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2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它卷起了风,重新雕琢每个面孔——EarMonitors听测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3 1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杭州
它卷起了风,重新雕琢每个面孔——EarMonitors听测报告





I.曾经有一个梦
关注这只动圈CM,已经有三年的时间。
在高二的时候,就有存钱上CM的想法。虽然后来淡漠了,并不再十分热衷对着图片和文字YY,但每月一百二百以零食﹑饮料和闲书为代价的积蓄一直没有停。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总该有用。其间想过买TF10,也想过买IE8或者ATRIO,但是实在没有下手。去年5月捐了2K算是唯一一次动用,此举也让死灰复燃的CM计划直接拖后半年。直到春节才重新有足够资金。
其实一向比较排斥定制,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定制尚不如手机外放。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定制恰恰是最独的一种乐。标定EM的理由有二:一是想要看看耳塞级动圈单元的极限——起码是价格上的极限;二是我需要一个能隔音的耳塞。
以上可以算是序。






II.只是随便说说
此次团购简直命运多舛,美国大雪停工一个多星期,海关课税扣留一个多星期。从我寄出耳印到收到耳塞,走完整个定制流程所用时间达到近50天。话说最近欧美经济衰退进出口贸易缩水,海关麻将党揩油力度加大,想要进行海外直接下单的同仁请考虑好。
耳塞做工属于美国原装水平,乏善可陈。线材稍微有意思一些,编织方式一样但比UE的线硬,插针上有左蓝右红的标记。我选择的是所谓Onyx Black(玛瑙黑),Futuresonics算是个比较传统和保守的公司,我想换个Matt Black(哑光黑)都不肯。好在最后做出来的光泽度还是比较低的。FIT程度优秀,不过隔音不算非常好。
整个结构十分简单:直接在成型耳模上钻孔作导管;13mm单元平行于外盖,与导管成一定角度,后方正对LFV(Low Frequency Variation);整个后腔都被海绵填充。基本无法理解FS是如何进行调整的。

III.隐约的耳语
收到EM初听时,感觉低频掩蔽虽比较明显,但仍能察觉中高频的细节表现。50小时以后低频的掩蔽效应减弱,声音的线条感增强。150小时以后非设计性的锯齿已经抚平得差不多,声音线条比较明确。
随着莫名的喜悦和狂热逐渐淡去,如今我终于能以较为理性的态度描述,以下将由各方面感性分析EarMonitors的特征。






一﹑低频
在初期,低频的量十分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低频的出色特质很容易砸得习惯于动铁的人们晕头转向。有力﹑澎湃﹑具备出色的层次感和质感。EM的低频具有高度的拟真性——尤其是对最近时常围观某band排练的我而言这一点十分明显。鼓槌的击打﹑鼓面的回弹﹑鼓声的扩散,EM居然都可以一一呈现。数百小时后的EM,低频量维持在一个中等的水准,打击面较大,残响自然清晰。这种高张力高细节的强大低频对于听惯了以ER4为代表的快速干净低频的朋友可能属于毒药,但是对我而言,我很喜欢这种声音——让人觉得“本该如此”的声音。
与IE8相比,IE8的低频量更多,凝聚力稍差,并且极低频延伸感觉不够好。而OK1的低频则硬了些,回弹过快了。FS的ATRIO series一直被称为低频最好的非定制,EM自然不差到哪里。

二﹑高频
EM的高频偏暗但不绵软,泛音丰富,光泽柔和。小提琴有所谓的“松香味”——我个人的理解是现场状况下部分高频泛音的早衰导致的一种疏朗味道。高音区顶部有一点点跃升。并非PK1的光辉四射﹑风华绝代,但低调难掩风情。延展性相当好,虽较暗但暗部细节清晰。随便听听,它给你一个完整的呈现;仔细赏鉴,它拥有那些画面。EM的高频很接近现场的状态,恰当地暗化一些细节来营造近场聆听的效果。弦拨动的瞬间﹑弦振动的空间﹑弦余音的时间,以及乐器腔体私语般的共鸣,一切都能完完整整地捕捉到。在聆听Schiff的Bach Goldberg Variation时,甚至可以感受到琴键的段落感,琴键击下→琴锤击弦→琴锤复位,音乐袅袅地在琴箱回响,一个又一个的音符荡漾出来,如清风拂过的涟漪。EM演绎钢琴的声底厚实,能量饱满,确实有Grand Piano的意味。相比之下很多塞子的钢琴听上去都像电子琴一样。
这里必须提到一条耳塞……好了,猜到我要说哪一条了吗?是的,就是yuin PK1。我必须讲这是我迄今为止觉得钢琴最好听的耳塞。PK1的高频延伸并不能和EM比较,真实度也不算高,它胜在那种锋芒和气势。PK1是轻灵逸动的快剑,EM是大巧不工的重剑。我不会下定义哪一种更好,毕竟人人有自己的style。

三﹑中频
按我听过那些耳塞们的总体感受,EM的中频属中等偏厚。人声有些许突前。歌手的口型十分到位,戴EM听歌时常有跟唱的冲动…拿来学歌不错(笑)。人声的密度很好,声底也很正。
EM下的学友,并无过分浓郁的修饰,而是显得比较直白。有一种特别的木叶一样的,微微干燥的气息。也许是声底偏厚,女声不够刺激和飘逸,但反而有另一种淡定从容的气质。疏朗直白,鼻音稍有些明显,使得它听起来完全不同于别的耳塞。饱满并且平和,这就是EM的中频风格。也许没有极强的感情宣泄,却能使人无端着迷。
拿EM听歌,会有“减速玻璃”的感觉,是因为人声圆润凸起,尾音拉得比较完全,令整首歌曲的节奏好像有减慢的感觉。同时细节的展现亦较为清晰。能令人投入进去。其衔接十分顺畅,三频不会脱节。比较公正地说,这不是我在耳塞中听到最光彩照人的中频,却确是我听到过最洗尽铅华的中频。

四﹑声场
在默认情况下,EM属于一支半开放的耳塞,这种设计,让声场相当舒服。EM声场打开成一个扇面,在一个扇面上凸显立体化的结像。其核心特征是“整体”和“实体”。
EM的层次不像很多动铁一样繁复。用EM听一首非单声道的交响,你能感觉到声部的定位齐整,错落有致,以及空气中丰沛满溢的能量。整个声场是被音乐充满的。一些耳塞的处理,就好比端上来许多小盘子,每个小盘子里一道菜,散碎而空虚;而EM的演绎是把菜肴整齐摆好,用一个大盘子端出来,错落而充实。整体性相当强劲——这恰恰是典型的临场特征,在一座音乐厅里,你绝对别想听出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的位置,或者定音鼓离三角铁多远。音符充斥在空气中,像潮水一样涌过来把你淹没,让你浑身湿透。这不是一个频谱分析仪或者工笔临摹之类的东西,它写的是音乐的意。EM只是耳塞,却是我听过临场感最强的耳塞。这种感觉很多大耳机系统也没有,但EM做得如此真实和亲近,鲜活得让人窒息。
EM也有相当明显的个体结像。这是以下要说到的:“实体”。
EM给出的结像不像我从前听过的许多耳塞。譬如5pro﹑4P﹑PK1,它们的结像有很强的线条感(尤其是PK1,你可以想象一架用灿烂的金色火花勾勒出的钢琴,辉煌绽放),但却止于线条感。EM的结像是实体感,有很强的能量收束力,可以明显感觉到那一个形体的能量密度很高,好像面前就有一架琴在演奏。EM所强调的不是局部和线条,而是整体和实体。

五﹑Low Frequency Variation
目前市面上的可自调音耳塞大致有:SA6﹑PFE﹑IE8以及PL30,EM的诞生比它们早得多。SA6和IE8调节的是前腔低频泄漏程度;PFE是通过不同材质的滤网来调整;PL30和EM调节的是后腔进气量的多少。





LFV是一组胶栓,上面开有不同直径的管道,用来调节进气量。默认的是S号。当换上M号的LFV,可以感觉到低频和高频的量同时增加。但高频会变得更加暗,同时由于低频掩蔽效应的增强,整个能量会偏向下盘。L号这种现象更明显,而且声音明显有些浑浊。至于封闭型的,低频最少,声场也比较挤。如果没有特别情况,没必要动用这组东西——何况,它会改变隔音状况。

总之,EM是较为平衡,动态强劲,临场感极强,古典流行均沾的耳塞……这就完了?别急,这只是上半场:D







IV.告诉你那一切
煲机在频响上的反映,主要是抹平非设计性的锯齿状起伏,动圈的煲机过程,比起动铁要短暂得多,100-200小时足以达到设计要求。
我必须讲,按录音室标准,EM是不及格的。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你能读懂它的频响曲线,你会认为这个曲线非常难看:5kHz-7kHz凹下导致人声感染力相对稍欠,10kHz之后衰减又很明显……绝对的录音室毒药。不过,任何调整都是有目的的,具象曲线也未必完全反映实际听感。看似反常的调整,却能有相当优秀的体验。
有一定现场听音经验的朋友都容易感觉到,现场的声音是容易衰减的。很多能被麦克风捕捉到,被耳机系统回放出来的泛音细节,在现场是难以听到的。高频能量衰减很快,中频也会有一定损失,而低频的损失,相比之下反而是最少的。同时,音乐厅的结像也并没有那么清晰。
作为业内领先的耳返系统提供商,FutureSonics的思路是明确的,EarMonitors表达了这种明确的思路:耳返应回放歌手在舞台应该能听到的,带有现场特点的声音。比如略有增益的,稍有残响的低频段;偏暗的,10kHz以上的高频泛音区;为了使歌手更容易地校正自己的声音而略削低的5kHz-7kHz。
这种仿真设计具有很鲜明的风格和很强的指向性。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圆滑而直白的人声,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淡化所谓“解析”的声音。鲜艳的和自然的;纯净的和微醺的;晶莹的和黯然的;Studio的和Live的,本就是不同的听音审美观。人人有自我的喜好,不会有百搭的﹑完美的耳塞。现在没有,将来也没可能有。







V.有一种预感路的终点是……
EM所最适合演绎的,是现场录音,尤其是大编制,强动态的交响录音,可谓淋漓尽致。EM不是一个声音的分析者,而是一个音乐的诠释者。这是一只特别的耳塞,几乎和我听过的所有耳塞都不同,它消化了所有的音乐信息,并且把它们恰当地重现,音乐展现了和从前不一样的面貌,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路的终点是晴空或是迷宫?很多人是迷失的,不过我现在可以说,我找到了方向。
以上可以算是跋。






测试前端
SONY TCD-D8
KENWOOD mediakeg B9 mk.II

测试对照
YUIN OK1 1000+ hours
YUIN PK1 1500+ hours
Cyclone PR2 500+ hours
Denon D7000 全新

测试参考系
HD650成型系统
HD600成型系统
W2002西装
B&O 1

参考耳放
Larocco PR2
RSA P51



鸣谢
54135413uu
僵尸
jasonluo9351




Louse 2009.04.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11 20: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