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im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音乐精选有很多,但听上去风格多彩不一

[复制链接]
401
 楼主| 发表于 2021-7-26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听音笔记……




最近几月补的古典名盘




朱迪萨瓦尔古乐团演奏 贝多芬交响曲:
单独的贝三Eroica和后面的是另外的版本。
[TR24][OF] Jordi Savall, Le Concert des Nations -
Beethoven - Sinfonia Eroica - 2016 (Classical)
c68d7e485966d15df46f65e81d1c0a96169f59a7

[TR24][OF] (Jordi Savall & Le Concert des Nations) -
Beethoven: Revolution, Symphonies 1-5 - 2020 (Classical/Orchestral)
cffad05775a51647a539986c3c854d9e45348061

杨松斯,贝九:
[SACD-R][OF] (Chor und 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 Mariss Jansons) -
Beethoven: Symphonie Nr.9, d-Moll op. 125 - 2010 (iso)
94ac766b4807d0d5f2e515108a1e97ade8fba591

贝多芬大提琴索纳塔全集:
[TR24][OF](Lorenzo Cossi, Marianna Sinagra, Duo Sinossi)
Beethoven: Complete Cello Sonatas & Variations - 2021 (Classical)
c821467435a7553cd10216697ec76bbe40784eeb

长野健-马勒“大地之歌”。小泽征尔美籍日裔学生,擅长近现代交响指挥。有力度和小泽润味:
(Klaus Florian Vogt (tenor), Christian Gerhaher (baritone),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eal & Kent -
Gustav Mahler - Das Lied von Der Erde (FLAC)
a9f7c7a61cd4938504497e97b493c4a4a145cfbb

长野健-马勒“悼亡儿之歌”:
Original version (Urfassung) 1880. Kent Nagano, Halle Orchestra -  
Gustav Mahler - Das klagende Lied - 1997 (FLAC)
7e58bdd494c0397235661d949b7ea1df61e7d424

莫扎特魔笛,DG 2015版。雅尼克指挥,著名法国女高音达姆劳,男高音维拉宗主演:
[TR24][OF] (Yannick Nezet-Seguin; Diana Damrau, Anna Prohaska, Rolando Villazon, Paul Schweinester) -
- live at Festspielhaus Baden-Baden
Mozart - Die Entfuhrung aus dem Serail - 2015 - DG
46b14064696701fc2ccc6b28a33ce141fd4bb3bc

法国-亚美尼亚女中音 瓦尔杜希·阿布拉罕扬:
[TR24][OF] (Rossini, Gluck, Brahms, Gounod, Saint-Saens)
Varduhi Abrahamyan - Rhapsody - 2021 (Classical, Vocal)
325e21e6f6a97a6355559d8238b4490dfe523231

近现代室内乐:
[TR24][OF] Simon Smith, Clare Hayes, Paul Silverthorne & Katherine Jenkinson -
Kodaly & Dohnanyi - Chamber Works for Strings - 2016 (Classical)
32de3e701ba4a1012e8dc4e533b8a695517aaa4e

古典、近现代室内乐。巴赫,贝多芬,巴尔托克,肖斯塔科维奇,什尼特凯:
Danish String Quartet - Prism I-III (2021) [24-96]
a49ce27c6e37c32ae45cbdd84b5e4b5f1234cb6e
248811079884ee33cb95f6f9e11bfc0cbcc74c55
57b2ecb15fa87f86e4951356e66ad9bcf61c3ea0

双皇后组合,Flute & Harp 长笛和竖琴:
[TR24][OF] Flute & Harp by Caplet, Debussy, Schubert & Schumann -
Queens Duo - Perception Works - 2020 (Classical)
5761a84bbf344f378947d07e4469d4f7ea6b23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听音笔记……




[TED] 经典音乐是怎样感染我们的
    - Benjamin Zander 本杰明.桑德
     6.6万播放 · 1081弹幕 - 2013-10-11 22:34:49 - 全站排行榜最高第214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s411o7iJ?from=search&seid=5713878657061645455



Benjamin Zander 本杰明.桑德的指挥水准相当高。有一些马勒交响曲大地之歌等的录音,贝交也有。但一般人不识货。犹太指挥家一般不会有一些掉链子的问题。
1979年亲手组建了波士顿爱乐乐团,并主持了二十六个演出季。赞德经常合作的世界著名乐团有伦敦爱乐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3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7-30 22:56 编辑

泰拉克的唱片听上去解析高

所谓解析效果是播放出来的音乐自己在远处响,属于正常头版碟CD的声音。不像很普遍的24bit那些东西,直接拉近距离声压吵耳。在T410上用600欧990听上去十分接近脱箱效果,不开EQ音效反而更好。这是片源本身解析高接近自然声的效果,和电视屏幕点距细画质高真实就感强类似。
这类纯正录音极品才有必要考虑SACD和LP。比如,
TELARC 80342-泰拉克:发烧试音《电影奇幻历险记》- 昆泽尔, 辛辛那提 -美国老版 (wav)
从未在任何唱片商听到电影音乐的细节,可以反映出交响乐团的乐器自然声,很多市场唱片肯定都是为了适应韭菜们的低端器材,在压盘定义的后期调过音的。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209440&pid=33901869
泰拉克第一卷拾遗补缺版,扫描资料较全: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209440&pid=33900647

再对比近年来的一些臊尼搞出来的高码Hi-Res能量冲击大解析差,实际上就是接着八十年代奶油糊糊CD之后杀小白的新韭菜。还不如半个世纪之前的泰拉克的录音解析高。泰拉克是把录音搞到极致的高烧录音品牌,可以用天价音箱线材铺满录音现场。半个世纪前爷爷辈玩的那叫鲜菜。
但是用一般桌面电脑箱播放,效果正相反。好的片源在电脑箱上播出来是刺激的颗粒声,细节已经在铁片儿劈了。所以为什么器材有档次鸿沟存在,主要是结果最终端发声器引发的,播放器音源同样有万元以下解析低的混子。良马不能耕田,驽马难上台面。两家不能混搭,只能被划分为不同阶级存在。

高解析细节片源的很多细节,可以被高解析的器材所响应基本完全释放出来。但在粗解析的器材下,高解析片源的很多细节不会被器材响应推动,放出来的声音反而显得被忽略缺了很多细节,只剩下一些颗粒声。所以为什么片源的压盘声音会有不同,主要是面向的器材等级和主流群体完全不同。
听到声音颗粒,只能说明这套器材的解析和音源细节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可见原价两万三的410的主板声卡牛逼到什么程度吧。万元听响是真理。
片源问题,是最大的锅,其它都是被背了锅的。
泰拉克的古典碟、试音碟都是货真价实的器材测试天碟,尤其是测解析。


---------------------
(无脑名词批判榜:
生造含义的名词经常鱼目混珠概念混乱误导入门新人破财。

- “直推”:这是掌上口袋便携玩具器材爱好者们生造的无脑名词。便携耳塞玩具类是性价比和声音垃圾,不能和同价桌面相比。关键在桌面器材供电的区别。便携器材本身就不能进入发烧门槛,但混进来以后概念混乱造成的问题就大了。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234250&pid=33882771

便携的一切都是从玩具发展起来的,包括卡带,CD都是掌上尺寸的便携,是传统桌面开盘带,黑胶的玩具版。能有什么样的对比表现自己去猜吧。但凡看到便携党发的帖子赶紧扭头。

- 还有“外置”,“台机”,两大垃圾名词。都是便携玩具玩家的爱用名词。无非就是被厂商韭菜催长剂给烧脑了。效果要看解析和调音水平,不能脱离声音去拼物质比大型,还去
拼牛拼什么铜线圈比重量,导致更去比机壳体积的无脑思路。以前有脑残说电视接收机的高频头不能微型化只能拼线圈。结果呢。当无线电视接收机缩小到U盘大小没几年,无线电视接收这个类型就消亡了。

-- 信息时代,和声音相关一切的关键主要都在于数码处理芯片。任何解码运放都是集成线路IC芯片级的东西。除了纯粹胆机功放没有不使用解码运放芯片的机器。现在是竞争纳米级集成电路拼深度性价比的时代,但这是最新的高端互联网和计算机等级的芯片在拼摩尔定律。古老的区区音乐型解码运放IC,几十年前的水平早就达到超旗舰解析的水准了。现在基本是几个欧美老公司在供货给攒机品牌外购的。
-- 关键在于根据市场情况,一个器材厂家是否具备独立开发解码运放IC的水准。现在的发烧器材厂商元器件普遍全都是外购的,也不大存在外购走量能走出批发价差,都是小众市场难以和电脑产品比产量的零头。有自研元器件的大厂商也只能是研发关键部件,其它零部件很可能也同样出问题。所以音响器材绝对存在万元听响红线,同样电子器材表现只可能超成本,没可能低于平均成本线的售价。除非是二手大跳水的大宗发、经常升级换代的信息设备产品,比如某些型号的知名笔记本。一般任何桌面或者便携电子器材,都是类似的综合成本线,所谓成本的技术占比只可能存在溢价成本增加。

商业市场因素角度:
- 耳塞和大耳机全都是同一个大厂商产品线里的直系祖孙关系,爷爷在简朴也是爷爷,孙子再得瑟也是孙子。历史桌面器材独立开发能力的知名耳机厂商才有声音够格便携耳机(耳塞)的开发能力。知名耳机厂商不希望损害现有销售情况的桌面产品。所以耳塞的声音表现永远不能高过大耳机。独立耳塞动圈不存在小作坊开发能力。尤其是动圈单元。不管动圈还是动铁,一旦是外购单元自己攒机的,想出类拔萃从根本上就没戏,不存在有戏的根源。
- 笔记本厂商为什么不搭配好的解码运放母版,主要因为顾客需求适当原则,市场竞争任何不必要成本都要砍掉,总成本才有售价比拼竞争的基本存在。以前IBM体系的TP T系黑色笔记本win98时代一台七万,到了win7时代降到2万多也是爷爷级成本区间水平。都是面向世界顶级公司主管的,所以要面向欧美交响乐群体,有必要配套适当的解码运放。强大的销售量和成本许可范围,自行或委托比如美国德州IT那种专业解码运放解芯片开发商开发很容易。
但是到现在,市场少数几个大牌发展的奔腾时代被稀释,到了现在的市场联想时代,笔记本种类太多单台售价被严重压缩,市场竞争太激烈难以维持成本宽度,联想收购的TP黑本也只好砍掉最后的精品主板系列,十年前裁剪掉最后可以对应旗舰大耳的笔记本主版体系。

年龄因素:
- 经常见到一些适龄文科学生党和超龄小学老童生,突然发现上网可以免费占便宜不受社会制约就随便乱喷,只管眼下爽不管积累进化倒退。智慧稀有,进化巨难,缺乏智慧是永恒普遍的存在,不是随便哪个人通过吵架就能消除的。人类教育普及提倡了几千年,国家等级比拼义务教育也几百年了。但中国直到现在才逐渐消除文盲到百分之2.67,还有三千伍百万文盲在发展。技术盲逻辑盲估计占比是倒置的,人头数字还在百分之九十八。

梦幻泡影智慧稀有。
好的东西确实能通过搜索助人去伪存真,但也存在一些古代穿越思想,禁止和屏蔽搜索的问题时常发生,也存在不会分辨问题的海量新文盲。也存在不可搜索的帖子几分钟几天就沉的无影无踪常见。所以一切参考信息的接收还是回到缘分和梦幻泡影角度。一切都是命人品看个人。珍惜缘分一期一会知晓慎独积累进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鱼虾成堆。鲜花牛粪不存在近距离关系,被误导和拉低普遍存在。小人往往什么都短都小硬刺破碎,所以对内争利对外破坏,不管形象和声誉只管如何自私害人。一切理解都在要素分析和逻辑判断,选择思维和群体都在于优选法和排除法并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4
 楼主| 发表于 2021-7-29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7-29 01:39 编辑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是否抄袭小巴赫的1712序曲?

整理泰拉克编号唱片文件,听到一个唱片,鼠标拉着听是1812的旋律,最后还有大炮。一开始还以为是标题错了,刚想改,再仔细一听很多地方不是老柴的,还是小巴赫写的。但老柴从结构上和旋律上,借鉴的地方很多。
Telarc CD-80210 - P.D.Q.Bach 1712 Overture & Other Musical Assaults  (flac)

估计是老柴当年一开始不想给沙皇写庆典音乐,后来被催的紧了就赶紧PS一个出来应付差事。老柴是大作曲家看过的总谱应该超级多,肯定联想到小巴赫正好由一个1712年序曲,可以直接抄思想。但效果上必须比一百年前的前任写得好点才能行,用两个国家旋律的主题,把设计好的经历顺序的场景填满就行了。但知道现在不说的话大家也不知道,可想而知当年沙皇和俄罗斯脑残粉们一听1812鸡血满满,不知道对老柴有多么的六体投地。别说当年,后世每个听到的爱乐者一样效果。直到发现了秘密仍然痴心不改,还是佩服老柴。


还有个梗,就是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主题旋律,是整段抄的老师莫扎特歌剧牧羊女序曲。

这些像的太猛的,可以说是抄了不少。也有些其它捕风捉影的例子,搭不上边那就感觉不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5
 楼主| 发表于 2021-7-29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7-29 23:04 编辑

甩个葱算是一水开个脑洞,还是贝多芬强大,缺了线索就难有新的玩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6
 楼主| 发表于 2021-7-29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8-1 17:13 编辑

一个比较轻松的脑洞主题,搞的假装严肃认真那就生硬了。原作曲的人也是为了玩玩。很多事不是像学生党习惯的表面直接做个题抄个答案那么简单,人首先要把人的交往因素放在前面。本身不看到问题也不可能知道跟着器悄悄搜索什么,搜完了看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7
 楼主| 发表于 2021-7-30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老是碰到盖歪楼兴趣超级大的。

上网久了也该知道点大家随便玩一玩,但不要让人看出在玩求胜心理较真踩情商。关键在于自己有自己的独立第一主张,而不是严肃踩风第二。要不大家就一起玩还行。

吃水不忘挖井人。没这个前人栽树的第一话题,下一代人跟在后面能动出脑子到哪里搜索去呢?跟风容易提出难不能被忽略。
信息时代的搜商不仅仅是会搜索,因为搜索来自搜索引擎,玩搜索的只是用了一下。信息时代不存在后来者居上的玩法。没思路的人永远没戏,大家都不提话题自己玩自己的话,没人去跟那就彻底虾米了。有牛顿的思路你就是牛顿,有马云的思路就是马云。问题是为什么没有。苹果掉下来的时候还不是三大定律,马云一开始就是个人见人嫌的骗子连自己也骗,不然为什么失败死了八十遍最后才有点起色。怕错老想赢,是被学校老师整的基本晕菜的学生情结,说明心理上出不了学校大门。喝旺旺量大了。因为苹果电商一开始必须全都是扯,考验内心是否强大全在于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8
 楼主| 发表于 2021-7-30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7-30 08:13 编辑
听音笔记……



马勒交响曲 SACD



大卫金曼的SACD马交全集风格均衡,音效好。尽管有点节拍器水平但不注意不明显。有些不太仔细能听好的都算可以的,就怕随便一听就有问题的。

塞拉金指挥:
Slatkin Mahler 2 (SACD ISO) 1.4GB
d37ed0e667fa4030bd82741bad9419fcde674587

奥托克伦佩勒是个有想法的指挥家,指挥的马交有水平: (Klemperer, NPO, Ludwig, Wunderlich)
Mahler - Das Lied Von Der Erde - 1967, [LP] [24/192]
D1EDAF0EC241955FC1A0628B9DF9B910528593A6

Otto Klemperer - Mahler - Symphony No. 2, 4, 7, 9 & Earth Song, Song Collection - 2019 [SACD-R, iso]
d117deb8eab72fa5912d671cb4d806837c64fe0f

(Otto Klemperer,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Philharmonia Orchestra) -
Mahler - Symphony No. 9 • Wagner - Siegfried Idyll (rec.1967, 1961) [2CD's] -1989, FLAC
a10b5ec1af07cdb08ac8b3ab10341c7f6bbf5f48

Elisabeth Schwarzkopf, Philharmonia Orchestra, Otto Klemperer -
Mahler - Symphony No. 4 (Remastered) - 2020 [TR24][OF]
031e639fc4fd8d5dfb32dc962f6d5a7305cf3702

(Mozart, Beethoven, Bruckner, Mahler, Bach, Strauss, Brahms, Rameau)
Otto Klemperer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Live broadcast performances (8CD)(FLAC)
66dab681b02de3230143bd88cd5d2508e37e3250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Night on Bald Mountain, Khovanshchina / Borodin: In Central Asia
(Leonard Slatkin & The Saint Louis Symphony)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etc. - 1975 / Mobile Fidelity 2004 [SACD-R] [OF]
DEACB0301D4960D0A6963D0E2014A245AA8106D7

Orchestre National de Lyon, Leonard Slatkin -
Berlioz - Romeo et Juliette - 2019 [TR24][OF]
9F4F5E9D9E36756F67F4E2046C80CFB2B145ECA2

(Jerzy Semkow, Leonard Slatkin)
Prokofiev, Rimsky-Korsakov / Alexander Nevsky, Scheherazade - 1998 [DAD][24/96]
490c99cb08984422223e430426a2ffd53ee24c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楼主| 发表于 2021-7-30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tomman 发表于 2021-7-30 08:49
谢谢楼主,看了这篇想听听Telarc的录音

可以试试器材体系。去年我的还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0
 楼主| 发表于 2021-8-1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琴鸟巴洛克
L'Oiseau-Lyre -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50CD) 12.6GB
14038ad41fb01299ee9083ea1cd86db818429eb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1
 楼主| 发表于 2021-8-1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8-1 22:46 编辑
听音笔记……




阿巴多 2000年之后指挥录音的马勒交响曲
对比 - 阿巴多卢塞恩交响录音版本




魔爪再次伸向指挥大师阿巴多的录音版本,不比不知道,一比很惊奇。大师晚年退出柏林爱乐和商演在自己筹办的几个交响乐团潜心提升指挥艺术,在最后的20年里做一生最后的努力。

- 视频同期版阿巴多马勒交响曲录音,年代最靠后。是卢塞恩马勒音乐节上,阿巴多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次公开演奏。
   Mahler - Symphonies Nos.1-7, 9 (Abbado 阿巴多, 琉森 Lucerne FO, live, 2010) (8cd, ape, flac,n9)  3.35
- 2013年的阿巴多DG小全集和18年Decca小全集,马勒交响部分的录音日期完全一样。但存在格式差别。所以还是2013年的flac更适合。马勒交响录音的部分有大多数是卢塞恩录音的,但都比视频同期版录音年代早几年。
   Claudio Abbado - The Symphony Edition -DG, 2013 ( 41cd's, flac)  10.8
   Claudio Abbado & BPO -The Complete DG Recordings -2018, Decca (UMO) (60CDs, ape)  14

- 播放对比。比如马九,
视频同期版, Disc 8 是2010年录音。
对比DG版,CD41 Mahler Symphony No.9 - 2002年的录音。
- 两个录音风格,早一点的2002年版,指挥风格相对激进有力。到了2010年卢塞恩音乐节,阿巴多的指挥效果变得释然和更有细节了。指挥大师知道自己这是最后一次指挥公演,这是他在作一生指挥生涯的最后的努力。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阿巴多一生所追求的最美好的艺术境界到来的同时又变成一曲绝唱,悲欣交集可能就是这种感受吧。
马勒的交响曲本身的内涵也是这种高度境界的追求,用一生的生命谱写去赞颂人类生命的伟大篇章。高山仰止,江河低头。尊称阿巴多为指挥大师都是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对比的结果,反而还觉得远远不够。

伟大的马勒和阿巴多!斯人已逝,伟大长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2
 楼主| 发表于 2021-8-1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指挥大师阿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3
 楼主| 发表于 2021-8-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各位乐友   

阿巴多永远复活在马勒第二交响曲终曲云端天国的灿烂光辉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4
 楼主| 发表于 2021-8-1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马勒第二交响曲 "复活" - Mahler Symphony No.2











《马勒第二交响曲 》,因末乐章使用德国诗人克洛普施托克的诗作《复活》,也被称为 “Resurrection Symphony - 复活交响曲”。。创作费时六年,到1894年7月25日完成,时年马勒三十四岁。
1895年12月13日,由作曲家本人亲自指挥柏林爱乐乐团,C小调-降E大调 马勒第二交响曲 - Symphony No.2 / Mahler C minor - E-flat major 在柏林首演。
这部交响曲是马勒最受大众欢迎和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以编制庞大和演奏难度著称。这是他确立对来世和复活终身审美观的第一部主要作品。在这部大型作品中,作曲家进一步发展了对“距离之声”的创造,并且创作着“自己的世界”。
在英国广播公司音乐杂志对众多指挥家就“有史以来最伟大交响曲”进行的一次调查中,这首交响曲被列为前五。


马勒费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为终章寻找适当的歌词、思考它的音乐和结构,他曾博览群书细读整本圣经。后来,他崇拜的同行前辈指挥家冯·彪罗去世,马勒前往汉堡参加葬礼,在安息礼拜中聆听到克罗斯托克 KLOPSTOCK 作词的《复活颂歌》AUFERSTEHEN / RESURRECTION ODE,深受感动。里面的格言“死而复生,是的,你将死而复生/我的尘土。” “它就像闪电一样击中了我,这件事。”马勒在给著名的匈牙利指挥家安东·塞德尔的信中这样写道:“一切都再清楚再明白不过了。”马勒由此决定,采用克洛普施托克这首赞美诗里的前两个小节,并且增加了自己创作的诗句,赋予救赎和复活更加明确的含义。拿这诗篇写作第二交响曲的终乐章。至于第二、三、四等三个乐章,则以间奏曲的感觉创作,因此,全曲的重心就在首、尾两个乐章上。1894年,马勒完成了第二交响曲的最后乐章,也修订了第一乐章。还放入了一首可能在1892或1893年间写成的歌曲《原初之光》(Urlicht)作为倒数第二乐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楼主| 发表于 2021-8-2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8-2 00:16 编辑



马勒《复活交响曲》
Mahler Resurrection Symphony - 1894





《马勒 C小调-降E大调 第二交响曲》(Symphony No.2 / Mahler C minor - E-flat major)

“死而复生,是的,你将死而复生/我的尘土。”

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戈特利布·克洛普施托克 (Friedrich Gottlieb Klopstock 1724-1803) 诗作《复活》。


这部交响曲是马勒最受大众欢迎和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以编制庞大和演奏难度著称。这是他确立对来世和复活终身审美观的第一部主要作品。在这部大型作品中,作曲家进一步发展了对“距离之声”的创造,并且创作着“自己的世界”,这些特征在他的第一交响曲中已经初见端倪。

“上帝,请引领我去往永生”
以炽热之爱披上了双翼,
我将展翅高飞!
我将死亡,直至再生!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
我的心啊就在那一瞬间!
你奋力以求的一切,
将引领你得见上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楼主| 发表于 2021-8-2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8-2 12:08 编辑

42页833楼介绍过:
微信里有个“古典音乐放映厅”最近有阿巴多卢塞恩的马二视频,还有中文字幕。

用结合自己身心感受的方式逐渐入门以后,回过头去再接触歌词就能深入理解了。有中文字幕,能让人更深层的感受到马勒交响曲,使人全身心的沉浸进去感慨人生,忘却一切工具化音乐痕迹的魅力。所以真正好的东西,纯中文简化字更能使人自然融入作品。是作品融入了你,使用了平时最熟悉的媒介。而不是你去膜拜大神使自己更加卑微。

---
如果去崇拜不是自己母语环境不熟悉的德文德语,这种主动拜神的学生方式,其实和自己的心灵距离感很大。死记硬背等于在拜神念诵,这种工匠等级的方式可以得计于一时,但得计的只是很低级的程度,也说明钟情于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本身就处于低等级。如果还是个学生还处在同等层次的教育体系之下那就没太大办法了。比如最近奥运会日本女乒学会了一点中国陪练方式的套路就以为可以永远胜利了,结果被放弃自己以前打法的多面手孙颖莎暴虐,只用34分钟请你直接回家。伊藤还算诚实说主要是自己技术不如人,但教练死扛丟脸耍赖说中国队故意不按说好的老的套路走,一个国家冠军队的教练连这种钻地缝的话都说能出来,只能说明工匠如果作为某些人的理想只能得计于一时脱个贫还凑合,但在智慧发展商肯定会永远卑微。刚学了三招两式就黑心爆棚想欺师灭祖,也不想想是跟谁学的,别人是如何创造出来的这个能力的子集。死记硬背的拜神最大只能学到人家玩剩下的一两招,再多就不会了。永远局限在别人玩剩的一两招里,这样的僵硬发展路线只能永远被封印在孩子的状态难以成人是肯定的。人的一生最大的悲催莫过于此,曾经和不断永远会有很多好东西入眼入脑自己都不能接受。

这也可以反应到工业时代还是集中前往拜神方式,但是到了信息时代的网络时代,一切都是公开透明推送的走向。尽管这个走向刚刚开始,但已经迸发出巨大能量。这个道理可以反映在一切生活中。比如很多大牌产品都是光明和自然的风格简化字的介绍标注,正大光明才最大。但一些故弄玄虚的东西自己没有信心就故意把自己装成视觉风格古老陈旧黑糊糊的感觉还喜欢用繁体字,主要是有人自己傻以为别人都傻。或者这些受众本身就是街头贩卖同类人造古画的欣赏群体。而且通常会和一些标题党刺激名词猎奇走向关系密切,和外在抓人本质虚假的东西有所共鸣主要是个人自己的思想境界有问题了。人可以从门外汉接触受骗一时,但不可沉浸于低等级流连忘返。低等级的复刻拷贝就是死亡和僵化,只有灵活的去深入感受和灵魂才能逍遥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
 楼主| 发表于 2021-8-3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进入现代化的一百多年,作曲家马勒是最出类拔萃跨时代的存在。指挥界除了马勒的唯一亲传学生和同行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阿巴多两位之外,没听到还有有谁能在各个时代具有指挥艺术的至高境界了。正好指挥界最杰出的两位大师也是被指挥和作曲双料大师的直接马勒贯穿下来的。也是唱片发明前后,立体声唱片出现的时代,都留下了伟大的录音。所以对交响乐来说,这个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8
 楼主| 发表于 2021-8-4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听音笔记……



当代法国钢琴家
Alexandre Tharaud - 萨洛 1968





- 以前 接触过一个EMI icon收录的老一代法国钢琴家弗朗索瓦,还是以演奏肖邦被推崇。听了以后觉得平淡无奇细节混乱,貌似并不是在弹肖邦而是在自得其乐。可能是因为有点法国人的那种法国菜的淡雅。和一般主流钢琴演奏的审美角度有较大差别。
- 但是当代法国钢琴家Tharaud 萨洛的风格就比较靠近主流风格,本人是位音乐学霸技术过硬加上必然带有的法国味,可以作为一种切入角度的欣赏对象。
- 萨洛的演奏录音范围,从巴洛克到古典浪漫印象派和近现代作品都有。网络片源很多。

亚历山大萨洛 Alexandre Tharaud,法国钢琴家,1968年出生。1985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后在慕尼黑ARD国际音乐大赛拿到第二名之后正式出道进入乐坛。1997年获得法国权威杂志“音叉”年度录音大奖。直到与Harmonia mundi签约而成为该厂专属艺人,并在2001年发行了拉摩钢琴作品集之后才算在乐坛崛起,成为法国新一代钢琴家之中的翘楚。至今Tharaud在和谐世界唱片harmonia mundi 已发行了十数张录音专辑,室内与独奏各半。难得的是,这些专辑每张都是熟思之作,百分百展现这位个性派新锐钢琴家的艺术蓝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9
 楼主| 发表于 2021-8-5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听音笔记……



当代法国钢琴家 名盘
Alexandre Tharaud - 萨洛 1968





- 有过一张朱晓玫和另一位钢琴家合作的舒伯特曲目专辑,现在知道他就是萨洛。这张碟的声音属于头版碟声。
{Alexandre Tharaud, Zhu Xiao-Mei}
Schubert - Divertissement a la hongroise, Variations, Fantaisie - 2003, FLAC (tracks+.cue)
daeb619b2138f164bbb8983a34c3cb43f030a9b4

- 这张专辑绝对属于空前大碟,但从极其丰富的曲目上就能让人十分尽兴。(J.S.Bach, Rameau, Chopin, Rachmaninoff, Khachaturian, Chabrier, Gluck, Mahler, D.Scarlatti,)
Alexandre Tharaud - Le Poete du piano (2020, Web, Flac)
8ef2c8625904b9b0002caa1558a0190d13705cdd

- 欣赏优秀法国音乐家需要从心灵角度去跟随,排除演奏等技术要素,这样的欣赏才能比较上等级。需要升级性的排除入门阶段那些猎奇刺激、旋律节拍等非高级艺术的一些要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0
 楼主| 发表于 2021-8-6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崇文区
venhow 发表于 2021-8-6 09:04
看伯恩斯坦的Wikipedia,说是他极力宣传Mahler,那么伯恩斯坦的版本如何?他也有好几个版本的Mahler

这问题前面有过对比评价。伯恩斯坦的风格接近于阿巴多。伯恩斯坦是犹太人,一般都有一定音乐性,但伯恩斯坦是典型的美国人简单风气,细节比阿巴多差很多。主要是DG版伯恩斯坦的录音比较极品,尤其是马三第一乐章。
犹太人一般都比较偏文雅中庸,无论论作曲家还是指挥家、钢琴家都是这样。但意大利人的深厚文化性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意大利人专克犹太人,比如威尼斯商人。

从古罗马的希腊化艺术油画始祖、到罗马教廷的交响乐太祖,再到文艺复兴创始、再到近代古典歌剧之都数百年,亨德尔等德国作曲家全都去过意大利求学,再到近现代的艺术化工业设计大国,全都在意大利。

所以艺术之国的意大利人一旦努力,那就是出类拔萃望尘莫及的神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22 11: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