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wolfgangwei 于 2021-7-10 21:00 编辑
先抛结论:1.这半个世纪是电子与硅的世代,声学技术可以说是毫无进展的。对于无源器材,变的是取向,并无突破性技术。森海虽为德国品牌,但它中正里带华丽的取向,确实是曾经唯一的标杆。标杆不在于好,而在于,当其它厂家琢磨用户需求,研究各种伪技术突破时,它有一种均衡的坚持(当然这种坚持也逐渐结束了)。
2.ie800在森海的历史中配得上类似于HD600的地位。整体取向上,称得上中正华丽这一森海传统的绝唱。说句极端的话,以ie800为界,比它高的硬素质是不必要的(后面解释这句话)。
3.HD600在消费级民用产品中代表了一个时代,同时它有永恒性。我很想用一个比喻,就是我回答其他朋友问的一个音乐问题“为什么在浪漫派后就没有古典音乐了”,我的回答是“因为人类音律的排列组合(含旋律、和声)是有限的,音乐天才一直有,只是巴赫莫扎特们生得早,已经用完了最好的组合,后来的天才要么剑走偏锋要么转纯商业了,所以才有了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约翰威廉姆斯、汉斯季莫”。同样道理,声学技术一直没有突破的(实际上也没什么好突破的),后来者追求的东西只能不同了。
先解释下,为什么说比ie800高的素质是不需要的。因为入耳耳塞存在的天然的物理局限,加之录音的适配性等其它制约因素,短板一直存在,硬素质的长板再长,整体上并不会有均衡的提升。这个解释用来回应说我没听过特别好耳塞的朋友。
声场、分离度、定位对比:
ie800的横向声场是足够宽广的,甚至可以说有点“脱箱感”,同时极其难得的是定位的精确。ie800的高光时刻发生在交响乐中木管组的快速轮奏中,感觉发声体非常聚焦,稳得一笔。但是大编制是难以接受的,我不能说大编制下它的定位变糟糕了,只能说整体听感上,对于入耳塞,高声压大动态上来之后我就会选择调低声音或跳过去了(这也再次回答为什么说硬素质超过ie800是不需要的)
HD600的厅堂感是全方位的,大家都说堂音人为增加云云,定位分离度自然不会很好。但是别忘了,当你去音乐厅听音乐时,声场可以说毫无分离度、定位可言,定位感本身就是人为近场录音方式带来的特殊感觉,而这种“特殊”,是背离音乐厅设计师、指挥、作曲家的意愿的,他们追求的是整个乐队变成一个和谐划一的乐器。
声音对比:
说一个特别个人化的,近乎通感的主观感觉:HD600的高音,有点像沙瓤西瓜的质感。大家都知道,音响系统的高音是特别难处理的,物理解释就是,因为高频声波的周期短,所以一点点的相位失真就特别明显(简单的数学问题,20赫兹与20k赫兹的周期相差1000倍,因此,一个对于100赫兹的低频来说,1/1000周期的相位失真,这几乎不可分辨,而相同时间长度的相位失真对于10k赫兹来说就是1/10周期了,这就非常影响听感了)。因此高音是失真的重灾区。电子技术的发展对消除相位失真当然是居功自伟的(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大家回想一下,HD600的设计处在什么年代?1995年前后,大家可以拿那时候的录音来听听。那是数码录音一个黄金期,同时也是不成熟期,数码味浓重,德国的DG黄标唱片干硬,EMI空虚,DECCA取气势舍细节,那个时候听六七十年代的录音,反而觉得自然。后来DSD、1bit什么的出现之后,数码录音才臻于成熟。而诞生于数码录音不成熟年代的HD600,我们已经无法考究当年森海的设计师基于怎么样的思路在设计,但是结果就是,在声学技术的各种限制下,达到了一种特别难得的平衡。好听,不假,不虚。不能说专治数码声,但是,在各种音源的不完美中,做到了最大可能的包容和平衡。这不是一个技术,这是个设计,这种设计能不能说是种妥协的艺术呢?说那么多,我就是想说,HD600的高音,好听!不容易出恶声,直接影响就是,用其他耳机,乃至于音箱听不下去的录音,用HD600,很可以的。
而ie800的年代,录音技术已经彻底成熟了,设计上已经不需要为此作出什么妥协。出来的结果是,它的声音是有肉感的同时有骨架感的,显得完整而高密度。个人观点这不是耳机技术本身的进步,而是数码录音技术的完善使其不需要像HD600那般妥协掣肘。它本身一定程度上传承了HD600的审美取向。说到实在的,这种高完成度和高密度,在应付大编制和低质量录音时,听感是不好的。
音乐厅里,或者排练舞台上,弦乐是怎么样的?是ie800那样的有骨感的有光泽的,而不是HD600那样沙瓤西瓜式,或者天鹅绒式的。但是,能够做到那种骨感和光泽的同时,又百搭好听宽松的系统是不是存在?我是打个问号的。先别说我没听过特别好的器材,我觉得其实主要制约因素还是在录音和编码上。
作为一个八零后,小学初中学着乐器,第一次拿到个不知名平头塞听到立体声时觉得打开新世界大门,大学时一直听着PX200,然后去成都某歌店里朝圣般听大奥(希望这家店还在)。那么多年过去了,就留下了当年念想却不舍得买的HD600。现在耳机被归到了数码产品的品类,其实这和它的本质是不符的,也引导了厂家设计(包括森海)和消费者选择,但是其实它是个没什么技术进步的,不需要升级换代的,长期使用的音乐工具,就像乐器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