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7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凡之路”—— CW Panda Face(熊猫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4-4 13: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
“平凡之路”—— CW Panda Face(熊猫脸)


在我研发“黄金海”的时候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既然大家都很喜欢大熊猫,那我何不设计一款以“熊猫”为主题的产品呢”。此后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否定,再修改,终于将“空想”付诸为了实物。


不得不说想要摆脱掉CW家最受欢迎的“Snow主题外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了,这也是许多品牌被自己“大火了”的产品束缚住难以革新的通病。但是想要做新的主题必须去革新,只有命名、外观、内在这些对齐设计的“主题”,才称得上是一件“完整的产品”。

虽然萌发“熊猫主题”的想法只有一瞬,但将其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外观的部分。最开始想着用真实熊猫的脸去做,但是研究了许久效果并不满意,因为“恐怖谷”效应很强,看起来很怪。


之后通过参考许多品牌的设计,想到了可以通过品牌的“字母”做点什么;于是就摘取了Canal Works 的首字母C和W,并使用特别的字体形状,组成了熊猫的眼圈和嘴鼻,虽然无法比拟真实熊猫的脸,但还蛮合适的,同时这也是“CW Panda Face(熊猫脸)”名字的由来。之后就是“耳朵”的部分,本来打算不去表现这部分,但是仔细考虑了之后,“耳朵”也是熊猫不可或缺的“招牌可爱元素”。经过无数次的修改,最后确定这个奇特形状的“耳朵”。当然了,如此独特的形状一方面是出于应对不规则的面板空间,同时这样的不对称的形状设计,视觉上能呈现更为立体的感觉。


外观大致的“轮廓”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去表现熊猫“黑和白”的部分。


首先是“白”的部分,这部分本人首先想到的是CW家的“金属贴”。他家的“自定义金属贴”算得上定制耳机里面效果“上乘”的,能够制作其他厂商做不了的复杂样式,当然了价格也是很贵的。而“白”的部分就是在金属贴上实现的,同时镂空出“黑”色底的部分。


然后是“黑”的部分,原本的计划是用更复杂的工艺去实现,但是CW觉得做起来很麻烦就放弃了,只能退一步,选用了同样有着“层次感”的闪粉效果。


虽然这套看起来没什么,但同样“闪粉加上镂空的银色金属贴”的效果,平时做下来的费用也要近三千块。


“内壳部分”,和“黄金海”一样,采用了半透明白色,以此构成“熊猫”的身体部分。

“熊猫脸”作为一款“革新”型号,在Logo的设计部分也花了不少精力。根据本人卖了百十副“定制耳机”和参与“自定义效果”设计的经验——“如果在一个花哨面板上印字母,那么观感必然会显得杂乱”。


确实,“耳机面板寸土寸金”空间是有限的,加的元素太多就会杂乱无主次,近看还能看出来是啥,远看就是混乱的一团。同样的,“熊猫脸”的面板本身包含了CW品牌的字母元素设计,再加上完整的Logo会冲淡“熊猫脸”图案的主体形象效果,变成画蛇添足。


在思忖良久后,终于找到了能够保证远看不影响“熊猫脸”辨识度、近看又能获知品牌的方法——以“浮印”的方式去做透明字体的Logo。在告诉CW这个想法后他们竟然答应了,没有像做“复杂面板”时那样抗拒。


“想法”是简单的,但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CW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实验,同时采购了新的印刷机器,最后才达到目前成品这个效果。个人还是很满意“虚实相生”这个Logo效果的,除了“观感”效果,摸起来也有凸起的质感,同时也是一份个性的印记和防伪吧。

耳机的外观设计理念介绍完了,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想问,前面啰嗦了那么多,“烧友最关心”的单元配置咋没说;在这解释一下,“熊猫脸”的企划先是设计外观部分,将产品“主题”具象化了之后才确定“调音”的部分,毕竟你叫这个东西,就得拿出符合这个东西的“元素”,勾起人的某项“感官”感受到产品的“主题”,哪能起个“唬人的名字”,配个毫不相干的“面板”,加上后语不搭前言的“调音”吧,所以介绍也是按这个顺序一步步去实现的。


为了能与“熊猫”主题相对齐,最后挑选了CW家的CW78(8动铁单元)耳机作为基础,这个耳机的调音“色调”和声音质感、动作表现方式这些,正好符合熊猫主题所需要的“元素”。并在此之上与CW沟通,对硬件进一步调整,使其听感更加符合所构想的感觉。


接下来是配线部分。“熊猫脸”和“黄金海”一样,我都为其配备了专属的线材,这样主要是想表达“这两款不是简单地以产品去卖”,而是出售整套完整的“体系”,就像曾经我很欣赏的老“final audio”的产品一样,将所想表达的“设计理念”完整地给你,后面不需要再付费或是花费精力去琢磨搭配、再购买拓展的“DLC内容”。这样做虽然缺少了后续“把玩”的乐趣,但保证了传递的“体系”是完整的。


经过许久的“匹配”,最终确定采用Rosenkranz的B/W Flex2作为“熊猫脸”的配线,一方面是因为黑白配色很搭,同时声音的“底子”也是我所需要的。当然了,“音响核”是必不可少,这次添加的“音响核”所花费的精力是最多的,试了几百种方案,期间还“拧”报废了一个“八角形音响核”,底部母座的螺丝孔脱扣,螺杆无法固定了。虽然老板不反对我搞这玩意,但有时能感受到“被当傻子一样看的目光”。具体细节就不多述了,后面将以“调音”的部分区介绍。


关于“熊猫脸”的调音部分,要是详细去说的话能写很多很多,为了不把“产品介绍”写成“短篇小说”,接下来尽量精简明了地去介绍。

最开始“熊猫脸”的调音思路与现在完全不同,而是单纯地以“味道型人声塞”的方向做的。不过后来大众对“黄金海”调音的反馈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大众接受不了耳边趋于真实的声音,反而对于“糊糊”的声音乐此不疲”。在那段时间里,各种思绪不停地在脑子里碰撞着,为什么之前在“音响”上HiFi的概念并没有问题,反而将喇叭放在耳边变成耳机之后形成了不同的局面,音乐,音频,听感喜好等等…… ……。在思索许久之后我得到了一个答案——“有没有可能存在一个人类与生俱来对声音的喜恶的区间呢?”


小时候看电影《中南海保镖》其中的一幕记忆深刻,阿正对宋先生说的:“我敢挡子弹是经过无数次的训练,你当时避开那个子弹是正常人的反应,所以你不必内疚”。

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且无法剥离的,某些“天性”是自我无法察觉和控制的,其中有些可以用“生物学”的理论解释;例如“爬虫脑”部分,其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控制,能够“独立”运作有关人生存的相关机能。所以,虽然有些“行为”用现代的“观念”去看不合理,但却是经历了几万年生物演化延续而来的“生存真谛”;例如,“婴儿的抓力极强”,“人的暴饮暴食”,“人的好逸恶劳”,这些都是古人在远古恶劣生存环境中的“生存法则”。

这些“远古人的习性”与声音有什么关系呢?这就像《中南海保镖》里的那句台词一样,“你当时避开那个子弹是正常人的反应”;人对于如此“糊糊”的声音的喜好也是人之天性,和那个“爬虫脑”一样无法割舍。虽然这些“生存法则”早已不适合当今环境,但依然潜在地影响着你我。之前的文章里有提到过,“古人对于耳边真实发出的声音十分敏感,身体会不自主地产生紧张、不安等应激反应”,还有“胎儿在母体内听觉对外界的感知”。这两个都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一个是对于“近距离真实声音的抗拒”,一个是对于“懵懂环境的感受和最为原始的安然”。所以,上面这些都是用来解释一个结论,“人对于声音存在一个隐性的喜恶范围”,就像人体舒适温度的区间是17-24度一样,如果环境温度太低或太高身体会不受控制地产生“发抖或出汗”等应激反应。而“熊猫脸”的调音思路就是找到声音中这样的“舒适区”。

前面用很长的篇幅介绍了人类听感“舒适区”的由来,接下来谈谈这些是如何在“熊猫脸”上实现的。

首先,最为重要的是“情景氛围”构建,塑造出如同胎儿在母体内那份虚无、安宁和充分的包裹感。通过虚化空间边界,隐藏声音的“起”和“逝”的部分。并以大熊猫外观色系一样,主要以简单的“黑白”着色整个场景。同时消除所有声音的形体轮廓,使所有的声音元素若即若离而又巧妙地融合在一体,形体虽不具象,但形态和动作表现丝毫不弱;就像大熊猫看起来与摸起来的感觉是不同的,视觉上黑白色系观感单一,但是摸起来茸茸地柔中带韧很有触感。当然了,这也不是将声音完全“糊掉”就能简单达到的,需要合适的虚化,掌握虚与实之间的“度”。


音频中的“高音”部分是十分重要且不易调和的部分,因为其影响着声音的色彩、质感、情绪等如同生命体“灵魂”的部分。为了调和出“舒适区”和“黑白的主题色调”,对于“熊猫脸”我以“隐性”的方式去表现这部分,使其存在但又无法完全捕捉的状态,如同焦点外那些虚化的光斑,无需意识去过度解析;就像婴儿以“放空”思绪状态去感受声音的波动,趋近于混沌和宁静,达到意识的迟滞,虚实相合的感觉。当然了,如此“放空”的感觉与高阶音乐化音律为砖瓦堆砌出逼真的思想之境是不同的,就像“成瘾物”都能让人感到“舒服”,但是止痛剂”与“兴奋剂”令人产生所谓的“爽”是不同的。正是人的“天性”与“思想”的不同,使得音乐不止有“超我”的作用,还有着“无我”的作用。


如果你觉得“熊猫脸”是一款氛围和背景乐都“糊糊”的,毫无“素质”,“形体”和“质感”的产品,就像“印象派的涂鸦”那般让人摸不着头脑,那么这就对了!本人就是为了彰显其不是一款为了让你觉得“素质超值量贩型素质式的拧巴产品”。所以除了氛围和背景乐“人声”部分同样地做了“虚化”,不过“人声表现”还是有别于和凸显于背景音的,不然就纯变成“老头乐”式的调音了。“熊猫脸”的“人声部分”想要展示的是存在于每个人脑中熟悉但又陌生的“自我意识话语”,胎儿在母体内感受到共同振动传递的“喃喃之语”;无需意识去锁定“辨识”歌曲中的人声,因为会自然地融为一体,以原始“无我”的感觉去感受,这些都是存在意识里无法捕捉和充分具象化的“原始感觉”,就像“莫奈”的画作不能以“学院派”的审美趴在上面看“细节”一样。这里个人推荐一个欣赏“莫奈印象风”画作的小技巧,把自己与画的距离放远,放空自己的意识,也可以眯着眼,这时再去看他的画,就会发现那些“无可比拟”的情景。


而这部分的实现需要从“中低音域部分”调整,声音的实体感主要受到这部分的影响,这包含声音的形体表现、力度、安定感等。虽然我将“熊猫脸”定位于“人声塞”,但这部分我并没有采用“削高增低”的方法,将中低能量“过载”,尤其人声近乎“烧屏”的状态去呈现声音;虽然这种能量爆棚,残影簇簇的调音让人很有“饱腹感”,但也失去了声音“动态”表现力。为了实现人类天性中那个“舒适区”安定的感觉,如同羊水中的胎儿靠“振动”所感受到的“听觉”,“熊猫脸”以“缥缈的振动触感”去呈现这部分,就像把耳朵贴在桌子上感受外界声音一样,那种融入一体的“共鸣振动”的感觉。这样的调音十分适合让人放松、安定类型的音乐,相反地无法引起人的躁动,并不适合激烈,注重活力感类型的音乐。

以上就是“CW Panda Face(熊猫脸)”的研发理念和产品化的介绍。这是本人第三款参与调音的产品,希望这款产品能够像“莫奈”那样,用平凡的画笔和颜色表现出“五彩斑斓的黑”和“绚丽多彩的白”;以原始普通的方式去呈现声音不同的一面,最终理解“声音”,接受“声音”,重拾“声音”。

题外话,《中南海保镖》的另一句话 “我敢挡子弹是经过无数次的训练”。对于这句话我想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人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而人也是将“需求”化为动机通过不断的历练自己,让自己得到进阶和升华,从婴儿只能接受“甜味”,再到后天学习成长,淡然面对“酸辣苦涩”,克服恐惧直面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不畏高耸立于山巅,不畏未知箕踞于黑夜,方能感受世间真谛,“黄金海”就是这样再现“音乐胜境”趋近“思想之巅”的伟然之作。同时,无论何种伟人也都有平凡的一面,好逸恶劳放松下,睡个懒觉,大吃一顿,这些都是人类的天性使然,“熊猫脸”就是这样追溯人类初始安然之感的平凡之作。只有了解人对于声音真实的喜恶,思想与艺术的境界高度,才能客观地去衡量,并做出有价值的东西。不然就会像古代“罗马人”用铅当甜味剂一样,自认聪明找到了廉价的替代糖,却将自己永久沉沦于虚幻的甜美幻境之中。

2
发表于 2024-4-5 09: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江北区
面板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4-5 10: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工艺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6 19: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

谢谢,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6 19: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15 23: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