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20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大冷门松下Technics EAH-TZ700入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3-2 10: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本帖最后由 伏特加 于 2022-3-2 18:09 编辑



首先来一个具有历史穿越感的图,昨天和今天,也能融合的很不错。Technics这个符号,更多存在于曾经的松下高端记忆中了。要不是鄙人曾经玩过太多品牌的东西,也可能不晓得这是个什么鬼东西?历史性的东西不多说了,它只代表昨天,我们要说的是属于今天的东西。

万元级别目前比较有人气的国外品牌中,大法家的Z1R、狗头家的FWW、森海IE900算是典型的代表作品,刚好这3个,也都曾是鄙人的盘中餐。而松下的这个TZ700曾经也和前3者入选过岛国耳机提名名单中的,但是都过去至少一两年了,在国内毫无知名度,更不会是有些人误解的还用吹这样的冷门货?除了兴趣较广的人群,谁来买这么一个冷门货呢?另外,岛国人民同样“崇洋媚外”,比如说一些欧美的喇叭品牌声音不如同级别的本国品牌的喇叭,但是岛国人士评测就是把自己更优秀的喇叭排在洋货后面,哈哈哈。

先来个人总结:虽然松下TZ700这个入耳细听真能对付太多的音乐类型,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但是这个入耳绝对不适合不少人的“初听要求”,反而一些听过很多品牌不同声音的人群能更好理解它的调音。上来说说佩戴方面。这个松下旗下的高端品牌塞子,是我除IE800/IE800S外,佩戴第2舒服的入耳,因为又小又轻,大家看中号耳塞套和腔体长度的比例即可明白。虽然IE900也更小和轻一些,但是IE900对我来说佩戴由于绕耳并不太舒服和方便。然后我看了下这个入耳的单元参数,没记错是10毫米的单元,应该和宝华的C5差不多,这让我想起了腔体同样比较粗短的C5,但是松下这个更舒服。从单元技术堆料角度来看,松下的这个单元也没啥惊人的技术运用。

松下这个TZ700入耳初听,感觉真的四平八稳,波澜不惊,可以说是我在万元上下价位中一耳朵听下来最没有存在感的旗舰入耳了。说难听的,除了它那个比较神奇的低频外,真的啥都不太出彩。但是仔细听,这条入耳真的比较“平顺”,听着比较“服帖”,你也可以说它中庸到让你没办法对它随便指责。你会发现它有很多知名入耳的影子特色。它的低频是我比较不解的地方,量感不少,有点像IE8那种弥漫型发散偏氛围感的低频,但是由于中低频段并不太强,所以也没感觉有多“动次打次”,也不会有啥比较Q弹的感觉,低频泛音倒是有的。而且这条入耳的低频,如果是用大法家XK这种推力弱鸡、素质也不出彩的小口袋机直推,低频存在感会较强;而用一些砖头机推,比如图中的S550、IBSSO钛版DX300MAX、笔记本等来推,低频量感又会下降。它的中频基本算是“恰到好处”,涉及到人声部分有染色,但却不过分。高频没有啥刺激感,延伸也还不错,高频泛音可以,但是残响收的偏快。所以总体听感它不属于那类“非常通透”、“空气感水分感”特别好的入耳类型。再说它的10毫米单元和钛镁金属的腔体,和差不多单元口径和钛金属腔体的C5,它俩又有接近之处:壳体都比较小,材质也接近,横向声场都不是顶级水准,但却做到了很出色的三场平衡度好,入耳中能同时做到声场的高度/纵深好的屈指可数,包括很多几万的入耳也是根本没有这样的水平,只有被碾压的份。所以松下这条入耳的总体结像也是高水准,听过就明白。官方说松下这个TZ700更适合古典音乐。听了下还真没胡说。包括中小编制的四重奏,或者编制较大的交响乐,它都不脚软,而且感觉真的是掌控比较自如。它的交响乐表现,是在不需要太好前端直推前提下,除IE900外,又一个能听清楚声部器乐的入耳。不过感觉这条入耳比IE900更接近现场的实际感觉,IE900所谓的爆棚感爽度其实相对现场来说是后期加工出来的追求听感的东西,但是松下这个塞子能控制住场面又不会太过爆,更接近现场的听感。
IE900是条线条感较强的入耳,甚至有些人觉得的它的声音纤细了些,这个问题不少坛友在搭配过程中也提到过。而松下TZ700这条官称所谓的古典塞,听流行人声又明显比IE900之类的好听耐听,而且适应的音乐类型真的比较广。我用TZ700听了NEW AGE、R&B、SOUL、JAZZ、BIG BAND、HIP-HOP、电音舞曲、四重奏、交响,包括流行人声口水歌,TZ700居然没有表现太差的类型,且大多表现得有血有肉,这是大出意料的事情。那这让我想到了“木桶原理”,即: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关于这点,无论是ZIR、FWW、IE900等都不能做到更好。

另外松下这个入耳还有个优点,这个塞子是比较好推,且对前端宽容性强。我试了几个前端了,从索尼推力很小的XK ,到推力比较强大的松下S550便携CD,甚至笔记本电脑,它并没有像Z1R等怪胎呈现出较明显的实力提升,对各种前端也比较友好,也没有哪个明显不搭的地方,我觉得这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小小入耳要做到的地方。偏偏现在的风向比较偏,非要小入耳也要花大力气去逼出潜能,还能愉快简单的听歌不?反正这个入耳,万元级别里,以我个人的听感来说,直推前提下比听过的任何一个都更适合久听,有点莫名的舒服。


2
发表于 2022-3-2 14: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同TZ700来握个爪 长文先收藏了,等有空闲时间再来慢慢研读。
顺便说一个有意思的,Technics这款有个很独特的创意,原配胶套有正圆和椭圆两排,这两款胶套的支撑柱材料也不同,其中椭圆款会给三频和解析带来显著的提升,只是需要多尝试一些角度,来保证与耳朵孔的贴合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15: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andre叁仟 发表于 2022-3-2 14:56
同TZ700来握个爪 长文先收藏了,等有空闲时间再来慢慢研读。
顺便说一个有意思的,Technics这款有 ...

哈哈,我直接用了角度可旋转调节的套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2-3-2 15: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过两天我会放出一条美版tz700,阻抗高些,听起来并不一样,各位喜欢tz700的用户不容错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3-2 15: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松下还在? 松下、夏普这些过去的随身听参与者,现在也销声匿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16: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我一囧你就笑 发表于 2022-3-2 15:27
过两天我会放出一条美版tz700,阻抗高些,听起来并不一样,各位喜欢tz700的用户不容错过

为啥美版的阻抗大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16: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touchmore 发表于 2022-3-2 15:56
松下还在? 松下、夏普这些过去的随身听参与者,现在也销声匿迹了

是啊,这些曾经和索尼竞争的品牌,已经很少出现在便携随身领域了,很多新烧都不了解了。对了兄弟,我看你在金砖2代对比DX300MAX的帖子里提到,金砖2代大编制音乐比DX300MAX强很多?我自己买过钛版的DX300MAX,相比钢版,它的总体结像更好,层次感、控制力也更强。索尼家的砖头机器里,我听过比DX300MAX钢版、钛版更强的,只有它家曾经的索六万。难不城大法金砖2代居然在这方面雄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3-2 17: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这个确实牛,对得起technics的标,很好的退烧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3-2 21: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伏特加 发表于 2022-3-2 16:54
是啊,这些曾经和索尼竞争的品牌,已经很少出现在便携随身领域了,很多新烧都不了解了。对了兄弟,我看你 ...

强过dx300max 弱于索六万 也很正常啊。难道你认为300max和索六万之间差距很微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3-2 21: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法国
因为我说了这塞子的坏话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3-3 03: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banbeu用iec711测的,似乎风格的大致走向跟ie900更类似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3-3 20: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pppcat 发表于 2022-3-3 03:56
banbeu用iec711测的,似乎风格的大致走向跟ie900更类似一点?

从实际听感来说,只能说在编制音乐的表达上有类似的地方。但是这两者的声底以及听多数音乐类型的感受,相差比较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3-3 20: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有只野猫 发表于 2022-3-2 21:40
因为我说了这塞子的坏话么

兄弟说了啥坏话?快到碗里来说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3-3 20: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touchmore 发表于 2022-3-2 21:09
强过dx300max 弱于索六万 也很正常啊。难道你认为300max和索六万之间差距很微弱?

我不知道你对比过钢版300MAX和钛版的差别不?索六万肯定比这两者强。但是金砖二代框架没怎么变,包括一代和索六万的差距也是明显的。但是一代和任何版本的300MAX差距也是容易分辨的。这个东西只有自己实际听过才相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3-3 20: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伏特加 发表于 2022-3-3 20:18
从实际听感来说,只能说在编制音乐的表达上有类似的地方。但是这两者的声底以及听多数音乐类型的感受,相 ...

那松下这个还蛮有意思的,只是国内估计没地方试听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2-3-3 20: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pppcat 发表于 2022-3-3 20:43
那松下这个还蛮有意思的,只是国内估计没地方试听吧

有试听就不盲狙了。这几天听下来觉得挺安逸的入耳,基本上啥也不缺,啥也不难听,精力更多放在了听音乐上了。这个入耳的声音总体来说也不大像这几年日系出的风格,偏欧美一些,我觉得这个入耳又可以听一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3-3 21: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伏特加 发表于 2022-3-3 20:52
有试听就不盲狙了。这几天听下来觉得挺安逸的入耳,基本上啥也不缺,啥也不难听,精力更多放在了听音乐上 ...

我也找到了个挺安逸的塞子还便宜,听了一圈万元塞没有特合适的,就舍不得掏钱折腾了,更别说盲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2-3-3 21: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pppcat 发表于 2022-3-3 21:12
我也找到了个挺安逸的塞子还便宜,听了一圈万元塞没有特合适的,就舍不得掏钱折腾了,更别说盲狙

找到自己喜欢的不太容易,及时行乐比较好。说真的,我觉得器材是越来越没啥折腾的东西了。这个圈子就这么大,受众也就这么多,一群商家冲进来一顿如狼似虎的操作,目标还是为数不多的那些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3-3 22: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伏特加 发表于 2022-3-3 20:22
我不知道你对比过钢版300MAX和钛版的差别不?索六万肯定比这两者强。但是金砖二代框架没怎么变,包括一代 ...

2代没进步 出2代干啥呢?6年时间 体积还变大了 有进步很正常。没进步才不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22-3-4 15: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touchmore 发表于 2022-3-3 22:09
2代没进步 出2代干啥呢?6年时间 体积还变大了 有进步很正常。没进步才不正常。

这话没毛病。这么多年了,体积变大了,再新瓶装旧酒也太没诚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4-3 08: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