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1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富尔特文格勒谈巴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27 1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市
]当有人间富尔特文格勒为何用几乎相同的精神演奏巴赫和贝多芬的作品时,这位指挥家激动地回答说:“那完全是同样的东西。人的内心精神并没有变……两位作曲家为同一目标奋斗,这就像古代悲剧那样,要求释放出不可思议的力量,净化自然的本能。”

在另一场合中,于二十世纪五O年代初期对柏林音乐学院学生讲话时,他说过:“你们不要认为情绪音乐是十九世纪的发明。我们知道,在巴洛克时期就有音乐中的情绪因素存在,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甚至强调得比在十九世纪还要厉害。我认为,就这方面来说,音乐是始终同样的。音乐始终是人性的生动表现。活生生的人站在音乐的後面,活生生的人仍然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以及嘴巴——现在和过去都一样。”

富尔特文格勒在对待巴洛克音乐的态度方面没有任何武断之处。他认为所提的问题有音乐本身作出答覆。在他的《音乐笔记》是这样写的:当音乐线条提供得正确,表现力自然会产生。除威尔第外,巴赫是最杰出的声乐作曲家。他也称赞巴赫写作手法中结构的出色,并指出:巴赫的作品是“自行走向”结尾的,海顿和贝多芬则是将作品“导向”结尾的。这就是音乐逻辑统一体的成就——音乐的作用一方面是精神逻辑、精神作用,另一方面却成为时代的问题。

有些人至今还在巴赫和贝多芬之间的差别上做文章,把贝多芬形容成一个浪漫派作曲家,一位主观的作者,从而咸了自然秩序的破坏者,一位压倒他人的权威。这种观点出於十足的误解,并显然受到贝多芬作品惯常演奏方式的支持。将巴赫和贝多芬相比,就像将一株老橡树和一头狮子,将动物的生命和植物的生命相比……。

巴赫的作品当然有一定的‘悲剧性’效果——人们只需去想一下受难曲。但是,尽管如此,巴赫的作品基本上仍是史诗性作品;他笔下的主题代表一个不变的实体,它虽然发展,却从来没有自己的生命。由海顿的作品向音乐史提供的,并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得到全盘体现的明确事实是:主题像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一样在作品中取得有机发展。

就巴赫而言,一首作品的整个潜在发展是内含於主题本身的;他实际上从未使用过任何与主要主题不协调的手法,即便他在赋格中引入对题时也一样。他是十足使用单一主题的作曲家。他运用的曲式——赋格、咏叹调等等——全都向我们显示出同一主流。每首作品都坚定不移地循原定路线进行。

他是既抒情又富史诗意味,既客观又主观……他在他的受难曲中显示出音乐从未激起过的主观精神。此人在他的心灵中强烈感应上帝之子的苦难、基督的神圣经历,从而在他最後的一首杰出的受难曲中大显身手,就整体而言,只有浪漫主义时期的那首巨作……华格纳的《特里斯坦》能与之相比。

今天,像过去一样,巴赫被尊为天神,居於所有其他人难以企及的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他的音乐有严整的结构,……并由旋律、和声和节奏等因素的内在连系加以充分平衡。比例的协调以及所有局部的彼此融合,使巴赫的音乐显示出某种超常意念……这种音乐优雅、真挚、具创造性,但又从不丧失其神秘性。

幸运的是,我们还有富尔特文格勒的巴赫曲目唱片作为样版。第三首《布兰登堡协奏曲》有两个版本,时间跨越二十年;第五首《布兰登堡协奏曲》有两个版本(富尔特文格勒用现代钢琴提供通奏低音独奏);《第三组曲》有两个版本;《马太受难曲》也有三种处理方式。并非所有这些唱片都能供人们手头研究之用(有些是不外借的私人藏晶),但可以到手的一些唱片已经能够令人通过音响强烈感受到富尔特文格勒在巴洛克音乐方面的追求和收获。






这是我在魔术号角看到的文章,就转过来一下。因为貌似有些朋友对巴洛克,巴赫的音乐有偏见。以为只是些音乐游戏,献给贵族混饭吃的,谈不上什么感情。但在我心目中,巴赫的情怀是至高无上的。就像ROSTROPOVICH也说过:“巴赫的情感在规模上与莎士比亚是同等宏伟的”。听他的音乐,虽然在乐理上我是个局外人,但在情感上我经常被感染得只有无限的赞叹。在我看来,巴赫这位音乐之父跟埃斯库罗斯这位悲剧之父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比如他们的作品在完美的结构上蕴含着最崇高,最动人的情感。
2
发表于 2007-8-27 14: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省榆林市
人各有志



sigh


再次膜拜伟大的JSBac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8-27 14: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引用第1楼晨曦之星于2007-08-27 14:36发表的 :
人各有志



sigh
.......



的确,但最好还是能多多理解下不同的音乐家。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8-27 15: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省榆林市
引用第2楼nevin4315于2007-08-27 14:59发表的 :




的确,但最好还是能多多理解下不同的音乐家。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实在太少
所以我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lala~~~~^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8-29 10: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南汇区
很多人对bach的偏见,使因为音乐知识的缺乏,bach的作品是纯萃的音乐,面对这一堆无标题的作品,感到不知如何去理解,而欣赏贝多分时,比如月光奏鸣曲,这些人就认为是描述月光的,他也就自以为听懂了,其实是后人觉得曲子意境如月光般恬静,给它加了个名字而已,但对于BACH,由于无法YY,感觉不到BACH的伟大,比如,如何去欣赏小无,大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8-29 10: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烟台市
巴赫说:斜体字太难看了 [s: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8-30 08: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没有新意,音乐不是竞技运动,音乐世界也不是“武林”,没有成败,没有输赢,更没有排名,只有体念,流行音乐带给许多人的愉悦和满足可能并不会少于巴赫带给另一些人的。穷人用瓷碗吃饭,富人用金碗吃饭,结果都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8-30 09: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松江区
同意楼上的,审美永远是主观的。其实《老鼠爱大米》带给一部分人的愉悦感肯定不亚于《赋格的艺术》带给另一部分人的愉悦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8-30 22: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bach听多会闷, beethoven听多会郁闷--所以偶选mozar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8-30 22: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引用第7楼fiver于2007-08-30 09:19发表的 :
同意楼上的,审美永远是主观的。其实《老鼠爱大米》带给一部分人的愉悦感肯定不亚于《赋格的艺术》带给另一部分人的愉悦感。

审美审美审美--有意思的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7-8-30 22: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引用第8楼kkk101于2007-08-30 22:53发表的 :
bach听多会闷, beethoven听多会郁闷--所以偶选mozart

听得不够多的缘故[s:26][s: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8-30 22: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引用第7楼fiver于2007-08-30 09:19发表的 :
同意楼上的,审美永远是主观的。其实《老鼠爱大米》带给一部分人的愉悦感肯定不亚于《赋格的艺术》带给另一部分人的愉悦感。

审美审美审美--有意思的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8-30 23: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贝)F大调的作品应该不会感到郁闷。。 [s: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11 21: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