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7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昨晚听了场音乐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9 0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票只花了5块钱,很不错。嗯嗯。
2
发表于 2007-11-19 09: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曲目、指挥、乐团、听感什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9 11: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1-19 12: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引用第0楼stochastic于2007-11-18 14:51发表的 今晚的音乐会~不高兴发在古典区,就发在这儿~ :
时间:2007年11月17日,星期六,晚上8点(美国东部标准时间)

地点:Joseph Meyerhoff交响音乐厅,巴尔的摩

曲目:上半场:Franz Berwald,Estrella de Soria悲剧序曲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下半场:Robert Schumann,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春天”

演奏:巴尔的摩交响乐团

小提琴独奏:Madeline Adkins

指挥:Arild Remmereit

====================================================================

关于第一首曲目和作者。Franz Berwald(1796.7.34-1868.4.3),瑞典作曲家,祖籍德国,生于斯德哥尔摩的一个音乐世家,但直到1829年33岁时才得以到柏林学习作曲,并结识了门德尔松,却不被后者欣赏,被认为“傲慢、冷漠而市侩”。尽管如此,其才华无法否认,在1840-50年间创作了一些歌剧、室内乐和四部交响曲,但也被认为瑞典色彩过于浓重。其最大的成功正是1862年他的埃斯特利亚.德.索利亚悲剧序曲在斯德哥尔摩皇家歌剧院的首演。然而很遗憾的是,这部作品再度被搬上舞台已经是1946年纪念他150周年诞辰。

悲剧序曲是Berwald最经常演出的作品。该作品创作于1840年代早期,正是门德尔松和舒曼的创作巅峰时期,作品听起来也颇有二者的味道,这也是今晚选入节目单的原因。但毕竟Berwald还是一位古典主义者,所以结构和曲式上仍然显得较为传统。d小调,奏鸣曲式,开头是一个简短的慢的序奏,定音鼓一声重击之后音乐开始猛烈起来,进入一个很快的快板,情绪激烈,线条起伏很大。然后小提琴伴随着长笛和双簧管进入一个很迷人抒情的第二主题,取自剧中埃斯特利亚的一段咏叹调。最后音乐突然急转直下,变得安静,慢速。尾声转为F大调,长笛和双簧管奏出一段激烈的旋律,引出第一幕。

乐队的其实无话可说,6把贝司,双管编制,铜管的声音非常饱满,弦乐的层次感也很分明。我的位置是一楼21排偏左,声音的延展还是足够的,不过小提琴的高音部分似乎有一点点弹性不足,不过只是一点点。大提琴声部给我的感觉非常好,贝司的线条也清晰可闻。如果非要说点美中不足的话,也许要算长笛的快板独奏部分有几处气息稍微有点不稳吧,不过不在意听也不是大问题。指挥看起来听年轻,看节目单的介绍说曾在80年代中期师从里奥纳德.伯恩斯坦,并且分别在奥斯陆挪威歌剧院和巴黎国家歌剧院作过郑明勋和马里斯.扬松斯的助手,目前是乌克兰国立歌剧院的艺术总监和基辅国家爱乐乐团常任指挥,这次是第二次和巴尔的摩交响乐团合作。从年纪和合作次数来看,对乐队的控制应该说相当的好了。

相比悲剧序曲,门小协显然是我更感兴趣的曲目。独奏是个女小提琴家,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硕士毕业,Stulberg国际小提琴大赛第一名。一开始并没有感觉到技术特别出众,有些细节似乎没到那么收放自如的地步。不过到了华彩部分的炫技还是很让人称道的,第一乐章尾声的一段的琶音和抛弓也挺见功力。乐队方面,撤去了两把贝司和三支铜管,这是根据曲目传统的编制。弦乐组和独奏的音色上存在着一些偏差——这是没办法的事,琴本身决定的,不过配合呼应的比音色上的偏差要小得多。众所周知门小协的三个乐章没有停顿。大管的一个长音直接从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进入第二乐章的行板,并且上升半度将调性转为C大调。乐队的小桥段之后主奏进入一段很抒情的独奏。这一段上,我个人的感觉是似乎情绪中间带的悲伤色彩稍微多了一些。因为我始终觉得门德尔松这个出身富家一生都不曾体会肖邦和舒伯特那种凄苦的人的作品应该说明朗、欢乐甚至甜蜜的色彩占主要成分。即便这首协奏曲定为e小调,却没有什么愁苦的感觉,而是一种淡淡的甜掺在抒情的旋律当中。不过个人见解吧,没什么绝对的对错。三段式的第二乐章,到了尾声舒缓的情绪开始慢慢变得激烈最终一个桥段把情绪彻底改变成了欢乐的E大调的第三乐章,我不知道是不是美国人的乐观天性使然?这个欢乐的谐谑曲无论乐队和主奏都把情绪表达得非常充分,拨弦的时候好几个小提甚至都略微摇头晃脑的。这里必须得提到一点就是对比现场的感觉,有些录音格外地突出了主奏,其实尤其在快乐章的合奏里,主奏小提的声音并没有那么鹤立鸡群的感觉,而是埋藏在乐队里若隐若现。你要找它一定能很清晰地听到,但若注意力放在宏观,绝不会听到一个很突兀的一把小提琴的声部。

中场休息在音乐厅里随便转了一圈。下半场就一个曲目,春天,而且没有加演,有点遗憾。协奏曲的戏剧冲突通常主要集中在主奏和乐队,所以乐队声部之间就略显单调。从这个角度看,这是有些人更偏爱交响曲的原因。春天写于1841年,在之前的一年里舒曼终于得偿5年的夙愿——老牛吃嫩草地娶到了比他小将近十岁的美丽的克拉拉.维克小姐。不知道这标题是不是指自己的春天终于来了——当然这是胡说了,标题的灵感来自他的朋友Adolph Boettger的一首诗,关于渴望春天的情人——看来还真的和“发春”有关,原诗歌好像叫做"Im Tale bluht der Fruhling auf!"(春花开在山谷里?大概就这意思吧)。开篇弦乐和木管就很急进的旋律似乎昭示着春天(发春?)的来临,不过很快就平静下来——毕竟是春天不是夏天的暴风雨。这里用的是d小调而非降B大调,这也算是舒曼作为浪漫派人物的大胆尝试吧,有人称这一段慢下来的序奏充满了“贝多芬式的戏剧感”,我说实话没明白具体是指什么,能感觉到的是一种如春风般和煦的从容和欢乐,然后到最后一个加速进入主体。主题当然是愉快的,并且贯穿了这个乐章。刚才在门小协给我略显悲伤的感觉这会儿倒是都没有了,欢快的感觉在跳跃音的闪动下显得很鲜活。在第二主题里,发展部是一个有跳音的加洛普,无论是跳动感十足的弦乐还是嘹亮的铜管都充满了喜悦,这一段的铜管是我整晚上最满意的部分。

第二乐章最初曾有标题叫“晚上”,主要旋律分别由大提和木管表出两次,每次都有很丰富多样的变化和从奏。木管主奏的那一段十分精彩,低音部的和声把木管的主旋律烘托得恰到好处,既充实了木管又没有掩盖主旋律。长号轻柔的略带哀伤的赞美诗作为结尾,一个桥段直接进入第三乐章谐谑曲。到了这一段长号一下子变得生龙活虎起来,有美国人对此的形容是“温柔的长号吃了安非他明”(这是个什么形容)。不过这一段的张力和冲突确实是最多的,弦乐和管乐的交错表现得很好,唯一可惜的就是圆号有几个强音稍显有点过,声音有点爆。终曲的开头仍然是狂飙突进的,不过很快归于一个小提琴的轻柔的主题。得意洋洋(这一点美国人表现起来也很有天分)的第二主题在木管一个俏皮的回响之后进入发展部,最后回归开头音调和音强同时上扬把愉悦的情绪推到了最高点,宏大的气势欧美的优秀乐团从来都不会缺少的。

考虑到这张票自己只花了5块钱,无论如何都是一场很值得听的音乐会。

.......

1未命名.jpg (4 KB, 下载次数: 52)

1未命名.jpg

2.jpg (4 KB, 下载次数: 49)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1-19 12: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这价格就是进去睡觉也值得啊~ [s: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1-19 12: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小数还真能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9 13: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其实好久不写手很生疏了,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写好。如果老不写点正经东西慢慢的就真的啥也不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1-19 13: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也是
当年小数同志那锋利如刀似的对于作品的精密分析至今还让我等瞠目结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9 13: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现在老了,不行了,听力脑力都严重退化,已经不好意思在古典区发贴了,干脆到水区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1-19 13: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小数现在的文章一股股浓郁的美国味扑面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7-11-19 14: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引用第9楼william0608于2007-11-19 13:56发表的 :
小数现在的文章一股股浓郁的美国味扑面而来~
还好小数不是去的印度
否则岂不是满屏的咖喱味 [s: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9 14: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回 10楼(黑瞳) 的帖子

你还别说,我现在身边就充斥着一群印度人,每天的校车里就充斥着“咖喱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11-19 16: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你难道还想要他们有德国味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11-19 17: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Re:回 10楼(黑瞳) 的帖子

引用第11楼asdfdsa于2007-11-19 14:44发表的 回 10楼(黑瞳) 的帖子 :
你还别说,我现在身边就充斥着一群印度人,每天的校车里就充斥着“咖喱味”~~~~
[s:41][s:41][s: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11-19 17: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
[s: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5 10: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