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ethjsd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期听音感受 [关联:JBL ATC Focal PMC Quested 真力 杰士 宝华韦健 天朗 乐富豪]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22-10-20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这个视频讲的,不同高音单元类型的区别,对你选音箱,会不会有些帮助呢?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z411B7X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2-10-20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20 22:16
刚刚看完了,我个人的耳朵目前还是不太能分辨出指向性高低的声音差距,主要还是用主观感受去感觉音色的不 ...

之前看你对各型号音箱特点的实际听感描述,好像多多少少和这个有点关系,就贴上了供参考,没准以后继续再选再听时,能有点用吧

闲的没事,又把这个视频复习了一遍,感觉还又有些收获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54y1m7vi/

其中,第37分钟,提到了,当直达声,叠加房间反射声后,导致频响不平后
用EQ把频响弄平,会“搞砸了这个音箱唯一的优点,就是它的轴上响应”
这个是不是会直接影响音色变化呢?挺有意思的
保守一点的话,用EQ把120Hz以下频响的大峰压下来,就挺好,挺合适了吧。中高频如果把握性不大的话,可以斟酌少用吧。


一些学习笔记和相关想法

1.提高音箱的指向性性能,尽可能减少音箱向非声轴方向辐射的能量,从而减少前墙、侧墙、地板、天花板、后墙早期反射声带来的负面影响

2.房间声学处理,尤其是能量比较大的,第一反射点对早期反射声的处理,最好将15毫秒内的早期反射声衰减10db或更多

3.人耳大脑是可以分辨直达声和房间反射声的,视频里也讲到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

4.家里常用的音箱,低频、超低频,基本谈不上什么指向性了,基本都是全方向辐射能量的吧。
如果听音位的120Hz以下的低频、超低频,直达声占比本来就比较低的话,而且一般的房间声学又很难处理到这么低的频率,用EQ处理一下,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而且效果优化提升还是非常显著的吧

5.好音箱在不同声学环境的房间里,还是好音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2-10-21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2-10-21 23:27 编辑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21 22:21
刚刚看完了这个视频了,又去翻了ASR上的一些音箱的测试结果,对频响离轴响应和在轴响应以及指向性指数结 ...

羡慕呀,翻了一下记录,去年11月底自己试过,开到80db SPL,才能勉强听到16500Hz了

这几年光和低频较劲了,对高频、超高频完全不懂了

只知道8351a原来是3/4寸高音,8351b变成了1寸高音,频率范围也从35khz提高到43khz,声压级好像也更大了一点点吧,中频单元减少了一侧保护的布面,重量大幅度从19kg降到了14.3kg,连后面的提手都取消了

这个和喇叭的“分割振动”会有关系吗?不太了解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r4y1A7B1

从指向性图上看,8351和m2,10khz以上的特性,也好像不太一样了,毕竟结构差别挺大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2-10-21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2-10-21 23:49 编辑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21 22:21
刚刚看完了这个视频了,又去翻了ASR上的一些音箱的测试结果,对频响离轴响应和在轴响应以及指向性指数结 ...

推荐看看linkwitzlab,大开眼界啦~~~

非常神奇,非常有意思的设计了

https://www.linkwitzlab.com/Constant_directivity_louds.htm

网站的信息量也是巨大的

如果国内的音箱厂,也能这样玩的话,就太有意思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10-22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2-10-22 00:47 编辑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22 00:09
刚刚又去复习了一遍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54y1m7vi/视频的36:14开始的片段,Floyd博士讲到 ...

https://www.aes.org/e-lib/browse.cfm?elib=17839
AES E-LIBRARY有这篇Floyd Toole关于房间测量校准的论文,里面有一些他讲演内容的具体分析
The Measurement and Calibration of Sound Reproducing Systems

可能还是要先明确一下,你更喜欢听偏向于稳态的声音,还是直达声
最经典的争论就是,播放粉红噪声用smaart测稳态频响,还是用REW扫频测频响


网上有不少音响系统展示的视频,感觉整个房子都在一起响的,声音扑面而来,应该是偏向稳态风格吧,坐在房间靠后墙位置,享受充分扩散、充分的混响

这个视频3分20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听前面的巨大混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W411T7Zp

类似的还有360度辐射的喇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mbl的喇叭吧

这种是不是更接近音乐厅的感觉吧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707a828b3050b9d83ed565857bd1f4cd318947a18e7f9386.html
如果混响时间较长,80毫秒以前的声音能量较小,而80毫秒以后的声音能量较大,C80(dB)将会是一个负值。值得关注的是,3个世界公认最佳的音乐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C80(3)为-3.3(dB),波士顿音乐厅:C80(3)为-2.7(dB),维也纳金色大厅:C80(3)为-3.7(dB)(均为空场)。


如果听直达声为主的话,那就玩命的吸呗
提高音箱指向性,尽可能减少音箱向非音轴方向的辐射
点声源
坐在房间的前1/3,听更多的直达声
15毫秒内的早期反射声衰减10db以上
结相更小,定位更准确
当然可能也会牺牲一定的厅堂感吧


还是举这个对比例子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V411o7mB/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g4y1v7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10-22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2-10-22 17:17 编辑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22 12:56
感觉我个人还是更喜欢直达声吧,细节更多更清晰,从玩耳机过来烧音箱的,而非现场爱好者过来,应该还是更 ...

日元现在便宜了,去玩时,可以考虑试一下东京歌剧城,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强烈推荐一下吧。

就连里面那个大排练厅,效果也是非常赞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s411g7xy/
这个视频6分50秒,讲的就是东京歌剧城了


听交响的话,多融合一点,还是挺好听的了

可以试试,巴赫c小调双簧管和小提琴协奏曲,BWV1060

有的版本,小提和双簧管很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双簧管若隐若现,时不时冒出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K411n7dj/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Y4y1W7Zg/


还有比较适中的,齐奏时,双簧管和小提音色仿佛结合了在一起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W411i7Aw/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V411f7Ce/


有的版本,分得比较开,双簧管的奏法、吐音更清楚些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V411a7Cg/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T4y197kK/


btw,如果系统染色、人声比较甜的话,音色会很美,比较毒,但听时间长的话,会甜得有点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11-6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22 12:56
感觉我个人还是更喜欢直达声吧,细节更多更清晰,从玩耳机过来烧音箱的,而非现场爱好者过来,应该还是更 ...

关于喜欢直达声,还是带反射声的混响稳态声,也别太着急下结论?

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360度辐射的hi-end音响了吧。

房间小的话,直达声也就将就了,都混起来,还不够乱的了。房间够大的话,还是再考虑考虑吧。

Floyd Toole博士好像是也倾向于后者的。Reflections within listening rooms are real and numerous. Some would argue that they all are problems to be eliminated. Others take a more philosophical view that they just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room, and the brain can figure it out. I’m somewhere in the middle, but leaning towards the latter. The science that has been done so far seems to be on my side.

https://www.audioholics.com/room-acoustics/room-reflections-human-adaptation
https://www.audioholics.com/room-acoustics/room-reflections-human-adaptation/what-do-listeners-prefer


刚刚才了解到,这位Linkwitz可是大人物呀,现在的分频器原理,好像就是基于他的1976年发明了。

https://www.linkwitzlab.com/Fitz/considerations.htm

SL:  True, and it depends upon how much later the reflections arrive at the listener's ears than the direct sound. If within less than 3 ms, then they fuse with the direct sound. But if more than 6 ms, then the brain can differentiate them from the direct sound and associate them with the sound of a room corner.

SL:  It would be a reverberation chamber. But nor is an acoustically dead room, like an anechoic chamber, desirable. Hearing has evolved in support of survival. We have the ability to find the direction to a source of sound by moving our head and using the time and intensit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r signals. We can also segregate streams of sound and focus attention on what is of interest. Those abilities come into play when you listen to loudspeakers in a room. And of course, if the room is too live, then stereo imaging suffers. If the room is too dead then it becomes uncomfortable for socializing, but it is deemed to be a good work environment*** for a mixing/mastering engineer. Listening for pleasure requires a room with some liveliness. It requires reflections with a 60 dB reverberation time in the order of 400 ms to 600 ms. It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that the loudspeakers illuminate the room neutrally.

***  Audio professionals work in rooms with about 250 ms reverberation time or with headphones, because they listen analytically and for specific details when they produce a recording. They traditionally use loudspeakers that interact with a room in a perceptually unfriendly way and so they must use a room that is highly damped. This increases the ratio of direct to room reverberated sound, which is equivalent to sitting closer to the speaker. ***



用这个计算器算算自己的房间,看看6毫秒后,还剩多大的面积吧
https://rtaylor.sites.tru.ca/2014/11/03/lateral-reflections-in-rectangular-rooms-co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3-8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3-3-8 22:59 编辑
sethjsdm 发表于 2023-3-8 20:48
这是我自带的试音碟,所有试听音箱都是放的这张碟

瞎说两句

蝙蝠序曲,可以考虑试试2022的版本,感觉这种曲子,好像还是巴伦勃依姆玩得更好一点?色彩更丰富一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B4y1b7Yf/

Tico tico,经典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b411b7Fo


卡拉扬这个版本吧~~~ 3-#3-#4三个音,稍微太连了一点,就是啦-啦-啦-的感觉,听起来多少有点不太习惯吧,呵呵
好像大部分指挥,都会处理得音头稍微更多一点,嘀-嘀-嘀-的感觉。有时第三个音的附点,都不要太满了,更飘、更松、更送出去一点吧

小克莱伯这个排练视频,第1分半钟,就是讲的这个。要是一般乐团排练,这三个音不抠个2~3遍,不算完了,hoho。
另外,18分半的话,最经典了,这又不是勃拉姆斯,哈哈哈,要像窗帘的布料,不是过冬的衣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A4y1S7J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11-23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3-11-23 11:13 编辑
易水残 发表于 2023-11-23 02:46
今天刚刚改变了房间的布局,听音位从后区移到了前区,听音距离从2.5米减到了1.7米,并且用聚酯纤维板做了 ...

关于音箱间距、听音距离,之前整理过这个帖子,供参考了解吧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3932295
-
-
提高4dB的音量,貌似感觉好像还不是太夸张了,嘻嘻嘻~~~
我目前还是基于EBU R128,-23LUFS=73dbc spl的标准,试下来还挺适合目前自己房间大小、音箱系统和自己听音习惯的。
不过有时,遇到有些歌,也会比分析下来的回放音量值,再开大3~6dB,听起来感觉更“动人”一点了,嘻嘻嘻~~~

另外,之前大概整理了一些相关标准和推荐值,发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校准声压级水平,有这两个:
第一个代表性的声压级水平是,峰值0dBFS(LUFS)=96~97dB SPL,主要关联:EBU R128标准,ATSC A/85 15平米以下,ITU 1116,Bob Katz母带制作监听音量,杜比AC3/DTS家庭影院,K-14电平表面向家庭高保真音乐、家庭影院、流行音乐的混音。
第二个代表性的声压级水平是,峰值0dBFS(LUFS)=102~103dB SPL,
主要关联:杜比母带混音制作审片(大空间)、大型影院SMPTE、Bob Katz做的CD响度榜单所用校准声压级。
-
相关情况整理到这个帖子里了。"音量",用“自然声压级”听古典音乐,用“固有响度”听流行音乐,用“综合响度”计算“理想”回放音量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5277404
-
-
最近5个多月,没少对比不同环境下的实际听感。
高混响~50平米木地板白墙的客厅、低混响~13平米堆满吸音材料的小屋。偶尔还会试试,室外三面(两面墙+地面)半开放的露台、开着窗户的瓷砖厨房、地下车库。
-
比如这样的声音

客厅105dB SPL C计权,耳朵已经感觉有点吵了。小屋110dB SPL Z计权,耳朵接受起来,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而且,音色中的高频泛音谐波越多,这种差别越明显一点。大概理解,还是房间对高频的衰减性能,直接影响听感里的“吵与不吵”吧。
-
半开放的露台,声音非常清晰,最自然、舒服。三面的半开放环境,提供了一些反射声,不会有消声室那种很吸的不舒服感。还能听到一点,几十米外楼房的回声。
类似听感的,其实还有开着窗户的瓷砖厨房阳台。大概可能是因为,很多、约一半的声音,都透过窗户跑出去了吧,并不觉得很吵了。
有点像Donato Masci在LLB 2018 on Studio Design and Multichannel Audio讲演里提到的,1991年Tom Hidley、Philip Newel等做的Non-Environment感觉吧。https://zhuanlan.zhihu.com/p/615363684
-
地下车库,声音最好听,是那种浓浓的低频沉浸感,而且是那种有开阔空间感、有较大延时量和衰减量的混响。仿佛是整个地下车库,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共鸣感。(不过好像也是最扰民的,嘻嘻嘻~~~)
听感大概有点像,Tapio Lokki教授,在Sensory evaluation of concert hall acoustics演讲视频里,第1小时03分钟,谈到了一个“长”混响时间的实际情况。大概意思是, 提到了“听过的最好的”studio、Helsinki Musiikkitalo音乐厅的混响时间是2.5秒。实际情况是,有非常强烈的近距离直达声,而混响声的特征是,很长的尾巴,但声压级很低。-15dB以下,在连续播放音乐时,我们听不到,只能在声音结束时听到。
-
没有声学处理的客厅还是相对最吵的,声音也比较乱,不够清晰,细节也听不清。不过,会比在小屋(小空间),有一些额外的“声音投射”、“传得更远”感。
-
堆满吸音材料的小屋,声音是最干净的,细节也是最多、最清楚的。关上门,也是最不扰民的,大夜里86~88dBz SPL,也没收到家人和邻居的投诉了。大概是声音能量,被吸声材料快速高效的衰减掉,最后撞过墙壁再传出去的能量已经很小了吧~~~
-
-
之前整理过这个帖子,供参考了解吧。
关于“主观混响时间”、“混响感”、“混响感知”的一些学习笔记,https://zhuanlan.zhihu.com/p/627236659
大概的理解和体会是,在家用麦克风随便测一测混响时间,仅仅只是房间声学各方面性能的一个或几个很局部的参数。还是要结合早期反射声的频谱、延时以及反射声的声压级能量,一点一点用耳朵慢慢听、慢慢感受,找到自己最喜欢、最舒服自然的听感吧。
-
-
一时想到,胡乱说的,仅供参考了解,也请大家多多指正吧,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6 03: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