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测试器材,千万不要用很好的录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2 13: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如果你要和朋友去买器材,要带碟去测试效果,只能二选一,请问你带上图左边还是右边的唱片。
我先介绍下:
左边唱片是布列兹指挥柏林爱乐的拉威尔专辑,1994年录音,录音方式是4D,DG正价片,属于正价大黄标系列,音质堪称DG的巅峰。
右边唱片是普列文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1973年录音,录音方式ADD(连DDD都不是),EMI小双张,属于超廉价EMI双子星系列,音质和左边唱片相比差两个档次不止。
请问你怎么选?


多数人往往会选择左边的。因为录音好,带出去倍儿有面子。但不要忘了去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器材。


我个人经验:右边的普列文的这套双子星录音,在我玩总价值几千元、几万元乃至现在十几万系统上,越提升系统,音质越趋向于完美。
几千元系统里:声音粗糙,又闷又薄,铜管刺耳。
万元系统里:声音开放许多,显得温润。
十几万系统里:声音非常完整丰满,韵味十足。


左边的这张录音优良的大黄标,在我之前所有系统里播的都十分优秀。由于录音本身就十分完美,很难体现出系统的缺陷。
右边的录音则像放大镜一样,非常敏锐反映出系统的变化。


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
好听,都是相似的,而不好听,就各有各的不同。
播左边的录音,升级设备属于锦上添花,还是会播的很好听。
播右边的录音,升级设备就是雪中送炭,则有可能让你耳目一新。
显然,雪中送炭给人的感觉更显著。

在这里,我的看法就是:去测试器材,千万不要带那些录音优秀的唱片,因为播好它们是理所应当的。
应该带去的,也绝不仅仅是某些人说的自己熟悉的录音,还要恰恰是你手头那些播的不是那么好,甚至觉得缺陷明显的录音。
如果这些录音在你所测试的器材上有显著提升,那恭喜你,买买买吧,你把这台器材抱回家的提升才是实打实的。

至于那些天天追随者什么刘汉盛天书,买这张碟测试大提琴,买那张碟测试钢琴的,抱歉,我只能呵呵。这些碟本身录音都很优良,甚至录得很夸张。在店里播出一个好的效果,是理所应当的。能反映什么呢?
这些忽悠忽悠小白还行,真正的烧友,一笑置之即可。



2
发表于 2017-8-2 13: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STAX人头录音值得带上测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3 04: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