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chrdinger 于 2022-1-8 19:43 编辑
最近问某店老板申请了墨菊的试听,老板人爽快,直接发过来了,我也就听了几天,顺便和手边的M17对比了一下,还是挺有意思,故随便聊聊自己的听感,纯粹是主观意见,还望轻拍。 我手边只有3个塞子,叙利亚成色的EXK,翻车的T9ie和刚入的2000mx,因为EXK年代久远,素质已经不怎么堪用,而T9ie我一直认为是个翻车塞,所以这次就用2000mx作为听音塞子,毕竟这款塞子素质不错,解析,声场都堪用,三频相对均衡。
总体来说,都在高增益的情况下,M17和墨菊之间的区别还是可闻的,主要差别在声场,分离度,声音的层次感,乐曲的信息量,低频的能量感和下潜,M17还是超越墨菊的,尤其是声场和器乐的定位准确度上,差距较为明显,这个在听大编制古典上较为突出,而墨菊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中频的厚度和人声的密度上,还是要优于M17的。
从个人比较注重的低频质量上,两台播放器都不是那种轰头的低频机器,主要还是在保证低频质感上下了功夫,两台机器的低频都是较为自然的,该有低频就给你低频,不该有的就不会刻意营造,较为HIFI,但是从能量感上,M17还是要强于墨菊,下潜M17也较墨菊来的深,回弹速度也快,对人的感官冲击更强烈一些,这点从加州招待所的前奏鼓声里能明显感受到;
中频上,墨菊的优势很明显,厚度和人声密度较M17要高,这可能是因为M17的大声场和高分离度造成的影响,在听流行人声上,墨菊的人声比M17要近,且充满感情,是一种抓人的音色,就像某些说法较富有色彩吧,这点上M17就相对有点直白,干涩了;
高频这个频段,我个人一直不怎么喜欢偏高频的音乐,一个是经常听高频会对听力造成一定影响,第二就是我不怎么喜欢刺激的声音,但从手边几首偏高频的曲子上,两台机器差距是相对较小的,也许是我对高频不敏感吧,M17的高频更刺激点,延伸更好点,但并没有毛刺感,还是比较顺滑的,而墨菊则相对暗一点,但听感更舒服一点。至于是否有齿音的问题,两台机器都会产生齿音,但局限于某些齿音出名的歌手,这是没办法的事,如果这些齿音歌手都没有齿音了,这反而就不正常了。
最后说说和大编制古典有关的几个方面,声场,无疑M17超过墨菊不少,比如最近上架的2022新年音乐会,M17下似乎真有一种厅堂感,而墨菊就相对逼仄,横向和纵向都不广,但这是相对概念,不代表墨菊本身就不堪;而乐曲的定位及层次感上,也是M17较有优势,乐器从哪个方向传来,一些轻音乐器的揭示力上,M17要更明显一点,因此,在听大编制古典上,无疑M17是占绝对优势的。
综合来讲,M17和墨菊各有优势,但从综合素质来讲,M17是更为优秀,更为水桶一点的机器,这主要还是由于M17的硬件水准,输出功率高于墨菊造成的,毕竟这么大的体积,如果在硬素质上还比小而精的墨菊来的差,那厂家的水平真的要回炉重造了,但个人还是非常喜欢墨菊的,在体积控制的如此小巧的前提下,还能有如此稳定,出色的声音表现,堪称标杆了,唯一的缺憾就是价格过高,定价超出了其自身价值过多,溢价过度,这可能是乐图这家厂子的商业策略(对比另一家乐字开头的厂子,相对克制一点),但明显对广大烧友不友好,HIFI圈现越来越小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反观飞傲,就比较克制,而这次M17的成本控制也非常出色,几乎将和音质无关的一些东西都去除了,比如昂贵的外壳金属材料,外包装木盒等,这些东西的确不是烧油需要的,去掉降低成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