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170|回复: 2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SD带来的困扰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20-5-30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歳籇 发表于 2020-5-30 08:05
Mqa的好处出来了

MQA相当于16-bit FLAC + 8-bit MP3,是假24-bit,而且还有DRM锁,垃圾中的垃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0-5-30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

本帖最后由 rredline 于 2020-5-30 23:58 编辑
头领科技 发表于 2020-5-30 18:18
有点看不下去了。

1·DSD源码的动态范围比PCM要低3dB,因此带有SACD播放功能的机器一般会把输出提高3dB ...

同意。这主题下最好的回复(除了第五项,从母带转录成数字音频这种后期已经不需要搞混音了)。

响度战争(Loudness War)是现代CD难听的罪魁祸首,都整的削波了,还听什么“音乐”?
正宗的DSD普遍音质比较好,除了DSD编码器普遍质量比较好以外,对于响度的要求也是重要的一环。

16-bit 44.1K就够了?开玩笑吗?去跟同一首曲子的24-bit 96K或DSD64比比,看看有多少的信息丢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0-6-6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一般的24-96录音这样得来的:
声音 -> 芯片内 无损 DSD (1-bit, 2.882MHz) ->  芯片内 有损 PCM (24bit, 采样率降低至96KHz)
[所以24-96在采样率上实际上是有损的,相当于图片TIFF格式,整个流程中最低采样率为96KHz。]

规范的DSD录音是这样得来的:
声音 -> 芯片内 无损 DSD (1-bit, 2.882MHz)
[无后期编辑模式,只能简单的做头和尾的渐入渐出,适合从模拟母带制作成原生DSD, 相当于图片RAW格式,整个流程中最低采样率为2.882MHz。]

声音 -> 芯片内 无损 DSD (1-bit, 2.882MHz) -> 芯片内 有损 PCM (24bit, 采样率降低至384KHz)[混音,编辑] -> 软件转换 类无损 DSD (1-bit,2.882MHz - 从384KHz中插值得来.)
[有后期编辑模式,适合现代的数字录音+后期混音制作,属于下手没那么狠的有损,整个流程中最低采样率为384KHz。]


所以遵循严格规范的DSD录音制作从原理上来说音质是是优于PCM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14 10: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