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坛12周年纪念】【9】《暖色》大家坛纪念版(-特别收录三段从未发布的分享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4 1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深圳
《暖色》---耳机大家坛12周年纪念版
注:本文仅在耳机大家坛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前言:
   《暖色》系列的第二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会以播放器为主,分享手边一些声音略带微暖色调的播放器。这些声音风格略带微暖的播放器,乐感都不错,当然,器材声音“暖”的程度不同,氛围感不同,素质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希望这篇文字的分享,能让大家一定程度上地获知本篇分享的几台播放器的一些特点和风格。同时,也欢迎大家跟帖交流心得。

     在分享之前,有一点需要强调。本篇文章,不属于器材AB比较的评测类文字。只是一篇个人使用感受分享随笔。所以各位在看文的时候,切勿以器材测评的角度去阅读。

    特别地,把这篇花了数月才完成的文章作为论坛的12周年纪念分享给大家。本文仅在耳机大家坛发表。谢谢!
=================================================




正文:
   文章选来的播放器,因为产品定位的差异,所以,这里按照价格幅度选了5台我觉得值得分享给大家的产品。分享顺序从价格相对最低的X1开始,到价格最高的HM901结束。文章会从播放器的规格参数,外观概述,操控体验,声音特点,搭配分享等几个方面去进行叙述。各位看文后,如有不同看法,欢迎上来讨论。

【X1】(FiiO)  市场参考价:648元




   在2014年的秋天,FiiO的新品再次刷新了他们自家播放器体积的记录轻量级便携播放器X1诞生了。主打便携,操控的新一代播放器X1,其实声音也不错,主要是第一耳朵还是容易吸引到喜欢流行音乐的聆听者。虽然硬素质不及中端型号X5,但便携性和操控性丝毫不逊色于X5。而且售价更相当亲民。入门级别的声音,消费级别的售价,是一些经济型初烧的良好选择。

规格参数:
型号:X1
颜色:银色/香槟色
存储:外接扩展卡 支持TF卡扩展 (最大支持容量 128G)
屏幕:2.4英寸 TFT彩色显示屏分辨率 240×320px
视频播放:不支持
音频
输出功率:100mW@16Ω
音频播放格式:APE,FLAC,ALAC,WMA,WAV
功能
定时关机:支持
快进快退:支持
USB充电:支持
耳机接口:3.5mm

接口
USB2.0:支持
电池
电池类型:锂聚合物电池
电池容量:1700mAh 3.7V
理论音频回放时间 12小时
规格
尺寸:96.X56.7X14.1(mm)
重量:106g

外观概述:
X1的外观,个人感觉是三台飞傲播放器里面,最小巧,最精致,最圆润的一台。大家不妨对比一下X3和X5就明白我为何这么说。外壳采用了铝合金CNC工艺,飞傲电子的播放器做工,在国内便携数播里面,算是大厂品质。X1有银色和金色两款,金色款会稍后推出,市场上先发售的,是银色版本。从规格参数中体积参数可以看成,X1是本篇分享中,体积最小的播放器,也是飞傲电子自家播放器里面,最小巧的播放器。便携性相当出色。当然,论外形尺寸,国内数播最小巧的,还有一台七彩虹的C3,但综合重量,尺寸而言,我更喜欢飞傲电子这台X1。

操控体验:
   X1的操控流畅性相当不错,作为一台入门级别的无损音频便携式数播,X1的操作流畅度已经是这个价位,这个档次里面,我接触过的国产播放器中最流畅的一台。尽管屏幕不大,显示参数也不是什么苹果SONY之类的国外品牌那般高端,但作为入门级别,这款屏幕是相当实用了。个人其实更倾向于有屏幕的数字播放器。毕竟操作起来会更加方便。

声音特点:
   作为入门级别的播放器,声音其实也是一个卖点之一,当然,从素质上是不可能和中端级别以上的器材抗衡。但声音讨好,耐听,也是必要的。X1的声音相当适合一般的通俗流行音乐。而且,作为这个级别的播放器。选购的消费者,大多数都是一些以聆听流行音乐,通俗乐为主的人群。要听高端,发烧录音,或者对前端要求严苛的古典类音乐,其实可以选择声音素质更高,LO素质更强的前端,或者直接上台式系统。X1的声音,第一耳朵还是比较容易让人接受,温暖而带有一定音乐味道的声音,虽然硬声场,分离度,全频解析力等多项硬素质不能与高端产品比较,但整体上,在这个级别的播放器,这种偏向于流行音乐的调音风格,还是比较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市场定位清晰,就是走兼顾便携,操控,外观于一体,偏微暖的流行音乐调音风格。适合一般入门级发烧友及一些对操作,便携性有一定要求的音乐爱好者。

搭配分享:
   X1搭配耳塞方面,比较适合搭配一些便携式的低阻高敏耳塞。作为便携随身听,大家如果追求的是便携性为主导,还是建议使用耳塞为上,而且是使用易于驱动的低阻耳塞。当然,不排除个别烧友,偏要拿个X1去推什么头戴耳机,或者LO接耳放推大耳机。但个人感觉,这样的意义真的不大。如果要追求随身驱动大耳,至少要上一台推力,控制力,硬素质顶班的旗舰级的前端去捆绑耳放去推,而不是拿个入门级的前端去推。但世上总有奇葩的人,所以,世事无绝对。

   搭配方面,动圈耳塞,推荐两款,喜欢人声细腻一点的,可以考虑SONY MDR-EX650,喜欢三频相对平衡,声音略为素淡的,头领科技旗下动圈标杆RE400也可以考虑。

   有人会说,推荐RE400,男人家的耳塞会淡吗?但我手上的RE400声音风格真心不算浓郁厚润的那类。另外,动铁耳塞,推荐一款性价比相当不错的耳塞给大家,SONY的XBA-C10,很适合听听流行音乐和一般人声录音。重点是,价格相对实惠,配搭X1是不错的选择。高端的耳塞,这里不建议推荐了。因为毕竟搭配要匹配,我不反对那一台入门播放器去推上万定制的人,但至少我不会这样做。所以这里不推荐售价高于600元的耳塞。


【DX50】(ibasso)   市场参考价:RMB 1399




     第二台和大家分享的播放器是属于ibasso的DX50,这台播放器诞生于2013年的秋季,也是ibasso第二台便携数播,定位于1500元以下的国产便携数播市场,同期,同档次的播放器有FiiO X3,HM700和ihifi760,暖色这篇文章,这个价幅的播放器,仅分享DX50,当然,另外三台播放器,有两台同样属于偏暖的声音。但因为没有仔细把玩,所以不在这里分享。如果前面的X1属于入门级,那么DX50其实可以算是比入门级高半档的播放器,我们可以理解为初烧级别。

   依稀记得,DX50推出时间比FiiO X3稍晚一点。在那个时候,1000-1500的价位,可以兼顾便携与声音的播放器不多。虽然HM的“6”系列有自己的特色,但无奈体积上仍不算太小巧,ihifi 812和QA350虽然声音得到不少烧友认可,但离便携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加上这个价位的播放器,不光光是声音,更多地要考虑外观及便携性。毕竟玩1000-1500这个价幅器材的烧友,其实对声音的追求未到达极致和严苛的地步。所以打声音牌,而放弃外观及便携的播放器,未必受乐。但FiiO X3的推出,无疑给这个价幅产品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对真正追求便携性多于音质的烧友来说,FiiO X3是一台理想的播放器。而DX50的出现,给这个所谓初烧级别的播放器,带来了另一份新意。

规格参数:
支持 24Bit 192KHz
-WM8740 解码芯片
-内置9V供电耳机放大器,
-2.31寸TFT (320X240)电容触摸屏
-支持24Bit 192KHz 同轴输出
-3.5mm 的耳机输出和线路输出(Lo)
-面板三个按键 (Rewind, Play/Pauses, Forward)
-256级数字音量控制
-8GB内存
-最大支持2TB ,SDXC ,SDHC micro SD 卡
-播放格式:APE,FLAC ,WAV, WMA,AAC,ALAC,OGG,MP3
线路输出( Lo):
频率响应: 20Hz~20KHz +/- 0.2dB
信噪比 : -109dB +/-3dB
THD + N: 0.003%
输出电平: 1.5V rms (1kHz 0dB)
耳机输出 (Po):
频率响应(32欧姆负载): 20Hz~20KHz +/-1dB
THD + N(32欧姆负载) : 0.004%
输出电平: 1.2V (Low gain),
1.7V (Mid gain),
3.1V (High Gain)
信噪比(32欧姆负载): -103dB +/-3dB (Low gain),
-106dB +/-3dB (Mid gain),
-108dB +/-3dB (High Gain)
输出电阻: <0.5ohm
续航: 大约 14小时
充电时间: 外接充电器 3小时。 电脑USB 5.5小时。
尺寸:64W x 100L x 17H (mm)
重量: 146g


外观概述:
   这是第三次在正式文章里面编写关于DX50的体会。外观方面,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国产编写数播之一。DX50是触屏设计的,但机器的正面却同时保留了三颗主要按键,而这三颗橡胶漆面的按键也恰恰起到了对整个播放器外观构成修饰点缀的作用。醒目的三颗方键,加上那块占了接近一半面积的屏幕,这就是正面的外观。DX50在外形上,属于线条感清晰,鲜明的类型,尤其是两侧的棱线。以及正面与上下底面的接合处,棱角分明,给人强烈的线条感,但正面的三颗主要按键却是另一种视觉,除了表面喷了哑光的橡胶漆,按键的四个角更是度了圆角,给人圆润和谐的感觉,于整机金属部分的竖纹拉丝铝合金构造+棱角分明的线条感,形成一个较明显的反差,但这种结合却刚好带来另一种视觉感受,正面三按键会显得特别醒目,特别突出。

操控体验:
   DX50的操控性算是这个级别的国产便携数播里面比较顺畅的一台。现时最新固件版本为1.6.0。我自己的DX50在1.2.7的时候,已经解决了所有的BUG。后面升级的固件,除了界面的升级,还提升了操作流畅性。当然,随着固件的更新,声音方面也作了适度优化。而触屏+实体按键的好处,则在于菜单操作方面更直接,更便捷,保留主要按键,方便盲操作。这个级别的国产数播,DX50是我使用过的几款同级产品中,最舒服的一台。

声音特点:
   和同样为这个级别的几台播放器不同的是,DX50有一把相当吸引人的“人声”。播放人声作品相当不错。相比起这个价幅中,男人家播放器的厚润,学林的模拟味足但略带粗犷,FiiO的力量感较足但略带刺激,DX50的人声,是几个品牌的同级产品里,我听过最舒服,最耐听的人声。中频不硬,不干,厚薄适中,有一定的密度感及质感,音色中略偏温暖的格调,相当适合人声作品及通俗流行乐。而这把略带温暖的“人声”甚至比起高一个级别的DX90的中频,更能讨好耳朵。当然,论素质,DX50仍然是这个价幅当中最全面的一台播放器,三频实力均衡。没有太过明显的短板。是初烧朋友值得考虑的一台播放器。

配搭分享:
   DX50的声音就如上面所述。再说细一点,DX50高频不刺激,低频下潜一般,但整体声音仍是有一定刚性。不至于过分肥厚松软。使用DX50,建议以听流行音乐为主。声音的平衡感方面DX50算是不错的一台设备。中频能量感最佳,高频有一定的通透度和延伸,如果喜欢听女声的朋友,可以考虑搭配中高频通透日系的耳塞,如SONY的动铁系列XBA-30之类。耳塞配搭方面,DX50算是比较百搭的,只要不是声音过分奇葩的耳塞,基本都没有问题。当然,如果要弥补DX50高频亮度一般,低频下潜一般的问题,最理想的办法是通过捆绑耳放去实现。采用WM8740解码芯片的DX50,拥有耐听而质感温和柔顺的声音。LO输出值得大家一试。这里同样建议大家以流行类作品为主。


【HM650】(Hifiman)   市场参考价:RMB 2499




   第三台和大家分享的播放器,是属于HIFIMAN在2014年夏天推出的“6”系新品。也是“6”系列里面,暂时配置最高的一台机器。它的名字叫HM650。虽然定位在“6”系列,但HM650却采用了和HM901,HM802类似的外壳。不同的是,HM650把HM901右下方转盘改为了四个实体按键。操作上会更准确。而为了与HM901,HM802区分,HM650采用了亮银色作为主调颜色。硬件配置方面,HM650采用了和HM802相同的DAC芯片架构,双WM8740的芯片。标配的耳放卡是经典卡二代。HM650虽然采用了和HM802相同的DAC,但声音却和HM802有一定差别,HM802更温暖醇厚,相比之下,HM650的声音,在保持良好的模拟味的前提下,显得更清爽,线条感更突出,声音会较HM802稍薄一点。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两台机器的声音刺激感都极低。

规格参数:
颜色:银色
类型:便携式无损音乐播放器
存储:外接扩展卡 SD卡(最大支持容量 128G)
屏幕:TFT彩屏(非触摸式)
音频播放格式支持:MP3,ACC,WMA,OGG,WAV,FLAC,APE
录音: 不支持
FM功能:不支持
PO输出:3.5mm立体声耳机输出
LO输出:底部数据口外接耳扩   
尺寸:117mm x 72mm x 29mm
重量:250g


外观概述:
   外观延续了HM901的大部分特点,比如按键的位置,比如屏幕的大小,比如电位器的位置,比如整个外壳的布局。但,还是有一些地方作出的改变。最大的改变,当然是配色。HM650采用了醒目的银色作为主色调,和HM901的炭黑色,HM802的深蓝灰色有着完全不同的格调。银色更亮丽耀眼,更容易刺激眼球。而为了拉开产品的档次定位,HM650在电位器及顶部品牌LOGO位置,均采用了更简单的材料。黑色的电位器,顶部LOGO位置,则采用了直接移印字体而不是之前HM901的皱纹皮革+凸字设计。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右侧下方,四向按键的设计,HM901是转盘设计,但因为初期有不少用户反映转盘使用时,有时容易出现反向误操作,大概是鉴于产品定位及实际操控,在这个位置上,HM650直接采用了按键。的确方便又实用。整体外观上,其实也和HM901,HM802有不少相似之处。所以,一眼看去,的确比之前的“6”系列高大上了。

操作体验:
   手上的HM650是采用太极II的操作系统的。其实开机时间,相应速度,操作的顺畅程度和升级太极II固件之后的HM901相仿。四向实体键的操作其实并不比转盘慢,相反,准确度会比HM901的转盘高。按键的手感也和HM901几乎一样。唯一有些许差别的,是音量调节电位器。HM901手感会较HM650稍紧致一点,HM650的电位器操作时,阻尼没那么明显。而其它按键,与HM901操作感受相类似。当然,如果是意淫因为两者的定位差异,而按键的差别,这里只能说一句,没必要。HM650与HM901的关系,简单可以理解为:结构类似,但内部硬件配置定位不同的两台播放器。所以实际操作感受是几乎一致的。相应速度也不会比HM901差。但重新插拔SD卡的时候,建议还是需要关闭电源后再进行操作。

声音特点:
   和HM802,HM901比较,HM650优点糅合两者的一些特点的一台播放器,当然,综合素质不会比前两者高。HM650有HM802那种模拟味道,可以说是温暖细腻,但又不会有HM802那般中频讨好,声音厚度感会稍微较HM802薄一点,会让你感觉到,更突出线条感。但所以这一点有一点点HM901的影子,但无奈硬件会较HM901逊色,所以只能说是走线条清晰的模拟声,但细节和解析度方面不及HM901。当然,HM650的售价相对HM901的差距还是挺明显的。如果听女声为主,而且喜欢WM8740那种淡淡的模拟味道,HM650是值得考虑的选择。由于没有HM802,所以无法直接一对一比较两台播放器的差异化。只能靠之前试听HM802的感觉去加以描述,所以如有偏差之处,请大家见谅。但,综合而言,HM650依旧保留了HIFIMAN自家调音的特点,就是中频细腻讨好,喜欢人声类作品的朋友,其实很容易会被吸引到。这一点也是HM650的优势所在。但与过去“6”系列不同的是,HM650在声音解析力,通透度,线条感等方面,均有了明显的提升。也看得出HM650是一款力求做出一些变革的播放器。

搭配分享:
   先说说耳放卡的搭配,因为和上面的播放器不同,HM650是可以自由搭配耳放卡的音源。HM650标配的是经典卡II代。声音只能说不过不失。当然,希望听更好一点的朋友,不妨考虑升级一下耳放卡,我自己是用MINIBOX卡的,曾经把MINIBOX卡插在HM650上,声音风格变得相对理性,但解析力,线条感,密度感都得到保证。当然,搭配没有绝对的,如果喜欢听人声的朋友,MINIBOX卡或许不是最适合的。大家可以试试另一张叫IEM卡的耳放卡。如果坚持选择了MINIBOX卡,有略嫌人声有点单薄的,可以考虑配搭一些中低频有一定厚度和量感的耳塞。当然,如何配搭,要看国人口味。我对人声要求是不能太厚,所以选用HM650+MINIBOX卡这套搭配听流行音乐的时候,我会选择达音科技的DN2K作为搭配的耳塞。如果喜欢选回HIFIMAN自家的耳塞,可以考虑RE600作为搭配。

   说完耳放卡,我们说说耳塞搭配。HM650的声音是较HM802略淡,略薄一点的。在配搭耳塞的时候,要考虑到声音的厚度,润饰,线条清晰度等问题。这里假设定下了耳放卡之后,再进行耳塞搭配。以我的MINIBOX卡为例,听器乐之类,可以考虑搭配中性平衡,通透度较好的耳塞。我自己的日常搭配是MDR-EXK。听人声或流行音乐时,在我手上的耳塞,我一般会选择DN2K和A83。当然,身边有朋友曾经和我说,对于他的听感,会略略有点薄了。所以,配搭的时候真的要根据自己实际听音感觉而定。而1000以内的搭配,我推荐HIFIMAN自家的RE400。2K以上的产品,用来听人声流行类,我同样推荐HIFIMAN自己的耳塞RE600。另外大家也可以考虑一下SONY XBA-A3。

   音乐方面,我觉得如果搭配MINIBOX卡,会比较适合聆听女声作品,或者一些流行音乐。当然,小编制室内乐也可以选听,但不建议作为主听音乐。HIFIMAN家的播放器,播放80年代的老歌特有感觉,这台HM650同样不例外。和我一样年纪的朋友,大概不少是沐浴在80-90年代华语流行的大环境下长大,过去80年代中期的AAD,ADD录音,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其实这类流行音乐,用HM650去播放,同样很带质感。


【DX90】(ibasso)  市场参考价:RMB 2499




     不经不觉已经分享到第四台播放器了。有人问,ibasso家的产品,不是一直走平衡路线吗?DX90比DX50更淡,声音更中性,这样的声音和“暖色”配得上号么?我可以肯定回答大家,配得上号。

   在我写《暖色》介绍的时候已经提及,其实暖色,在我的定义里面,是略带暖调乐感的器材。即使是微微的一点暖调,但如果是素质不错且合我胃口的,我都希望把它分享到这里。所以,这里有DX90的分享。

   整体上,这台播放器是本篇5台分享的数播里面使用频率,使用时间最多的一台。所以也是相对而言,对其声音最为熟知。DX90,是ibasso家于2014年4月份推出的又一台便携数播。因为外观长得和DX50几乎一样,所以初烧的朋友偶尔会区分不开两台机子。其实很简单,开机画面,播放器后背板的型号雕刻等,都可以区分。至于声音方面,DX90属于细致平衡耐听的一台便携数播。体积上,在国产中端便携数播里面,DX90不算大。采用了触屏+实体键设计,操作便捷。操控性能与DX50相仿。电池同样采用了DX50一样的锂电池,但因为DAC及内部电路架构等均不一样,所以能耗较DX50明显要高,续航时间不及DX50长。满电状态下官方标称使用时间约8小时。所幸DX90同样采用了和DX50一样的可更换式电池设计。所以电池没电时除了跟机充电,还可以自行更换。相当方便。

规格参数:
Line out:
Frequency Response: 17Hz~20KHz +/-0.1dB
S/N: -119dB +/-1dB
THD+N: 0.0015%
Crosstalk: 115dB (1KHz)
Output Level: 1.7Vrms (1kHz 0dB)

Headphne out:
Frequency Response: 17Hz~20KHz +/-0.1dB
THD+N: 0.0015% (32ohm load)
Output Level: 1.3Vrms(Low gain), 2.0Vrms(Mid gain), 2.8Vrms(High Gain)
S/N: -118dB +/-1dB(Low gain), -116dB +/-1dB(Mid gain), -115dB +/-1dB(High Gain) (32ohm Load)
Crosstalk: 75dB (1KHz,32ohm Load)
Output Impedance: <0.1ohm

Battery Life: 8.5hours
Battery Charge Time: 3hours with AC adapter, 5.5hours with PC USB port
On Board Flash: 8GB
Audio Formats Supported: APE, FLAC, WAV, WMA, AAC, ALAC, AIFF, OGG, MP3
Case dimension: 2.52W x 3.98L x 0.67H (inch)
64W x 100L x 17H (mm)
Weight: 140g or 4.94oz

外观描述:
   这一部分我就不啰嗦了,参照DX50的外观描述。DX90外观上几乎和DX50一样。除了背面的电池盖部分。用来形容两个很相似的人或者孪生兄弟,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你们真的是一个妈生的......”后面的,大家自己想像好了。但先说明,仅仅是外在方面,内部结构,那是完完全全的两台机子。

操作体验:
   同样可以参照上面DX50的操作体验部分的文字。这里不再重复了。但补充一句,我的DX90用下来,感觉屏幕操控会比DX50稍微好那么一点。主要是触屏时,没有DX50那么过于敏感了。这是唯一主要的差异。

声音特点:
   正如刚才提到,DX90属于细致平衡耐听的声音。三频分布平均,没有可以去突出或凸显某一个频段。频段衔接顺滑自然。有着良好的声场表现力。比起初烧级的DX50,DX90声音的平衡性更好,硬素质更强,但中频方面会较DX50理性直白。所以,如果只听流行音乐,对高,低频的延伸要求不算太高,DX50已经足够应付。说到DX90,结合这个价幅的几台播放器一起说说我个人的看法。DX90在2000-2500这个价位的三台播放器中,包括:FiiO X5,HM650,DX90,算是最为平衡的一台。X5的声音线条感很清晰,很突出,声音厚度感不算太强,属于偏重于解析和突出线条感的类型,所以耐听度会稍稍输于另外两台。HM650声音相对细腻,虽然不及自己HM802的声音那么温厚细腻,但同样有着不错的音乐味,这一点,比X5,DX90都优胜,但从另一个角度看,HM650的细节感和声音锐度会略微逊色于另外两台播放器。DX90,相对较为平衡,平稳的播放器,声音三频平均,细节好,线条感同样清晰,但少了X5的那么一点点躁及攻击性,但又比HM650有更好的声音通透度和锐度,所以算是三台里面最平衡的一台。当然,如果从声音的个性突出的角度去寻求适合自己的选择,那么大家同样可以考虑X5和HM650.

搭配分享:
   首先要赞一下DX90的输出接口。在如此便携设备上,算得上是丰富的。当然,有朋友会说,有些接口似乎用途不大。但我个人看来,有时候,有于无是意义不一样的。即使是在这个烧友圈,不少人觉得这个接口其实实用性不大,例如同轴输出口,但往往,也有个别喜欢外接便携解码耳放一体机的人,这时候,这个接口就变得有用了。

   记得上周去深圳关内出差,刚好跑到华强北路,所以上去了卓越转了一下,正好碰到一个烧友用Qables IQUBE V5,他的音源就是DX90。所以,有时候,也不说同轴输出没用。当然,除了这个同轴输出外,在模拟输出部分,DX90还有LO和PO两个口。 LO口的素质有相当水准。可以配搭不同的耳放去组成不同风格的耳机输出搭配。试过L3,SM4,SM4-ref,都不错,都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L3,推力强,力度足,声音很有活力。而我自己,是用ibasso家的P5。耳塞搭配方面,DX90真的算得上比较百搭的音源,但也据闻SE535,SE846配搭DX90不太适合。于我而言,没有影响,因为我自己对这两款耳机毫无兴致所在。所以也就无法验证坊间传言的真实性。我日常配搭的耳塞一般是达音科技的DX2000和SONY的MDR-EX1000,偶尔还会用用别的耳塞,如XBA-30,RE400等。而最近,却在用一款多单元产品,名字叫MENTOR,是Unique Melody推出的一款10单元耳塞。感觉配搭DX90也相当不错。总之,DX90算得上比较容易配搭耳塞的前端,关键是声音比较平衡中性,所以搭什么耳塞,都不会有过分渲染或失真的效果。这也是我一直选择DX90作为我其中一台主力随身便携播放器的主要原因。基于DX90的声音特点,我一般用它听小编制室内乐,一些港台流行乐为主,当然,更多时候,我会用DX90捆绑LO输出接ibasso的新耳放P5。


【HM901】(Hifiman)  市场参考价:RMB 5999




   为大家分享本篇最后一台播放器,属于头领科技的旗舰HM901,一台曾经创下国产便携数字播放器记录的产品。首台使用双ESS9018DAC芯片的便携式数播,首台售价接近6K的国产便携数字播放器。当然,一切回归,都是为了声音。

   说起HM901,还真的有些歉意。记得在杨老师和雷音组办的2013年的深圳烧友活动上,曾试听过HM901,当时没有细听,估计在场的HM901是标配卡,所以给出了一个比较片面的评价,的确,那时候看到一些烧友的帖子里,说得太神乎其技了,以致听到的与帖子上描述的落差太大,毫不犹豫地给了差评。直到今年年初再次听到了HM901,用了MINIBOX卡,才感受到HM901所带来的那份真正的音乐感觉。HM901的声音在我心里被重新定义。

   作为旗舰播放器,HM901除了拥有双ESS9018芯片作为核心,低通滤波部分还采用了OPA2107和OPA627等发烧级运放芯片。在芯片用料方面绝对是顶级配置。当然,要HM901出好声,还需要适合自己的耳放卡。以上是声音部分。而一台顶级播放器,除了声音,我们还需要关注什么,当然是操控。HM901的操控其实也不过不失,唯一容易掉分的,就是那个转盘。看过身边几位朋友的HM901,都说转盘经常失灵。我想我比较幸运,或者说人品好吧,我的转盘误操作/失灵的几率不算高。一般情况就是容易产生反方向操作。还是老话,今天我能忍受,证明我还需要它,不过,也相信头领科技会在下一代产品里,改善这个问题。

规格参数:
尺寸:长*宽*高 117MM*72MM*29MM;
重量:250g (含电池和耳放卡);
续航时间:9小时左右;
D/A 转换芯片:ES9018*2;
低通滤波:OPA2107*2, OPA627*2;
信噪比:106加减4dB;
SD卡:最高支持128G。
支持的音乐格式:
24bit
WAV, FLAC, ALAC (M4A),
16Bit
AIFF, AAC, APE(16bit/44.1KHz和 48KHz)

外观描述:
   外观描述鉴于是旗舰,所以这里还是啰嗦一次。HM901外观其实比HM650,HM802都好看,也许是个人感觉吧,黑色比较适合旗舰机型。给人沉稳,内敛,有底蕴的感觉。HM650的银色比较炫目,HM802的灰色有点平庸,反而黑色刚好合我自己的胃口。希望喜欢HM802,HM650的朋友莫怪,外观,颜色搭配的喜好,都是主观的东西。简单说说三台机器的差异,和HM802外观上的差别估计就是外壳的颜色,机器正面的按键颜色差异。音量旋钮基本差不多了,和HM650的差别,在上面已经提到,大致为主体颜色差异,转盘处的改动,以及侧面按键的差别,音量旋钮的差异。相对而言,和HM650比较的差异性要大一点。但其实你从远处看过去,感觉就像同一个妈生的三兄弟而已。有人说金菊花比HM901好看。我个人感觉是一半一半。金菊花在表面处理上是相当不错,质感也很好,毕竟是金属外壳。而且体积更小巧。但我觉得金色的那个圆盘颜色有点太亮眼了。反而HM901看起来,颜色配搭会和谐很多。虽然是一ABS外壳,但感觉还是蛮结实的。如果不是有过分的金属情节,HM901的外观是绝对不错的。当然,如果与上代的旗舰HM801相比,HM901那是相当漂亮的一台机器了。

操作体验:
   如果说我的HM901没死过机,大家信不信?当然不信啦。好,这样说吧,在老的固件里,我的机器试过两次机,都是在播放网上下载的两首APE音乐时出现的。这两首歌,在新的太极II固件里面,同样播放不了,但太极II固件不会死机,会显示播放不了,但可以退出音乐。另外要分享的,是那个很讨喜的转盘。说句心里话我是很喜欢这个转盘的设计,包括它的外形,只可惜,这个转盘会有间歇性失灵。大概有10%-15%的几率出现反方向操作。当然,我是没有很精确地计算过,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反向操作,万一出现,重新再来就好了。其他按键,暂时没有出现失灵。另外一个地方需要提及的是电位器,估计是使用频率飙升之后,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补充说明一下,HM901是我日常上下班路途上使用的主力播放器,每天都在用。就我手上这台HM901,大致就是这些问题。但平心而论,实际使用上,还真的没出过什么大问题需要返厂之类的。而上述问题,对于我来说,不算什么大问题了。

   电池方面,HM901使用的是+/-7.4伏的电池,供电电压还是有保证的。电池续航比我的DX100好,大概能够达到6小时左右,当然,要看播放文件的格式,APE格式的,可能会更少一点。

   外在,续航等说完了,说说内在的东西。玩HM901的朋友,尤其是手上好几张耳放卡的,估计不少人会经常拔开电池去做一个动作,那就是换卡。耳放卡设计是一个不错的点子,更换还算是比较方便,新机子的时候,我是有点不习惯的,但试了几次,慢慢习惯了。这个更换方式,下螺丝,开后盖,再下螺丝,取下板子的,相对要方便。多用几次,基本能够习惯。

声音特点:
   我觉得我手上的播放器里面,最喜欢的,除了DX100,就是这台HM901,目前,使用频率上,甚至超过了DX100。HM901是日常外出的主力播放器,基本能满足上班,出差,回乡等路上需求。但前提是要和DX100一样,背一个充电器。或者强行把HM650的电池取下做备电。声音方面,HM901和DX100截然不同,HM901是兼顾了素质与音乐感的一台顶级播放器,可以理解为用作欣赏音乐的最理想播放器,在这里,你可以短暂地忘记去比较器材,参数,素质什么等等之间的差异,能够尽情投入音乐当中去。DX100则是一台素质优秀,声音中性平衡的播放器,更多时候是用来测试器材及录音水平的播放器,当然,DX100用来听弦乐作品,管乐作品,器乐类的作品,是相当出色的那种平衡,沉稳,内敛但高素质的表现,让你不得不为之叹服。拥有这两台顶级国砖,基本可以应付我自己日常所听的绝大部分音乐。

   有朋友会说,头领家的播放器,声音都很厚,很腻。诚然,最开始我也有这种感觉,但其实,真的要下这个定论,我觉得还是片面的。至少HM901不会这样。耳放卡的选择很重要,选对了耳放卡,声音会相当适合自己的口味。比如,我听过平衡卡,它的风格是稍偏浓厚的。但我喜欢干净,素淡,注重解析和线条感的声音,我选择了MINIBOX卡。有人说HM901的声音厚,其实我觉得不算厚,当然,这个也要看选什么作为参照物。当我听了HM801之后,我觉得HM901真的不算厚。而且听我自己喜欢的香港80流行曲,很有质感。同样能带出相当优秀的模拟味。这种模拟味,甚至连我最钟爱的DX100也不能给到我如此强烈的感觉。关于厚声,薄声,其实没有绝对的准则,每个人所接受的程度不一样,标准不一样,所以只能按照个人口味去评价。但整体而言,配搭MINIBOX卡的HM901,是声音相对最薄,线条感最明显的搭配,牺牲了一些浓厚的音乐氛围感,但赢得了更出色的细节及通透度,以及声场的透明度,如何取舍,看个人追求。但有一点很难得,就是在如此的搭配下,HM901的声音依旧能渗透着一抹淡淡的模拟味道,这是我所需要的。

搭配分享:
   和HM650一样,采用了可更换耳放卡的设计,HM901是可以通过配搭不同耳放卡,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声音。配搭分享的部分,我就挑选自己最喜欢的MINIBOX卡分享。MINIBOX卡是由三石先生设计的。采用了OPA627+BUF634的结构。声音异常干净,MINIBOX耳放当年曾经是屌丝小4党的首选,穷烧玩家要玩ER4,只能配个价格相对亲民的MINIBOX耳放,毕竟SM3/SM4不是每个玩家都消费得起,尤其是在十年前。所以,售价不到800的MINIBOX耳放成了屌丝小4玩家的福音。时至今日,看到,听到这张MINIBOX卡,又在让我想起当年用MINIBOX推ER4B的日子。这张卡,当然是推ER4S是不错的啦,所以ER4玩家,如果音源设备选择了HM901,可以考虑MINIBOX卡作为首选耳放卡,这张卡,解析力强,线条感清晰,是听小编制室内乐(弦乐类)不错的选择。当然,除了ER4,还可以考虑一些其他配搭,比如我自己常用的MDR-EXK,也是不错的一组配搭。

   在耳放卡的选择上,如果不喜欢MINIBOX那种素淡,均衡的感觉,可以考虑声音相对浓郁,大气的平衡卡,平衡卡同样采用OPA627+BUF634的结构,只不过线路设计有所不同。声音属于稍偏温暖饱满的风格。而且可以通过HM901机内的平衡开关调节,直接驱动平衡耳塞,耳机。平衡卡的配搭,推荐大家使用头领科技自己的产品RE600(平衡版)。当然,也可以考虑一些便携头戴式耳机。

   LO部分,HM901原机附送的LO线,可以外接耳放用,当然,以HM901这种配置及耳放卡,其实建议直推即可,如果实在要选择耳放。可以考虑一些推力强劲,声音素质出色的耳放。前提是素质比平衡卡还要出色的耳放,不然,那就别捆绑了。省得累赘。而官方推荐的底座,也是一个玩法。插上底座,HM901可以作纯数字转盘输出,可以当解码器用。可玩性大大提升。

   HM901的声音可谓素质和乐感俱全,所以我一般用来听一些80年代的流行音乐,人声作品或者偶尔听听小编制室内乐等。选配的耳塞,一般是MDR-EXK。直推ER4B的情况不多,偶尔也会试试。另外一款耳塞,是我听得比较多的一款国产耳塞,达音科技的DN2000。以上,是我的日常配搭情况。仅此分享。

BONUS:
   【LP5】(银色版)(LUXURY & PRECISION) 市场参考价:RMB4999


特别说明:
     以下所述的LP5,均为银色版本。
   写到最后一台播放器了,《暖色》一文的普通版是不会有这台LP5的分享,而这篇耳机大家坛12周年纪念版,会附加分享这台到手快两个月的播放器。





产品概述:
   如果大家都说一台播放器的外观不能被接受,我想大家的审美应该还是正路,当然,不排除东方人的审美观会有所倾向性。比如很多朋友和我说,乐图PAW GOLD(金菊花)很漂亮,外形甚至比HM901好看多了。我的看法是,各花入各眼,虽然我认同金菊花的外观,但我不认同它的颜色搭配,所以这个“很好看”我会去掉“很”字。

   回到文章最后一台主角LP5身上,老实说,我不觉得好看,我甚至觉得它样子有点前卫,反传统,但说到丑,甚至很丑,我倒不这么认为。就外形而言,我很喜欢LP5的顶部,以及背部的木头壳子。但正面如同药瓶子的外貌,我实在需要时间去适应。当然,已经用了快两个月了,这样子也慢慢习惯了。除了有一次坐地铁的时候,被一个拿着爱疯6手机的用很奇异的眼光看着我,问我,“你手上这个是什么东西?”我不知所措之外,其余时间,我在公众场所使用它,都还没被鄙视过。所以,我可以理解为,这个药瓶,其实在公众看来,只不过是个长得比较怪异的方块而已。

   LP5分为金银两色,我手上的是银色版。按照官方的说法,金色版声音更大气,整体素质更高,适合古典类及交响乐等大编制,大动态的音乐。同时,金色版本因为推力更强,所以很适合驱动一些头戴耳机。相反,银色版的调音,更倾向于大众口味,中频更细腻柔和,适合一些通俗类的流行录音,推力上,银色版的推力要较金色版小,但驱动便携耳塞还是足够了。选材方面,金银两色所选用的DAC是一样的,但运放不同,银色版本采用了1812O单皇冠运放,金色的是1812O双皇冠运放。

下面简单分享一下官方公布的金银版一些差别:
电容
GOLD
高频部分 聚硫醚贴片薄膜电容
SILVER
高频部分 村田C0G MLCC
晶振
GOLD
超低相位噪声XO 相噪低于160分贝 0.3皮秒抖动
SILVER
1.5皮秒 TCXO
电感
GOLD
模拟部分使用合金电感 4.7UF 4040大小可过4A电流
SILVER
模拟部分使用太阳诱电全封闭电感 4.7UH 4040大小 内阻小于100毫欧
运放
GOLD
1812O 双皇冠运放
SILVER
1812O 单皇冠运放
内存
GOLD
64GB 24BIT ECC FLASH
SILVER
32GB 24BIT ECC FLASH
外观
GOLD香槟金+花梨木
SILVER 银色+红影木

规格参数:
DAC:AKM AK4414PRE
运放:1812O单皇冠运放芯片
耳放:1812A单皇冠耳放芯片
电容:村田C0G MLCC
晶振:1.5皮秒TCXO
电感:太阳诱电全封闭电感4.7UH 4040大小,内阻<100毫欧
THD:0.0012%(32欧)
音乐格式支持:DSD(硬解),WAV,FLAC,APE,WMA,ACC,MP3
外观:银色铝合金锻制CNC+红影木
接口:PO(6.3mm),LO(3.5mm)
   TF卡槽/USB DAC/SPDIF OUT接口
尺寸:133x76x24.5(单位:mm)
重量:190g
屏幕:2.4寸彩屏

外观描述:
   外观描述其实简单几句已经可以概括,正如上面所说,外观让我去评价,我觉得有点怪,屏幕很小,而且是圆形,看起来不太习惯。按键呈十字形,而且按键的面积不大,感觉面板正面很空荡。顶部被吐槽也不少。但依我个人看来,顶部反而挺漂亮的,很特别,很有金属感。背部的木头壳子雕工还是不错的。我的是银色版本,后面的是红影木,LOGO雕刻线条很清晰。看过金色版本,感觉金色版本雕刻更繁复一点。手上的便数字携播放器里面,要数这台LP5的外形最不规则了。当然,接受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操作体验:
   就个人感觉而言,操作上只能说不过不失。尤其是刚上手的一段时间,真的有点不习惯,按键的功能需要玩几次才能记住。还好,按键边上的贴膜有提示按键功能。不然,真的得折腾一番。按键手感还是挺不错的。就是按键面积有点细长,受力面积不大,指头肉多的朋友,也许就得用力一点按了。界面我就不想多吐槽了,一个圆形的屏幕,就那么丁点面积,不可能寄望它能怎样。能量显示有点新意,搞到有点像汽车的油表,没电的时候,指针指向最左端,满电的时候指向右端。另外,有朋友反映一开始找不到电量显示计,其实,大家使用的时候,还是要看看产品说明,我就是不看产品说明,所以刚开始也有点懵了,后来回去充电发现,在屏幕右边有一个小圆圈,充着电开机播放的时候会,这个小圆表中间有个“闪电”的标志。于是我才猜到这个是电量显示。菜单我就真的不吐槽了,喜欢吐槽的朋友跟帖发表吧。只能说,菜单界面极其简单,限于屏幕的大小,所以功能也不能弄得太复杂。耳机输出有一项,是调整输出力的,平时使用低阻高敏便携耳塞的朋友,记得调整到低阻耳机档位。高阻耳机档位,推力会明显更大,推大耳机可以使用此档。另外,温馨提示,如果把LP5作为音源LO输出接便携耳放,这时候可以把输出档位调整到高阻耳机档位上。另外,LP5有一个让人不解的地方,就是一台随身听,居然没有耳塞插孔,只有一个6.3mm的耳机插孔,难道是为了推耳机?曾经有几个朋友问过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设计体积空间有限,又要同时兼顾大耳机和小耳塞,而3.5mm转6.3mm的插头尾部太长太拉风了,还是6.3mm转3.5mm转接头省空间。所以只能用转换头去转接耳塞。大概如此,纯YY的。所以,如果有疑问或吐槽,请直接PM官方。

声音特点:
   有很多朋友都说,C4和LP5有几分神似,尤其外形的选材和外壳原件搭配。也有朋友说,C4的设计师和LP5的设计师本来就是同一个人。这些传言,大家继续当传闻听听就行。说到声音,LP5的确比C4强。是硬素质的提升。C4缺乏的厚度感,声音的那种大气磅礴的感觉,在LP5上面,都得到体现,尤其是金色版本的LP5。而银色版本的LP5,和C4比较,综合素质上,仍然不会处于下风。

   回到声音特点的分享,这里再次重申,是我这台LP5。声音方面属于细滑精致的类型,中频很细致,解析力不错,音乐感良好。属于中性稍偏微暖的声音。听感很讨好。很适合小耳塞的搭配。尤其是32欧以下的一些低阻便携耳塞。LP5都能驾驭得相当顺畅。开始上手的时候,低频有点浮,当煲机一段时间之后,低频会变得稳扎,量感稍稍收敛了一点,线条感更清晰了。LP5不像C4那么单薄,中高频略显粗糙,LP5的中高频很细腻,通透但有适度的量感,听起来声音不至于感到单薄,密度感不足等不良。这也是LP5相对于C4更为优胜之处。虽然说我手上的银色版是经过调整的中频,更适合听流行类音乐。但我还是在入手初段,拿回了K3003试了一下小编制室内乐,细节方面能够达到不错的程度,对比金色版本,该有的细节基本能够重现,但弱音还原会不及金色版好。尤其是高频部分。相对于金色LP5,银色版的声音很细滑,但有些菱角似乎就像被打磨了,变得圆滑,线条感柔和些,声音更委婉圆顺,但少了一分霸气,尤其是大编制乐曲的时候。当然,比起金色版本,银色LP5驱动小耳塞会更适合,至少不会出现推过头或者声音带冲的问题。金色版像是一台对录音,器材毫无保留地揭示其本质的播放器,不造作,不掩饰,全部呈现给聆听者,举个例子,古典的录音,一般都比较严苛,素质较高,经得起考验,这时候,用金色版本去播放,音乐的素质得到保证。而银色版本则会兼顾到乐感,适当的修饰,使得听感更柔和,更适合一些现代的录音。所以,如何选择,大家应根据自己所需去判断。

搭配分享:
   平时没有太多纠结在这台LP5上面我该去听什么耳塞。在户外使用,一般直推的时候,我会搭配DN2000为主,后来UM的Mentor到了,我就用UM Mentor较多。LP5声音算是中性稍偏微暖的,所以搭配耳塞相当容易。而且推力不错,基本上都能应付现时的便携耳塞。我自己听室内乐较多,所以平时主要搭配也就是LP5 + UM Mentor或者LP5 + EXK,听回流行的时候,我会用LP5 + DN2K。LO我一般只搭配ibasso的便携耳放P5。同样是以上面三款耳塞为主。LO之后,配搭ibasso P5耳放,声场有所提升。当然,付出的代价是,捆绑,携带相对不便,而且要承受相应的重量。

推荐几款搭配(LP5银色版本):
LP5 + K3003 (小编制室内乐,弦乐作品)
LP5 + DN2K (流行曲,一般的小编制乐曲)
LP5 + A83  (流行曲,人声作品)
LP5 + EXK  (室内乐,古典乐,管乐协奏曲类等)
LP5 + UM Mentor  (管弦乐作品,室内乐)

   以上只是根据我自己的听感,整理出来的一些常用搭配,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其实,只有自己去亲自试听感受,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搭配。

=========================================================

   写到这里,这篇《暖色》已经接近尾声,但在这论坛成立12周年之际,也希望借这篇文章,送给论坛作为12周年纪念的第二篇文字。所以,接下来的部分,是只会在这篇周年纪念版里面才会出现,仅在耳机大家坛发表。

   在分享下面文字之前,先预告一下三篇正在筹划的文章。但要推出估计需要到年后。
1.《暖色》(剧场版)之 真-旗舰HM901使用笔记
分享HM901的使用感受,包括耳放卡的搭配,耳塞的搭配,音乐分享等。

2. 从MDR-EX1000到XBA-Z5
分享XBA-Z5的使用感受,以及XBA-Z5的搭配,使用心得,器材对比及音乐分享

3.最均衡的国产中端便携数播---DX90手记
分享国产中端便携数播DX90的使用心得和一些搭配组合,以及音乐分享。


【耳机大家坛12周年纪念】《暖色》午夜剧场 之 <三更>

片头插播: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之前从未收录在任何一篇帖子或回复里面的文字,而且是属于一个后续文章的预告片段。因时间有限,内容试播有限,所以来不及打马赛克及温馨提示,未满十八岁的烧年(骚年),请在家长指引/陪同下收看......等。请各位见谅!

   说是试演版,当然是在正式的文章推出之前的一些特别分享。而这三篇试演版的分享内容,均会记录在上述三篇年后推出的文章里面。而接下来的三部分剧情,均在凌晨时分编写并播出,所以特别取了一个有点意思的题目:<三更>。再次感谢各位支持。


剧情:

PART 1
《暖色》(剧场版)之 真-旗舰HM901使用笔记 <试演版>




......

     本篇内容大致围绕两张采用了金封运放的测试版耳放卡的分享展开。第一张卡,是由三石先生设计,但因为未得到官方最终确认,所以只能作为测试版的耳放卡分享给大家。看看电路板上印有的名字为MINIBOX-G,所以,以下文字中提及此卡,以MINIBOX-G卡(测试版)来命名。第二张卡,则是一张名为囧卡的耳放卡,囧卡的用料也相当不错,用了国半的运放和缓冲做主力组合。就是下面出现的蓝色耳放卡。两张卡收到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是没有正式发布的版本,只能算是测试版的耳放卡。

MINIBOX-G卡(测试版)简介
   收到头领科技寄来的测试版MINIBOX-G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在听,但因为长期患有“拖延症”,加上年底病情反复,所以一直没有动手去写写这张卡的听感分享,加之这张卡还没有正式确定上市,所以,即使写了听感,也是仅供参考。但乘着这篇帖子,感觉还是要写点新意思的东西分享给大家。而对于三石先生,一直敬佩非常。所以,这里特别分享一下,这张MINIBOX-G卡(测试版),在这短短一个月里,给我的体验感受是,这是一张素质相当不错的耳放卡,采用了BB公司的OPA637SM运放,声音素质上比原有的MINIBOX卡由所提升,线条感更清晰,更通透,声场的提升同样是可闻的。当然,声音同样是走高解析路线,量感不多,感染力不算强,整体风格属于清淡,干净,透明的风格。和MINIBOX卡是类似的风格,但会更偏向强调素质。

囧卡(测试版)简介:
     和MINIBOX-G卡一起收到的,虽然说是测试版,但焊点还是蛮好的。蓝色的卡板,两颗金封LME49710HA相当亮眼。旁边还躺着两颗LME49600。国家半导体的运放和缓冲,国半组合,声音线条感很清晰,透明,声音底蕴不厚,声底干净。蓝卡我平时用得不多。但多半不敢用高敏的耳塞去听。蓝卡的底噪比较明显,尤其是高敏的塞子。那种莎莎的底噪,有点让我回到儿时听磁带walkman的感觉。但蓝卡的声场很通透,很宽广,声音相当平直。真正的直白,透明,低音的风格。让你忘记了,这台机器是HM9O1,是HIFIMAN旗下的顶级。这种声音风格,已经不像以往听到的HIFIMAN播放器的风格了。幸好这HM901还是有点感情的,所以这种卡的那种直白才不至于一“直”到底。


   接下来分享一下MINIBOX-G卡与囧卡,在接上HM901之后,与原来跟机的MINIBOX卡对比的感受。

音源:HM901
耳塞:UM Mentor (10单元动铁耳塞)
耳放卡:MINIBOX卡(红卡)
    MINIBOX-G卡(ES红卡)
    囧卡(蓝卡)

     选了一首之前从没选过的音乐作为试听对比,特别地在这里也分享给大家。属于TELARC出品的《ROUND UP(SACD)》里面,我很喜欢的一段音乐,属于第十七首歌,17.<Red River Valley>。
在原版的《ROUND UP》里面,这段音乐其实是节选自<Western Medley>这首歌的。但SACD版本,就把<Western Medley>这首歌,按照不同的副歌细分了每一个小段落。算是人声和管弦乐团配合的一首作品。

MINIBOX卡:
     人声部分很有质感,厚度感刚好,不腻,不厚,也不干。要数人头何求容易,但这套搭配基本能让你感觉到人声的空间感,以及和乐器的不同定位的层次感。在单独试听的时候,我觉得MINIBOX卡的声场已经足够宽了,左右两端的延伸能够清晰地感觉得到。HM901独有的那种淡淡的音乐感染力,通过这种MINIBOX卡,这条已经煲了200多小时的UM Mentor源源不断地传递到耳畔,听感是那么细腻,那么精致,又那么耐听。差点忘记了我是在比较器材的,不是来欣赏音乐的。简单说说三频,低频,主要由大提琴,倍大提琴,鼓等三者去构成。如果就随身听而言,这样的低频,我觉得足够了。HM901是我手上的随身听里面,低频表现力相当不错的一台。MINIBOX卡所奏出的低频并不多,很注重质感,所表现出来的感觉是凝聚,结实,有力。人声部分,不算厚,MINIBOX卡算是头领发售的耳放卡中,中频相对最细致中性的一张卡。这套组合的男声其实不厚,如果听惯HM801,HM802的朋友,或许还会觉得略显单薄了,但密度感很足。高频部分,主要是弦乐组的演奏,TELARC这张碟,高频其实不算刺激,延伸性一般,但听感很柔和,MINNIBOX卡所呈现的高频,同样是细节感出色,有线条感且通透度良好。声场方面,如果没有去比较其他卡,MINIBOX卡的声场是足够了,当比较的时候,感觉横向及纵向都逊色于另外两张采用金封运放的卡。

囧卡:
     名为囧卡,实际不囧。这就是我对此卡的感觉。换上囧卡,你会感觉到,底噪突然间飙升了,原来我这条是10单元动铁啊,难怪。动铁耳塞的高敏低阻,使得一些底噪比较大的原件会原形毕露。囧卡这时候如果比底噪谁更小,那就真的“囧”了。不过,用了这么多材料,国半金封LME49710HA加国半的实力派缓冲:LME49600,这块囧卡真的是料件十足。开声,声音同样属于理性直接,不造作,不掩饰的风格,通透度似乎比之前的MINIBOX卡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唯一郁闷的,是你一边听,一边要强迫自己,接受那莎莎的底噪,尤其是在弱音,若细节的部分。低频,有下潜,但收放速度比较快,量不多,收得紧致,声音似乎较MINIBOX卡更加瘦身了。量感HOLD住了,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也有点不敢相信我的HM901居然是这样的声音。声音虽然略微偏骨感,但一点都会让你感觉到干涩,细节感不错,精致,透明,这就是HM901下的囧卡?人声,有点薄了,男声显得有点年轻化,但力度感还是比较足,用我们广东人的一句话:中气十足LME49710的声音难道就是这么直白,感情投入实在很少,理性得有点让人难以靠近,HM901的那种细腻的曲风还是把这只声音直白,平淡的运放的缺点弥补了一部分,至少让它有点,哪怕是一点点的音乐感。最后说说高频部分,主要是弦乐的协奏部分,囧卡的高频会比刚才的MINIBOX卡要尖一点,刺激性会强于刚才的MINIBOX卡,那么有朋友会问,这是好还是不好,其实答案在大家的心里面,喜欢听声音刺激性较强的朋友,或者不会care囧卡的这种高频明亮且略带刺激的感觉。如果不喜欢这种刺激的朋友,当然会觉得囧卡的高频稍微过了。声场,一个字,“大”,比刚才声场表现力已经相当不错的MINIBOX卡还要大上一圈。听这类大编制类,同样能够营造出相当不俗的空间感。一曲下来,囧卡给我的印象是:“貌囧卡不囧......”

MINIBOX-G卡:
     如果用过MINIBOX卡之后,再用MINGBOX-G卡,你会感觉到,声场明显拉得更开,更深,高频会更加通透,低频更凝聚。当然,这些变化,需要仔细对比,一耳朵有差距,但不算天渊之别。同样是高素质的回放,MINIBOX-G卡所呈现的,是相对有音乐味,有感情的声音,虽然都算是比较低的染色,但整体上,乐感要比囧卡好。

     先说说低频部分,这首音乐低频,在MINIBOX-G卡上听到的,有很不错的凝聚力,结实,稳扎,收放速度介于MINIBOX卡和囧卡之间。声音的弹性也不错,在乐感方面,会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相比之下,囧卡整体声音偏淡了,MINIBOX卡的凝聚感有所不及,而MINIBOX-G卡刚好。人声方面,会较MINIBOX卡距离感拉得更开远一些,但密度感很足,人声不算薄,厚度感适中,声音很有质感,相比之下,MINIBOX卡人声会略微厚润一点,近一点,甜一点。MINIBOX-G卡的人声很细致,清晰,分离度高,这些和MINIBOX卡略有不同,但乐感会较MINIBOX卡淡。男声的厚度较MINIBOX卡略薄,但较囧卡稍厚。声音不会像囧卡那么平,那么淡。声音凝聚,结实,张力同样出色。高频方面,MINIBOX-G使用了金封OPA637SM运放,高频的通透度相当不错,这比起MINIBOX卡而言,高频更纤细,更通透,线条感更细致清晰,声音的延伸更强。值得一赞的是,尽管如此,但MINIBOX-G卡的声音耐听度丝毫不弱。刺激感很低,这一点比囧卡好。干净,纤细,精致,平衡的声音,这就是MINIBOX-G卡给我的感觉。声场方面,和囧卡同样出色,有极佳的空间感,左右两端及前后纵向均不错。声场素质会比MINIBOX卡更进一步。整体上,三张卡可以说是各具特点,喜欢人声温厚一点的,可以用回原来的MINIBOX卡,喜欢纯器乐,喜欢干净通透的声音风格,又不介意底噪大,囧卡绝对不错,喜欢杂听,喜欢高素质但同时具备优秀乐感的,MINIBOX-G卡是三者中最理想的选择......

   第一部分的剧情已经播放完毕,正如这篇附加文字开端所述,以上的分享,会在后面《暖色》(剧场版)真-旗舰HM901使用笔记 里面再次出现。

                  2015.1.24 2:15am

~~~~~~~~~~~~~~~~~~~~~~~~~~~~~~~~~~~~~~~~~~~~~~~~~~~~~~~~~

PART 2
从MDR-EX1000到XBA-Z5 <试演版>




......

---MDR-EX1000
故事从这里开始......

     让我静下来回忆一下我与MDR-EX1000是怎样认识的。

     记得2010年的10月,SONY推出了久违了的用心之作,他们的真正动圈耳塞的旗舰。而在这之前,从EX90到2008年的EX700,真的没感觉SONY有重塑辉煌的决心。即使是被赋予旗舰的EX700,感觉离“极致”二字还有有距离。直到2010年的秋天,扛大旗之作终于诞生了,在被森海横向了一年多的时间里,很多烧友都认定了售价突破记录的IE8是非定制版的动圈耳塞中,最贵的,最好的(有待商榷)产品。甚至身边有朋友直接喊IE8为动圈之王。或许是个人听音观的问题,我实在无法接受IE8的声音,或者说IE8不适合我。所以这个“王”字,至少我是不承认的。当然,如果一定要把最贵的产品,定义为“XX之王”的名号,那么,我也只能说,好吧,那就由你们说的吧。

   第一次听到MDR-EX1000(以下简称MDR-EXK),我的印象其实也不怎么样。再听说了它的售价居然和IE8类似,买上4K多,我只能说,果然是“王”。直到后来听到了朋友的一副使用了1000多小时的MDR-EXK,它改变了我之前对它的看法。“动圈之王”,我愿意接受这个名字。

   有幸能在MDR-EXK推出不久蹭听到这款旗舰,也算是一种福气。当然,每次蹭听只是一两首音乐而已,说到能读懂这款旗舰,是不太可能的。直到2011年的夏天,在参加完索尼的一场广州活动之后,终于接到了SONY的信息,说可以提供MDR-EXK样机试听,于是,便开始了第一次与MDR-EXK的长时间近距离接触。

   日本人做产品,对外观很讲究,而且对品质的要求也相当高。MDR-EXK作为旗舰,从外观的设计,包装,到配件,都算得上质量相当不错的一款产品。比起做工粗糙的WESTONE,以及配件简单的森海塞尔,SONY的这款旗舰显得格外有诚意。

   耳塞的材料方面,MDR-EXK采用了全新研发的液晶分子振膜,能回放高清晰度,高精确度的声音,但需要一定的使用时间才能进入理想状态,外壳方面,MDR-EXK也首次采用了镁合金耳塞外壳,在减低产品重量的同时,因镁合金的特质(坚硬,质地较轻),能确保较佳的抗震性和抗冲击性。在耳机线材的选料上,MDR-EXK使用了7N-OFC的导线,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声音的质量。配件方面更是齐备,除了附送一只相当有范的耳塞收纳盒,耳塞硅胶套更是一应俱全。在那个年代,SONY还没推出Hi-Res的概念,所以还没看到漫天飞舞的Hi-Res音频设备。但说句实在,即使到了现在,能够完全击倒MDR-EXK的Hi-Res的耳塞产品还没诞生。

   与MDR-EXK的情愿由此开始,虽然SONY的样机在借用2个月之后,归还给SONY了,自此,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与MDR-EXK邂逅。而机缘在2012年的冬天再次降临。因为参与了vivo X1的试听活动,为了写一篇分享,向xday兄借了他的MDR-EXK,于是,我与MDR-EXK有了第二次的长时间接触。及后,这条MDR-EXK一直停留在我这里了......成为了我平时使用最多的耳塞。

......

---XBA-Z5:
故事的另一位主角登场......

   2014年对于我来说,是收获挺多的一年,作为一名SONY老残粉(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喜欢SONY的产品),算了一下,SONY产品陪伴了我整整30个年头。回首过去,挺感慨的。

   在2014年的4月份,应邀参加一个访谈活动,有幸在上海与资深耳机设计师角田直隆先生见上一面,是今年最值得纪念的一桩事件。角田先生十分谦虚,给人低调内敛但很渊博,有深度的感觉。而最最高兴的,是让角田先生在他设计的MDR-Z1000上面签名留念。

   2014年除了见到了角田先生,另外值得高兴的,当然是见到了XBA-Z5,MDR-Z7等一些列新Hi-Res产品的总设计师---投野耕治先生。唯一遗憾是当时忘记了和他合照留念。但能请到投野先生在一些产品上签名,也是值得庆幸。

   说到这一期的Hi-Res新品,不得不数MDR-Z7,XBA-Z5,PHA-3这三件法宝最为夺目。但其实,身边的一些朋友普遍认为,人气最高的,是头戴耳机新旗舰MDR-Z7,的确MDR-Z7相当优秀,声音表现力绝对值得这个价格。而两外两件产品,要数PHA-3受众相对较多。但,本篇文字,是反其道而行之,为大家分享这三件宝物中,相对最为低调的XBA-Z5。

   作为年度的旗舰耳塞,当然少不了一些“特殊技”以及“终极技”......

特殊技:
  1.MADE IN JAPAN
  2.全新研制的“T”型对称式电枢动铁单元,让高音更细致更精准。
3.全新的镀铝LCP液晶振膜动圈单元,更高的相应能力。
4.镀银OFC导线,降低信号传输损失及衰减,提升清晰度。

终极技:
1.镁合金外壳,坚固,耐磨,抗震性极强。
2.平衡线的使用,配PHA-3平衡输出,提升声音分离度,细节,空间感。
3.能量感十足的低频,超强的临场感,空气感,纵深极佳的声场表现力。

   但以上在没有煲机的XBA-Z5上,都只是浮云。

   XBA-Z5需要一定时间的煲机,不然低频部分过重,影响声音的细节及分离度,甚至乐感。

   接下来,选了几首音乐去试听两款耳塞,并简单对比。分享一下我的听音感受。

音乐:<Humoresque in G-flat Major,op.101,No.7>(幽默曲) 选自《DVORAK IN PRAGUE》 小泽征尔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by Sony music)
播放器:DX100(ibasso)
耳塞:MDR-EXK,XBA-Z5

   这首音乐,也不仅一次用来对比器材所选用的了,很喜欢德沃夏克的这首作品,其实儿时上音乐课的时候就听过这首作品。当然,那时候对古典音乐是谈不上一点喜欢。这个版本是属于SONY CLASSICAL出品的版本,手上这张是美版中期的版本,有IFPI码。这张碟我会用好听,录音同样好正来形容。SONY MUSIC的古典碟我手上不多,就六张。但最喜欢的还是这张。售价和DG,DECCA,PHILIPS等中价碟一样。不到RMB60就可以买到。可以说是值得收藏的一张音乐唱片。德沃夏克除了第九交响乐,就要数这张《IN PRAGUE》是最值得拥有的了。选来的这首音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歌,中文译作:幽默曲。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首音乐,在使用两款SONY耳塞试听之后的感受。

MDR-EXK:
   DX100+MDR-EXK,之前是我的主力搭配,MDR-EXK很多音源都驾驭不好,但DX100却能把MDR-EXK的潜能激发出来。是一套声音素质相当出色,听感相当平衡大气的组合。这首音乐的主要乐器搭配很简单,就是小提琴和大提琴,除了2分07秒-2分24秒这一段管弦乐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小提琴和大提琴的交错组合。MDR-EXK所表现出来的弦乐,会比XBA-Z5相对直白,修饰少。MDR-EXK所演绎的小提前,纤细悠扬,但润饰不多,细节感出色。大提琴声音的厚度感适中,有韧性有力度。管弦乐部分,动态扩张的一刹那,阵脚还是HOLD得住,没有出现管弦乐群奏时的凌乱场面,空间感强烈。声场的横向不错,纵向会略较XBA-Z5浅。一首音乐下来,MDR-EXK给我的感觉是,相当适合这类以弦乐为主题的作品,通透,干净,直白,低染的声音风格,加上出色的硬素质,无愧非定制入耳动圈之王的称号。

XBA-Z5:
   第一次用DX100做音源配搭XBA-Z5,给我的感觉是。这首音乐,用这套配搭,给我的感觉是,音乐氛围感很强烈,声场很立体,尤其是纵向声场的深度。如果用箱子去比拟这两条耳塞,MDR-EXK就像高素质的书架箱,而XBA-Z5就有点像多单元的落地箱了。XBA-Z5下的弦乐,泛音丰富,琴腔产生的共鸣比较明显,声音也比MDR-EXK更感性。有一定的渲染,而且是一种温暖,饱满的渲染。小提琴声音没有MDR-EXK那么通透明亮,但高频同样很纤细,或许是因为XBA-Z5的低音太强了,中,高频受到一定的抑制。但不得不赞一下SONY家的动铁单元,声音很柔顺,不干,不硬,有活力,彻彻底底和传统的“动铁声”划上不等号。有动铁单元的密度感,但却能做到动圈单元的细腻柔和。大提琴方面,只能用沉稳厚重来形容XBA-Z5的声音。低频很稳,但有点量感偏多了。到了2分多钟的那段管弦乐齐奏,气势比起MDR-EXK强,但因为低频太重,声音感觉上平衡感稍不及MDR-EXK好。声场方面,XBA-Z5的空间感还是相当不错,横向与纵向声场均比较出色。

评价:
   从2010年的动圈之王到2014年Hi-Res耳塞的龙头之作,SONY在耳塞界的定位也跟着潮流走。随着高清晰音频概念的引入,时下很多高码率,高采样率的音频文件被烧友们推崇备至,推出满足Hi-Res音频的耳塞,可以被理解。但从声音上,是否就能真的承载起一个品牌,一个领域的“旗舰”头衔呢?大家拭目以待吧。

   从个人的角度去看现在一些高码率,高采样率的音频文件,我觉得,实际使用的意义其实不算大,尤其是在随身听上使用。客气些讲一句,在户外,32bit的文件能为你带来多少刺激的体验?估计你机子里面的电池会更加清楚。尤其是挤地铁的上班一族,如果你说开私家车上班,估计在车内用随身听,听24bit,32bit的人也实在有限,随身听的意义在哪?就是能随身使用。我的看法,一般flac 16bit/44.1kHz的音频文件,已经足够在随身听上,在户外的环境中使用了。

   再次回到MDR-EXK和XBA-Z5的讨论。两款定位略为不同的耳塞,一款是动圈旗舰,风格属于偏监听的直白,低染路线;一款打着Hi-Res旗号,走在高清音频最前线的新圈铁顶级。更多的所谓适合高清音乐,我斗胆猜测,买回去的朋友,都是听ACG及一些通俗流行乐为主,但的确,XBA-Z5听这类音乐真的不错,所以,从对音乐适应性面是有所不同。两款耳塞声音,风格,定位都有着太多的差异化,所以,只可以说是两个适应不同领域的顶级。并不是XBA-Z5是取代MDR-EXK的新旗舰,更多地,像是缔造另一个高度。

......

   第二部分的剧透也到此告一段落,欢迎收看,更多内容,会在正式版的文章中发表。谢谢!

                                2015.1.28 2:30am

~~~~~~~~~~~~~~~~~~~~~~~~~~~~~~~~~~~~~~~~~~~~~~~~~~~~~~~~~
PRAT 3
最均衡的国产中端便携数播---DX90手记<试演版>




......

   2014年可谓国产便携数播百花盛开的一年,这一年,国内品牌纷纷推出自己的新品。其中不乏旗舰产品。而随着音乐手机市场逐渐扩大,多个品牌开始推出了以音乐播放为主打的智能手机,一些入门级别的便携数播收到的冲击会相对较大。烧友们也会衡量,买一个入门的便携数播,如果声音素质不比音乐手机好多少,还不如一台手机又能听歌又能上网又能电话来得更方便些呢。于此,传统播放器厂商开始把着眼点看准了中端市场。因为中端的便携数播,在声音素质方面,对比音乐手机,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在售的国产中端便携数播,我们大概可以找出以下几台,学林960双核,FiiO X5,HM650,DX90,当然,如果算上QA360,那就5台。不难发现,这几台播放器价格在2K-3K这个区间。而且在用料上会比入门级产品,如FiiO X3,DX50,ihifi760,hm601这类便携数播明显要强。本篇的主角,就是国产中端便携数播里面,拥有最均衡实力的一台机器:DX90

   手上的DX90是头批发行版本,4月19日入手的。大概就是官方网站开始正式发售的第二天。到写这篇文字的为止,DX90已经使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使用时间超过了1000小时。已经完完全全煲开了。DX90是一台声音很平衡,素质也不错的中端数播。当然,其他同级的几台产品,也是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这篇就不一一分享了。本篇主要和大家分享DX90的使用感受。

    ......接下来分享的搭配,是用DX90作为音源,ibasso新推出的新品P5作为耳机放大器,驱动新入手的耳塞UM Merlin。

音源:DX90
耳放:P5(SE5532AFE+BUF634AP)
耳塞:UM 新Merlin(5单元圈铁耳塞)
音乐:<矜持> 王菲《天空》(福茂唱片1994 首版)

   《天空》这张唱片相信菲迷们都很熟悉了,而不少发烧友都会用这种录音相当不错的唱片作为器材试音。这张专辑里面,除了收录了第一主打歌<天空>之外,其它的作品也相当具有可听性。比如第二主打歌<棋子>,以及第三主打歌<矜持>。但如果问我自己,那首我最喜欢,我反而会回答大家,这张碟,我最喜欢的是<矜持>。除了旋律很好,录音很好,歌词写得很好,在阿菲的演绎上,我觉得也是最到位的一首歌。所以,这里我再次选了<矜持>这首音乐作为试音。

   UM 新Merlin入手第三天,使用+煲机不过区区30小时左右。也只能算是没有进入真正状态的情况下去试听。新版Merlin采用了独立的动铁单元,与旧版的Merlin有所不同。为了保证声场及动态,UM重新为这款圈铁定制作了一定的调整,包括单元及调音上的改善。当然,具体型号,因为还没有确定下来,所以向官方咨询之后,本篇文字暂时用“新Merlin”来命名这款耳塞。

   使用了经典老运放“大S” SE5532AFE作为运放作为这次听音搭配在P5上面的运算放大核心。让本来声音不算浓烈的P5增加一份温暖的模拟味道。

   DX90作为主力音源,输出中性,平衡,细致的声音。DX90的LO输出素质明显比DX50更好,而声场素质的表现力方面,也是这个价位幅度的几台数播里面最平衡的。

   乐曲的开段是一小节人声清唱,这套组合所呈现出来的人声厚度感适中,中性但高密度,有清晰的堂音,阿菲的声音咬字清晰,形体感不大。动铁所演绎的中频特点,密度高,但却具有一般动铁鲜有的优点,不干,不冷,不硬,有一定的感情表达,这就是独立的全频单元负责中频的声音么?但细腻度认识和高端动圈有别,而且新塞,需要继续煲。

   第一段其实低频并不多,本段高潮部分是采用了竖琴+小弦乐组的结合作为音乐伴奏,给人素淡,清雅的感觉,而这套组合做到了,能够很贴切地把这种情感重现出来。在这段时间把玩P5及手上的一些运放发现,SE5532AFE这颗运放使用次数极少,但SE5532AFE在播放流行音乐及人声作品的时候,中频的那种细腻,细致的感觉不错。

   乐曲的第二段,鼓及低频的加入,音乐氛围感更强烈,但此曲低频并不算重。大概是要结合这首音乐本来的已经,低频只是乐曲的一个点缀。但明显,第二段音乐的节奏更明快,低频的烘托下,音乐感更强。但阿菲的声音依旧保持着固有的素淡清雅。与此段音乐的伴奏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这套系统能基本完整地反映出这个反差的效果,不夸张,不失实。这是我比较满意之处。

   回看这首音乐,几件器材给我的感觉,整体上,这套组合是不错的。但一首歌下来,感觉UM的新Merlin低频不多,旧版的我没听过。但一首音乐听下来,我觉得UM 新Merlin低音属于那种较注重质感的低音,收放速度不错,低频比较紧致,量感不多,松弛度一般。当然,还是新塞,希望煲机之后会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写到这里,这首音乐的分享也告一段落。

   第三部分的剧透也到此告一段落,欢迎收看,更多内容,会在正式版的文章中发表。谢谢!

                               2015.2.3 2:45am
~~~~~~~~~~~~~~~~~~~~~~~~~~~~~~~~~~~~~~~~~~~~~~~~~~~~~~~~~

片尾花絮:
   终于完成了这篇 《暖色》午夜剧场版 之 <三更> 的编写了,尝试着用略带谐趣的方式去写引言和结语,但最终发觉(自己)其实很难让自己变得轻松谐趣,或者是个人性格的问题。如果以上文字里,若有不谐和,不协调的,望各位读者谅解。正式版的内容,要等年后抽时间再试听整理,整编,撰写。拖延症越来越严重了,望大家理解。

=========================================================

全文结语:
   写到这里,整篇文章的内容已经全部分享完毕,《暖色》这篇文章从构思到规划,最后到完稿,经历了近4个月的时间。写写停停,有些写好了的,又重新删减,一直到今天才真正完成。

   越来越觉得写文章的累,或许真的老了,精力已经不如10年前了。但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力量,一直支撑着自己继续前行,继续分享自己的文章和感受。每次活动看到一些熟悉的背影渐渐离去,总有点伤感,总有点难过,但路,依然在我的前方,音乐依旧驱使着我向前继续走去......十年过去了,人生有几个十年?随着听器材,听音乐的时间增长,自己的心态和对音乐的理解都在不断地改变。在大家坛这近十个年头,感谢有音乐的陪伴,有一群知己同好的陪伴,感谢从我入坛就成为挚友的几位兄弟,铭记兄,FZC3兄......虽然彼此见面不多,但我能感觉到,是音乐,是兴趣将我们的友谊维系在一起。感谢你们的一路陪伴。

   再次感谢参阅这篇文章的各位,感谢大家的支持。也欢迎大家上来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谢谢!

                                              耳机大家坛 刘嘉明

IMG_9929_调整大小.JPG (33 KB, 下载次数: 76)

IMG_9929_调整大小.JPG

IMG_9939_调整大小.JPG (37 KB, 下载次数: 89)

IMG_9939_调整大小.JPG

IMG_9951_调整大小.JPG (24 KB, 下载次数: 78)

IMG_9951_调整大小.JPG

IMG_9944_调整大小.JPG (16 KB, 下载次数: 79)

IMG_9944_调整大小.JPG

IMG_9956_调整大小.JPG (39 KB, 下载次数: 82)

IMG_9956_调整大小.JPG

IMG_9965_调整大小.JPG (65 KB, 下载次数: 62)

IMG_9965_调整大小.JPG

IMG_9991_调整大小.JPG (49 KB, 下载次数: 80)

IMG_9991_调整大小.JPG

IMG_9983_调整大小.JPG (29 KB, 下载次数: 101)

IMG_9983_调整大小.JPG

IMG_9985_调整大小.JPG (31 KB, 下载次数: 82)

IMG_9985_调整大小.JPG

IMG_9757.JPG (50 KB, 下载次数: 68)

IMG_975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26 05: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