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am99990

请问刻录盘和原盘在音质上是否会有区别!!-->af2000转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2-3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省鹰潭市
用Wingdows Media Player播放CD时选择(波形)的可视化效果可以对模拟声音信号有个感性的认识,低频和高频信号是叠加在一条曲线上的。模数转换就是把这波形在1秒钟采样44100次,把每次的音频信号的大小用一个二进制数来表示,加上纠错码……等用坑和岛的形式刻在光盘上,具体的感兴趣的朋友还是去翻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2-2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江门市
有公司帮忙印刷CD面的吗?我想把公司资料印在CD上面。[em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2-2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以下是引用螺旋测微器在2002-9-3 16:30: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classical在2002-9-315:58:13的发言:
据说用接力的方法刻10张盘,音质差别相当大

那是乱说。
[/quote]

是接力啊!有可能的,光驱光头发烫会产生偏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2-2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TO:发烧鱼:
别的没有什么,就是对你摆老资格不满,老资格除了退休年限有用处,别的有什么用处?我最先接触的CD刻写机器是国际贸发局一个老头子给的 1X刻写。见过么?:)

TO:lycsc
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总的看来,认为CD刻写以后音质损失,乍听到就好比听到有人说,一张电脑上的照片通过多次COPY,照片都变形了一样可笑,
同样的比喻是一张Windows98安装盘,通过多次COPY以后,文件出问题,或者以后变为95也未尝可知。

我觉得只要是有数字电路的一点常识的人,就知道CD的实现是靠0-1转换为音频信号的。应该不存在损失。

但,你是否考虑到如下可能的影响
1) CD盘片的对拷是否是数字的对拷。
就是说,COPY的过程是0-1的读,然后是0-1的写。

2) CD盘片是否有校验,这个格式标准我没有仔细研究过。
因此是我讨论这个问题的软肋,我记得CD音频的读是没有校验的,就是每次读的时候没有错误的校正,那么每次读的过程可能会有损失。
如果这样,那么就有可能每次都读不准确。
补充:这个格式好像叫CD红皮书,参看下帖子中我提供的链接

3) 刻写的不同盘片对读的还原是否真实,这个同样涉及到上面CD音频格式是否有校验的问题。

除了上面三个问题的影响,我觉得CD COPY应该是完全一致的。


至于空气感等。我觉得可以用双盲测试很容易证实是否正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2-25 13:35:1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2-2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我收集的一些资料,各位有兴趣可以看看:
CD盘片的标准,请点击查看
光盘的格式,请点击这里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血色黄昏    谈点我的意见    COPY是存在误差的  只不过是有容错技术在撑着而已

每次COPY出来的东西都不是完全一样的  ,  就好比国际米原器一样  以他为标准作出很多

米尺  但只能是无限的接近而已   ,   刻出来的CD有多大差别,限制于器材和听感本人无法

发表准确评论,但是有一点可以告诉大家  复制过很多次的98  出错几率会大很多 ,而且会

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 ,我用机器是从APPLE2用起的 ,从小学6年级就开始了

即使是硬盘对COPY  也有可能因为数据出错   产生一切未知错误  ,我们只能无限的减少这种

错误    却无法消除   ,  所以才出现了容错这个词语 。 COPY多次的操作系统是不稳定的

不能承受长期严格的使用  。  

      昨天刚用所谓CD COPY 机  COPY了2张  帕革尼尼的CD  目前没发现爆音或者别的差别

用的是三菱蓝碟,(不是那种CD 刻录塔,)  但是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我的CD机上

(二手JVC)出现爆音  换到DVD (夏新早期产品) 就没有了 ,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

如果没有专业的母盘和设备  制作出来的COPY CD  在纯物理界面上和原版一定存在差异

说话间  突然又听到爆音  但倒回去从新听 却发现爆音消失了   唉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浦东新区
cd说是说数字的,实际呢?还不是一个前期模拟,后期量化的过程?最后面的还原过程才是数字的,最底层的读取与写入都是模拟过程,说cd是纯数字的纯属误解。还有,不要老是拿数据盘和cd盘比较,一个误码率低的足以忽略,而一个对于小段的错误可以容忍,根本就是两码事。可以试想一下,一个高速转动(1倍速也是高速了)的转盘,光头的读取怎么可能没有误差呢?在转动带来的震动下,难道光头可以准确无误的在哪一个临界时间读取到他所需要的那个信息点吗?根本就是不肯能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9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云南省
以下是引用kjt在2002-9-3 21:33:00的发言:
我是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经常刻录软件,刻录的软件差一位的话(无法纠正的错误),软件就无法运行,刻录正常情况下,刻录出的CD与源CD一样,因为刻录CD与源CD是一样的数字信息

说得很对我同意,有谁的耳朵能听出相差几个0或1的误码?都是心里作怪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2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省咸阳市
以下是引用zeratul在2003-12-13 11:09:00的发言:
血色黄昏    谈点我的意见    COPY是存在误差的  只不过是有容错技术在撑着而已

每次COPY出来的东西都不是完全一样的  ,  就好比国际米原器一样  以他为标准作出很多

米尺  但只能是无限的接近而已   ,   刻出来的CD有多大差别,限制于器材和听感本人无法

发表准确评论,但是有一点可以告诉大家  复制过很多次的98  出错几率会大很多 ,而且会

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 ,我用机器是从APPLE2用起的 ,从小学6年级就开始了

即使是硬盘对COPY  也有可能因为数据出错   产生一切未知错误  ,我们只能无限的减少这种

错误    却无法消除   ,  所以才出现了容错这个词语 。 COPY多次的操作系统是不稳定的

不能承受长期严格的使用  。  

       昨天刚用所谓CD COPY 机  COPY了2张  帕革尼尼的CD  目前没发现爆音或者别的差别

用的是三菱蓝碟,(不是那种CD 刻录塔,)  但是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我的CD机上

(二手JVC)出现爆音  换到DVD (夏新早期产品) 就没有了 ,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

如果没有专业的母盘和设备  制作出来的COPY CD  在纯物理界面上和原版一定存在差异

说话间  突然又听到爆音  但倒回去从新听 却发现爆音消失了   唉  ....................



我不发表什么意见,我只是想指出你所举出的例子有中有几点说法不妥。

1.关于“每次COPY出来的东西都不是完全一样的  ,  就好比国际米原器一样  以他为标准作出很多米尺  但只能是无限的接近而已  ”的说法。
----这种类比是不可取的,国际米原器的复制你不认为是类似于模拟信号的复制吗?这和数码复制是不能比较的,因为模拟方式的复制公认的是不准确的,而数码的复制公认的是无损的。
2.关于“我用机器是从APPLE2用起的 ,从小学6年级就开始了”的说法。
----老是鼓吹自己资历老或者使用时间久的人不知道你们听过一个故事没:--恺撒大帝带兵打仗,一个老士兵看到一个新人升官,很不平衡,质问恺撒大帝说:“我从10年前就跟你打仗,现在还是个士兵。。。。。”恺撒大帝听罢指着一头骡子说,它跟我20年了,现在可不还是一头骡子!
3.关于“但是有一点可以告诉大家  复制过很多次的98  出错几率会大很多 ,而且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 ”的说法
----不知道你说的出错几率是什么错的几率,暂不讨论。装好的系统不稳定的原因联微软的盖茨和inter的总工程师都解释不清楚,你却意正言词说是因为“复制过多次的98”造成,是在太轻狂的说法。
4.关于“昨天刚用所谓CD COPY 机  COPY了2张  帕革尼尼的CD  目前没发现爆音或者别的差别用的是三菱蓝碟,(不是那种CD 刻录塔,)  但是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我的CD机上(二手JVC)出现爆音  换到DVD (夏新早期产品) 就没有了 ,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没有专业的母盘和设备  制作出来的COPY CD  在纯物理界面上和原版一定存在差异说话间  突然又听到爆音  但倒回去从新听 却发现爆音消失了   唉  ....................”的说法。
-----刻录cd出现爆音说明是失败的刻录。至少让我会从刻录的,但是一直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因为我对cd的正确刻录方法还是比较熟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2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静安区
其实我觉得讨论到后面变的有点多余
楼主是想问有没有差别,大家的意见不合,那其实可以这样,想刻盘的就自己实验一下,如果你自己觉得无法忍受与原盘的差异你就别用刻录盘,能忍受就刻好了
反正是刻给自己听的,不用管别人的耳朵能不能分别出来是吧!
前面看的我累死了,我觉得还不如大家讨论一下比较实际的问题,
比如现在大家都用的起专业的刻录机吗?我觉得不可能
那市面上价位在大家能接受的同档次刻录机,哪个更适合刻CD呢?这是我很想知道的,我想也是很多朋友想知道的
还有前面的朋友说到抓音轨的时候有的用EAC,有的用镜象,能不能比较一下这2种方法?
顺便解释一下适用的软件和使用方法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2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静安区
说明一下我只能买的起400左右的刻录机,哪位能帮忙介绍一下这个价位哪款相对好点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22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云南省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完全复制刻录一张文档你会发现少一个标点符号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找就该摔刻录机了。什么是误码?你能听出来吗?开国际玩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29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海淀区
误码当然听不出来.
可误码造成的效果就可以听出来了.....

几个0,1的损失在数率上看可能非常小,可造成的效果却可能非常大....一个0和一个1互换位置,信息和原来就可能千差万别..
蝴蝶效应在CD读取时会不会发生?我觉得是很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29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以下是引用sam99990在2002-9-3 15:10:00的发言:
同上~~

当然啊
你用F1E刻录的盘子要W元以上的配置才能听出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9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疆乌鲁木齐市
我刚刻了一张碟,回家试验一下,看能否盲听的出可闻的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3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大家争得好激烈。找到一个有关文章,转过来!!
http://audio100.9966.org/1/91.htm
=======================================
在很多地方,几乎所有和音乐相关的论坛,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基本上是没有休止的。原版和盗版,原版和刻录,大家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终的结果也就是没有结果。

我也不会指望凭借我的浅陋学识,就能把这个问题说个水落石出,但是作为曾经的小半个发烧友,和现在的半个电脑发烧友,把我的理解用通俗的方式整理成文,去除一些迷惑,也就是我的最终目的了。

音频CD的复杂化,有一点原因是在于它的纠错机制,没有数据CD那么完善,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播放,也就是必然存在一个数模转换的过程,如果不存在这个过程,他就毫无神秘性可言。对于数据CD来说,只有彻头彻尾的外行才会以为一张正版压制的WINDOWS,和刻录出的这张盘有什么不同,甚至以为正版盘安装以后效果更好。撇开版权问题不谈,这种观点纯粹是个笑话。

同理,即使对于音频CD,在数字的阶段,也是可以完美复制的,即使经过APE压缩,也完全无损。只有计算机的门外汉,才会以为在压缩还原过程中丢失了什么。抓取的WAV文件,在计算机中被认为和任何文件一样,都只是二进制数字的集合,没有任何特殊性。同样WINRAR也可以压缩WAV文件,是否你也会失去对WINRAR的信心?要知道在压缩中,很多类型的文件,只要一个字节的偏差,就会有彻地灾难性的后果,对于计算机处理二进制数字的本领,你应该绝对放心。


通过合适的抓轨软件,目前是EAC最为优秀,经过适当设置,特别是关于光驱和刻录机偏移的设置,作出的镜像,经刻录机刻录还原,完全能够做出在数字层面上,也就是内容上和原版100%完全一样的复制品,这个说法可以通过第二次抓轨,用最严格的二进制比较方式来比较复制品和原版的差异,结果是完全一样,而且不管你是用了50元一张的最好的AUDIO专用刻录盘,还是1.x一张的低价盘(前提是没有质量问题),数字的比较仍旧是相同的。

所以,在拷贝和复制过程中, 音频CD所包含的数字信息,能够做到完全没有损失,可以通过科学来验证。有些人抱着人不可两次踏入一条河流的哲学思想,总是认为差异不可避免,但实际上这种猜想完全不适用于数字领域。甚至有人认为同一张盘一首歌,两次抓轨生成的硬盘上的WAV文件(说到文件,其含义是完全摆脱介质影响,不要争论硬盘的不同位置声音是否不同的无聊问题),经过数字比较完全一致的,也仍旧是不同的,会有不同听感,这种想法极其荒谬,实际上就是在说耳朵能听到不存在的声音,分辨不存在的差异,不知道这算是虚无主义还是传统玄学。

数字完了就要播放,可惜人的耳朵是没有办法欣赏0,1的二进制数字的,如果能够进化到如此程度,倒是省却了太多麻烦,此时无声胜有声了。因为人体的构造,实际上我们无法直接感知一切数字的东西,你的所有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都只能感受模拟化的东西,这些感觉都只能辨识程度,而不能绝对精确化,这就是模拟的和数字化的区别。话归原题,我们想要听到数字化的CD发出声音,就必须把数字的CD转化为模拟的电流,再通过电流推动扬声器,发出我们听到的声音。这期间经过多重复杂转换,优美的声音或者劣化的声音,由此产生。

模拟的世界,就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在这个概念里,只有尽可能而没有绝对。想要完美还原一把小提琴的声音,只有再次找到这把小提琴(这里完全没有考虑人的因素,地理环境因素及时间因素),正是因为完全精确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对于听感的概念,有太多歧义。想想一把小提琴的构成,再想想音响单元的振膜构成,就可以知道所谓还原是不可能的任务,而听过现场古典音乐会的朋友,都知道现场和CD完全是两种声音。

话归原题,说说为什么刻录盘和原版的声音不一样,关于这个技术问题,早前已经有了精辟的推论,引用如下:

Jitter 一般翻译作时基误差,是数位音讯音质劣化的杀手。 Jitter 造成声音的改变可是成因却非资料本身的错误,而是资料的时间部分出错了。在之前数位化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一个取样点包括振幅和时间这两项资料,而 jitter 造成振幅没有在准确的时间呈现出来,因此造成波型扭曲。在普通的 CD Player 中,由于读取机构是由资料流量来判断转速是否合宜,而电路的工作时脉又是以读出的一连串数位讯号的多少来决定,因此当转速不稳定时,每秒读出的资料数量就有误差,而电路工作时脉就受到影响,由电路工作时间所决定的各个取样点的出现时间与实际的时间就产生误差,这就是 jitter 的成因。还有很多影响工作时脉的原因都可能造成 jitter ,例如 CD 的重量与厚度是否均匀影响转动稳定性,反射面的材质, CD 转盘到 DAC 之间的连接线,都会造成 jitter 而影响音质。要避免 jitter 发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 re-clock ,将接收的数位讯号先存到缓冲记忆体中,然后用一个精准的时钟重新排列这些数位讯号,并且让后续的数位电路都以这个时钟为运作基准。有些 Hi-End 器材使用不同于一般 S/PDIF 的单线数位传输介面,加入包含时钟讯号的接线用意即在此。   

或许读者仍对于所谓资料正确但是音质受到影响感到疑惑,为了让读者对 jitter 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此提出一个实验结果。先准备一张音乐 CD ,然后复制成另外一张,并用抓音轨软体保证这两张 CD 的资料内容是相同的,可是放到 CD Player 中聆听,却发现两张 CD 的音质有很大差异。我们怀疑 CD Player 的读取机制不如电脑光碟机精准,因此准备了专业用音效卡 CardDeluxe 来做数位录音,将 CD Player 的数位输出 (SPDIF Out) 接至音效卡上。经过多次的比对,我们发现数位录音的结果与直接抓音轨的资料内容相同,也就是说 CD Player 读取并没有问题,影响音质的主要原因是 jitter 。单位时间资料流量不稳定的变动造成 jitter ,但这些资料内容本身并没有出错,因此不能单从数位录音的资料发现错误。一般来讲,除非设计上有瑕疵, jitter 要大到使资料内容出错是不可能的。   

以上资料内容从台湾的LukeLo网友撰写的大作《关于数位音乐》中摘录,感兴趣的网友可以找原文观看,内容专业详细,很有借鉴作用。

现在明白了,造成CD音质差异的原因,完全不是凭空臆想的所谓转换损失,刻录盘的本身介质差异,刻录机的精确度限制,注定了它和原版盘在物理上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这两张盘记录信息的凹坑(pit)和平面(land)绝对不可能会是一致的,它们的jitter也不可能是一样的(同理,盗版盘和正版盘,几种不同的刻录盘,甚至不同刻录机烧录的同一种刻录盘,都不可能一样)而压制正版盘片的工艺是玻璃母板制作,类似于印刷术,所以,同一母板在其寿命范围以内,制造出的盘片就有完全类似的凹坑和平面,它们的jitter也会有相当的一致性,这点和刻录的方式完全不可比。

一个悖论:在模拟的世界里,信息经过多重成衍生复制,会一代代劣化,而数字的世界则可以精确克隆。那么这个精确复制下来的刻录盘,如果重新作为载体,进入光盘加工厂,重新制作玻璃母盘,重新压制CD,有没有可能音质超过这个源盘?我的结论是:如果经过认真制作,压制盘的工艺品质本来就超过刻录盘,在完全保留信息的基础上,生产出的盘片完全可以有更好的物理特性,具备更小的的jitter,在音质上超过原来的刻录盘和毫不奇怪。

光盘的jitter对音质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到现在为止,完全没有权威验证,因为音质本身,作为一个模拟指标难以量化,而耳朵收货这句话,其不确定性更是大到无以伦比。且不论每个人对声音的感觉根本就无从比较,也不说听觉对于不同年龄的人也是相差很远,想一想,你在心情不错的日子,听到一声响雷,最多只是一惊,而如果在失恋的日子,听到雷声,可能就像雷电劈上心头,已经砉然泪下了。

心理的差异和变动,远大过声音的变动。而CD的jitter造成的音质差异,只能说很小,小到大部分人无法察觉。如果你的音响换个功放,换个CD机,甚至改换一下喇叭的摆位,造成的音质差异都大过原版和刻录盘的区别很多,而如果换一对喇叭,嘿嘿,那就是完全换了一种声音。

到此告一段落,不得不说的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心理引导会完全蒙蔽耳朵,一些很玄的结论就是由此而生。而我们也不能不考虑这种心理因素,所以,购买原版不仅是对创作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耳朵的尊重,心理感觉也远远好过刻录盘。只要不是经济困难或者难以寻觅,喜欢的音乐绝对应该买正版。此外,任何技术的研究和探讨,目的都只是为听到更好的音乐,请记住音乐二字,这是用来欣赏的,是一种提高情操修养的高雅爱好。而如果不是真正的研究者,却沉迷于所谓比较,所谓音质之中,整天自以为听出xx盘的微小区别而沾沾自喜,就已经完全忘了音乐的含义,进入魔道。就像以前买了一堆正版盘却不听的人,都是属于收藏癖,器材把玩者一类,和他们谈音乐无异于对牛弹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
http://www.cdbest.net/2003/ReadNews.asp?NewsID=1028
注意网页下面的那部分,新技术的刻录机+过得去的盘片就应该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马来西亚
呵呵,隔不久讨论一次可以普及知识的说,不过建议搞懂了的如果精力实在用不完就给他们上上课,如果精力有限就自己听音乐吧。。。

每次都是看见一堆菜鸟和另一堆菜鸟在吵,感觉就象是一堆计算机工程师和一堆律师在吵关于一个建筑力学的问题一样,,,哈哈,其实大家都很菜。。。

不过在争吵中是总会诞生出一个两个建筑师的,要怎么才能成为建筑师呢?就是抛开资力,抛开自己行业中的经验,象一个小学生一样去学习建筑的资料,这样才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马来西亚
给大家一点如何成为建筑师的教纲吧。
大纲要求要有数字电路基础,要有计算机原理基础,要有高等物理基础,要有计算机娴熟使用经验,如果没有,那就不用期望能在论坛里面学到什么,因为你要学的正是你认为大错特错的。

1。彻底了解什么是JITTER。
2。彻底了解数字处理和传输 过程。
3。彻底掌握EAC里面每一个设定,有一个没有搞清楚都不算。
4。彻底掌握YAMAHA F1E的AUDIO MASTER模式 刻录原理。
5。彻底理解光盘制作过程和原理。
6。了解各种刻录碟的不同。

就不要费精力去吵了,现在我才刚刚学完上面的东西,还没消化,那里有时间吵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能听出来就买原版 不然就烧一张玩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3-29 00: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