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大音希声——坎切利《心弦(simi)》罗斯特罗波维奇

格鲁吉亚作曲家坎切利这首simi 我非常喜欢,与同时期其它前苏作曲家作品比较,它有一股独特的魅力吸引我,此作创作借鉴了电影拍摄中的“慢镜头”模式,有意拉慢速度、放大画面,甚至是“定格”(作品开声缓慢的双音音型与停顿),似乎就展示出心灵的孤寂与空旷荒野般的每一个细部,以便让人们定睛观瞧,这心灵的孤寞也就更显出空旷荒凉,结构上、基本是独奏大提琴的沉吟与乐队强动态合奏的对置对比,每每大提琴在沉吟过程中总会引出乐队震人心弦的、如空野雷击般的轰鸣,这极其鲜明的对比,凸凹如巨幅浮雕、明暗如深夜白昼、轻重如泰山鸿毛,而罗斯特罗波维奇的演奏实在是最准确地将此曲内涵层层激发出来,他指下的“心弦”是真正的心弦之歌,整个演奏,一弓一弦皆出自心迹,紧紧地扣在题上,没有半点不妥与片刻游移,真是大手笔,大家就是大家,绝不会舍本求末的。

我尤其欣赏罗老爷子幽细如丝的琴音,每当乐队一阵撼人心魄的空旷喧嚣过后,留下的仅仅是大提琴细如发丝、需努力张开双耳、动用全部神经才能捕捉到的声音,第一次听时尽管叹服老爷子绝佳的弓弦控制力,(那微力度下的持力与坚纫非常人可及),但仍有些不理解,而再听则豁然开朗,在幽细如噎的琴音中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与不灭的灵魂!在一派荒芜中,灵魂在吟鸣!心灵在吟唱!乐队的强动态固然震人心弦,而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大提琴更是令我牵神动魄、难以自已!它折射出发人深思的艺术气息与人文精神,而能将此等深刻表达出来的恰恰就在“幽细如丝”中,多一分则长、失一分则短。我想起了前几天友人拍摄的几张灰蒙蒙透着荒芜气色的荒景照片,其中一幅给我留下很深印像,此片仰拍、一片荒疏中几棵芦苇,形单影支独对茫茫长天,初看可怜,再看则意蕴横生,不禁叹服起拍摄者眼光独具的功力,纵是形单影支、却透着深刻的人文气息和顽强的生命活力!没有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的感叹!没有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悲问!有的则是不惧逆境、不畏荒芜、顽强挺立、独对阔阔长天的气度!纵然力微,但精神不死、气色不灭,而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大提琴就是这绝妙的写照!所以我说:大音希声。

真正之精神、生发于荒凉、生长于荒凉、升华于荒凉!孤独静默中让我们看清楚了这个世界、看清楚了人生、也看清楚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悲、所恶、所爱,然派生出的却是执着的希冀与不灭的精神,这希冀与精神孤独但顽强!不要鲜花、不要喝彩,唯愿荒凉!任它暴雨风狂,生发不止、精神不灭。

此曲创作于1995年,为大提琴与管弦乐队而作,罗斯特罗波维奇演奏大提琴,由格鲁吉亚最著名的指挥家扬苏格 卡奇兹指挥(比利时)弗兰德斯皇家爱乐团协奏,ECM2000年出版,此版被权威评鉴机构选定为罗斯特罗波维奇“十大必藏唱片”之首。

这首《心弦》,听熟了,你才能觉出坎切利的高明,他让你在整个音乐的行进中,总是对大提琴站上降E充满期待,大提琴第一次稳定在降E是在第3分钟,似乎于漆暗的荒岭中看到山顶间透出一缕日光,但不断被乌云遮掩,音乐总是捉弄人般的迟迟不让它稳定在该音之上,你越是企盼,它越是吝啬,最终也没有回到降E,音乐就必然以灰暗的情绪结束,从而使作品蒙上浓厚的悲观色彩,可以说降E是这首simi的灵魂,坎切里把人性的温暖与人文情怀都寄托于此,在我看来,所谓“心弦”之弦所指的就是降E,心迹由此而发,心弦由此而动,所有音乐的走向都是为大提琴站上降E铺垫与造势,所有的孤寂、蛮荒、震颤、憧憬、爆发、温馨,或缘生于此、或指向于此。

https://pan.baidu.com/s/1EQRvs4NRUIwTx0TCAz_pZg?pwd=61b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卡拉扬与柏林爱乐1975版马六的“正确性”,在节奏与节拍与重轻律上,老卡总是比旁人更敏锐,更精确,再加上他天然具有紧紧扼住音乐主脉络的超人本领,因而,音乐作品总是听老卡的更通俗易懂。

听过巴比罗利就感觉老卡的马六“小”了一号,但他结构组合的清晰规范与音色变化的优势随之显示出来,特别是第一乐章展开部之后,卡拉扬紧凑的节奏与紧缩的管弦乐有说服力,我感到遗憾的是——技术上的优势并未转化为更为强大的悲剧力量,因而合奏的冲击力与结构张力的裸露性都一般,我甚至希望老卡在这里能义无反顾的“疯”一把,但绝不会,自古文人不乱步,不管啥时,他都会通盘考虑整体性与外观的光洁度,脚上的皮鞋永远“锃亮”,但技术上的优势在第二乐章开端却放出异彩,卡帅给予第二乐章更富于弹性的解读,紧凑感与伸展性均佳,因而你能感觉到乐队从容不迫的呼吸,几处变化与衔接技术很老辣,快速段落充满敏锐的神经。

第三乐章精彩,卡拉扬给予此乐章异常平滑细腻的处理,始终带有圣歌的静美与升华,包括尾声乐队爱情赞美诗的齐奏和弦,乐队的控制与释放棒极了,17分钟的演奏无一处不佳,这个精美缠绵的慢乐章不仅是在释义,它对整部交响曲诠释起着异常重要的平衡作用。

我总是感觉卡拉扬对马勒交响作品的理解不同于旁人,马九是一例证,这版马六的末乐章又是一例证,当然,重头戏是作品的悲剧气息,但你细细品味,隐隐又有从死亡或悲观气息中走出来、升华出生机的幻色,听卡帅的马交,我总是留意这一点,卡帅是位绝不沉沦、绝不甘于束手就擒的指挥家,他的演奏也总会在死亡中寻找“出口”,听听他的铜管,总是夹带着几缕暖意,再听听他的节奏处理和充沛的合奏,既使是走向死亡的步伐,也透露出奋然生机,换一个角度看,这与他的指挥理念与音响美学相关,而不仅仅局限于马勒,他擅于在大悲剧中提炼出升华气息——所谓大悲剧的美感,曾有论家指摘卡拉扬的马六悲剧性不够,我以为是未听透未琢磨透的缘故,我由此赞赏这个有充沛震撼力、通透灿亮的末乐章。

https://pan.baidu.com/s/1jXovOxKxQI0eavo1YzRDOQ?pwd=bqs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mmyxlt 发表于 2024-4-14 11:05
可惜了,《心弦》在15分钟之后有几处破音。

是么?我的foobar听没问题,您试试这个?wav的。

https://pan.baidu.com/s/1xSdpomKEl7PeFg2YFBgO1g?pwd=1b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mmyxlt 发表于 2024-4-14 15:32
多谢!这个WAV与前一个flac应该是同个抓轨,在相同的地方都有爆音(能确定确实是爆音,在foobar频谱中可 ...

这两个音源,一个是n多年前的碟,一个是最近网上下载,绝无可能是“同个抓轨”,这两个音源,我的foobar听,都没有你说的爆音,不知咋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另一值得听的版本是托马斯·桑德林与圣·彼得堡爱乐乐团1995年版,这个与卡拉扬与伯恩斯坦两种风格都明显不同的演奏几乎受到一致好评,这主要缘于小桑德林粗犷有力的合奏和第一乐章直率的、机械化的开头,这个无情的、冷兵器般的第一乐章被认为最形象展示出马勒所处20世纪初欧洲开始萌芽的工业气息,而小桑德林对铜管与打击乐器不遗余力的应用增强了演奏的硬度,突兀坚挺的节奏则使得合奏更趋向“机械化”,冒着寒气的小号没有一丝生气,包括粗犷无情的合奏,所有这些都与马勒作品精神相吻合,能够获得挑剔的马勒专家与马粉一致好评绝非易事,演奏之精彩也证明桑德林此版完全可进入一流行列。

把目光聚焦于第一乐章不够,第二乐章虽不具有卡拉扬合奏的技术优势,声部与衔接也生硬,但小桑德林的理解与节奏掌控准确无误,生硬的声部与合奏反到形成一类特色,蒺刺般刺激着人们的听觉神经,有时候刺痛甚至淌血反到是件过瘾的事情,不痛不痒才让人无话可说,可惜,演奏还是有些温文尔雅,未能彻底的放开,我甚至认为小桑德林的“荆蒺”再尖刻锋利些肯定更好,所以我一直以为,对马交来说,你若剑走偏锋,一定要舍得豁出去,豁到底,才够味。

后两乐章与众多版本比较优势不大,慢乐章题中之义自然清晰,但它缺乏演绎这样伟大乐章的气度与个性,合奏相对少了些如流的绵延与细腻,细节未臻完美。

小桑德林无疑是聪明的,如果有人想分辩一版演奏管乐与弦乐间是否平衡,第四乐章是个不错的参考,合奏明显偏重铜管与打击乐,弦乐与之相比明显处于“不等份”的状态,但这版的特色也正在于此——它凸显的铜管与打击乐器反而将马勒赋予此的精神内涵展演出来,也增强了演奏的硬度,这样高强度的演奏正为诠释马六所必须,也正为多数马迷所喜闻乐见,也恰恰贴近马六之精神,而合奏的技术水准、演奏是否均衡,反而不重要了。

但有些过于溢美之词我不认同,整体的看,他聪明地夸耀了铜管与打击乐器的作用,却又并未将之提升至更艺术的层面,在节奏硬度上,控制与释放并非是完全合理的,一方面,演奏未能真正的“豁出去”,合奏的技术水准一般,也就难以形成既不失于共通原旨、又让人大呼过瘾的个性风格,至少,对于像小桑德林和彼得堡爱乐团这样非马勒“专业户”,剑走偏锋是最好的选择,从这个角度讲,中间两乐章、特别是谐谑曲还是过于规矩了,而末乐章又略显杂乱,他在声部调度、合奏、衔接,包括技术上,还是有差距。

https://pan.baidu.com/s/1FVM10xdqMg4s3W8Hv1_r7w?pwd=b2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在以较慢速度演奏马六版本中,霍伦斯坦&斯德哥尔摩爱乐团1966版无与伦比,“口齿”最清楚,慢而实沉、慢而从容不迫且并无“断点”,“口齿”清楚起到了关键作用,以第一乐章为例:演奏并未用多少力,但纵向和声清晰,几个声部一览无余,声部清晰的叠加效应使演奏的说服力倍增,由此可见口齿清晰有多重要,但演奏又绝非仅靠“口齿清晰”就万事大吉,你必须得出色解读出作品的“题旨”,这是最重要的,从这个角度看,第一乐章明显是软了,展开部也未见改观,霍伦斯坦并未以有力的笔力与架构勾勒出马勒赋予作品(第一乐章)强悍的精神风貌,“气口”总得看偏松,展开部应是大展拳脚之地,但霍伦斯坦并未腾挪出足够的力度与动态幅度,我一向以为,没有硬度的第一乐章无论如何是缺憾。

但若仅仅这样评价霍伦斯坦此版未免偏狭,当你把此版放到一更宽泛的角度去看,此版在以多样化视角理解、诠释与解读马勒上的意义便凸显出来,即使一个中速的、略带温文尔雅、并不强硬但步履端正而又清澈无比的马六(第一乐章)应能以其精湛的演奏引起cm的兴致,当人们不再过多的纠缠于音乐作品所谓的“含意”(包括它的具像)、重新回归音乐自身时,霍伦斯坦的演奏更容易为cm梳理出作品的内质与肌理。

本就富于活力的谐谑曲在霍伦斯坦棒下少了几分快步下的古怪狡诘气息,而多了亦步亦趋的憨态,尽管它并不缺乏兴致,速度仍然秉持着第一乐章的不急不燥,拍感甚为“均衡”,并未有依靠重拍来带动气势,但和声的纵深感与背景在张弛有序的节奏中一一清晰呈现,若听惯了紧凑的马六,此乐章就显得松弛,但并不难接受,它略带持缓的憨态给慢节奏铺下稳健的注脚,真乃又整又立,尽管我还是认为它偏慢。

慢乐章与末乐章都属霍伦斯坦给此版演奏设定的“不强调”原则之下的产物,看似平淡,实则包容万方,我有时在想——何为大家?大家必是胸有成竹而表现出来的则是气定神闲,听听慢乐章——绝不鸡零狗碎、绝不随机用巧、更绝不故作惊人之笔,但听下去则绵密中气纳有度吞吐有序,那番大胸怀是能明明白白感觉到的,正所谓太上忘情而用情则自深隐之处。

再听听精彩无比的第四乐章,尤如千军万马却是仪仗有序的儒雅之师!那番“正规军”齐整沉稳的气势绝非一脉斧鈅钩叉的草寇们能“整”出来的,特别是呈示部棒极了,令人回味再三(三个旋律动机,两主题呈示部分),而响亮又回响着堂音的铜管尤为出色,比如第一声大榔槌(13.34分)激起铜管的高潮乐段不逊色任何一家一流乐团,我一向以为霍伦斯坦必心怀锦绣,所以才能一生“居无定所”、却走到哪都能整出“香饽饽”。

不管是否熟悉马六,我都希望不要错过这版马六,也听听二线的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在大师调教下表演的多出色——每一声部都无可挑剔!

https://pan.baidu.com/s/1K0PISZuYPAabOJM70zwvrg?pwd=ucf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音乐解释还是粗线条为好,细化的同时所带来的疑问也多,当解说涉及到具体与结构时,音乐就不仅仅是欣赏这么简单,泛泛的听都是“乐音”,具体的听,音音不同,突然想起胡梅尔2首钢琴协奏曲,索性发上来,感兴趣可对照听听,说实话,音乐总比文字更直观。

知道胡梅尔的乐迷(1778-1837)不多,与贝多芬同时代人,道地的古典作曲家和钢琴家,现在湮没寡闻,但在当时却是比海顿、贝多芬名头不差的大牌,小贝多芬8岁,但出名比贝多芬还早,少年师从于莫扎特并受益于莫扎特提携,后又先后拜海顿、萨布里等为师,26岁接替海顿任显赫的哈什特拉齐亲王宫廷乐长一职,后又先后在斯图加特与魏玛任王族宫廷乐队乐长,在魏玛一干20多年直到去世,这样的显职,同代人舒伯特连想都不敢想,在如日中天的贝多芬面前,他是罕有的敢与其明说不同见解的人,俩人后来交恶,直到贝多芬临终前才重归于好,尽管修好多少有点“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味道。      

上传的这两首作品版本极少,我很是孤陋寡闻,据我所知一线钢琴家未见有人录制,估计唱片公司和经济人们嫌作品分量轻,未必能赚多少银子,也正唯如此,Chaodos唱片公司才令人肃然起敬。     

胡梅尔钢琴协奏曲是灿烂的钢琴技巧与有节制感情抒发的结合,与贝多芬比较,它差在明确的调性感觉与意志力,创作显然没有贝多芬那样大胆,也就难以将音乐动机充分展开并辅以坚定明确的调性,当眼界足够开阔意志品质足够坚定时,音乐在创作上肯定会与之相辅相成,贝多芬的音乐之所以始终有调性,一个简单的动机就能与以波澜壮阔的展开,首先归结于精神的强大,坚定于自己的音乐灵感与创作才华,不同的“气场”总是与不同的人相伴,啥人会有啥样的“气场”与之匹配,文若其人,音乐作品同样“若其人”,在协奏曲上我感觉他与莫扎特更靠近,而非贝多芬,尽管他创作后期经历了由古典风格向浪漫主义的过渡期,现在回过头从音乐发展角度看,他并不具备创新发展的能力,他的创作遵循传统,但水准很高,尤在分句的装饰处理与炫技上有特点,但不足也明摆着(与贝多芬等大家比较):整体大的气脉一般,乐章之间缺少精神与情趣的有机连接,过于游移的调性使音乐发展有些飘乎不定,其实每乐章都是精品,却难以给人以整体的大局观,当然,若不考虑这些单纯的听:很好听,这个不消说。      

a小调OP.85听感很不错,第一乐章奏鸣曲式,主部主题开始于a小调上一条忧郁委婉的旋律,带有莫扎特式的西西里忧伤,似在诉说心中曲委,0.38分在符点节奏下加重语气,1.34分音乐转入C大调副部主题,由长笛等木管吹奏一条明朗的旋律,之后音乐在大小调间游移发展,演奏步伐开始变的壮阔,在回到a小调的灰色阴郁中钢琴介入,钢琴在装饰音型映衬下介入主部主题,充分表现独奏的华丽与精细性格,6.18分在副部主题呈示后开启展开部,展开部设计了相当精致的独奏技巧和一定程度的集中度,突出展示绚丽的音色与细微结构分解,但表情因素不足,带有一定的音乐会性质,独奏与乐队精细的声部处理不可谓不美,但展开部的性格并不明朗,难以给人更深的印迹,11.58分在主部主题上进入再现部,以12.50分副部主题站上A大调预示着这一乐章调性转换的归结,并最终结束在沉重地小调和弦上。      

第二乐章慢板,间奏性质,篇幅不长却将胡梅尔曲调优美擅长装饰音的写作特点表现出来,F大调,在乐队气息宽广的属音和弦上,钢琴轻声优美的歌唱,音乐带有浅淡的浪漫色彩,钢琴连续的上下连奏段落非常美妙,轻声结束在不定的语句中,引出第三乐章。第三乐章回旋曲,a小调,回旋主题(A段)是一个轻声漫语的设问句型,1.21分出现对比性的第一插部(B段),它在结构上与A段份量相当,与以赋格处理并在不同的调上演示,第二插部(C段)出现在5.10分,性格近似A段,一组温馨的木管段落,听了听,大致结构应是:A-B-A-C-B-A,这个乐章的精彩在于独奏钢琴对回旋主题和插部精妙细腻的分解与装饰处理,但说实话,也多少显得有些琐碎,缺乏明确的对比与走向。      

相对我更赞赏b小调OP.89,结构设计较上一首新颖,创作大胆,声部运用个性更鲜明,独奏与协奏的关系比a小调紧密,也更有价值,在戏剧性上反映出一定的浪漫主义倾向,它让我想起了肖邦,我们能在肖邦两首钢琴协奏曲中找到触发肖邦音乐灵感的源头,第一乐章定音鼓奇特的用法与弦乐别致的拨奏都给我留下印象,主部主题峥峥的力度,两个主题之间明显的对比、二乐章铜管与钢琴庄重神凝的效果,两个声部迥异而又奇妙的合二而一,凝滞与流动相异相融的美,包括末乐章情趣欢快的处理等等都不错,此作我以为应能归在一流作品之列,尽管还是略嫌孱弱,有兴趣还是听,文字计不再细说。
      
钢琴斯蒂芬·霍夫(1961-)相信喜欢钢琴的乐友会有所耳闻,英国中生一代钢琴领军人物,毕业于朱利亚德音乐学院,技术出众,在精致、严谨与华丽上形成自己独到风格,曾经听过他以精细别样手法演奏拉赫玛尼诺夫钢协全集,迥异于传统主流乐派的“黄钟大铝”模式,尽管我不是完全赞同,但他独到的个性与技术样式听来令人耳目一新,他具有无懈可击的钢琴技术,但无论是演奏拉赫玛尼诺夫、圣桑,还是弗雷,我从未见过他为技术而技术,为表现而表现,总能流露出良好的音乐素养,演奏家到了一定的“份”上,从来就不是技术问题,比拼的是心智、意境与悟性,演绎或者说诠释总是重要于“演奏”,工匠型演奏家确能以让人眼花撩乱的走键与金蛇狂舞般的肢体动作博取一时彩头,但缺失的却是乐感与艺术的纯粹。      

这款唱片由CHANDOS录制于1986年,记得曾获当年《英国留声机》大奖,我个人对霍夫的演奏满意,不温不燥,乐感、色彩与精妙的指键很有魅力,让我们领略了一个精致细腻的胡梅尔和一个颇具才华的斯蒂芬·霍夫,指挥:布赖登·汤姆森,英国室内乐团助奏。

https://pan.baidu.com/s/1EElSVtHBstjTOJPlaoOprw?pwd=viq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7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你若想直面马六的悲剧效应和由悲剧所激发的无穷张力,伯恩斯坦维也纳爱乐1988年版不会让你失望,老大师总能不遗余力抒发马勒的激情,尽管有时有点表面化,但它致力于完全彻底挖掘马勒交响作品的情感特质,且能形成独有风骚,仅此就不同凡响。

第一乐章与霍伦斯坦上面那版节奏完全不同,伯恩斯坦才不管是否表现出“正规军”样式,他要的就是在迅疾节奏中的力量特质,类似霍伦斯坦的“长靠“显然不是他的选项,紧身衣袖灵活迅疾的“短打”才更吻合他的思路,振人耳膜的小军鼓、嘶鸣般的双簧管和小号被特别突出来,这样迅急利落的第一乐章有着极过瘾的听感,他比以节奏迅疾著称的马泽尔表现的更为紧迫,临近生命暮年的老大师似乎特别想在这里表现出他全能的生机与生命活力,我是每听到展开部(9.27分)都不禁一笑——老大师打了鸡血般的兴奋,未及“站定”就盎然的飞旋起来,全不管“立足”稳也未稳,这样张扬的、姿肆无忌的第一乐章听起来煞是爽快,但由于速度偏快,演奏似乎难与赋予展开部更多的内蕴与回味,但我钦佩老大师掌握平衡的绝大本领,他的第二主题玲珑剔透又有着上佳稳健的步态,放的出去,拉的回来,尽管主部这一块演奏过于“狰狞”,过于大声, 但总得看并未显得过于倾斜。

第二乐章A部布满敏锐的神经,伯恩斯坦显然拉大了A与B之间的对比,每一声部都是凸突的、鲜明的,紧缩与放达交互的,弹性十足,A部主题充斥着鲜活跳动的能量,演奏不时以突起的震惊效果刺激人们的听觉神经,但三声中部(第2.25分)与A部对比过于夸张,过慢的B段,在速度上很难与A部主题形成一个适度的恰到好处的整体性完成,布局并不很妥当,幅度上,极限的拉开与突然的合拢都让我有些不知所措,但它并未遮掩充满弹性的A部。

第三乐章超棒,有经验的听客当听到第二乐章奇慢的B主题时会对这个慢乐章产生期待,以伯恩斯坦一贯强化对比和善于在情感流上造势的能力,他的慢乐章就错不了,无论情感还是线性,都超一流,维也纳爱乐几个声部棒的难以言表,特别是木管与弦乐组不仅平滑如流,织体的韧力与弹性很让我放心,天造地设般的匹配。

第四乐章绝对在最具震撼效果演出之列,从第一个音符开始伯恩斯坦那股“劲”就紧紧绷着,整个这一大段自由速度对幅度的“拉力”无与伦比,呈示部听得人心襟摇曳,什么叫指挥家的结构功力,你就听伯恩斯坦的这个呈示部,既运笔“正确”、又高贵灿亮,又满台生辉,推进也出奇的显示出清澈的逻辑感,再听听他的展开,从第一次大榔棰落地时的震动和铜管撕心裂肺的命运主题以及随后的展开段落、直到第二次大榔棰落地段落都极有表现力,这两记大榔槌砸的,得具有相当强大的心脏来接受它,出于对激进浪漫主义峰值欲望的追求,伯恩斯坦的高峰段落稍稍有点燥,但在充沛的、摧枯拉朽的感染力面前,这点燥感完全可忽略不计,此外,合奏的聚焦与结像感实在出色,每个声部都如饱蘸水墨般在伯恩斯坦如椽之笔下显示出极其鲜明的色调。

此版出自他DG版马交全集,CD另收有5首亡儿之歌,由Thomas Hampson 演唱,乐团仍是维也纳爱乐团。

https://pan.baidu.com/s/1gfi2J2WjebpQTvFALJzjtA?pwd=hxo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24-4-17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MusicAV 发表于 2024-4-16 20:37
霍伦斯坦的马勒三,因为录音效果好上了TAS榜单很有名气,好像也是马六这家唱片公司出品的。

马勒二还是 ...

对!马三

马3- 霍伦斯坦_副本.jpg (40.31 KB, 下载次数: 31)

马3- 霍伦斯坦_副本.jpg

马勒- 3霍伦斯坦_副本.jpg (41.64 KB, 下载次数: 24)

马勒- 3霍伦斯坦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对于喜欢直觉与外向型演出的cm,索尔蒂&芝加哥交响乐团七十年代DECCA版可以听,这是一版大刀阔斧的马六,索尔蒂手里这把“刀”真是爽!直率、无情,砍去了附着于马六作品之上的臃缀与漫无边界的附意,还原作品的清爽与本原释义,马六在索尔蒂棒下利落多了,演奏留下了作品本质的含蕴,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窄了内涵引申与拓展的可能性。

索尔蒂的利落还不同于伯恩斯坦,虽然两者都属美国式的“简而直接”,但伯恩斯坦的设定非常明确——以较快速度带动起强烈气势,从而最大可能去挖掘马六的情感因素与悲剧效应,索尔蒂则是回归——删繁就简,清澈本体,回归马六的原谱与释义,所以,你在此版听不到类似伯恩斯坦那样夸张的将快与慢明显拉开的对比,谱面该怎样就怎样,芝加哥交响乐团也很好地还原马勒此作的响亮与硬度——特别是黄铜气息的铜管与清脆的打击乐器,而索尔蒂也发挥出他擅常的黄钟大铝式指挥,这样的演奏首先听起来很过瘾,而它又与卡拉扬那样精致和谐“圆滑线”的和弦方式迥然不同,索尔蒂的和弦、分句衔接与尾音处理都是“直角下坠”式,棱角分明、砰砰作响,煞是爽快,再加上它明快清透的节奏感,演奏既色彩绚丽缤纷多姿、又一气呵成,但弱点与伯恩斯坦相同——想像力并不丰富,让人回味的“点”也不多,它的亮点主要在于精湛的管弦乐合奏与杰出的乐感。

第一二乐章听来大快朵颐,特别是第二乐章, 听这样简捷明快与喷涌着清晰音乐性的演奏,你会发现,马勒作品的标题性(释义)变的不再重要,”索引派“们也许会觉得不过瘾,但音乐自身所带来的快感让哲学的悲剧的马勒随之变得清爽利落,索尔蒂把哲学的文学的马勒“做回”音乐的马勒,尽管由于他特有的节奏风格,他绝不会像几位名指挥一样把音乐的线性拉长,以便于附着更多含义,他棒下的马六、包括所有的和弦(听听斩钉截铁般的第一乐章)都是清澈的、开放的、短线条的。

我一再说明:如果只把索尔蒂仅仅理解为“快刀”式的黄钟大铝风格就轻看了他,听听他在第二乐章的变化,轻快的风度不改,但节奏变化丰富又有说服力,没有一点夸张与生硬,再听听令人心悦臣服的第三乐章,听听他在慢速乐段中如何以精湛的手法提炼音乐的灵魂,一旦“静”下来,索尔蒂的柔软与想像力不输给任何人,他是能够把弦乐器与木管运用到最佳状态的指挥家。

振聋发馈的末乐章在索尔蒂棒下特别的妥贴,震撼处尤如万马奔啸,节奏酣爽锐力,而音乐发展布局又特别的清晰条理,可见其超群的控制力,棰击之后的展开乐段具有精湛的艺术说服力,几个声部无与伦比的合奏能让所有挑剔的音评人为之绝望。

https://pan.baidu.com/s/16mBsGZGXk9dOWoJGn1NmmQ?pwd=yuk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0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萨列里在当时大名鼎鼎,名声与社会地位都在莫扎特之上,但200多年过去了,现今有几人知道萨列里?有几人听过乃至欣赏他的音乐?原因何在?我想,除了以讹传讹,音乐作品自身艺术价值是不可忽略的原因。

欧州有识之士20年前开始关注萨列里,他的录音也慢慢可以见到,大陆随之有cm关注,这无疑是好事,萨列里当然不应被埋没,他应该得到他应有的位置与掌声,但却不宜无限拔高。我曾经看过《爱乐》杂志一篇谈萨列里的专文,把萨列里拔高的不得了,甚至有人侈谈莫扎特是流行音乐、萨列里才是古典音乐这样的奇谈,我曾经说过,这里许多音评专论之所以不具备学科意义,就在于太多的以偏概全,很不客观。

这两首钢琴协奏曲,从现有披露出资料上看,是萨列里仅有的两首键盘协奏曲,分别创作于1773年和1782年,不能说它对萨列里的音乐有代表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萨列里不俗的音乐才华与某种局限.

先听听C大调第一乐章,引子是上属大三度坚定强劲的和弦,在C的八度上略微弱化,自然引出优雅纤秀的主部主题,整个乐章的情趣由引子与主部确定——音乐始终在坚定与优雅中交互,布局得体,可听性强,青年萨列里有才华有想法,音乐也就没有一味单纯的去表现所谓的“美”,它在一定程度上抒发了青年萨列里不凡的胸襟,但同时又不失音乐自身的美感,这样的音乐才有价值,它理应不能被埋没。那么,苛求的说,作品的弱点在哪—— 1、调性单一,两个呈示部基本守在主调C上,主题之间没有明晰的句断,2、随之带来的问题:主题之间的边缘不清晰,这样,展开部就略显模糊,我们应该明白,当奏鸣曲式主题的类型过于单色,因为确乏足够的对比,它就很难丰富起来,那么,音乐空间的容量就相对有限,但不得不说,展开部钢琴部分写的足够精彩,既发挥出相当不错的想像力,又依靠不断回到主部的方式找到与音乐动机的联系。
第二乐章,单主题奏鸣曲式,a小调,主题是在小调和弦上一条弯延甘润、续断如歌的抒情旋律,微甜而不腻,略忧而不伤,简单的弦乐拨奏更给音乐挂上了清淡静雅的背景,我很少听到作曲家以这样清秀的笔触写作协奏曲的慢乐章,静婉如歌又毫不沉溺,心灵独白般的娓娓动听,真是独特的思维与着笔法,这个乐章,曲式与调性判断都小有难度,着着听了两遍才确定是a小调,平庸的作曲家断写不出这样看似简单实则委婉枝繁的心灵乐章。
第三乐章C大调,回旋曲式,欢快又饶有兴致的回旋主题孩子般的童真可爱,两个不同凡响的插部都给我留下深刻印像,一个以弦乐器的滑音伴奏如巧燕飞掠,一个以低音重音伴奏如沉重的脚步,两者形成令人击节叫好的强烈对比。

文字计、降B大调不再详述,尽管在结构上较之C大调没有突破性丰富,但却饶有兴趣勾勒出当时欧州的风土人情与上流社会交往的雅态,彬彬有礼且富于生气的主部主题与稍显慵懒的副乐思听来令人阵奋,也忍俊不禁,诙谐又正经的写作手法较之C大调更为纯熟,颇具风情的柔板乐章有一种令人期待的发展,特别是不落俗套的左手低音固定音型,很有想像力,值得仔细玩味,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尤其不要错过,变奏曲式。

这两部有特点的作品完全可以列入古典主义时期一流协奏曲行列,C大调写作时萨列里23岁,能感觉出他与莫扎特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我相信他坚定的和弦方式与颇有根基的和声演化、肯定对日后贝多芬音乐风格的形成有影响,听听第一乐章展开部特别是第5.25分钢琴不间断的强力连奏,包括强劲有力的尾声,都颇显大气,古典主义初期少见有这样的写法,音乐的美感与胸臆间情志话语紧紧连在一起,这样的音乐才有味道,而这也正是贝多芬音乐一个鲜明的特点。

当然,必须指出,就这两部作品而言可以看出,萨列里器乐作品的艺术性与莫扎特同期作品比较还是有相当差距,结构布局(包括调性安排)总得看显得单色,既使旋律上也缺乏莫扎特那样清新流畅、如泉奔涌的乐思,至于莫扎特音乐中那种时隐时露的不可思议的情志、美妙音响与无可挑剔的音乐结构及完美风格、令人动容的旋律与深刻优雅,也是萨列里不具备的,他当然不应被埋没,专业人士与cm爱好者都有义务恢复这样一位重要作曲家的本来面目,音乐编纂史也有责任在音乐史上给与他应有的地位,我们同时需要更多的了解他认识他,倾听欣赏他的音乐,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史无须重写,至少在当下,萨列里尚缺乏类似足够多的经典作品来颠覆学科上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史料的传统认知。

此片另一重头戏“西班亚 拉福利里亚变奏曲”称得上精彩,拉福利里亚是个古老题材,多有作曲家根据这个主题创作,萨列里的这首很不出名,其实创作技法够高明,变奏手段也丰富,旋律动听,主题是d小调一段舒缓忧伤的旋律,但随后的变奏在各声部以令人印像深刻的方法展开,他的弱点在于结构略显得松散,不够紧凑,变奏曲和赋格一样很考验作曲家才华,但萨列里的26段变奏倾其所能,听来足令人愉悦。

https://pan.baidu.com/s/1LEiGsdcVF2yXczubNUksug?pwd=6v5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蒂尔森·托马斯&旧金山交响乐团录制的《马交全集》与2001年出版,这张马六即出于此,蒂尔森·托马斯是我喜欢的类型,他在准确、平衡和音乐智性形成自己的指挥风格,这样的风格能力“搬弄”起马勒来得心应手,特别有手法处理好隐藏在马勒内里的种种情感和文史倾向背后的神经质。

第一乐章是清晰的线性、恰当的力度、条理有序的节奏与纵向和声之间完美结合的典范,演奏通篇渗透着儒雅气息,在一派大轰大鸣的马六成为风气之时,蒂尔森·托马斯接近古典风格的演绎就显的眼光独具、风格独到,不管人们对这样的马六认知如何,这种艺术上逆向思维的胆识让我佩服,演奏看似清癯,实则该有的都有,绝不缺乏解释力,第一乐章一丝不足在于展开部开端节奏有一小段并不紧凑,尽管你别指望它能给你带来多么巨大的震撼力,但它清透的和声处理与准确无误的节奏始终让听者心悦神舒。

当你随第一乐章的进程接受了这种“瘦金体”式的演奏,第二乐章瞬间就可爱起来,开声打击乐清癯而透澈的音响一目了然,演奏始终清醒而毫无类似酒神迪奥尼索斯特征,我甚至以为它太清醒、太有条不紊了,少了些迷乱与作品自身的古怪狡诘气息,尽管它并不失味,也不缺乏韵致。

托马斯的慢乐章是我个人喜爱的慢版乐章之一,此类演奏模式一个特征就是重视“线性”,当把演奏视线由和声转移到分句衔接与线条推演上来时,马勒慢乐章特有的长线条、抑扬顿挫与空旷凄然兼有的魅力立刻就凸显出来,它当然是有节制的、古典风格的,包括地动山摇的最后乐章,这个不消说——蒂尔森·托马斯早就设定好了。

蒂尔森·托马斯把末乐章序奏的三个动机性主题和主部主题处理的异常沉稳而又耐人寻味,充满世道轮回的回味,每个声部仿佛都在“写作”着自身,简约的织体、有限的和声、干净明了的节奏,充沛的弹性,也都让演奏极富听感,主部主题的节奏与推进不温不燥,准确精当,音乐的“啃节“转换处理的极大气自如,你感觉不出那种刻意猛然的转弯,三十多分钟的演奏一气呵成、没有一处“断”,整体感觉甚佳。

https://pan.baidu.com/s/1fDEfXyIPMETV1zflWkgjqQ?pwd=hhe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bomberb2 发表于 2024-4-22 15:43
马勒3 ,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开始 听不太进去,后来看阿巴多的琉森那套视频的3,就非常的喜欢了。把能找到 ...

对古典的切入点不一,马交同样,但能入门进去,且能逐步深入就好,古典这东西,专一而遍及大千,随着深入,需要触及的旁类科目很多,也没啥捷径,很难,当然,泛泛的听,则无所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5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阿巴多与柏林爱乐团2004现场音乐会录音广受好评,但人们对它的溢美多少与他2000年大病初愈后的晚年情结相关,当我们把目光仅聚焦于演奏自身时,此版略软的节奏与其空旷凄疏之情绪一样引起我的关注。
第一乐章呈示部偏软,一方面是清澈澄明,一方面缺乏作品固有的钢铁气息与悲壮的时代纠结,这样乏力且略显形软的感觉,用晚年情结来评价似难以自圆其说,晚年情节与大限将至的情怀似乎都不是用乏力来表现,远的不说,滕斯泰特、伯恩斯坦晚年的马六都以更富于博发的精神、甚至是“豁出去”的义无反顾来表现,当然还有另一条演绎模式——即淡泊恬静与云淡风轻,但那也是绚烂之极的归于平淡,而非“乏力”,这个无须争辩,有录音在,无论是呈示部还是展开部,一听可知。

当人们以更宽容的视野看待马六时,柔板在前也就更易接受,调性的不适感也仅存于瞬间,但阿巴多“散文”式的演绎在前半部分有些散,你不能说漫无边界,但缺乏明晰的情感聚焦,也就相应少了些情感的感染力,尽管我陶醉于它淡泊悠远的田园情怀,但我同样希望演奏的情感与色彩更为鲜明。

但大家毕竟是大家,第三乐章阿巴多扼准了马六的交响脉搏,既不失于活跃的律动与生机,又避免了过于锋利嚣张,在我听来几处有难度的节奏转换并不显得生硬,至此,演奏渐入佳境。

第四乐章的风格是阿巴多式的——宽阔宏大且富于韵律感,他并没有过度追求动态和弦的震击效应与打击乐器的音场效果,而致力于马勒交响作品宽阔的交响视野与缤纷多姿的交响色彩,尽管节奏与和弦并不紧凑,音符与音符、小节与小节之间处理总得看松弛且宽余,但演绎对作品的解释力令我信服,几个关键的节点——包括对展开部起伏有致的处理与两次大榔棰前后的锤击段落都颇为惊心动魄,此版因这个顺畅如大江之流且具震撼力的第四乐章而未陷入平庸。

https://pan.baidu.com/s/1hmMDoS92jtP8ZpooNMILFw?pwd=d4b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5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相比较阿巴多2006年率卢塞恩节日管弦乐团同样是现场版的马六更令我满意,它首先强调了节奏和力度,因而第一乐章演奏相对有了棱角与方正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软散,阿巴多对节奏力度的调整改变了2004版结构略微有点孱弱的不足,尽管亦步亦趋,但四梁八柱强大的“支撑力”使演奏更为稳重且有不凡气度,音乐色彩丰腴而凝重、交响空间庞大而有序,马勒的气味出来了。

你再听听第二乐章柔板,织体的线条感比2004版前半部分要强些,下笔干净、味道隽永、背景一尘不染,颇具大家气色,演奏家们对音乐杰出的悟性与灵感被阿巴多徐疾有度的激发出来,可谓美仑美奂。

控制与放达皆优的谐谑曲与重叠绵密的第四乐章无须多言,这些世界级的演奏好手们尤其在第三谐谑曲中大放光彩,而末乐章从开端的三个动机主题到主部主题的过渡中我们可以看到阿巴多对音乐有条不紊的调动,阿巴多特别擅长对宏篇巨制作品予以稳健而条理的理缕,庞杂的展开部演奏棒极了!这才是那个胸有成竹而又临阵不乱、越是“千军万马”的大场面越仪态万方的阿巴多,我相信,再过多少年,阿巴多这版以耗尽生命之力与命运和死亡抗争的伟大演奏会被人们长久铭记。

链接提供两个,一个是MKV实况录像,一个从MKV中抓取的音频,仅供试听,我不知这场演出是否有CD发行,权宜之策耳。

MKV视频:https://pan.baidu.com/s/1jVF2cthLvYSJgrBO8ddDwg?pwd=zf2a

音频:https://pan.baidu.com/s/1j4b6m1DGNvzVgVk6YO_tRg?pwd=q3k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2024-4-27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扬松斯的马勒与佩拉希亚的巴赫类似,都是临近演绎生涯中晚期才去碰,而一碰就不俗,他分别与伦敦交响乐团与皇家音乐会堂乐团录有两版马六,两版都可名列一流。

与皇家音乐会堂的现场版录于2006年7月,严谨的艺术态度和简约的音乐风格大为清澈了马六,第一乐章有些四平八稳,一向有激情的扬松斯并没有给予这个乐章以应有的激情,但他的节奏感准确恰当,音符间与起落音又干净利落,因而并不乏味,如果苛求,你也可以说多少有些循规蹈矩,他显然还缺乏大师级马勒专家们举手投足间给予作品丰富性与想像力,但乐队高超的合奏技术足以增分,也能使听者有足够咀嚼,柔板乐章出色表演出扬松斯擅长抒情的特长,几个声部对尺度的把握精准无误,特别是第1.59分英国管介入后,音乐柔媚的几乎浸出水来,音准与乐感很棒,精准的谐谑曲同样属范本式演奏,扬松斯对音乐“精兵简政”的处理使合奏空间清洁而弹性充沛,听听精准恰当的打击乐(包括开声的定音鼓),再听听它的低音声部,无一丝浑浊。

整体看,这是一版客观的以技术见长而个性风格并不鲜明的版本,演奏缺少一些情感上的引导,但精湛的合奏技术随处可见,特别在节奏的精准与和声之精确上出类拔萃。

我以为对马交演绎,过于缺乏情感会给人“清汤寡水”印象,因为马交作品本身就提供出无限暇想与丰富想像空间,但任由情感泛滥从来都是大忌,演奏中的情感因素必须合乎作品界定才恰当,这就像大眼睛双眼皮也得分长在啥样脸型上,从“恰当”这个角度看,对扬松斯此版的轻视明显缺乏依据,此版的不足仅在第一乐章呈示部对主题略显不痛不痒的处理,扬松斯开声时显然优先考虑的是确定整个演奏的节律标准,而多少忽略了激情与力度,但也正是这样准确的节奏感觉,一下子就确立了整部作品的演奏速率,我之所以说它“精湛”,首先是节奏、包括速率与对力度掌控的精湛,至少演奏在扬松斯棒下达到了增一分则长、失一分嫌短的艺术效果。

不得不对皇家音乐会堂乐团杰出的合奏赞誉,两位对乐团影响巨大的指挥门盖尔贝格与海丁克都是各自时代演绎马勒的达人,也都是乐团风格的缔造者,扬松斯得益于此,他对演奏马交精确与平衡的掌握,并不比海丁克逊色,在我看来,至少他奉行思路“简约”而不是几十年一直风行的“抻长”模式,就令我大为赞赏,“抻长”不需要多少勇气,但“精兵简政”则需要极大的艺术胆量,正因为此,我才很不理解评论界二流混子们对此版嗤之以鼻的勇气缘自于何。

谁又能忽略扬松斯的第四乐章于林啸风沉中大气磅薄又令人心旌摇曳的精彩演出。

https://pan.baidu.com/s/1WYH0-wUTx4DHWlsvEPw3hw?pwd=v27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2024-4-27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扬松斯2002年11月与硬派的伦敦交响乐团同样录有一款现场版,相对皇家音乐会堂的清澈精湛,此版的份量更沉实,伦敦交响坚硬有力、富于弹性、幅度宽广的合奏更益于马六悲剧情结的抒发,第一乐章情绪坚定果断,偏紧的呼吸感明显带有向前的冲击力,节奏上强调小节的重拍,这番带有“蹬地”性质的重拍显然比2006版多了激情。

摆弄马勒,除了弦乐与铜管,英国乐团的木管包括圆号总是比德奥乐团富于表现力,相对的说,德奥乐团更强调整体,而英荷这些北欧音乐团体并不在意甚至鼓励声部的个性表演,这就是为什么贝多芬听来听去还是听德奥,而听马勒英美就毫不逊色,扬松斯曾师从卡拉扬,他总的风格仍属“控制”类型,但第二乐章柔板、声部显得有个性,如木管的英国味道不由的徐徐散发,连带将作品的韵致表露,谐谑曲则以有表现力的节律手法将马勒作品的音乐属性展演的多彩多姿,不知别人,我是很欣赏这种带有音乐通质、大而化之的演奏与指挥手法,任何演奏,当它大胆摈弃掉音乐织体过多的情绪附着、而把目光聚焦于音乐自身时,就差不了,说到底,音乐就是音乐,而非说教指南和人文场景说明书。

两版比较各有风格,此版更为粗犷、直率、有力,偏于内心情感与激情的抒发,而音乐会堂版则更精细精准,合奏也相对的含蓄高雅。

https://pan.baidu.com/s/1fxmD310-b_bC4sjeWQMR-g?pwd=zs9r (注:根据整轨文件自剪切分轨乐章,仅供试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24-4-2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MusicAV 发表于 2024-4-25 21:03
阿巴多的马勒版本也很多,早期下载他的马勒总是理不出个头绪来,有现场视频、也有与LFO的。直到去年DG正式 ...

是,DG版缺“复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津曼与苏黎士国家管弦乐团2007版是新版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这个演录俱佳的版本在诠释马六的传统理念与新思维交互中走出了以清晰、端正、丰盈而又步履昂然的演奏路数,它并未完全摆脱传统,又与传统演绎中一味纠缠于悲剧情结的演奏完全不同,同时又能巧妙规避开新思维中过于新颖的思维与马勒交响精神背离的倾向,但变化是明显的,这是我对此版最满意之处。

第一乐章的交响性足够充分,带有“机械化”的效果并非是靠增加强度,而是来自齿轮般的、机械化的节奏,津曼把自由速度与机械节奏掌控到最佳效果,这么多版本中,他最懂“省劲儿”,但事半功倍,效果斐然,此外,在诸版中,他编织的肌理甚为精细,细部栩栩如生,说实话,通篇都不会给你多么强烈的听觉冲击(而马六的听点之一就是第一乐章超强大的动态冲击力,业界诸评鉴都纠结如此),却能让你绕有兴致的听下去,直到让人拍案叫绝的第四乐章。

津曼和美老一代指挥家帕雷一样,都属典型的硬派风格,却把第二乐章柔板演奏的安怡如眠,都说指挥家过70岁后风格会发生变化,帕雷、索尔蒂等都如此,津曼又是一例,世上很多事,都是到了一定年龄才得真正勘破悟透,心灵才得回归如孩褆般的纯真,可惜,一但到了这阶段怕也就来日无多了。

第三乐章陡然放慢节奏和突然增加强度,音响粗犷,震颤,津曼仿佛要把整个音乐织体的纹理曲张开来、以利于以浓重笔划让人们定睛观瞧,速度慢的不可思议,津曼“编织”出来的形体如一只北极熊在冰天雪地自由玩耍,合奏涌现出阵阵怪诞的、异响的声波,但却大为拓宽和加大了演奏的腾挪空间,甚至是有益于启发指挥与听家共同思索的空间,思索这个词儿本不应与此乐章相联系,但就在这一片怪异声波与雄浑奇特的空间之中,我却分明在这里听出了津曼的的安然与独思——空旷与慎独乃人之绝美境地!你甚至能感觉思绪漫延过后漫无节奏的畅然独舞,仿佛在感受第四乐章厄运到来之前的片刻宁静,这是何等的惬意!在这样“绝版”的谐谑曲面前,津曼柔板在前的曲目按排天造地设般的合适。

第四乐章无须再说,喜欢者还是去听,我还是那句话——音乐比文字直观的多。

https://pan.baidu.com/s/1Rxz7VodYSnp6y0GtZpG5Lw?pwd=vf1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五律·晚秋两首

其一
信步荒郊外,人绝景亦奇。
风平落叶满,林阔鸟声稀。
寻吠觅村路,听喧望酒旗。
归来抚病腿,长吟醉昏夕。

其二
幸离市井远,无欲自来风。
品酒十分醉,赏音一律同。
尽帛从无悔,投粟难说情。
独坐任天暮,笑对万籁空。


五律两首  冬闲小记

其一:
冬雪惬炉茶,临窗霜外天。
身闲火锅酒,野旷古村烟。
岁惑人省事,神清智堪怜。
翻头近腊日,蹉跎又一年。

其二:
世事日纷乱,宅家居也平。
谈经各有妙,论命巧言通。
聚散安则好,素荤有便行。
举头同把酒,明月照余津。


卜算子·闲话两首

其一
本自内城人,翻作它乡客。
浑酒粗茶大棒骨,醉里随身卧。

忙也赏清音,闲也观天鹤。
满口方言半京腔,兀地田头坐。

其二
弱冠若初阳,岁去斜阳暮。
桃蕊柳黄先占春,游走它乡处。

贫贱最自得!陋室且得住。
忽道南桥卖花生,恰好南中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10 22: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