺拔的身姿,这可是标准的“拉丁情人”形象!
 
  ⑦《防音器布鲁斯》(“ANTIPHONE BLUES”)编号:FIM SACD 050演奏:阿尼·多内拉斯(ARNE DOMNERUS,萨克管),戈斯塔夫·斯约克维斯特(GUSTAF SJOKVIST,管风琴),鲁内·戈斯塔夫森(RUNE GUSTAFSSON,吉他)
   很多“发烧友”都拥有本碟的普通CD版,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拥有两张普通版CD源碟,因为本碟中的15首乐曲就是从两张瑞典PROPRIUS即 “宝碟”公司的普通版CD源碟之录音中精选得来的。这两张源碟都是在瑞典的大教堂里录音,把萨克管一波三漾、余音不绝的韵致和管风琴雄浑大气、排山倒海般的恢弘音响都很好地再现了出来!15首乐曲来源各异,既有前辈爵士乐大师“公爵”艾灵顿、比利·斯特雷霍恩(BILLY STRAYHORN)、奥斯卡· 彼得森的名作《天堂》(“HEAVEN”)、《周日再来》(“COME SUNDAY”)、《全能的上帝》(“ALMIGHTY GOD”)、《牧羊人》 (“THE SHEPHERD”)、《今夜我会安眠》(“TONIGHT I SHALL SLEEP”)和《赞美自由》 (“HYMN TO FREEDOM”),也有维瓦尔第的一段广板和舒曼的作品,还有美国黑人灵歌《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个无母的孤儿》 (“SOMETIMES I FEEL LIKE A MOTHERLESS CHILD”)、《没人知道我的烦恼》 (“NOBODY KNOWS THE TROUBLE I’VE SEEN”)以及瑞典传统赞美诗······两张源碟的制作人都是“宝碟”的当家名师雅各布·博休斯(JACOB BOETHIUS),而作为SACD的本碟则由美国FIM(即“一听钟情”)唱片公司掌门人、被誉为“音响诗人”的马濬先生亲自监制,由保罗·斯图伯宾(PAUL STUBBLEBINE)担任DSD母带重制(使用SONY的DSD母带系统),在德国压碟。本碟音乐演绎颇见水准,而SACD格式无与伦比的解析力也可说是展露无遗,萨克管的结像力、形体感都妙到毫巅,质感凸显,空气感更是好得无以复加,而大教堂专用管风琴营造出其它乐器所无法比拟的多声部效果、丰富的音色以及无坚不摧的超低频音响,也不由人不肃立静听!大气雍容的圣乐风韵与用心良苦的人性流露融合得天衣无缝,而超一流的音响质素亦使听者真心愉悦——如此美乐天碟,真是不可多得呢!
 
  ⑧《西城秋色》(“AUTUMN IN SEATTLE”)编号:FIM SACD 040演奏:山本刚钢琴三重奏
   TBM(即“三盲鼠”)是大家熟知的日本爵士唱片厂牌,而它旗下的爵士钢琴名家山本刚也深受乐迷和发烧友们推崇。以前山本刚在TBM留下的《薄雾迷离》(“MISTY”,编号TBM XR 0030)、《午夜蜜糖》(“MIDNIGHT SUGAR”,编号TBM XR 0023)、《黑色俄耳甫斯》(“BLACK ORPHEUS”,编号TBM XR 0063)、《少女谈话》(“GIRL TALK”,编号TBM XR 0059)和《星团》 (“STARDUST”,编号TBM XR 3009)等录音的XRCD版唱片都是在“发烧友”和爵士乐迷中炙手可热的名碟,他的号召力当然毋庸置疑!此次山本刚应FIM之邀再次出山,再录旧曲,做成了这个SACD新碟。以山本刚领衔的爵士三重奏(包括钢琴、低音提琴和鼓)在演录中体现了超卓的艺术水准,特别是山本刚本人,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砺,情感更加真挚深沉,在首次演录这些乐曲25年后再录新版,表现力自然更加入木三分,不由人不产生共鸣。《往日情怀》(“THE WAY WE WERE”)、《雨点不停地打在我的头上》 (“RAINDROPS KEEP FALLING ON MY HEAD”)、《薄雾迷离》、《当时光流逝》(“AS TIME GOES BY”)、《我们的好时光》、《〈音乐之声〉联奏》等9首经典老曲和山本刚自己创作的标题曲《西城秋色》共10首乐曲,简洁精致的编配以及娴熟用心的演奏中洋溢着一股感人的温暖情意,钢琴一弹一按,低音提琴一拨一挑,鼓声一起一落,能令人心弦为之颤动!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碟制作过程中,FIM首次采用了现场直入两轨的DSD纯数字录音方式,使得原始母带就具有前所未有的高标准,而本碟也成为“彻头彻尾”的DSD制品、完完全全的SAC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7-28 10: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当代的爵士音乐产品(五)

 
DVD-AUDIO
 
推荐的两张DVD-AUDIO唱片都不能用于普通CD播放机,但能够在普通的DVD影碟机上播放。
 
  ①《完全精选》(“THE COMPLETE SESSIONS”)编号:CLASSIC DAD 1031演绎: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与“公爵”艾灵顿等
   对CLASSIC这个著名的“发烧”小厂牌,“发烧友”们不会有谁觉得陌生。CLASSIC素以“发烧”为自己的制作取向,最拿手的绝活就是把别家公司经典录音的母带买来做自己的“AUDIOPHILE”版CD,而且它的翻制版的音效一定比原版有很明显的提升,所以它的CD一直以音质靓绝深受好评,却又一直因为市价高昂(比一般厂牌的CD贵一到两倍)而令众多乐迷望而却步。如今,CLASSIC公司在数字音频技术方面当然不甘落于人后,也推出了一系列DVD-AUDIO制品,本碟就是其中一张。这是已故的爵士小号大师兼歌手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与爵士钢琴大师“公爵”艾灵顿合作留下的历史录音,参加演录的长号手特鲁米·扬(TRUMMY YOUNG)、单簧管乐手巴尼·毕加德*BARNEY BIGARD)、低音提琴手莫特·赫尔伯特 (MORT HERBERT)和鼓手丹尼·巴塞罗纳(DANNY BARCELONA)也都是当时的有名人物,演录的17首乐曲包括《在收到我的信之前你什么也别干》(“DO NOTHIN’TILL YOU HEAR FROM ME”)、《黑与褐幻想曲》 (“BLACK AND TAN FANTASY”)、《美丽的美国人》(“THE BEAUTIFUL AMERICAN”)、《“公爵”的地头》 (“DUKE’S PLACE”)等,大部分是路易斯和“公爵”自己的作品。本碟的原始录音母带由BLUE NOTE公司提供,CLASSIC对母带进行 24比特/96千赫技术处理,做成了MONO单声道的DVD-AUDIO。虽然没有翻制成多声道格式(毕竟这是数十年前的老录音,保持原始声音风貌才是最要紧的),但CLASSIC的“高烧”功力以及DVD-AUDIO本身优异的声音特性还是还是压抑不住地显露了出来——声音背景非常干净,几乎听不到那个时代录音中常见的噪音与“爆豆”声响;路易斯的歌声纤毫毕现,而他的小号与“公爵”的钢琴音色也十分地真实,强音与弱奏起落分明,音乐的整体层次清晰可辨;因为是单声道录音,所以定位感欠奉,但DVD-AUDIO技术的细节再现能力使本碟听起来似乎也具备了单声道录音本不可能有的宽大且深远的音场感, “脱胎换骨”的功效显而易见······想想SACD和DVD-AUDIO这些高格式唱片的声音妙处,真是巴望着所有经典的爵士乐历史录音都能够翻制一遍呢!
 
  ②《“天气预报”乐队音乐礼赞》(“CELEBRATION THE MUSIC OF WEATHER REPORT”)编号:TELARC DVDA-73473
   这是2001年秋季TELARC出版的一张相当棒的DVD-AUDIO致敬唱片,以“‘天气预报’乐队音乐礼赞”为主题,由马科斯·米勒 (MARCUS MILLER,贝司手)、乔·桑帕(钢琴手)、约翰·斯科菲尔德(JOHN SCOFIELD,吉他手)、大卫·桑波恩 (DAVID SANBORN,中音萨克斯手)、迈克尔·布瑞克(萨克斯手)与兰迪·布瑞克(小号手)兄弟、斯蒂夫·盖德(STEVE GADD,鼓手)、杰森·迈尔斯(JASON MILES,键盘手,也是本碟的制作人和编曲人)、维克多·拜利(VICTOR BAILEY,贝司手)、汤姆·舒曼 (TOM SCHUMAN,合成器独奏)等共25位一流爵士名家合作演录。“天气预报”是爵士乐迷们所熟知的一支老牌爵士乐团,乐团的灵魂人物、黑人萨克管大师韦恩·肖特(WAYNE SHORTER)至今仍在乐坛上十分活跃。本碟中收录的11首乐曲都是“天气预报”的经典作品,怀着对这支老牌名团的深深敬意,乐手们倾情演奏,《鸟岛》(“BIRDLAND”)、《上等人》(“ELEGANT PEOPLE”)、《加农炮》(“CANNONBALL”)、《羽帽妇人的追击》(“PURSUIT OF THE WOMAN WITH THE FEATHERED HAT”)、《神秘的旅行者》 (“MYSTERIOUS TRAVELLER”)、《丑角》(“HARLEQUIN”)、《穿绿衬衣的男人》 (“THE MAN IN GREEN SHIRT”)、《年轻与美好》(“YOUNG AND FINE”)···一曲曲经典流水价奏来,编配新颖,录音精美,很是耐听,纵使您手头冗务再多,恐怕您也会抛开不顾,一心一意沉浸于这美乐之中,品味那至上境界呢!与前碟不同的是,因为是1999年完成的 “新”录音,所以本碟可以在音频上做足功夫,备有DTS 5.1声道环绕声、DOLBY双声道立体声甚至MP3这3种目前比较“主流”的音频格式供人选用,前两种格式可以直接在DVD影碟机上选中菜单进行播放,而MP3格式则只能用电脑上的DVD-ROM读取播放。在DVD机上播放本碟,可以先后看到 “TELARC SURROUND”的动态片头、静态主菜单(有多个选项)、静态曲目资料(曲名、作者、演奏者等)等视频内容。
 
DVD-VIDEO
 
  ①《1998年爵士开放音乐节精选》(“BEST OF JAZZ OPEN 1998”)编号:ARTHAUS MUSIK 100197音频:PCM立体声屏幕:4:3区位码:2 – 8制式:NTSC
   本碟由近两年崛起的德国音乐DVD厂牌ARTHAUS MUSIK即“艺术殿堂”制作出版,收录的是1998年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爵士开放音乐节演出的实况。参加演出的爵士音乐家和乐团各具特色,音乐颇有实验性:年过半百的女音乐家乌尔斯祖拉·杜德扎克(URSZULA DUDZIAK)开场即运用口舌快速发声,发声的同时用一台小型的电子采样器进行人声采样处理并马上在现场播放,结果采样机发出的人声与之后乌尔斯祖拉即时发出的人声交织重叠,编配复杂却又紊丝不乱,营造出了一个单纯而又极为丰富的人声音响“魔幻”世界,真是匪夷所思,非亲见难以令人相信会有如此绝妙的音乐;来自印度的马哈拉吉 (MAHARAJ)三兄弟身着传统服装,操上印度传统的西塔尔(SITAR,弹拨乐器)、坦布拉(TAMBURA,弹拨乐器)和塔布拉双鼓(TABLO) 与盲人萨克斯手约翰·亨迪(JOHN HANDY)合作,演奏了一曲极具东方韵味的“HINGLAJ”;爵士吉他大师约翰·麦克拉夫兰 (JOHN MCLAUGHLAN)的5人乐团以电吉他、电贝司、键盘、长笛和鼓编成,一曲《社会风气》(“SOCIAL CLIMATE”)调性自由、音色绚烂,体现了约翰·麦克拉夫兰毕生所追求的实验意义···其它乐曲还有曾经来华参加过北京国际爵士音乐节演出的尼尔斯·兰德格伦“疯克”组合 (NILS LANDGREN FUNK UNIT)演绎的《直入其中》(“INSIDE STRAIGHT”)、罗伯特·马尤斯基 (ROBERT MAJEWSKI)五重奏演绎的《黑夜白昼——安魂曲》(“NIGHT TIME DAY TIME——REQUIEM”)和阿尔伯特· 曼杰尔斯多夫(ALBERT MANGELSDORFF)乐团演绎的《小麦之歌》(“WHEAT SONG”),音乐中洋溢的新意真是很符合音乐节的“开放”主题!  
 
  ②《著名的爵士二重奏》(“FAMOUS JAZZ DUETS”)编号:ARTHAUS MUSIK 100335音频:PCM立体声屏幕:4:3区位码:2 – 8制式:NTSC
   本碟也是由ARTHAUS MUSIK制作出版的,收录了两支优秀的爵士二重奏演出现场的实况。这两支二重奏,一支由融合爵士大师齐克·柯里和铁琴大师加里·伯顿(GARY BURTON)组成,另一支则由钢琴家卡拉·布雷(CARLA BLEY)和贝司手斯蒂夫·斯瓦洛合作,都是素享盛誉的组合。齐克和加里二重奏的演出是在1981年,当时的齐克还真是显得很年轻,有一头浓密的卷发。他们演奏了《镜子,镜子》(“MIRROR, MIRROR”)、向已故波普乐派大师致敬的《巴德·鲍威尔》(“BUD POWELL”)、《孩子们的歌》(“CHILDREN’S SONG”)系列、《老鼠先生》(“SENOR MOUSE”)、《盖尔之歌》(“SONG TO GAYLE”)等乐曲,都是齐克自己的作品,两位乐手趋向一致,钢琴柔和黏连的音符与铁琴玲珑剔透的音粒融合无间、相得益彰。卡拉与斯蒂夫二重奏则有些不同,似乎更加讲究彼此之间的“对话”,特别是斯蒂夫,手中的低音吉他和他的眼神积极不断地与卡拉交流“问答”,速度不快,但琴音中的意念变化却端的其快无比!《引子》(“INTRO”)、《不久我就会惹上世上的麻烦》 (“SOON I WILL BE DONE WITH THE TROUBLES OF THE WORLD”)、《草地》(“LAWNS”)、《非常非常简单》(“VERY VERY SIMPLE”)4首卡拉创作的乐曲在1988年的这次演出中奏将出来,不由人不凝神细听、用心揣摩!  
 
 
XRCD

XRCD 即“延伸分析力CD”,作为日本JVC公司开发的一种非常先进的唱片制作技术,其特点是在CD制作的各个环节都以独创的主时钟系统对时基进行控制,使CD 制版的抖晃失真系数以及玻璃母模的组误差系数有大幅降低,制版精度相应地则有大幅提高,从而使CD制作中的保真度有了很大的保证。XRCD的制作技术贯穿于从母带处理、母盘制作到压片生产的全过程中,因为JVC没有向业界开放XRCD的技术专利,所以目前全世界能够制作生产XRCD唱片的只有日本横滨的 JVC公司XRCD中心和设在加州的JVC美国分公司,其它任何公司要制作生产XRCD唱片都只能委托JVC来进行。XRCD制品市价都很昂贵,但从其音质改善程度来看,它也明显要比普通CD胜出许多,而且它播放的时候不需要专门的解码器。得地利之便,日本唱片厂牌采用XRCD技术的非常多,JVC自己的唱片公司以及前文提到的TBM、GML等厂牌更是对XRCD情有独钟。下面我就给乐友们简要推荐几张日本厂牌出版的XRCD爵士靓碟:
 
    ①《晨岛》(“MORNING ISLAND”)编号:JVC VICJ-60089演奏:渡边贞夫(中音与高音萨克管,长笛),戴夫·格鲁辛(钢琴,键盘,打击乐),埃里克·盖尔(ERIC GAYLE,吉他),杰夫·米罗诺夫(JEFF MIRONOV,吉他),弗朗西斯科·森特诺 (FRANCISCO CENTENO),斯蒂夫·盖德(鼓),鲁本斯·巴西尼(RUBENS BASSINI,古巴CONGA鼓、打击、铜管、弦乐)
   生于1933年、被誉为“日本萨克管之父”的渡边贞夫堪称是日本爵士乐的一根标杆。本碟是于1979年3月在美国纽约录制的,与渡边贞夫合作的西洋乐手都是爵士乐坛的佼佼者,演奏的8首乐曲中除《家庭聚会》(“HOME MEETING”)和“PETIT VALSE POUR SADAO”两曲是由戴夫·格鲁辛谱写的以外,其它都出自渡边自己之手。本碟洋溢着渡边所喜爱的拉丁风情,轻松跳跃,引人入胜。  
 
  ②《纯洁心灵》(“PURE HEART”)编号:JVC XR 0009-2演奏:国府弘子(原声钢琴),迈克尔·兰度 (MICHAEL LANDAU,电吉他),查克·芬德雷(CHUCK FINDLEY,小号与夫吕号),拉里·威廉斯(LARRY WILLIAMS,合成器),奥斯卡·卡斯特罗-内夫斯(OSCAR CASTRO-NEVES,原声吉他),阿贝·拉博里埃尔(ABE LABORIEL,电贝司),加里 ·赫比格(GARY HERBIG,萨克管与长笛),阿历克斯·阿库纳(ALEX ACUNA,鼓与打击)
   国府弘子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日本爵士键盘手、作曲家和编曲家,在日本本土和美国都享有很好的声誉。她一直走的是融合爵士的路子,经常与西洋乐手合作。本碟于1992年在美国洛杉矶录音,收录的《赤脚踏步》(“BAREFOOT STEPPIN’”)、《雨中的幸运》 (“LUCK IN THE RAIN”)、《从前与永恒》(“ONCE AND FOREVER”)、《太酷了》(“IT’S COOL”)、《最快乐的你》(“HAPPIEST YOU”)、《周末》(“WEEKEND”)等全部11首乐曲都是由国府弘子创作和编配的,织体丰美可人,节奏跳跃多变,拉丁气息十分浓郁。  
 
  ③《黑水仙》(“BLACK DAFFODILS”)编号:JVC VICJ-60552演奏:益田干夫(钢琴),郎恩·卡特(RON CARTER,低音提琴),路易斯·纳什(LEWIS NASH,鼓)
   这支临时组合成的钢琴三重奏体现出了极高的水准!相对于成名已久的低音提琴大师郎恩·卡特和鼓手路易斯·纳什来说,日本钢琴家益田干夫的名气似乎颇有不及,但他的演奏娴熟雅致,甚至带有一种神秘的迷离色彩,信手点染之间自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黑水仙》、《我希望我知道》 (“I WISH I KNEW”)、《我曾经爱过》(“ONCE I LOVED”)、《蓝色“修士”》(“BLUE MONK”)···翻奏的11首爵士名曲无一不耐听。  
 
  ④《接触》(“TOUCH”)编号:TBM XR 0057演奏:铃木勋(低音提琴)和他的朋友们
   这是日本TBM公司旗下著名的低音提琴手铃木勋和他的朋友菅野邦彦、小原哲次郎、渡边香津美、伊势昌之、小川庸一合作于1975年11月底在东京演录的一张专辑,4首乐曲中只有标题曲是铃木的原创,其它都是老曲翻奏。本碟演录俱佳,体现了70年代日本爵士乐的不俗成就以及爵士乐唱片的高超制作水准。
 
   ⑤《在彩虹上》(“OVER THE RAINBOW”)编号:FIM XRCD 024演奏:托尼·奥佛沃特(TONY OVERWATER,低音提琴),尤里·霍宁(YURI HONING,次中音萨克管),马尔丁·沃恩斯坦(MAARTEN ORNSTEIN,低音单簧管与次中音萨克管)
   演录本碟的实际上是以低音提琴和萨克管组成的二重奏,只是其中的萨克斯手由两人轮换担任而已。收录的10首乐曲中有经典老曲,也有托尼·奥佛沃特自己的作品,甚至还有加拿大摇滚女歌手阿拉妮斯·莫里塞特(ALANIS MORISETTE)的成名曲《讽刺》(“IRONIC”)。虽然编配极简单,但萨克管与低音提琴之间构成了明与暗、高与低、疾与缓、流线化与颗粒化的鲜明对比,内中妙处让人越听越过瘾!
 
CD
 
  ①《’99赌场之光》(“CASINO LIGHTS ’99”)编号:WARNER BROS 9362-47466-2
   双碟套装,收录1999年瑞士蒙特雷克斯爵士音乐节多场演出实况,包括由不同编成的12支著名爵士乐团演奏的14首原创乐曲,涵盖了多个爵士乐派,录音很棒。
 
  ②《传奇四人组》(“FABULOUS FOURSOME”)编号:GML-30281
   由米尔特·杰克逊(铁琴)、雷·布朗(低音提琴)、塞德·沃尔顿(CEDAR WALTON,钢琴)和米奇·罗克(MICKEY ROKER,鼓)组成的“传奇四人组”在日本GML留下这款珍贵录音,24K纯金镀膜,增田一郎亲自制作,所有9首乐曲是优雅与激情、浪漫与力量的奇妙融合体。
 
  ③《奈特·金·科尔和金·科尔三重奏的黄金年代:1943-1946》(“NAT KING COLE AND THE KING COLE TRIO GOLDEN YEARS:1943-1946”)编号:STARDUST CRCL-8843
    由日本STARDUST唱片公司出版的这张CD精选了于1965年去世的美国杰出的爵士男歌手兼钢琴家奈特·金·科尔和他的三重奏在1943到1946年间演录的16首歌曲,对于只听过奈特50年代与60年代录音的乐友们来说,本碟显得尤为珍贵!
 
  ④《爵士情歌3》(“BALLADS 3”)编号:ENJA ENJ-9450 2
   德国ENJA出版的“BALLADS”系列精选唱片一直为人所喜爱,本碟是最新的一款,收录的11首乐曲全部由欧洲的爵士音乐家演录,而且全部是原创作品,清丽浪漫的气息令人迷醉。
 
  ⑤《雅克斯·路西尔三重奏演奏亨德尔:水上音乐与皇家焰火》(“JACQUES LOUSSIER TRIO HANDEL:WATER MUSIC & FIREWORKS”)编号:TELARC CD-83544
   以将古典作品爵士化而闻名于世的法国雅克斯·路西尔三重奏在TELARC旗下接二连三地推出了改编演奏巴赫、德彪西、维瓦尔第、萨蒂、拉威尔等古典作曲家作品的系列专辑,可说是广受好评,本碟是这个系列最新的一款——亨德尔这位英王御用作曲家为皇室活动谱写的“制式”音乐在3个法国爵士音乐家的手中会呈现出怎样一个风貌呢?听听就知道了!
 
  ⑥《科隆音乐会》(“THE KOLN CONCERT”)编号:ECM 1064/65 810 067-2
     对于大部分ECM迷来说,爵士钢琴家凯斯·加瑞特是ECM的第一“大牌”,而由凯斯·加瑞特担任全部乐曲创作和音乐会钢琴独奏的本碟就足以证明他的威望绝非来得虚妄,要认识ECM,要认识凯斯·加瑞特,本碟不能不听!
 
  ⑦《走开》(“STEPPING OUT”)编号:ENJA ENJ-80422
     提起戴安娜·克罗尔(DIANA KRALL)这位声名如日中天的青年爵士女歌手,恐怕没有哪位乐友会感到陌生,而本碟就是她的处女专辑,原版于1993年由加拿大JUST TIME公司出版,2000年由ENJA再版,毫无疑问是她音乐事业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⑧《寻找佛瑞斯特》(“FINDING FORRESTER”)(OST)编号:SONY MUSIC SOUNDTRAX 501 765 2
    如果看电影的时候多留一点心,您可能会发现有些影片自始至终的配乐都是爵士乐,由英国老牌影星辛·康纳利主演的《寻找佛瑞斯特》(又译《心灵访客》)就是这样,作为《寻找佛瑞斯特》的电影原声唱片,本碟收录了13首插曲,而这些插曲都是迈尔斯·戴维斯、奥尼特·科尔曼等爵士乐大师的手笔。
 
  ⑨《呼唤:萨拉·沃恩礼赞》(“THE CALLING:CELEBRATING SARAH VAUGHAN”)编号:BLUE NOTE 7243 5 27694 2 1
戴安娜·瑞夫斯是美国爵士乐坛首屈一指的中年爵士女歌手,在BLUE NOTE旗下推出过许多优秀的唱片,而本碟则是她向已故的前辈女歌手萨拉·沃恩致敬之作,11首萨拉生前唱过的经典歌曲经戴安娜重新诠释,真是别有一种爽朗豪迈味道。
 
  ⑩《销魂陶醉》(“BEWITCHED”)编号:VERVE 514 724-2
   这是荷兰著名的爵士女歌手劳拉·菲琪(LAURA FYGI)于1993年推出的一张个人专辑,标志着她完全从年轻时的“性感偶像”流行化路线摆脱了出来,已经具备了成熟而令人信服的爵士风韵,而多位前辈爵士乐大师的加盟演录,使得本碟更有沉甸甸的份量。”
(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7-28 10: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看过+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7-28 17: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
真长,收藏了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7-29 08: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莆田市
看得累人哪!顶一下!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4-29 01: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