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淬炼之音《鸣神NARUKAMI》私藏聆听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0-29 19: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台湾
本帖最后由 mikihisa 于 2025-10-29 22:47 编辑

此乃台湾铁三角在台办的活动,俺征得大佬同意,转发帖子。

淬炼之音《鸣神NARUKAMI》私藏聆听会













铁三角×PLAYSOUND沛声,一同与声音收藏家,引领大家进入《鸣神NARUKAMI》的世界。累积铁三角六十年音响技术,将高品质性能及音色与珍贵的古老木材「黑柿」相结合,具有精致细腻的音响技术同时,又具有自然之美,凝聚大自然的恩惠以及人类的知识结晶,呈现声音的森罗万象,享受精致、自然的聆听体验。

本次邀请音响论坛、PRIME AV新视听、普洛影音网总编辑——刘汉盛先生,以及长年热爱铁三角的聆听爱好者——刘尚谚先生,一同在现场与声音收藏家们,品味《鸣神NARUKAMI》,一齐分享对于声音的品味与爱好。细嚼淬炼之音。


活动名称:淬炼之音《鸣神NARUKAMI》私藏聆听会

活动日期:2025年10月26日(日)

进场时间:13:40

活动时间:14:00~17:00

活动地点:PLAYSOUND沛声

报名期间:2025年9月30日(二)起至10月17日(五)为止。报名成功者铁三角将会于内部确认后,于10月20日(一)寄出电子邀请函通知报名成功。

铁三角活动人数:6名

报名资格:需曾购入Audio-Technica铁三角过去任一限量版木质耳机或AT-HA5050H(并于线上登记时上传耳机本体照片与购买保证卡),待内部确认后,将于10月20日(一)发信通知报名成功,若报名人数超出则采抽签方式。

(木质耳机:如ATH-W10VTG、ATH-W100、ATH-W10LTD、ATH-W11JPN、ATH-W11R、ATH-ESW10JPN、ATH-ESW11LTD、ATH-ESW9LTD、ATH-L5000、ATH-L3000、ATH-W2002、ATH-W2022、 ATH-W3000ANV、ATH-WB2022、ATH-WB LTD、AT-HA5050H。若不在上述清单,欢迎来讯询问。)




这位大佬平时有在做耳机维护保养的工作,手艺精湛。
俺在坛里张贴的很多耳机维护,保养的文章皆来自于这位大佬。

把W2022拆开的也是这位神人



【心得】铁三角全新旗舰 ATH-ADX7000 空气动圈,简易听感分享,小小的耳垫搭配实验,还有找 Utopia 出来打球,活动小心得

大家好,自从铁三角正式发表上市日期后,对于次世代全新开放式动圈旗舰 ATH-ADX7000 一定感到惊讶与好奇,惊讶的是再次刷新了铁三角顶级开放式耳机产品的售价,好奇的是究竟铁三角能否再次超越自己曾经的旗舰担当 ATH-ADX5000,以及是否能够挑战现今同样为开放式动圈的顶级耳机 Focal Utopia 2022 ?

今天10/28距离正式发售虽剩无几日,答很快就会揭晓,身为爱好者的我也同样好奇文章开头的疑问,恰好受邀参加铁三角&沛声举办的「 鸣神私藏聆听会」活动,活动中 ATH-ADX7000 以秘密嘉宾的身分出现,而沛声恰好也有销售 Utopia 2022,加上本日的主角「NARUKAMI HPA-KG NARU」顶级前级耳机扩大机,三巨头齐聚一堂,这种千载难逢的顶级组合用来回答期待在适合不过了,在「 鸣神私藏聆听会」活动圆满落幕后,我向铁三角询问是否可以使用鸣神扩大机来解答我自己与网友们的期待,而最终获得铁三角同意的回覆,至此再次感谢台湾铁三角可以在 ATH-ADX7000 上市前答应我的请求。

在剩余的宝贵的时间里,我简单比较了以下的声音差异,不过在这之前我要先帮各位打个预防针,以下的比较与聆听心得是以我个人的经验作为出发点,因时间不长,我会以较简洁的文字叙述,仅供各位参考,购入前建议还是要自己在听过一次哦。

器材
讯源: PC Foobar2000
DAC: CHORD DAVE (USB IN)
耳扩: HPA-KG NARU (RCA IN)
耳机:
ATH-ADX7000
ATH-ADX5000
ATH-ADX3000
*ADX皆使用ADX7000导线(XLR 4Pin )
Focal Utopia 2022
*原装平衡导线(XLR 4Pin )

ATH-ADX7000 (HP-ADX7000 疏绒布)  < 我比较喜欢这个声音
动如脱兔,静如处子,均衡微微偏上的三频配比,丰富且细腻的声音细节,强音的瞬态爆发,细微的弱音震颤皆轻易可闻的,自然鲜明通透感。

ATH-ADX7000 (HP-ADX5000 麂皮)
少了些高频通透感,中低音域获得较多的增益补偿,相似于5K的走向。

ATH-ADX5000 (HP-ADX5000 麂皮)
听完7K再回5K,比较同一首歌曲,许多声音尾韵细节不见了,低频鼓点也较为模糊,但在鸣神扩大机的驱动之下,仍就非常动听悦耳。

ATH-ADX5000 (HP-ADX7000 疏绒布)
全新耳垫全新感受,我很惊讶,此场景就像3K装上5K耳垫时有类似5K的听感与声音走向,虽然性能仍就有差异,但有极为相似7K的透明空气感,令5K意外的好听,但在某个高频段会过于明亮的情况发生。

待7K上市后,对于预算不足又想「预习」7K的听感的用家,我很推荐换装7K耳垫,这样在将来入手7K时就不需要重新适应了,全力感受不曾听过的细节吧!!

小剧场:
铁三角君: 奇怪,7K刚上市都耳机还没卖到几只,耳垫却被大量订购是怎么回事???
我: 恩?

ADX3000 (HP-ADX3000 丝绒布)
在鸣神强大的推力面前,应该是已经尽所能及的发会全部实力,是目前我认为可以继承AD2000X遗志的机型,优异的通透感与解析力,中频近而响亮,低频量感略少质感佳,瞬态好,是那熟悉的声线,是喜爱人声与流行音乐的开烧首选。

ADX3000 (HP-ADX7000 疏绒布)
整体过于明亮锐利,低音更少了,个人不推荐使用。

然后是重点啰!

【 ATH-ADX7000 vs Focal Utopia 2022 】
聆听比较过后...我真心的佩服铁三角的研制能力,ADX7000 重播性能明显的胜出了 Utopia 2022 许多,且在诸多面向如,尾韵残响细节,低频瞬态响应,声场边界感明显更加宽大,声音的通透度也更好,每当听完 ATH-ADX7000 后以同样歌曲桥段对比回 Utopia 2022 时,那丢失的音乐细节量令我感到惊讶,原来动圈耳机在技术如此成熟趋近瓶颈的时代中,仍能够持续进步与突破,我竟然还能从最熟悉的歌曲中听到不曾听过的小细节,ATH-ADX7000 没意外就是当前世代的开放式顶级动圈王者了。

我认为 ATH-ADX7000 绝对是诚意十足的作品,为此型号全新研制的单体,精心设计的腔室结构,强韧耐用的铝镁合金支架,细腻的组装品质,极度的轻巧,舒适的佩戴感,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好听的声音。

以上简略心得给对 ATH-ADX7000 有兴趣的人参考。

最后谈谈一些个人觉得除了声音之外也格外重要的体验,就是「重量」。
近年许多上市了新兴品牌,许多新产品无一不断强调声音材料如何的好与高级,但我发现有众多设计其实忽略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佩戴体验与感受,重量过大的耳机产品其实很容易让配戴者肩颈产生疲劳与配戴不适感,简单说就是这些疲劳与压力会让听者的心情变差,在生理与心理交互影响之下,音乐就没那么好听了,所以减重这一件事情其实是很重要的事情,比如: Sennheiser、SONY、AKG 等诸多传统品牌皆会将重量的影响一并纳入设计的考量,而铁三角作为发展悠久名机辈出的品牌自然也是相当重视这一点,而从最早的 Air Dynamic ATH-AD10 开始应用一系列轻量化的材料与结构来实现将耳机消失于双耳之间,如采用既轻又强韧的铝镁合金材料,尽可能篓空机壳与支架等设计,要轻,好声,坚固耐用,发展至今即是目前所见到的ADX系列机壳外型。

*我曾经购买过超级重的耳机,故深有所感。

我知道许多人对于免调整支撑被取消感到失望,包含我也是,但在经手维护多个世代的铁三角耳机后,其实能看见铁三角有尝试轻量化免调整支撑的结构,即是在X与Z世代,但将如此多零件的复杂支撑结构变薄变轻,代价是支撑效能变差,也变得脆弱,不仅失去好的支撑与配戴感,更失去了耐用度,最终才会舍弃并改变轻量化的形式,在我看来这并不是退步,反而是为了更好而做出的改变。
















去年的我还只是来宾,今年意外地收到台湾铁三角邀请成为讲者,让我有机会与对铁三角有爱的粉丝们分享这个品牌的美好,应该算是首次出道,有点小紧张,但还有进步空间,其实铁三角有很多东西可以讲,碍于时间,也许未来会有更好的方式让喜爱这个品牌的用家好好感受铁三角的历史文化与声音魅力。

铁三角是我看过世界上少有对耳机音响产品如此认真的公司,这份精神其实一直都体现在产品之中,从以往众多好评的产品其实可以发现端倪,没有一个品牌的产品可以有如此大量的经典型号长期流传于世面还能运作良好,真的没有,多数时期,铁三角的耳机不见得是性能最顶尖的,却可能是声音最好的,才能够一直被大家喜爱着,我想是因为铁三角所推出的耳机音响产品,每一件都用料扎实,用心制作,虽然产品包装多有文字技术说明,但却少有机会能够知晓成品背后付出多少巨大的努力与心意,只能让时间与使用者感受慢慢证明产品的好,在我决定着手维护以铁三角为主的耳机产品之前我其实不知道什么叫做用料好,而当我经手许多耳机品牌的维修后,我才真正明白,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付出多少努力,而且早期的许多经典型号也陆续通过时间的考验,若好好珍惜使用,即使是1996年至今超过29年的W10VTG,他仍能够与新的一样持续的为你唱歌,若期间能够有妥善的维护,内部的材料寿命甚至再使用至下一29年应不成问题,买一支耳机可以陪你半辈子,怎么算都有够划算,还很好听,若以近十数年商业考量比较,这完全是一门赔钱生意,东西不坏就少一次消费,在计画性汰旧极其盛行的现代,对消费者这是非常好的事情,而对于企业,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慢性死亡,但目前铁三角还是以这种方式在制作产品,得好好珍惜,且在未来有可能再也不会有这样的音响公司。

虽然偶尔也有遇过比较烙赛的时候,但孰能无过,铁三角也是我看过很负责任并愿意改进公司,有时候只是消费者小小的建议,他们也会做为参考并改进。

而且也愿意在台湾开设分公司,工厂,实验室,提供保修服务等,代表算很重视这块土地与市场,且在众多限量产品发售时的配货数量,以台湾不大的市场规模,能够拿到的数量其实都不少,给足了面子。

这几年诸多原因影响之下,音响产品变得很昂贵,使用好的耳机音响产品听音乐逐渐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这些年虽然发表了许多很棒的产品,较高的价格与限量却也让原本满心期待殷殷期盼的粉丝落了空,我想已经有许多人都默默地无法支持,不是不爱了,而是没机会。

我很喜欢铁三角以职人精神打造产品的心意,但这一份心意也希望让年轻的爱好者与未来的后进能够有机会接得住才行。

不过最近的 ATH-R70a,R50,R30 做的很棒。

另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事,有来「鸣神私藏聆听会」活动现场会看到几位忙进忙出的铁三角工作人员,其实都是和你我一样都热爱这个品牌的疯狂铁粉,他们在布置会场时都是非常细心认真的,只为了让活动能够圆满与给来宾最好的感受,连台铁所长,总经理都着正装亲赴现场直挺挺的站整场看着各位...,在这行业看多了其实能够以如此认真态度对待来宾的其实非常少,若以后各为有机会参加铁三角活动的话,请给他们多多捧场与鼓励。



2
发表于 2025-10-30 09: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这说了半天全在说ADX7000,说说鸣神啊。。。。。ADX7000肯定不缺地方听到,鸣神哪里去听?有点奇怪和气愤,鸣神在台湾搞试听会,在内地就3个城市展示了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0 09: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台湾
pangyue 发表于 2025-10-30 09:15
这说了半天全在说ADX7000,说说鸣神啊。。。。。ADX7000肯定不缺地方听到,鸣神哪里去听?有点奇怪和气愤, ...

鸣神的有一篇,俺晚点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0 10: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台湾


这个是在普洛影音网站的文章,作者是资深音响人士。

https://www.audionet.com.tw/thread-18481-1-1.html<===全文网址在这儿

[前级扩大机] 鸣神,被耳扩耽误的优异前级,我所听过最好的前级之一 Audio-Technica HPA-KG NARU
复制连结
刘汉盛 发表于 2025-10-15 11:14:27 |已阅:10164|评论:0|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来自 台湾



声音表现没有发挥
从鸣神推出以来,透过采访与实际研读鸣神耳扩的结构,我一直认为这部耳扩/前级的声音不应该只是我所听过的那般平庸,它的表现能力绝对更好才对。不过苦于没有机会在家里聆听鸣神,所以也就只好把疑问埋在心里。这次,我总算在家里听到鸣神「前级」的真正表现力了。

当然,铁三角也同时送来鸣神耳机让我聆听。二者比较之后,我认为,虽然鸣神耳机已经是顶级耳机,但跟鸣神前级搭配喇叭所再生的音响效果其实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耳机有它的优势,那就是不受空间影响,同时也能听到很多的细节。但是,耳机没有喇叭所产生的音场,也无法感受到音乐的气势、音乐规模感,以及声波包围身体皮肤的感觉等,而这些正是现场聆听音乐时的真正感受。



鸣神耳扩/前级的造型很特别,面板与侧板采用有水墨花纹的黑柿木,金属部分则从日本枯山水与日本绫杉而来。

是耳扩,也是前级
事实上,鸣神耳扩从一开始就设定二个目标,一个是当耳扩使用,另一个则是当前级使用。从背板上拥有输入与输出端子中,还有背板上所印的字样中,都可以确定鸣神是一部耳扩,同时也是一部前级。透过这次在家里聆听鸣神前级所得到的聆听经验,我的心里强烈的生出一个意念,那就是不能让铁三角设计师的心血被埋没,这是一部非常优异的真空管前级,我必须让大家知道,所以才会写这篇文章。

设计师入井广一
铁三角鸣神耳机是由公司研发团队集体完成的,而鸣神耳扩/前级则是由入井广一(Koichi Irii)所设计。我曾在2024年12月12日TECA圆山饭店音响展时采访过他,他在设计鸣神耳扩/前级之前,已经完成过铁三角几部有名的耳扩,如HA2002、HA5000,BHA100等。接到研发鸣神的任务后,他花了大约10年的时间,打造出11部原型机,最后才定案,可说是呕心沥血。



真空管保护罩上的纹路就是来自日本绫杉。

黑柿木与枯山水
有关鸣神耳扩/前级的独特设计之处,坊间媒体报导丰富,在此我就择要精简叙述。鸣神耳机/耳扩的面板与侧板木质采用黑柿木Kurogaki,取其自然生成如水墨般黑色木纹的珍贵。这种木材是取自百年柿木,而且是在天气状况不佳时才会产生内部的木纹变化,所以异常珍贵。想要获得这种难得的黑柿木,必须透过投标,而且还很难买到。拥有黑柿木花纹的木器早就被日本文人雅士视为雅器,价值不凡。

而在金属保护罩顶部部分,灵感则来自日本「枯山水」(Karesansui),呈现传统日本庭园意境。至于真空管的金属保护罩本体则采用日本绫杉(Ayasugi)的纹路。老实说,箱体上的外观设计与意涵虽然可以赋予鸣神耳扩/前级的附加价值,但它真正的中心价值却是在内部的设计与用料选择上。



金属罩顶部的通气孔与圆形纹路来自日本庭园的枯山水。

全平衡双单声道设计
鸣神耳扩/前级采用全平衡双单声道设计,「全平衡双单声道设计」这几个字看起来没什么,但却代表更高的设计难度与好几倍的成本。一般全平衡设计的线路大多出现在晶体机上,真空管机很少有。为什么?内中所有元件都要配对,特性必须十分接近,别的不说,光是真空管配对、找到特性一样或接近者就很困难,其他元件也必须配对。配对的成本不是乘以2,而是乘以更多倍。假若不是平衡架构,鸣神耳扩/前级的体积可以缩小一半,真空管数量可以减一半,输出变压器数量也可以从四个减为二个。

既然全平衡设计的成本那么高,难度那么高,为何鸣神耳扩/前级要自讨苦吃,采用全平衡设计呢?其目的主要在于降低共模杂讯(Common-Mode Noise Rejection),以及提高动态范围。聆听耳机时由于贴近耳朵,即使杂音很低,也可以清楚被听到,为了降低杂讯,所以鸣神付出了更高的代价。至于提高动态范围,听耳机时可能感受不大,但做为前级搭配后级时,更高的动态范围就能显出其优势了。



鸣神采用4支TA-300B真空管,以及二支JJ GZ34S(5AR4)做为整流管,此外还有四支ECC83S小管子,负责电压增益。

名厂输入输出变压器
鸣神耳扩/前级左右声道的线路与电源供应分开独立。真空管整流,搭配多重滤波,提升电源稳定与降低杂讯。更豪华的是,这部耳扩/前级采用输入变压器(将RCA单端输入转成平衡输入,同时阻隔杂讯),而且是瑞典Lundahl特别为鸣神订制的,编号为LL1532。至于真空管机最重要的输出变压器也是Lundahl订制品,编号为LL2765AgAM,总共四个,那几个英文代表非晶合金银线,也就是用银线绕制的输出变压器,成本非常昂贵。至于电源变压器则是日本琦玉县户田市染谷电子公司(Someyadehshi)所绕制,左右独立。

为何要使用输出变压器
或许您会奇怪,一般真空管前级不是没有输出变压器吗?为何鸣神耳扩/前级需要输出变压器呢?这是因为一般真空管前级不是用来驱动喇叭或耳机,只要跟后级的输入阻抗相匹配就可以,不需要用到输出变压器来做负载匹配。而鸣神耳扩/前级采用300B管,它的屏极内阻大约700-800欧姆,而耳机的阻抗大约是16欧姆到600之间,如果拿内阻高达700欧姆的300B管直接驱动耳机,不仅效率低,而且音量小,此时就需要输出变压器来做阻抗匹配。此外,鸣神耳扩/前级是全平衡架构,而输出变压器的绕制方式很适合用来产生或处理平衡讯号,所以如果使用高品质输出变压器,获得的好处会多于可能的坏处。



鸣神所使用的高槻电器工业手做的TA-300B管。

四支TA-300B真空管
鸣神耳扩/前级是以300B做为电流增益推动的,以300B真空管来当耳扩,以前就有他牌产品如此做,鸣神不是首创。不过,鸣神用的是四支日本高槻电器工业手做的TA-300B管。 TA-300B真空管在全世界评价很高,坊间可以买到,不过供应给鸣神使用的却是特别订制品,而且购买整套鸣神时,箱内还会另外附上四支全新TA-300B管,应该可以让用家用过世了。或许您可能会问,为何不使用西电新的300B管?或老西电300B管?我相信设计师可能都试过了,因为要找到这二种管子并不困难,但他最后还是选择高槻电器工业的TA-300B管,一定有他的道理。

鸣神的驱动管采用4支JJ Electronic公司的ECC83S-Gold,以SRPP(Shunt Regulated Push Pull)架构,做为电压增益。另外二支JJ Electronic GZ34S(5AR4)做为整流管。 JJ的真空管市面上都可以买到,可能也有人质疑,为何不使用著名的NOS老真空管?没用过的老管子可能很好,但比较适合用在DIY产品上。做为正式的厂制机,厂方不会冒险使用这类品质无法控管的NOS真空管。



TA-300B真空管近景。

最顶级元件
此外内部所使用的电阻则是日本AmTrans的铝壳电阻,散热能力良好。既然所有的元件都那么讲究,音量控制器也不会随便,鸣神采用Alps的RK-50金属轴电位器,它有四重结构以搭配全平衡设计,而且耐用年限长。它的本体以黄铜打​​造,完全密封,提升屏蔽能力。碳膜品质极高,耐用性佳,加上镀金接触点,不易氧化。此外左右声道误差很低,在0-100dB范围内误差在±1dB以内。不要小看这个传统音量控制器,它是Alps等级最高的一种,售价为常见的蓝色RK-27系列数十倍,我估计一个至少要三万台币以上吧?



鸣神使用的订制LL2765AgAM银线绕制输出变压器。

前级功能
鸣神耳扩/前级的面板上有各式操控钮,不过上面却没印字,所以铁三角特别还另外打造一块金属板,上面印有相对应的功能字样。最左边是拨杆电源开关,往右是Input(Balance 1、Balance 2、Line)、Output(Pre、XLR4、HP)、三段耳机阻抗切换、音量控制、左右平衡调整,以及耳机4PIN XLR端子与6.3mm端子。来到背板,可以看到二组XLR输入端与一组RCA输入端,以及XLR与RCA各一的输出端子。

与YS Sound做印象比较
在我家聆听鸣神耳扩/前级时,我搭配ATC SCM 100 ASL双主动式喇叭,也就是让鸣神的输出直接进入主动式喇叭。而数位讯源则使用Weiss DAC 502 4ch.。由于我前阵子才听过一套前、后级加起来售价超过二千万台币的YS Sound晶体机,声音表现非常优异,虽然光凭印象做不得准,但我很乐意说那套前后级可能是我所听到表现的最好的扩大机。为了跟这套YS Sound晶体扩大机对照,我刻意也尽量用了我听这套前后级时所选的串流曲子,这样更可以了解鸣神耳扩/前级的表现能力。



鸣神使用的Alps最顶级音量控制器RK50

音质美又宽松
我第一首听的音乐是Kebyart专辑「Traum der Jugend」中的「Passacaglia in C Minor」,这是以四把不同音域的萨克斯風演奏的四重奏,当音乐一出,就把我吓了一跳,怎么萨克斯風那么宽松,而且音质很美,每把萨克斯風的间隔都很清楚,不会挤在一起,而且声音特别宽松,乐器的尾音细节好像充满整个空间。

这样的声音表现让我太惊讶了,我马上找出Boxwood & Brass乐团所演奏的贝多芬「Egmont」改编曲,同样的,音乐规模感很庞大,而且音场宽广,左右与前后都拉开很多。更棒的是那些木管、铜管的音质竟然那么美,而且乐器形体有3D感,庞大但轮廓清晰,不会失去形体的凝聚感。此外,整体音乐听起来很宽松,一点都不紧绷,有如真正在面前演奏的音乐。



鸣神箱体前沿有四个输出变压器。

小提琴软质娇柔
听过这二首木管、铜管合奏之后,我真的惊讶于鸣神耳扩/耳机的自然宽松表现,这绝对是我这几十年来所听过,最好的前级之一。接下来我听了穆洛娃所演奏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小泽征尔指挥),又是再一次的惊吓,我所听到的小提琴软质娇柔、管弦乐绵密细致、音质之美是以前所未听过的,而且小提琴演奏与管弦乐都充满活力与弹性,音乐规模感更庞大,好像整个被拉开一般。

音质美极
小提琴与管弦乐都能表现得如此杰出,那么室内乐呢?我马上点出Fujita Piano Trio所演奏的德弗札克Dumky三重奏,又是一次极度满足感,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质美极了,演奏质感也很真实,活生,宽松,没有人工紧缩感。再听Gryphon Trio所演奏的舒伯特钢琴三重奏No.2 D.929,又是让人感动的音乐魅力,那是三种乐器音质优美与绝佳默契下所营造出来的优美音乐,音乐魅力无法挡,音响效果听了让人不断产生快感,虽然只是室内乐,但却让我享受到极度的音乐美感。



鸣神耳机。黑色的纹路是黑柿木天然生成。

音乐细节丰富
再听Cuarteto Casals所演奏的萧士塔高维契弦乐四重奏第六号Op. 101,四把弦乐器很宽松,每把琴都很圆润,尾音很丰富,整体融合起来就是音乐细节超丰富,四把弦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营造出很大的音场,而且四把弦乐器都能保有丝丝缕缕的清晰度。更棒的是,四把弦乐器都能呈现出弦与弓所演奏出来的弹性,让整体音乐显得活生而不死板。

弦乐听过,我点出Lucas Jussen兄弟所演奏的双钢琴「Cantus」中的Reinhard Febel作品。这张专辑中有些曲目以双钢琴演出,有些以四手联弹演奏,这首曲子是四手联弹。那钢琴的声音非常真实,可说具有木头味又能显出铿锵清脆质感,手指触键的感觉虽然是琴槌打击的效果,但听起来就是格外真实。
再听Marilies Guschlbauer与Julia Rinderle大提琴与钢琴合奏的「Grandes Dames」,大提琴也是很宽松,又具有擦弦质感,而钢琴更是抢戏,凸显出很棒的音响效果。这首曲子的大提琴与钢琴都美极了。



鸣神耳扩/前级的面板也是以黑柿木制成。

人声饱满圆润
接下来听Carina Vinke所唱的马勒「大地之歌」(鹿特丹管弦乐团),她的嗓音宽松而圆润,有形体,不是瘦瘦扁扁的,而且歌声充满光泽。此外,伴奏的管弦乐也是柔细又绵密,尤其木管与铜管的光泽非常美,歌声与伴奏乐器的层次拉得很开,整体音乐同样呈现宽松又庞大的特质。还有,弱音与强音之间的对比宽幅,而且暂态反应非常快,让音乐生气盎然,散发出强烈的音乐魅力。



鸣神面板上的电源开关与输入、输出端子。

动态对比惊人
再听郑明勋指挥费城管弦乐团所演奏的萧士塔高维契「第四号交响曲」,音乐一开始的强劲动态与强弱对比就让人惊讶不已,鼓声的强劲震波营造出非常宽广的音场,以及庞大的音乐规模感都让人欣喜。音乐的活生感、动态对比、高度解析、强烈冲击性,以及内声部的清晰层次都表现得无以复加。



鸣神的音量控制钮也是以黑柿木打造,旁边是左右声道平衡,以及XLR、6.3mm耳机端子。

低频量感饱足有弹性
古典音乐听过,鸣神的表现让我佩服到顶,接下来我要听听流行音乐的表现。先听Glen Hansard在电影「Once」中的 「Falling Slowly」,虽然只是男女对唱,加上一把钢弦吉他,但是丰富的音乐细节简直就是要塞满整个房间,光是那把吉他所发出的声音就非常丰富,这也凸显鸣神的音乐细节丰富无比,我认为这跟使用300B真空管有很大的关系。

接着听Nils Lofgren Band的「Driftin' Man」,低频量感很饱足,而且弹性够,歌手的嗓音宽广庞大,但形体凝聚清晰。而钢弦吉他听起来爽脆甜润,光泽美,又具有软质的弹性。整体音乐听起来弹跳活生,劲道十足。再听Antonio Forcione专辑「Tears of Joy」中的「All Summer Long」,啊!那低频有够沉,有够Q,量感又很丰富。而伴奏的大提琴宽松美质,搭配着很有弹性的钢弦吉他,还有慵懒的女歌手,这音乐听起来实在太美了。



鸣神面板上并没有印字,所以特别以一块金属板做出相对应的位置,方便用家操控。

真实的空间感
听Diana Krall「Live in Paris」中的「A Case Of You」一开始的钢琴伴奏就非常美,钢琴演奏的木头味、质感不说,踏瓣的杂音也是音响效果,还有咳嗽声营造出很真实的空间感。等到她的嗓音出来,饱满中气十足,宽广有劲又形体凝聚。整个音场内透明度很高,而且空间感好像无边际,好像将录音的人工桎梏整个解开一般,变成自然的现场。



鸣神背板上的输入输出端子。

低频表现在晶体机之上
再听Fink所唱的「Perfect Darkness」,同样的我听到饱足有弹性的低频,清脆鼓棒敲击鼓边达达声。等到主唱出现,他的歌声尾音营造出庞大的空间感,嗓音本身就具有很棒的音响效果,突出饱满,与伴奏乐器分离清楚。谁说真空管的低频表现不佳?我现在听到的鸣神无论是脚踩大鼓、电Bass低频表现应该在一般晶体机之上,尤其Bass的音粒宽松又清楚,听起来很真实。

再听Salena Jones在专辑「Those Eyes」所唱的「You Don't Bring Me Flowers」,一开始的原音Bass听起来宽松又真实,接下来的钢琴也很真实,等到她充满声能的嗓音出现,更能感受到鸣神精气神三花聚顶的饱满声能,那是有重量感与实体感的声能。



鸣神背板上的说明,清楚指出原本设计就是耳扩与前级。

活生又真实
当我听Veronica Swift所唱的「Getting To Know You」时,她的嗓音        饱满宽松形体庞大,不会紧紧瘦瘦,而且中气十足,吐气自然,听起来既活生又真实。伴奏的弦乐群柔细软质,打击乐器的形体凝聚,接触质感很好。其他钢琴、套鼓、原音Bass与各种乐器都不会混在一起,间隔拉得很开,同时也让音场变得很大。当然,更棒的是那无处不在的音乐活生感,让音乐透出迷人的魅力。



这位就是鸣神耳扩/前级设计者入井广一。

层层声波袭来
鸣神能不能唱爆棚的流行音乐呢?当然可以,而且一点都不软脚,当我听电影Himalaya的「Norbu」时,音乐一开始就好像声音爆炸开来,瞬间形成一个庞大的音场,强劲又有弹性的鼓声卷起层层声波袭来,能量惊人。等到人声出现时,人声与乐器的声音层次清晰,从前到后拉得很开,营造出自然的音场深度感。此外,音乐的弹跳劲道无处不在,透明感非常好,活生感也无与伦比,这种庞大的音乐动态与渗透到整个音乐里面的活生感我认为绝对跟300B真空管有关。

再听Alanis Morissette所唱的「You Oughat Know」,那低频的扎实、弹跳、量感、Q弹都表现得非常好,人声唱得也够辣,流行音乐的爆发力与冲击力量十足,听来真过瘾。至此,我对于鸣神耳扩/前级在流行音乐方面的表现毫无疑念。

综合表现
鸣神耳扩/前级真的是一部在各方面表现都卓越无比的扩大机,综合而言,它的音质非常美,动态非常大,声音非常透明,堂音空间感呈现非常好,细节非常丰富,音乐非常活生,暂态反应非常快,音乐规模感非常庞大,音像庞大但不模糊,乐器与乐器之间的间隔很大,声音宽松不紧绷,低频丰富,中频饱满扎实,高频清澈甜美。虽然说了以上那么多赞词,但是我相信还遗漏很多。

致上最高敬意
铁三角鸣神耳扩/前级贵吗?的确贵,连耳机售价288万。不过如果一条讯号线可以卖15万美元,以我所听到的鸣神表现能力来说,我认为花二百多万台币买它很值得,就怕您的空间条件与器材搭配、调声能力劣化它。最后,我要向负责设计这部耳扩/前级的入井广一 (Koichi Irii)致上最高的敬意,他在我采访他时是那么的低调与谦虚,很容易让人低估他的实力。事实上,他所设计的鸣神耳扩/前级绝对可以在音响史上留名。

规格:
全真空管平衡式前级暨耳机扩大机。对应耳机阻抗:32至600欧姆。最大输出电平:前级输出(10%,1kHz):平衡前级输出35dB、线性前级输出29dB。频率响应:耳机10Hz至60kHz(±3dB);前级10Hz至90kHz(±3dB)。总谐波失真:0.8%以下(10mW输出,20Hz至20kHz)、0.08%以下(10mW输出,1kHz)。前级增益:18dB(平衡前级输出)、12dB(线性前级输出)。使用真空管:TA-300B(TAKATSUKI)×4、ECC83S Gold(JJ-electronic)×4、GZ34S(JJ-electronic)×2。外观尺寸(WHD):493.5×352.5×409mm。重量:50公斤。参考售价:2,880,000元(连耳机)。品牌公司:台湾铁三角(0800-7744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31 23: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